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64 魏公點撥,鄭姝齊聚

臘月最後一場朝會,羣臣有幸吃了一個驚天大瓜,時局中人無論地位高低,這一個年也都少有能夠過得踏實,各有各的擔心,各有各的期待。

當然,也有人對此不以爲然,並不覺得區區一個皇孫只憑入嗣孝敬便能獲得攪動時局、乃至於將局面重作劃分的能量,哪怕是背後有着聖皇陛下的支持?

如果女皇心意真能夠被所有人奉爲圭臬而不敢違背,那麼朝局不至於如此多事。

諸如此類自命理智而作冷眼旁觀的人不在少數,可是隨着事態逐漸發展,呈現於眼前的事實卻脫離了他們的想象。

特別在人日百司開衙之後,隨着第一批代王府佐名單從鳳閣、鸞臺流出,更是讓人震驚不已。

首先讓時流感到震驚的,是這一批名單所列人衆多有資望深厚者,諸如歐陽通、王方慶,那都是拜相有望、只差機緣的一時之選,更不要說還有一個在位宰相旗幟鮮明的支持,甚至直接派出了自己的兒子!

這一份名單之豪華,簡直是諸府近年所未有。

國朝入周以來,親王爵位本就不多,唯魏王、樑王、定王而已。

擔任王佐,並非強授。換言之就算是朝廷明文下令,如果受命者不願意出任府職,也可以直接拒絕。

這是爲了避免出現武德年間秦王教、齊王教等令出多門的混亂情況,將權柄與才士都聚於中樞。特別在天皇賓天之後,諸王都朝不保夕,府職則更加令人望而卻步。

雖然天授革命之後,風氣有所不同,武氏新王登場,但羣臣大凡稍具節操者,供事於武周朝堂還有些自欺欺人的理由可以開解自己,委身供奉武氏新王則就有些無法接受。

天授以來,蒙冤入罪者極多,其中便不乏因爲拒絕魏王、樑王等招攬而入罪之人。有的人寧願棄官乃至於獲罪,都不願供事幾王門下。當然,除了氣節之外,也在於武氏諸王實在沒有什麼稟賦,能夠折服那些德才兼備的時流。

如今,代王雖然新封,但這一份府員名單之豪華,卻遠遠超過了魏王、樑王等。而這些人無論出於什麼樣的原因,能夠在時下這種氛圍肯於出任代王府佐,當中的意味也是極爲深刻。

須知就在春節羣僚拜望幾王時,魏王、樑王等都不同程度的表達了對代王的不滿,更是近乎威脅的禁止官員們擔任代王府佐。

言猶在耳,名單已出,還是有人將幾王教令當做了放屁。而代王在時局中的號召力,也經此表露出來,不同於往常僅僅只是流於表面的稱許誇讚,這一次說得嚴重一點、是真正的在拿前途與生命來站隊。

這樣一個結果出來之後,許多本來還在作冷眼旁觀的人便坐不住了,紛紛開始打聽後續的發展,以至於原本牽動人心的私謁皇嗣案都變得不再那麼引人注意。

天官侍郎鄭杲便屬於此列,甚至他都不屬於冷眼觀望那一類,代王未晉之前,彼此便已經在頗爲融洽的交流。

只是因爲他身爲典選官員,選月中本就頗爲敏感,再加上代王新封事發突然,後續挑選佐員又由丞相姚璹一手包辦,沒有抓住最好的時機切入,見到這樣一個結果,心中自然不乏懊惱。

進入一月之後,選事不再那麼繁忙,鄭杲也終於有精力深入關注此事。幾經周折,終於在上元節的前一天,邀請到宰相魏元忠過府做客。

這一天,鄭杲早早便吩咐家人灑掃庭院,廳堂中張設美器,並將子侄派往四邊坊門,等待迎接魏元忠。

午後又過了一個多時辰,魏元忠才姍姍來遲,得到家門子侄通報,鄭杲便匆匆出門相迎,於坊街中見到魏元忠車駕後,側立道左拱手爲禮並笑道:“相公直堂勞頓,還要私情滋擾,真是失禮。”

