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824 祚榮落網,渤海難創

【看書福利】送你一個現金紅包!關注vx公衆【書友大本營】即可領取!

二月末,東北定亂的大軍一部分已經返回了關中,其他諸路人馬也在陸續回撤,預計到五月初,大部分人馬都能返回關中。

當然這也並不意味着朝廷就完全放棄了對東北的軍事管制,從前往河北迎戰契丹開始,朝廷陸陸續續向北方投入增派了將近十萬人馬。

這一次的撤軍則將會撤回八萬人,留在東北仍有直屬於朝廷的將近兩萬人馬,用以繼續維持對契丹大賀氏的征剿以及營州與安東都護府的重建。

其實在瀛州大破契丹叛軍主力後,接下來的戰爭強度便驟減,唯一可以稱道的便是幽州與營州的收復。而這兩場戰鬥中,作爲主力參戰的,主要還是張仁願所統率、自河曲增援的人馬,說得更準確一點,那就是西河行社那羣胡卒僱傭軍們。

黑齒常之所率領的遼東道大軍主力,雖然也進入了東北戰場,但主要的任務還是在於震懾。

東北地區諸胡雜居,在新的羈縻秩序還沒有正式建立起來之前,這些胡部都有可能變爲叛亂的一份子,爲了確保局勢不會進一步糜爛,朝廷當然要維持足夠的兵力震懾。

當然,在正面戰場上也並不是完全沒有收穫。針對契丹大賀氏的追殺打擊效果卓著,朝廷大軍所殺掉以及所俘獲的大賀氏族人已經超過了一萬餘衆,這還並沒有包含在瀛州戰場上的戰績。

契丹作爲東胡中的一大巨頭,多年來生活在大唐羽翼之下,特別是在攻滅高句麗一戰中也踊躍參與,因此分享到不少的滅國紅利。

按照早年的安東都護府所掌握的資料,契丹八部應該已經有超過十萬帳的人口,而大賀氏作爲其部落聯盟主,且有大唐的強大國力爲其背書,實際佔有的部民數應該已經超過五萬帳。

也正是因爲有着如此雄厚的人口基礎,所以李盡忠纔敢於悍然舉兵反唐。但大賀氏人口雖然多,也架不住連場的追殺。特別李盡忠最大的失策,是沒有在大唐主力軍隊抵達河北戰場之前撤回遼西,使得過半的力量喪失在河北戰場上。

決定戰爭勝負的,從來也不只有簡單的兵力對比,戰爭發生的地點要比兵力多少更加重要。原本的歷史上,李盡忠在攻克營州後並沒有急於進入河北地區,而是留在遼西地帶以逸待勞,借用有利地形在家門口擊敗了大唐的平叛人馬,纔給契丹贏得了接下來繼續折騰的資本。

但如今這個時空中,契丹首先作亂於幽州,已經深刻了解到大唐在河北的虛弱態勢,再加上適逢大唐國中發生政變鬧亂,所以契丹的行動要更加激進,且錯判了大唐軍隊投入戰場的時間,以至於主力人馬在瀛州幾乎一戰喪盡。

儘管如此,當戰爭延伸到遼西之後,漫長的補給線以及遼西複雜的地理形勢也限制了唐軍的繼續發揮。遼西戰場所持續的時間甚至比河北還要更長,投入的兵力也要更多,但戰果反而不及河北那麼輝煌,這就是戰爭環境所帶來的制約。

但儘管如此,契丹大賀氏在戰場上所損失的丁力也已經將要達到五萬人之多,這意味着大賀氏作爲一個部落勢力,已經可以說是名存實亡了。

就算沒有唐軍的繼續追擊,周遭那些如狼似虎的鄰居們也不會放棄這樣一個分食殘軀的機會,甚至就連契丹其他的那些部族,也已經開始響應大唐的號召,開始頻繁入寇大賀氏的松漠州領地。

只不過讓人有一點不爽的是,大賀氏的另一個首領孫萬榮在幽州戰敗後便逃往遼西,至今仍然逃竄在野,遲遲沒有落網。

當然,李潼也明白這件事還真不能怪前線那些將士們不夠盡力,主要還是朝廷這一次針對大賀氏的懲罰過於嚴厲,等於是下達了滅族令。

原本歷史上,孫萬榮山窮水盡,是被家奴斬殺之後獻給大唐,可現在朝廷根本沒有再繼續收容納俘大賀氏的打算,自然也就逼得這些大賀氏餘孽們不得不頑抗到底,反而沒有部衆反水的情況發生。

遼西山嶺密佈,孫萬榮若有心逃竄、不與大唐正面交戰,想要準確鎖定其人目標並加以誅殺,也並不是一件容易的事情。

雖然唐軍主力正逐步撤回內陸,但李潼並不打算放過孫萬榮,親降制書宣告東北諸衆,凡非大賀氏部衆、能持孫萬榮首級來獻者,直授國公之爵!

