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339 封還敕書,專事雲韶

李潼之所以爲難,就在於這兩條敕令乃是不折不扣的亂命,他要麼巧悉上意、放而行之,要麼恪盡職守,封駁奉還。

首先是薛季昶,一事二使,即便是前使無能,也要提押歸都、入案審明,就地收斬便有悖律令。

之所以有這樣的規定,那是因爲各地情勢都不相同,前事不忘、後事之師,有了之前的教訓,朝廷再派使臣也能更加有的放矢。

其次是來俊臣,其人論罪審定,已經成實。結果剛剛離開京邑不久,便又獲赦免量移,這根本無法可引。既不是逢赦放免,也不是積事量移,如果真要這麼搞,朝廷刑威自成玩物!

李潼不知道他奶奶是在怎樣憤怒的情形下,強推這樣兩樁亂命,可是現在筆在他的手裡,該不該封駁,卻是讓他爲難死了。

本來封駁正筆應該是鸞臺兩名侍郎,可是崔元綜乃是直堂宰相,日常都不坐衙。至於楊再思這個老滑頭,在給李潼出點子一挑四之後,擔心遭到武家報復,又回家玩小老婆去了,反正最近他也幾乎快被李潼架空了。

如果李潼僅僅只是一個普通給事中,他自然可以迴避此事,他媽的誰愛封駁誰封駁,老子纔不跟我奶奶擡槓!

可是現在,他美滋滋的當了幾天給事上,遇事要退縮,哪那麼容易。別的不說,武家諸王雖然被掃出南省,但他們黨羽還在。

如果這兩樁明顯亂命的敕書在李潼案頭髮出,一定會被抓住這個把柄、窮追不放,搞得他雞毛鴨血。即便不發難於前,必會發難於後,接下來一段時期,本就是武家揚眉吐氣的反擊,被抓住痛腳之後,李潼想踏實也難。

所以說,出來混總是要還的,他自己這麼跳,還想完全側身於風波之外,怎麼可能。

幾番權衡之後,李潼還是提起筆來,擬定一番判詞,直接讓人將兩份敕書發還鳳閣,然後自己也不在官衙端坐,召來楊思勖快速吩咐道:“即刻出城,吩咐西京諸衆接下來深匿草野,不得告令,不準再作大圖!召衛遂忠入府候命,待我歸邸!”

之所以決定行使自己的封駁權,除了擔心會被武氏黨羽以瀆職罪論之外,李潼也是考慮到自身的切實利益。

他在離開西京前雖然已經做了一番周全佈置,但現在事態卻變得嚴峻起來,兩道亂命都是有涉關中,來俊臣將要被調任的同州,便是左馮翊,可見這一把火,是從西京燒出來的。

萬全起見,李潼還是決定讓西京人事更加深藏,不要貪求一時之功。須知他在西京的人事安排,也是一個一點就着的火藥桶,崩上一點火星都要命。

而且前段時間他把來俊臣當個寶藏,挖了又挖,這傢伙如果這麼輕易就復起,氣焰無疑會更加囂張,如果回來看到自己老底都被抄了,李潼怕這傢伙可能提前幾年就得瘋。

當然,李潼也明白他奶奶如果不是怒極失控,也不會發出這兩道明顯過不了的敕令,如今被自己老實不客氣的駁回,會是怎麼樣的反應,也是難測。

所以在吩咐過楊思勖之後,他也不再歸衙,匆匆行入禁中,打聽到聖駕所在,便一溜小跑趕去請罪。

等他來到武成殿外,便見諸宰相俱在殿外,神情緊張兼忐忑。原本他還抱怨崔元綜這傢伙遇事躲,火盆往自己這個屬下懷裡塞,現在看這架勢,倒也不能全怪崔元綜。大家都在這裡伸長脖子等着,他也不好回去封還敕書。

“巽卿因何至此?那敕書……”

崔元綜見李潼行來,便低語問道。

李潼如實作答:“已經封還鳳閣。”

崔元綜聽到這話,頓時一臉欣慰,擡手拍拍李潼肩膀並說道:“巽卿任事,果有幹才!”

李潼往後避了一步,臉色有點不好看,得罪了我奶奶,正是慌得很,我幹你一臉!

腹誹未了,他還是忍不住發問道:“西京究竟何事,竟使朝廷作此亂命?”