魏元忠一點兒也不勞頓,他今天並不在直,退朝後便回家補覺,中午睡醒的時候甚至還在家裡親手紮了一個彩燈,這才優哉遊哉的出門。

之所以這麼做,純粹是看滎陽鄭氏不順眼。兩家之所以結怨,則是因爲兒女親事。

魏元忠出身本不高,憑着自身才器在高宗朝得到賞識,特別是在平定徐敬業叛亂中表現優異而被女皇引作心腹之後,更是官運亨通,平步青雲。

人一旦闊了,心境自然不同,魏元忠便想給兒子訪求一門良親,所選擇正是滎陽鄭氏。不過他當時還沒有拜相,鄭氏也態度倨傲,獅子大開口,他是咬緊牙關、幾乎傾盡宦囊才結成這一樁婚事,但如此結成的親事,想也能知彼此關係自然算不上好。

雖然魏元忠的親家與鄭杲並非同一房支,但天下鄭氏本一門,魏元忠對鄭杲自然也談不上什麼好感。儘管鄭杲幾番邀請又具禮周全,但在途逢到鄭家門前這段距離,魏元忠只在車上,鄭杲則一路趨行的跟隨。

待入鄭家府邸中堂,自然又是一番禮數週全的寒暄,鄭杲才抓住一個機會望着魏元忠說道:“代王新封,府事幾則流出,卻被時人譏作吳兒府,這實在有損大王時譽,不知魏相公對此是怎麼看?”

魏元忠聞言後便哈哈一笑:“好事者不積口德,狂言妄語,不值得正席議論。代王宗家少秀,佐事者俱時之精選,不勝坊間長舌誇口之徒?”

鄭杲聽到這話,神情自有幾分尷尬,準備好的話都不好再說下去。

魏元忠倒是不關注鄭杲的情緒如何,輕啜一口杯中美酒然後又斜眼望向鄭杲,笑語道:“難道侍郎也有意參與?”

鄭杲聞言後訕訕一笑:“代王美譽當時,若能爲友爲徒,誰又捨得輕拒?只憾職事所限,身不能往。”

南省政務官員,一般是不能兼領王府官職的,這是爲了避免諸王弄權,直干政務。所以歐陽通、王方慶等人雖然名高,但都在寺監之位,才能兼領府職。

當然凡事也有例外,真要南省官長兼領府職,要麼是皇帝極爲看重,要麼是重點提防,連基本的王府事權都不給其人,要收歸省中。

鄭杲言語中毫不掩飾要向代王靠攏的急迫心情,對此魏元忠也能夠理解。

滎陽鄭氏雖然名列山東四姓之中,但風評時譽一直不算高,一直被列爲四姓之末,若是趙郡李、清河崔,魏元忠只怕再溢價倍數,都難給兒子娶到其家女子。

鄭氏倒黴不是短年,早在北魏時期,因爲祖地滎陽距離洛陽近,六鎮兵變中便大受打擊。之後六鎮當中分裂出的北齊與北周,鄭氏跟他們也遲遲混不到一起去,就這麼一路尷尬下來。

老實說,如今代王儼然已有自立門戶的姿態,正是給鄭氏這樣的人家所準備的一個選擇。

勢大者如崔李兩家,本身便勢位在享,不忙下注,即便與代王往來密切,那是族人們各自私人選擇,不至於合族逢迎。

而鄭家本身便時位不著,其族聚之地洛陽也是聖皇重點經營所在,恰好代王也是聖皇親自扶立起來的一個時選。如果鄭家還不能聞腥而動,那就安心繼續倒黴下去吧,盼着幾時能鹹魚翻身。

感受到鄭杲急於靠攏而又苦於沒有門路的窘迫,魏元忠也是心中一動,手中筷子挑撥着盤中菜絲,微笑道:“如今國朝混一,實在不宜再拙計南北之分。但地邊有遠近,人情有近疏,彼之所切,未必是我之所急。人事奧妙,方寸自得。”

“相公的意思是……”

鄭杲聽到這話,不免有些不解。

還能什麼意思?你們鄭家不是喜歡賣女兒嗎?又不是幹了第一次,怎麼這會兒想不到了?

