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隊長,左邊來襲,注意躲閃。”
“收到。”
聊天頻道里響起鷹首妖隊員的預警提示。
左手持巖盾,右手持力蠻斧的隊長怒喝一聲,果斷縱身撲向右側。
在地上打滾後起身,手中燃燒金色火焰的戰斧陡然擡起,斧刃上的火焰瞬間暴漲。
前方,一隻維修機器人也正舉起焊槍徑直刺來。
維修機器人的攻擊原本會在隊長的戰斧劈中前,擊中隊長的左肩。
但吸附在隊長胸口的隊友卻在這時開啓束縛特性,強行將維修機器人定在原地,讓其動彈不得。
咔擦!
戰斧拖拽着金色焰流劃過,將維修機器人手上的焊槍斬斷,緊跟着擡起一腳,將維修機器人踹飛出去。
隨後隊長猛地擡起左手盾牌,迎向另一側襲來的維修機器人。
盾牌與機械臂相撞,金屬碎裂聲響起,本就殘破機械手臂,被巖盾撞得零件四處飛濺。
隊長沒有絲毫停頓,揮動戰斧劈向右側的維修機器人。
火焰在空中拖出一道耀眼軌跡,力蠻特性開啓,斧刃還未觸及機器,高溫就已經融化了機器人部分外殼。
當戰斧落下時,機器人的腦袋被劈成兩半,切口處冒起黑煙。
這時更多的機器人從通道里涌現,期間還出現了一種從未見過的機器人類型。
解析掃去,機器人的信息呈現在隊伍玩家的腦海中。
【工程機器人E4號】
狩獵等級:11
目標介紹:中型工程機器人,配備多功能機械臂和焊接裝置,負責建築修復和中大型設備維護。
……
密集的能量光束襲來,隊長將巖盾豎在身前,將這一輪攻勢盡數擋下。
“隊長,我殘血了,別拿我擋了。”
“明白。”
聽到阿嵐的提醒,隊長果斷收回擡在身前的盾牌,擡起戰斧一個轉身,橫掃劈出,斧刃扇形擴散,將數只維修機器人擊退,接觸到力蠻斧的機器人在火焰中發出刺耳警報聲。
“頂不住了,前方好多機器人來襲,宿主快撤退!”
聽到鷹首妖隊友的呼喊,隊長果斷轉身狂奔:
“光盾、束縛頂上。”
隊友當即釋放光盾,幫助隊長撤離。
每當有機器人接近,束縛命魂便會啓動,將接近的機器人限制在原地。
幾人的默契配合下,隊長成功脫身,鑽出機械廢墟隧道,來到荒原地區。
繼續狂奔了數百米,回頭看去,並沒有機器人追殺而來。
氣喘吁吁的隊長一屁股坐在地上,隊友也都切回本體形態,融合模式解除。
雖然無比疲憊,但小隊玩家的臉上都洋溢着笑容。
事實證明,融合模式非常強力,完全可以做到越級挑戰。
唯一的缺點是續航能力不足。
只要有一名隊員進入殘血狀態,他們就得快速撤離,不然就可能減員導致融合模式提前被打破。
“這套組合模式太強了,不愧是上界生靈,腦子就是好使。”隊長看向滿臉疲憊的阿嵐,神色興奮道。
“隊長,別調侃我了,我現在只是隊伍裡等級最低的萌新玩家。”阿嵐笑着擺了擺手。
“哈哈,終於不用跟其他玩家搶怪了,這套融合模式完全可以讓我們探索更危險的地區,要是能把續航搞定就更好了。”屠白癱軟在地上,依舊是四仰八叉的休息姿態。
閒聊中,話題切換至剛纔發現的機械廢墟隧道。
這條隧道在新手村出口,往東6公里處。
附近荒原上的玩家數量明顯減少,搶怪沒有那麼激烈。
能在這裡進行狩獵的,普遍是30名玩家以上的小團體。
但他們通過融合模式,卻能輕鬆在這裡作戰,達成越級狩獵的隱藏成就。
而最新發現的這條機械隧道,應該是通往機械廢墟城市的一條通道。
裡面除了清掃機器人、維修機器人,還出現了戰鬥力更強的工程機器人。
裡面的機械怪物數量多,戰力還強。