崔元綜聞言後便長嘆一聲,大概是李潼剛正不阿的行跡博得了他的好感,示意他行至殿左偏僻處才低聲道:“西京在監之人竇希瑊,陰結獄卒、遞信於外,逾越宮防……”

李潼聽到這話,頓時聯想到前幾日韋團兒所言有人私謁皇嗣的事情,如今看來,暗查幾日後,是順藤摸瓜查到了源頭。

只是,西京竇希瑊?

竇希瑊其人,是被李潼致使萬年縣令權懷恩收押在萬年縣牢獄中,但在李潼離開西京前,相關案事已經盡被御史薛季昶所接手。

薛季昶接手案事後,則就一副和稀泥的狀態,更將李潼這個苦主完全閃在了一邊。而李潼也只求西京竇家內部混亂,讓他可以更加從容接手其家業,也就懶於過問案事,之後更是被一紙敕書調回了神都。

但就李潼所知,竇希瑊雖然在監,但本就是受牽連,不久之後肯定會被放出,又爲什麼作此大死、居然在牢獄中還派人聯絡禁中的皇嗣李旦?

按照李潼的猜想,多半是這紈絝子弟少受挫折,自覺得受了委屈,辦案大臣又不好說話,所以打算讓人跟他姐夫訴一下苦,讓他姐夫敲打一下手下們。

這邏輯看起來有些可笑,但李潼覺得應該跟事實相去不遠。總不能竇希瑊派人通知他姐夫,我已經在西京拉起隊伍,只要你在宮裡喊一聲,咱們就勤王革命!

但李潼現在也沒心情去管別人褲襠裡的屎,他現在封還敕書得罪他奶奶,那是真真的!

瞭解原委之後,李潼向崔元綜稍作道歉,然後又走回殿外廊下,探頭探腦準備找個相熟宮人入內通報,趕緊入內請罪。

不過今天也不知怎麼了,他所認識、能遞上話的宮人是一個也不見,倒是等候在殿外的宰相們,一個個被陸續召入殿中,談話時間或長或短,待到行出時,臉色各不相同,也不繼續逗留,徑直返回政事堂。

李潼在殿外等候了半個多時辰,纔看到上官婉兒由南面宮道款款行來,身後跟着幾名宮官,各自搬擡着箱籠。

見到這一幕,李潼心裡便一突,匆匆行下殿階,望着上官婉兒強笑道:“上官應制這是親自下省收取奏抄?”

上官婉兒心思玲瓏,自能看出李潼笑意勉強,略作思忖後便也想明白緣由,回指身後宮官搬擡的箱籠輕聲道:“當中是有巽郎妙判?”

李潼聽到這話,垂首乾笑道:“不敢稱妙,不敢稱妙,職守份內而已。公私不能兩顧,今日始受其害,盼待制轉訴此言,微臣恭待廊左,隨召即至。”

上官婉兒聞言後便點點頭,然後繼續向前,但行出兩步之後,又忍不住回頭看了一眼李潼,見其仍望着自己,不免擡手掩嘴,並又微微頷首,然後才登上行階,直入殿中。

上官婉兒做事還是挺靠譜,這一次李潼等了不足小半刻鐘,便被召入殿,同時上官婉兒遞給他一個放心的眼神。

李潼匆匆趨行入內,恭敬下拜,還沒來得及擡頭,便聽到他奶奶唸誦的聲音:“蘭文芝字,不容微玷。鸞司奉祚,事在清塵……”

這正是他封還敕書的署詞,此時聽到他奶奶不喜不怒的念出來,李潼也不知該要怎麼回答,只能恭拜在下。

武則天將署文唸了一遍,然後便敲案道:“入事雖短,判詞已經有了清正味道。如果不是字跡端倪有見,我還道封還敕書者是何者莊直大臣。”

“小臣不敢自美莊直,唯受世道俗標所累,雖竊占一時之職守,卻痛失恩親之心意。公私兩對,譬如針鋒,狡黠不容,唯在衙正事,入庭領罰,位不同,情不同也。”

李潼連忙說道。

“這一次,是知道世中也有不容狡黠的侷促之地?不再覺得自己事無不能?”

