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

“非也,非也。四帆不能這般並列。《南州異物志》中有云,其四帆,不正前向,皆使斜移,相聚以取風吹。風后者激而相射,亦並得風力。若急,則隨宜增減之。斜張相取風氣,而無高危之慮,故行不避迅風激波,所以能疾。’故四帆因錯開斜列。”一進船塢,蔡吉等人就聽到有人扯着嗓門掉書袋子。雖然中間隔着一條正待修繕的漁船,衆人都看不清說話者的面目,不過蔡吉還是從那熟悉的聲音那人正是段家二郎段芝。而正當她好奇段芝這宅男怎麼會跑來船塢之時,卻聽漁船背後又傳來了一箇中氣十足的聲音反駁道。

“老漢我造船三十年,吃過的鹽比你這娃吃過的面還多。可從沒聽說過船帆要錯開斜列這回事。”

“汝一鄉野莽夫怎知天下之大,萬物之奇。這南海巨舟就是如此造的!”

蔡吉一聽段芝來了人身攻擊,趕緊繞過漁船,向正在爭執的倆人,朗聲一笑打岔道:“二位在爭執何事?可否向本府道來?”

段芝一見來者是蔡吉,趕緊將她拉到了身邊指着平攤在木墩上的樣圖,賭氣道,“賢弟來得正好。汝來說說,汝畫的這海船的四帆是否錯開斜列?” 蔡吉定睛一看發現面前這塊布片還真是自己那日畫給管承的那片海船樣圖。想來段芝這會兒正是爲如何按圖施工而與船塢內的工匠起了歧義。不過段芝固然是率性而爲的小孩子性子,而與他爭執的這個工匠看來也是頗爲有趣。須知,剛纔包括賽魯班在內的工匠統統都到水寨門口迎接太守到來。可此人卻還留在船塢內與段芝糾纏於如何造船,可見其非等閒之輩。

因此這會兒的蔡吉並沒有立即回答段芝,而是轉身打量了一下那個與段芝爭論的工匠。只見此人約莫五十歲上下的樣子,皮膚黝黑,身形乾瘦,乍一看上去就像是一條被風乾了的鹹魚。不過這也變相證實了他先前所言,其確實是個老水手,老造船匠。於是蔡吉當即恭敬地向老者作揖道,“小子蔡吉見過老丈,不知老丈如何稱呼?”

“老漢令狐勇。”老者一個抱拳還禮道。跟着他又打量了蔡吉兩眼探問道,“汝可是小蔡府君?”

“正是小子。”蔡吉欣然點頭道。

然而令人意外的是這個自稱爲令狐勇的老者,並沒有像其他工匠那般,得知蔡吉身份便納頭就拜。相反他卻是擰起了眉頭追問道:“老漢的孫女,令狐九可在府君府上?” 令狐九?孫女?喂,喂,喂,管承那傢伙該不是拐帶了幼女吧。蔡吉見對方以如此嚴肅的表情追問令狐九的下落。不由頭皮一麻,賠笑道:“是。令狐小娘子現下正在太守府內。不過本府見其年紀尚幼,故安排其在府內講武堂唸書。啊,話說馬伯家的子弟亦在太守府內學習。”

一旁的賽魯班雖不知事情的來龍去脈,但眼見蔡吉提起了讓自家子弟進太守府唸書的事,不禁得意地撫須點頭道,“是啊,承蒙府君厚待,親自教吾等匠籍子弟識字唸書。也不知是這些小子幾世修來的福分。”

“馬伯過獎了。正所謂有教無類,推廣教化亦是本府之責。”說罷蔡吉又向依舊有些迷惑的令狐勇拱手道:“老丈既是令狐九的祖父,本府自當安排汝祖孫二人見面。”…,

第二十四節 曹營定計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二節初抵錦西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羅馬人的“中國印象”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三十八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61節張繡投降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二十九節血濺五步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下)第73節賈文和第五十九節 少年煩惱第72節野心與純真第一百零三節 夜戰齊營第七十節 荊州亂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69節入北海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四十五節 蔡吉的決心第二十九節 糧!糧!糧!第42節中秋祭月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第71節賢良之士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三十八節 再起戰雲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51節二桃殺三士第七十九節 濟水之戰第六十三節 改頭換面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六節 徐州特使第十二節 二請二讓第九十一節 天子之憂第三十節 反間之計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36節雁門張遼第九十一節 天子之憂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52節大夫吳碩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六十五節 南匈奴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十三節 大將軍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52節大夫吳碩第四十節 南陽許攸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一百十節 兵荒馬亂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緊急求助word文檔恢復!!!!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二十五節 離間之計第三十三節 忠孝之間第二十九節 雜學勢起第一百零二節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二十八節 天降神諭第36節雁門張遼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四十六節 曹家父子第二十四節 曹營定計第39節同車而行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一百零八節 自投羅網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七十節 蛟龍出海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二十六節 飛將末路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30節戰雲密佈第43節人情債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
第二十四節 曹營定計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二節初抵錦西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羅馬人的“中國印象”第二十三節 亂世梟雄第七十九節 所圖之物第三十八節 忍字頭上一把刀第61節張繡投降第三十三節 三韓貢船第二十九節血濺五步銅鞮侯府殺人事件(下)第73節賈文和第五十九節 少年煩惱第72節野心與純真第一百零三節 夜戰齊營第七十節 荊州亂第三十四節 吾乃太守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69節入北海第二十三節 母子論道第十五節 易京城破第四十五節 蔡吉的決心第二十九節 糧!糧!糧!第42節中秋祭月第四十一節 豫州之亂第71節賢良之士第七十二節 剛柔並濟第一百零九節 左右爲難第十節 非我族類第三十八節 再起戰雲第四十四節 公與私第51節二桃殺三士第七十九節 濟水之戰第六十三節 改頭換面第三十一節 開拓眼界第六節 徐州特使第十二節 二請二讓第九十一節 天子之憂第三十節 反間之計第2卷青州之鵬第77節小滑頭第36節雁門張遼第九十一節 天子之憂人物介紹——管承、管統第三十二節 你來我往第52節大夫吳碩第九十八節 辰韓之稻第六十五節 南匈奴第二十一節 汝乃鬼才第十三節 大將軍第八節 三辭三讓第一節踏雪尋友第一百零三節 會獵於吳第一百零五節 我之爲我第八十四節 試煉之石第一百四十四節 一諾千金第二十二節 講武學院第二十七節福兮禍兮第52節大夫吳碩第四十節 南陽許攸第二十六節 君臣互信第一百十節 兵荒馬亂第二十節 神醫華佗第二十七節 衣帶詔緊急求助word文檔恢復!!!!第六十節 劍拔弩張第二十五節 離間之計第三十三節 忠孝之間第二十九節 雜學勢起第一百零二節 主不可因怒而興師第七十一節 長驅直入第五節 名家豪族第二十八節 天降神諭第36節雁門張遼第五十節 古來征戰虜不盡第三十一節 漢末海賊第四十六節 均給民田第二十四節 書閣初見第70節刀尖上跳舞第一百零五節 多事之秋第二節初抵錦西第十七節 墨門鉅子第四十六節 曹家父子第二十四節 曹營定計第39節同車而行第八十一節 父子情深第三十四節 新年小憩第一百零八節 自投羅網第三節 跨蹈漢南第七節 東萊名將第七十節 蛟龍出海第一百零七 願立軍令狀第二十六節 飛將末路第二節 鳳閣羣相第七十六節 胡使來訪第30節戰雲密佈第43節人情債第十四節 兼併之禍第四十七節 府軍屯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