每次衝進去殺幾個機器人,他們就得快速撤離。
不然很容易陷入被包圍的困境,難以逃脫。
隊伍裡除了隊長,其他隊員還一次沒死過,都想堅持的更久些。
隨着體力恢復,小隊衆人起身,切換命魂形態後與隊長重新融合。
這次他們仍選擇繼續隧道內探去。
隧道的入口被已經扭曲的金屬框架包裹,鏽跡斑斑的鐵皮上佈滿裂痕,空氣中瀰漫着機油和鏽蝕氣味,還混合着潮溼的泥土氣息。
隧道內部,牆壁上佈滿錯綜複雜的管道和電纜,有些已經斷裂,裸露在外的線頭在微弱光線下閃爍着火花。
地面到處是散落的破碎機械零件,齒輪、軸承和螺絲釘四處可見。
偶爾還能聽到彷彿某種古老機械因爲沒有潤滑液輔助,運轉時發出的刺耳聲響,從隧道盡頭傳來。
隧道頂部懸掛着幾盞早已熄滅的照明燈,燈罩上積滿厚重灰塵,偶爾有幾滴水珠從裂縫中滴落,牆壁還留有大量焊接塗鴉,顯然是維修機器人留下的痕跡。
“隊長,前方30米有一臺清掃機器人正在清理剛纔被我們擊殺的機械殘骸。”
“明白。”隊長點頭,擡起阿嵐幻化的巖盾,快步往隧道盡頭方向走去。
不多時,他們便見到了鷹首妖隊友口中的清掃機器人相遇。
這臺清掃機器人比之前遇到的更強,狩獵等級達到了5級,此時正在用鋼刷清掃地面上的鏽痕,然後將殘破的機器殘骸堆放在角落處。
隊長上前一步,手中力蠻斧徑直劈向清掃機器人。
“發現垃圾,進行清理!”
清掃機器人表面的綠燈突然切換至紅燈,進入戰鬥模式。
但機械手臂還未擡起,就被吸附在胸口位置的束縛命魂隊友定身,8級的力蠻斧很輕鬆劈開金屬外殼,一擊將清掃機器人切成兩半,切面冒出電弧和火花。
“搞定。”
隊長笑着上前,將清掃機器人,以及剛纔來不及撿取的機械殘骸收入空間行囊,喚出獻祭功能後,獻祭給帝兆。
得到的祭力均分給隊伍裡的每個成員。
戰鬥打響後,機械廢墟隧道上方的警戒紅燈亮起,新一輪的激戰開啓。
之前交手過的機器人再次沿着隧道洶涌襲來。
隊長果斷擡起巖盾,主動殺向距離最近的一臺維修機器人。
束縛控制、光盾輔助防禦、力蠻斧進攻、鷹首妖預警提示、巖盾主防禦、石像鬼抗致命攻擊……融合之軀在隧道中大殺四方。
但低等級的缺點就是續航能力弱。
尤其是幻化巖盾的阿嵐殘血時,必須要儘快撤離。
如果讓隊長用石像鬼之軀代替巖盾承傷,並不可行。
隊長的身上掛滿了命魂形態下的隊友,偶爾主動用空缺部位接傷害還行,要是戰鬥中主要承傷是隊長,很容易波及到其他殘血隊友。
例如,吸附在胸口位置,鑲嵌束縛命魂的隊友。
他挨一下攻擊就得殘血。
隊長挺胸承傷,暴斃的大概率是隊友。
所以融合模式下,幻化巖盾的阿嵐纔是隊伍裡的核心承傷單位。
戰鬥持續了不到20分鐘,隊長成功將剩下的四臺機器人斬殺,殘骸收進空間行囊後獻祭帝兆。
分配完收益,他們繼續往隧道深處探索。
接下來的一段路程,攔路機器人數量明顯減少。
“你們說這地方會不會有機緣?”屠白的聲音在隊伍聊天頻道里響起。
“能不能發大財不清楚,但小財可不少,外界堆積了漫長歲月,被能量元素分解的機械殘骸大都沒什麼價值,但隧道里面的機械殘骸可都是現成的財富,都是用靈性礦石打造而成,能直接獻祭給帝兆換祭力。”
說着,隊長來到被清掃機器人堆放在角落的機械殘骸前,將這一堆收容空間行囊後獻祭,得到124點祭力。
“嘿嘿,這就是先到先得,後來的連湯都喝不上。”一名隊友得意道。
隊長在角落收容的這堆殘骸,在怪物世界不少勢力眼裡都是無法再利用的垃圾。