武則天又繼續問道,敕書被封還,她當然憤怒有加,但見到這小子一臉窘迫,心情卻略有好轉。

她所以發此亂敕,如果能行,那就定事,如果不能行,也是藉此表達自己強硬的態度,爲下一步行動作出鋪墊。之前分批召見諸宰相,連消帶打,便是爲此而行。而這些宰相也滑頭,把事情硬派在了她近來頗爲看好的孫子頭上。

“知道了,知道了!世道艱深,豈區區小子能長袖舞弄。臣深知事苦,有心趨避閒處……”

李潼雖然有些不甘心,但這會兒也不得不認清事實,這件事不會無端端降臨在他頭上,而眼下還是一個開始,他如果還留戀鸞臺權柄,接下來就一定會被人打造成一道防火牆,此類事件一定會頻頻上演,消磨他的聖眷給其他人提供包庇。

“明白這些,不算太蠢。亢進者誠然勇志可嘉,但能知止,纔有長行之力。舊年你不是沒有這樣的明識,如今能重拾舊知,孺子可教。”

武則天擡手一擺,繼續說道:“鸞臺案事,暫且放在一邊,近日專去雲韶府,闊制新樂。《萬象》曲式,世道如今仍在稱美。來年新典,盼你能更作美戲。”

0227 名馬梨花落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010 悲慘的一家人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120 諸用仰於國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161 宰相薦才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254 邪言鑽心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456 誰沐代王恩威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292 留財不留人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001 大唐宗王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003 前途堪憂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049 莫厭金盃酒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113 荒園生妖異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188 愛上一匹野馬0001 大唐宗王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42 蜀女有才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70 兵入武氏邸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163 加官加封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345 雲韶府諸王鬥0100 不望獨活
0227 名馬梨花落0745 君臣鬥法,突厥南來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010 悲慘的一家人0810 日拱一卒,改制興世0730 壯懷激烈,不負王恩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0120 諸用仰於國0475 帶甲之士,俱仰代王0819 西康善土,地上佛國0549 昭德強悍,羣相喑聲0478 開元名相,次第入府0182 不堪回首的情事0161 宰相薦才0533 老物不器,能殺鄉賊0471 先謁聖皇,再論後事0254 邪言鑽心0394 樑王雖強,自有能者0158 親席乏人,王能補此0870 薛郎教弟,不毀門風0488 庸人自擾,死不足惜0456 誰沐代王恩威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297 不爲驥用,則爲馬骨0292 留財不留人0941 功在眼前,時不我待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560 長安諸水,周遊不順0237 當街陳戈,後院操兵0231 長安壯義非人哉0683 子昂投書,強辭孽才0347 明禮定序,五王降爵0243 千金於世,需傍大枝0644 君心深刻,意整禁軍0085 滿堂諸衆,只當無物0393 勢在於朕,何問旁人0001 大唐宗王0147 威名遠播陳街使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374 左千牛衛大將軍0003 前途堪憂0239 名王一言,萬衆法隨0536 從此以往,不負蒼生0737 豫王西行,祭拜皇陵0734 知己幸遇,長託此生0049 莫厭金盃酒0588 殿下丰姿,繪影護身0755 權出於我,當重其位0113 荒園生妖異0630 擴地千里,兵指海西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728 三原李潼,浪蕩薄行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760 唐家有我,我有一劍0188 愛上一匹野馬0001 大唐宗王0724 賀八入京,技驚四座0805 冊授羣臣,大治將興0459 後計無憂,且依故事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0423 千騎入衛,諸事待張0744 朱衣法冠,直攻宰相0428 景從殿下,爲王先驅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0704 惟德動天,無遠弗屆0662 赤尊幾重,能繼統否0502 輕殺大將,軍心難定1022 留情有度,子姑待之0168 大凶出洛,人共殺之0838 愛此名利,孜孜不倦1019 相濡淺灘,不如相忘0891 仁皎落魄,見笑人間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698 唐家故澤,歸於雍王1052 曲終人散,火樹銀花0748 臨河布武,待時以進0919 賊佔西康,大戰在即0166 門庭若市,名門爲僕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383 恩威並施,唯命是從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242 蜀女有才0621 軍頓雄堡,青海可望0504 勤王難行,懷義伏屍0270 兵入武氏邸0825 仁願辱我,我恆辱之0902 贊普成年,幾分肖我0163 加官加封0275 訪才若渴,求婚似疾0797 盡忠斃命,河北將定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424 君王戀權,固步自封0921 御駕親征,收復青海0345 雲韶府諸王鬥0100 不望獨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