但魏元忠卻並沒有把話說得太直白,鄭杲能不能識趣也跟他沒有太大關係,肯稍作點撥,已經算是給代王面子了。

此前歸都的時候入拜聖皇,魏元忠便意識到聖皇陛下對這個孫子非比尋常的關注與期望,更勝從前,甚至用心到親自過問婚娶事宜。這種態度,絕不同於對武氏諸王那種。

但意識到是意識到,魏元忠的身份、地位都不容許他有什麼太露骨表達,而且眼下的代王也不值得。如果能平平穩穩熬上幾年,或能產生更多可能,但現在火候是肯定不行,哪怕在西京搞了不少小動作。

但自己不可以,別人可以。鄭氏既是山東著姓,又不像崔盧那麼勢大,這很符合聖皇陛下、包括代王的需求。至於能不能成,又不是魏元忠自己娶媳婦,他也沒必要表現得多熱切,跟姚璹那樣把自己搞的進退失據。

待到送走了魏元忠,鄭杲歸家後又苦想良久,才驀地一拍案几,嚇得廳中子侄都驚了一驚,其子鄭放趨行入前小聲問道:“阿耶有吩咐?”

鄭杲擡頭看了兒子一眼,驀地嘆息一聲,又急聲吩咐道:“速傳信宗中各家,凡有十歲以上、二十以下在閣女郎,上巳節前俱入神都!”

0355 大河漕幫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360 祖孫情深0196 卑職願從大王0059 生人探幽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446 白刃不相饒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177 大王才思敏捷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039 羅網常設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150 俱入彀中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071 音聲細題0142 就怕有壞人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56 誰沐代王恩威0101 出閣河東王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103 府佐諸衆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002 又一個才人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263 娘子隨戲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223 軟飯香糯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268 薰蕕不同器0150 俱入彀中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192 太平公主登門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039 羅網常設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225 無兒還有孫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007 上陽宮官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264 色是殺人刀0439 踏破白馬寺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238 洗劫武攸宜0154 宰相入刑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432 達則兼濟天下0062 禁中亡命徒0217 西京可守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381 媽寶裴光庭
0355 大河漕幫0288 大廈將傾,人皆待食0637 國器遞授,噱談而已0360 祖孫情深0196 卑職願從大王0059 生人探幽0754 權勢之內,概不容情0210 笑入胡姬酒肆中0710 頓筆書成,命系大王0446 白刃不相饒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982 才流入京,羣士待選0419 皇嗣謀反,分押千騎0624 駐兵莫離,窺望臨洮0540 關中雖險,不復天府0302 百家爭婿,俊臣奉禮0747 神都徵募,以定賊胡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661 吐蕃羣貴,不容一女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545 國賊碩鼠,其罪當誅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962 祖宗功偉,萬世不祧0625 頓兵海東,入定九曲0177 大王才思敏捷0883 買賣公道,互通有無0039 羅網常設0486 合籍不改,踐踏名族0334 巽郎勤勉,鞠躬盡瘁0150 俱入彀中0413 良辰嘉緣,鬼魅難阻0617 龍鳳之種,貴不可言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198 寸微靈光,日月照拂0522 不破不立,更勝前代0741 北衙軍事,分一杯羹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071 音聲細題0142 就怕有壞人0639 王法煊赫,宇內無敵0505 諸將自謀,雍王可靠0749 山南房州,廬陵王城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56 誰沐代王恩威0101 出閣河東王0572 螳螂捕蟬,黃雀在後0103 府佐諸衆0659 不事二主,死爲唐魂0002 又一個才人0530 名臣良主,知遇相逢0407 嫁女驟顯,爵封縣男0920 自戕陛前,以死明志0263 娘子隨戲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458 天南遙遠,君恩難覆0223 軟飯香糯0887 殊榮稱羨,爭作奴婢0268 薰蕕不同器0150 俱入彀中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192 太平公主登門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705 亂起宸居,妖氛再興0674 唐王博大,予我從容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039 羅網常設1051 天要絕者,有疏無漏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225 無兒還有孫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865 樂奴恃色,囂張十足0529 奉命者正,逆命者邪0007 上陽宮官0984 選司公正,風骨強硬1036 漠北天寒,人心渙散0889 人間遠我,我親人間0594 百年血淚,聚此一嶺0336 樑王陋才,不學無術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441 悍命拒刑,以死隱惡0264 色是殺人刀0439 踏破白馬寺0577 大軍激戰,力斃特勤0384 二王同坊,長短必爭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554 貴人入坊,平康震驚0238 洗劫武攸宜0154 宰相入刑0964 王邸門高,俗流難入0611 金城聚貨,飛錢入胡0432 達則兼濟天下0062 禁中亡命徒0217 西京可守1041 頹志老物,不足興邦0631 露布入都,名王壯功0996 君恩浩蕩,延濟諸親0381 媽寶裴光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