哪怕是用靈礦石作爲材料鑄造,但想要再利用就得將不同靈性物質提煉、分類,過程十分麻煩。
也只有黑潮、蟲潮,等一幫強大勢力纔有不挑食的底蘊,可以將一切物質吞噬爲可以被利用的能量。
而他們玩家也有類似的能力。
只要是靈性物質,在玩家眼裡就有價值。
帝兆老哥回收一切垃圾,變廢爲寶。
所以沿途遇到機械殘骸,在小隊玩家眼裡就是散落在隧道里的“祭力紅包”。
走出隧道,前方視線驟然開闊。
呈現在眼前的是一個寬敞的操控室,刺耳的機械運轉聲正是從操控室外傳來。
隊長來到工作臺前,目光穿過透明玻璃看向下方大廳。
視線盡頭是一臺仍在運轉的巨大機械核心,被一層厚重的能量屏障保護,內部燈光交替閃爍,緩緩運轉,時不時卡頓,發出刺耳聲響。
機械儀器的附近,堆放着大量腦袋大小的金屬蛋。
“大家四處找找,這裡或許有隱藏寶物。”隊長在這時提醒道。
隊友聽聞,紛紛解除命魂形態,切回主體形態後四散開來。
阿嵐上前兩步,來到操控臺前,目光掃過排列複雜的各種按鍵,視線聚焦在一沓被壓在角落的圖紙上。
伸手抽出一張,紙張不知是用何種材料製作,並未被時間破壞。
圖紙上覆雜的線條和密密麻麻的符號讓他一時有些摸不着頭腦,視線聚焦符號信息後,文字自動扭曲。
翻譯功能隨之啓動。
圖紙標題變成了一行醒目的文字映入阿嵐眼簾:意識傳輸與機械永生概念藍圖。
“咦?!”
機械永生的概念,阿嵐並不陌生。
他所在的月蝕族在漫長的發展歲月中,曾經歷過多次發展瓶頸。
所謂發展瓶頸,指的是一個領域中的技術難以再向上突破。
這是任何族羣發展中都必然存在的問題。
拿人類較短的物理學發展歷史來看。
早期的物理學內容非常少,只有對物體運動的初步思考。
但到了近代,伽利略通過實驗研究自由落體運動等,奠定了經典力學的一些基礎,知識量開始逐漸增加。
後續牛頓在前人研究基礎上,提出了牛頓運動定律和萬有引力定律,構建了經典力學的完整體系。
這期間光學領域也有了初步發展,如幾何光學的一些基本原理被發現。
這一階段的物理學知識體系相對簡單,一個人想要掌握經典物理學的核心知識,在接受良好教育的情況下,只需要幾年時間的系統學習。
再往後,到了19世紀末20世紀初,物理學迎來重大變革。
麥克斯韋建立了經典電磁學理論,熱力學和統計物理學也得到發展,如熱力學三大定律的提出。
這一時期的物理學知識量明顯增加,理論數學表達也更加複雜,想要進入這個領域,學生不僅要掌握經典力學的知識,還需要深入學習電磁學、熱力學等新的知識體系,可能需要花費十幾年時間才能在這些領域有較爲深入的理解。
再到後續,量子力學和相對論的創立……。
隨着物理學領域不斷髮展,這項領域裡的知識量會呈指數級增長,後人需要花費大量時間學習已有知識,然後才能站在這個領域的金字塔尖。
等想要爲此領域開闢新的知識內容時,生命已經走到了盡頭,也早已錯過了精力旺盛的巔峰時期。
月蝕族當時就遇到了此類問題。
新領域知識的起步階段,10歲就能學完,往後進入拓展階段,爲這項體系知識構建新的內容。
這一代人死後,知識的積累需要20歲才能學完。
然後是30歲、40歲……知識的累積就像是蓋房子,不斷向上拓展空間。
直至新生代走上頂樓就需要耗費一輩子,根本無力再爲這一體系知識繼續加蓋新的樓層。
於是出現了細分領域的拓展學習,將一項知識切割成多個知識體系,減少後人學習上的負擔。
但這個問題隨着知識體系的繼續積累,還是會走到瓶頸。
哪怕是分支領域的知識也得讓後人學上一輩子,真正做到了學海無涯,回頭無岸。
而且很多體系的知識相輔相成,根本沒法被分類。
各種問題困擾着當時的月蝕族各大王國。
該如何破局,古早時期月蝕族的兩個最強王國分別提出了兩種解決方案。
一個名叫艾澤爾的月蝕族王國,他們長期受到壽命短暫的困擾,許多傑出學者和智者還未來得及將畢生所學與經驗完全傳承,就已離世。
於是,艾澤爾王國的月蝕族將目光投向了基因改造技術。
他們投入大量資源與精力,研究種族基因奧秘,通過不斷實驗,試圖修改基因鏈中的缺陷,延長細胞的分裂週期,從而延長個體壽命。
在他們看來,只有擁有更長的壽命,才能積累更豐富的知識,讓文明科技在各個方面得到更深入的發展。
另一邊的賽思博文明王國的月蝕族,堅信機械飛昇纔是實現生命永固的最佳途徑。
他們認爲,肉體太過脆弱,會生病、會衰老,充滿各種不確定性。
爲了解決這個問題,賽思博的月蝕族致力將意識與機械完美融合。
他們從研發義肢起步,從簡單的機械肢體到複雜的人造器官,逐步替換掉生物脆弱部分。
最終目標是將意識完全上傳到機械載體中,讓生命不再受時間和肉體束縛,以一種全新的生命形態存在。
往後只需要不斷更換老舊的身體部件,就能達到機械永生的概念。
第一個方向是:基因改造,延長壽命。
第二個方向是:機械飛昇,生命永固。
這兩個方向的研發同步啓動。
其次,還有不少月蝕族王國選擇了不同的方向。
例如,有月蝕族王國想要通過快速消化知識的方式解決發展瓶頸的問題,也就是提升學習效率,提高學習能力。
爲了發展所需的資源,月蝕族各大王國之間爆發慘烈戰爭。
當戰爭結束,各大王國都沒能解決發展瓶頸的問題。
於是不同王國的月蝕族高層選擇休戰談判。
現代月蝕族的起點,就是在這場談判中誕生。
各大王國聯合爲柱族(月蝕族),其中“柱”代表支撐起族羣的基石,也是穩定發展的中流砥柱。
爲了解決無休止的紛爭,AI監管月蝕族的概念也被提上議案,保證未來發展將不再以少部分特權階級的利益爲方向,AI將以月蝕族整體的未來爲發展目標。
星網由此誕生,是以當時的賽思博王國的“機械飛昇”技術爲基礎打造。
令古早時期的月蝕族成員意想不到的是,星網的誕生竟然解決了發展瓶頸的問題。
因爲星網擁有無限的壽命,還擁有可以無限拓展的信息庫,可以儲備無限的知識量。
就此,普通月蝕族成員不再需要學習繁瑣的科學知識,一切發展都交給不斷學習成長的星網即可。
月蝕族的發展再也沒有了瓶頸。
而基因改造技術也在月蝕族解決內部矛盾後得以繼續發展,誕生了無數強大的基因戰士。
只是這項技術在某個階段因“識別判斷”問題,被星網封禁,退出了月蝕族的歷史舞臺,只留下了基礎性的基因改造技術。
也就是後續贈予人類的基因改造技術,打造出了一羣超級基因戰士。
因爲相同原因封禁的還有“機械飛昇”中的人體機械化改造方面的核心技術,留下的許多基礎知識是架構起現代虛擬網絡的基石。
虛擬網絡的本質不是讓“生命”在虛擬環境下生存。
本質上是機械飛昇完成後,機械永生的月蝕族成員用來存儲知識信息的網絡。
機械飛昇計劃構想中的未來,所有知識都會被存儲在網絡世界,需要任何知識只需要在網絡世界搜索後下載即可。
但在機械飛昇項目被星網列爲禁忌後,虛擬世界以另一種形式出現在月蝕族成員眼前。
回想起當年讀書時翻看的月蝕族發展歷史資料,阿嵐心中感慨。
歲月變遷,先祖創造的星網,讓月蝕族走到了今天。
甚至躲過了一場足以將月蝕族毀滅的恐怖天災。
繼續翻看圖紙上描述的機械飛昇理論,阿嵐驚訝發現紙張上的內容竟然可以通過滑動改變,上面的文字和圖像會進行重組。
這似乎是一種類似電子墨水的的技術。
看似是一張紙,但裡面儲備了大量信息,可以通過觸摸改變上面的顯示內容。
上面的文字和圖片,詳細描繪了一種意識傳輸的理論模型。
通過一種特殊的能量波,將大腦中的意識信息提取出來,再精確地植入機械載體中。
阿嵐饒有興致的繼續翻看。
翻看十餘頁後,他看到了一張機械構圖。
標題印着一行文字:【永生與進化的載體-機械衛士】。
剛纔的內容大致描繪了意識傳輸的概念,這次呈現的是機械載體上的構想。
這部分也是機械永生概念中的核心內容,展示瞭如何構建一個近乎完美的機械身軀。
這個身軀擁有超強的進化能力,可以通過吞噬靈礦石物質獲得不同的進化方向。
機衛族打算先將“機械衛士”以武器的形式打造出來,投入戰爭使用,明確成長性,再去考慮意識傳輸至機械衛士的方法。
這個方案只要成功,機衛族便可以擺脫肉體的脆弱與壽命的限制,實現真正意義上的機械永生。
紙張上的各種構想設計,一環扣一環,每一個概念都在訴說機衛族對於生命延續和進化的瘋狂追求。
讓阿嵐大開眼界。
翻看至最後一頁,上面留下了這麼一段話:
在這個強族林立的怪物世界,我們沒有與生俱來的超凡天賦,更沒有強大的規則力量加持,我們唯一擁有的是無數代人的智慧積累,這是永不熄滅的探索之火。
我們將以機械之軀直面那些掌控天地法則的強族,以永固的生命,挑戰那些屹立於巔峰的存在。
這條道路註定荊棘密佈,每一步都可能踏向文明深淵,但我們從未退縮。
因爲我們深知技術的進步是我們唯一的武器,也是我們最後的尊嚴。
或許我們會倒下,或許我們會失敗,但我們的每一次嘗試,都是在用智慧點燃希望。
明知前路艱險,卻依然選擇前行,是因爲我們始終相信,會有那麼一天,我們的後代將站在我們的肩膀上,觸摸到那片曾經遙不可及的星空。
強族林立的新世界,我們從未屈服。
因爲我們是,機衛族。
……
阿嵐的視線看向已經積起厚灰,凌亂擺放的其他紙張,心情複雜。
尤其是末尾的那一句:我們的後代將站在我們的肩膀上,觸碰到那片遙不可及的星空。
這讓他想到了月蝕族絕境下的舉族搬遷。
身爲16號執政官,他翻看怪物世界論壇已有半年時間,查閱了大量關於怪物世界的信息。
一個種族的消亡,在普通玩家眼裡只是一串數據,或只是遊戲的背景設定。
但在他眼裡卻是真實存在,併發生過的歷史。
機衛族,這是一個有着宏大目標的族羣。
紙張上積累的厚灰,彷彿是這個族羣夢想的殘骸,記錄着輝煌,卻最終掩埋於寂靜。
整座城市成了廢墟,引以爲豪的鋼鐵洪流成了廢鐵,就連種族名字也被時間長河淹沒。
阿嵐的手指輕撫過操控臺,指尖傳來冰冷觸感,他彷彿能聽到那些未曾實現的誓言,在虛空中迴盪。
這個種族曾經如此的驕傲,帶着希望奔跑在追逐夢想的路上,勢要與強族比肩,而今卻悄然消逝。
如果一定要找出一個原因,或許是它們的夢想太過宏大,以至於連時間都無法承載。
怪物世界這四個字,對絕大多數種族而言,意味着殘酷、毀滅。
能夠在怪物世界上桌吃飯的勢力,終究是極少數。
絕大多數種族就更像是機衛族,只能帶着夢想,以最悲壯的方式淪爲新時代的塵埃。
好在,他是玩家。
曾與月蝕族走過相同發展道路的機衛族結局,讓阿嵐心中感慨。
但不同的是,他們的背後站着一位可以改變月蝕族未來的高維生命,註定會走上一條和機衛族完全不同的道路。
轟!
思緒被一聲巨響打斷。
隨後語音頻道傳來的隊友的驚呼:
“這塊機械之心獻祭帝兆老哥,竟然可以換取7萬祭力(截圖.jpg)。”
阿嵐的視線聚焦截圖,信息自動在腦海中浮現。
【機械之心(破損)】:
品質:56
道具介紹:機衛族爲了能量的效力利用,減少能量損耗而打造的特殊裝置(獻祭帝兆可得:72235祭力)。
……
將手裡的特殊紙張收入空間行囊,阿嵐朝前方看去。
視線穿過透明玻璃掃向大廳下方,發現不知何時,一名隊員竟然去往了下方大廳。
剛纔的解析截圖也正是這名隊員發佈,此時他已經被一羣機械蜘蛛包圍,瞬間被淹沒擊殺。
被喚醒的機械蜘蛛在這時調轉方向襲來。
“朝我們這裡來了,關門。”
同處操控室裡的隊長當即呼喊道,隨後來到厚重生鏽的金屬大門前,試圖用蠻力將其合上,卻發現無論如何使勁都沒法挪動金屬大門分毫。
“上界生靈,你有什麼辦法?”隊長轉頭看向站在操控臺前的阿嵐。
“放棄吧,死定了。”阿嵐神情認真地分析道。
“動動你上界生靈的腦瓜子,想想辦法,我可是第一次啊。”屠白神情悲憤道。
“正因爲是第一次你纔在乎,事實上次數多了,也就那麼一回事。”阿嵐神色淡定的攤手,表示自己沒有任何辦法。
不多時,成羣的機械蜘蛛沿着通道如潮水般襲來,操控室裡的小隊成員頓時被這股浪潮淹沒、撕碎。
小隊成員的視線隨之被黑暗籠罩。
除了隊長,其餘隊員都是第一次進入小黑屋。
……
一小時後。
小隊衆人在地窟世界的空間節點復活。
重新組隊後,他們離開空間再次往隧道方向進發。
沿途,小隊成員交流起集體暴斃前的發現。
價值7.2萬祭力的機械核心令他們十分心動。
如果能夠拿到這顆機械核心,隊伍的發展速度能得到顯著提升。
甚至有錢去購買武裝載具,乃至成長型寵物。
但問題是機械核心附近有大量戰鬥機器人“機械蜘蛛”。
第一個死亡的隊員將機械蜘蛛的解析截圖發佈在隊伍聊天頻道。
解析圖片上,機械蜘蛛只有腦袋大小,修長的機械腿如同鋼鐵打造的利刃,每一處關節都閃爍着冷冽金屬光澤。
【機械蜘蛛】:
狩獵等級:7
目標介紹:機衛族打造的炮灰型兵種,主要用於大規模戰場的前線衝鋒與敵後騷擾,採用模塊化設計,製造成本低廉,便於大規模量產,適應各種複雜地形作戰,每條腿的末端都裝有鉤爪,可以在垂直的牆壁上如履平地行動。
……
機械蜘蛛的戰力強度不高,但數量龐大。
融合模式下進行戰鬥,最怕的就是這類數量龐大的敵人,隊長難以照顧到身上的其他隊友掛件。
再加上作戰續航本就是薄弱項,被機械蜘蛛包圍後難逃一死。
“要不我們先升級,把等級拉上去了再去隧道?”屠白沉思後給出建議。
“我不贊同,機械廢墟隧道的位置很顯眼,等我們把等級拉上去,可能已經被其他玩家小隊,甚至是團隊發現,會有太多的競爭對手加入搶奪,到時候想要再獲取就難了。”阿嵐搖頭表示這個建議並不可行。
“那怎麼辦?隊伍裡好幾個都是脆皮,機械蜘蛛的攻擊根本頂不住,再加上我們的戰鬥續航本就弱,每死一個隊友,融合模式的戰力就會大打折扣,根本不是機械蜘蛛大軍的對手。”
屠白撓頭表示難搞,隨後看向阿嵐:
“上界生靈,你有什麼主意?”
衆人聽聞,紛紛將目光看向阿嵐。
雖然隊伍裡隊長是老大,但接觸久了,阿嵐已經成了隊伍的主心骨。
面對詢問,阿嵐略作沉思,組織語言後點頭道:
“我倒是有一個方法可以提高續航,還能顯著提升戰鬥力的方法,但是這麼做也存在一系列弊端。”
“上界生靈,別賣關子,直接說重點。”屠白頓時來了精神,神色期待的看向阿嵐。
阿嵐笑着點頭:
“續航能力弱,一人受傷嚴重,全隊都需要休息的問題其實可以通過深化命魂融合戰術來解決。”
“翻看命魂庫你們會發現一個很神奇的命魂,這個命魂看似強度不高,卻非常適合我們這套融合戰術。
“它就是命魂庫序列40的二代源初命魂:生命連接。”
聽聞此話,隊友紛紛開啓星脈界面,打開命魂庫查看。
這個命魂在介紹中的效果是:釋放一條規則氣血繫帶與目標相連,共享生命,承受傷害可自由調節百分比,或是由單一目標承受,判定具體傷害以“被攻擊方”進行計算,連接維持期間持續消耗微弱氣血。
看了命魂特性介紹,小隊衆人眼前一亮。
他們已經明白阿嵐想要表達的意思了。
通過生命連接,讓隊伍裡的所有玩家構成生命共享的狀態。
這樣就不存在單一隊友受傷嚴重,就需要撤離的問題。
通過調節還可以讓隊員的生命數值始終維持在相同水平,生命消耗嚴重時,可以同步進行休息,顯著提升了戰鬥續航能力,讓隊友之間的生命條完美適配每次行動。
這時,始終沉默的隊長提出了疑惑:
“上界生靈,我們都是以命魂形態作戰,而命魂形態和本體形態最大的區別是無法承載多種命魂特性同時使用,理論上要將我們六個隊員的生命相互相連,需要有五人鑲嵌生命連接命魂才行。”
“所以問題又回來了,怪物形態下,我們哪怕開啓第二星脈槽,也沒法切換使用兩種命魂特性,例如小白是力蠻斧形態,這個形態下的他可沒法使用生命連接特性,除非是戰鬥中切換生命連接形態,或是本體形態作戰。”
阿嵐聽聞,笑着點頭:
“隊長你提出的觀點沒錯,所以這套命魂流派需要有一人使用本體形態作戰,其餘隊員繼續使用怪物形態。”
“還是不對啊,假設我走主體形態,鑲嵌生命連接也只能與單一目標進行相連,怎麼才能連接全隊成員,相同的命魂可沒法重複鑲嵌?”隊長搖頭表示無法理解。
“命魂庫裡還有一個命魂,名叫散矢,效果是可以將一種命魂特性切割後使用,例如將單一輸出技能切割成羣體輸出特性,所以生命連接也可以通過散矢進行多目標連接。”
“臥槽,還真是!”
“你們先別激動,聽我說完這套融合流派的詳細構思……。”
隨着阿嵐的講述,命魂融合戰術在隊員的腦海中完善。
這套命魂融合流派,以生命連接爲核心命魂進行搭配。
假設選擇隊長以主體形態作戰,星脈槽需要鑲嵌:食氣、生命連接、散矢。
隊長通過生命連接和散矢的命魂特性,將全隊玩家的血量相連,開啓隊伍生命共享模式。
屠白鑲嵌單一命魂力蠻斧,走器靈輸出路線,與隊長的右手結合。
隊長頭頂的鷹首妖玩家繼續單一的鷹首妖命魂,走輔助偵查路線。
阿嵐轉爲團隊的唯一的承傷流,鑲嵌單一命魂:巖盾。
剩下兩個玩家的星脈組合分別是:束縛、光盾。
這套組合的核心只有一個,那就是本體形態下作戰的隊長。
生命共享模式下,不存在薄弱點被斬首突破的可能性,全隊成員都是整體生命值的一部分。
在阿嵐的構想中,這套融合流玩法是同等級中強度超模般的存在。
生命連接命魂的承傷分攤方式是以受到傷害的玩家計算,所以化身巖盾的阿嵐只要承受傷害,全隊扣血都是以阿嵐的身體強度進行計算、分攤。
而巖盾特性的效果是,消耗氣血獲得持續的額外防禦強化。
雖然防禦強度沒有開啓石化特性的石像鬼來得高,但正常模式下的防禦強度要遠高於石像鬼,且理論上血量越厚防禦強度越高。
其次,組隊模式下全隊的狩獵經驗共享,所有成員同步成長,等同於一個整體。
綜合強度上,融合形態下的血量是六名玩家的迭加,還擁有最強防禦盾牌和最強近戰武器。
再加上束縛命魂和光盾命魂這兩個輔助神技,完全可以做到同境界無敵。
越級戰鬥也不是難事。
可使用的命魂特性數量上,更是強於老玩家。
可使用的命魂特性達到了8個,相當於是擁有了8個星脈槽。
成長上,這套融合模式的成長速度也是非常快。
除了隊長以開星脈槽,增加可使用的特性數量爲主,隊伍裡的其他玩家走的是類似怪獸流的單一命魂成長模式。
畢竟怪物形態下,沒法使用其他命魂的特性。
聊到這裡,阿嵐提出了一個融合流派的未來命魂選擇方向。
表示在食氣、生命連接、散矢的基礎三項上,再增加破碎刀(穿透傷害)、極速(消耗氣血提升行動效率)、渴血印記(戰鬥持續回血)。
隊長只需要開啓六個星脈槽,這套融合模式算是初步完善了。
如果未來有新成員加入他們小隊的融合模式,新隊員的命魂選擇暫定以食氣命魂爲主。
假設再加入10個食氣命魂對接隊長,就能爲生命連接模式下的團隊提供同等級食氣的十倍回血效率。
往後還可以在這個基礎上增加其他輔助、戰鬥特性,強化作戰能力。
最好是能再增加一個願意犧牲自己,走怪獸流坐騎路線的玩家,充當隊長的坐騎。
可以這麼說,全隊成員都是隊長的強化模塊。
但這套命魂融合流玩法也存在一系列弊端。
所有玩家都需要爲隊長的實力增長犧牲自我。
往後的戰鬥都將以融合部件的形式參與,部分玩家離開隊伍後,在外的個體戰力近乎可以忽略不計。
對個人而言,遊戲體驗會變得很差,完全成了隊長的戰鬥掛件。
第二個缺點是,部分特性能力的使用需要在聊天頻道進行語音溝通。
沒法像單一玩家,多命魂特性那般收放自如,團隊默契需要在實戰中一點點積累,前期肯定會出現配合上的問題。
最後一個缺點是團隊的承載力有限,隊員數量過多反而成了累贅,除非未來出現可以將隊友收入獨立空間的命魂特性。
真到了那天,理論上隊長可以無限增加強化模塊。
例如裝配100個食氣命魂,幾秒就能滿血,讓在外狩獵的隊長成爲打不死的小強。
講述完這套星脈組合的優缺點後,阿嵐笑着表示:
“以萌新玩家之軀,比肩老玩家,我將這套命魂融合流派稱之爲:不朽融合金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