區區一個敗軍之將,自然不值得這麼高的價碼。但李潼就是要憑此向東北諸衆宣告,膽敢作亂造反者,就要做好身死族滅、遁地無門的準備!

東北局勢崩壞,想要將秩序重新建立起來,並不能只憑軍事手段。特別大唐國體龐大,東北戰事未了,西邊又有變故發生。所以除了強硬的軍事打擊之外,一定的恩撫也是必不可少的手段。

但李潼並不打算往東北投入更多人物資源,所以大賀氏這塊肥肉,就是他用來羈縻分化東北諸胡的一個籌碼。一個部民超過五萬帳,族衆起碼十多萬的大部族,哪怕只是跟着喝口湯,也能滿口流油。

至於說朝廷針對大賀氏的滅族手段過於血腥殘忍,你們這些胡部又不打算造反,擔心這個做什麼?

當然,在針對大賀氏的追剿過程中,契丹其他諸部也難免被殃及池魚。畢竟風俗裝扮太過相近,讓人不好分辨,而且許多趁機瓜分契丹勢力的人也不願意分辨的太清楚。

對此李潼也告令前線將領們不必追究的太細緻,甚至可以暗示鼓勵一番,誰讓你髡髮剃頭的,髮型不對就是原罪啊。

畢竟未來契丹成爲東北大患,乃至於一度進入中原,跟如今的大賀氏還沒有太大關聯,在勢力萎靡百年之後,再次帶領契丹壯大起來的是如今勢力還很弱小的遙輦氏,而遙輦氏則又被眼下同樣很弱小的迭剌部的耶律氏摘了桃子,而契丹則就在耶律氏的帶領下走向最輝煌的時刻。

當然,契丹長達幾百年的起起伏伏,所反應出來的根本邏輯還是中原王朝對東北地區的控制無力,雖然一度消滅了強大一時的高句麗,但在接下來的歷史進程中,除了一個宗主國的名義之外,只能任由這些東胡部族在這片土地上繁衍生息、輝煌滅亡。

太遙遠的未來,李潼未必能夠影響到,但在當下他所掌控的大唐這個時空裡,還是希望能夠在東北建立起更加有效的統治。之所以將對契丹的打擊只集中在大賀氏一部,也是因爲會有別的部族侵佔屬於契丹的資源從而崛起成爲新的禍患。

眼下縱容其他東胡部族針對契丹整體進行打擊,也給接下來對東北局面繼續整理肅清埋下一個引子。

等到大唐國力再恢復鼎盛,可以更加有力的介入東北,便可以轉過頭來給契丹人主持公道,老子當年只是想教訓大賀氏這個萬惡之族,誰讓你們牽連無辜、讓我揹負暴虐之名的?契丹人不要怕,爸爸幫你把一筆一筆的血債都算清楚!

除了契丹問題之外,東北還有一個比較嚴肅的問題就是靺鞨人的出逃。靺鞨人如今盤踞在遼東,由於路途過於遙遠,對後勤給養的要求更高,大唐軍隊還沒有正式進入遼東進行軍事打擊,所以眼下仍是以招撫威懾爲主。

其實針對靺鞨,大唐也掌握了一個比較重要的籌碼,在收復營州後,張仁願所部於周邊境域繼續追剿的時候,竟然意外搜捕到渤海國的建國之主大祚榮。

雖然眼下的大祚榮還沒有海東盛國之主的威名,但是認爲靺鞨豪酋乞乞仲象的兒子,張仁願自然也知道這個人物的重要性,所以一俟抓捕其人後便即刻上書朝廷,並提議以大祚榮爲籌碼同遼東的靺鞨人進行接觸談判。

對此李潼自然表示贊同,並且傳信張仁願,無論談判結果如何,大祚榮這個人都不能放走,一定要控制在唐軍手中。

雖然說絕大多數歷史人物都是在特殊機遇中才能獲得成功,但靺鞨作爲一個區域性不算太強大的勢力,能夠東逃創國,大祚榮也是起到了關鍵作用。

像被稱爲渤海國創國之戰的天門嶺之戰,就是在大祚榮的指導下戰勝了契丹二五仔李楷固,靺鞨人與高句麗遺民才得以成功東渡,並最終創建渤海國。

如果沒有大祚榮這個出色的領導人,靺鞨最終前程如何,仍然充滿變數。對於這樣一個意外收穫,李潼當然不容許放虎歸山。

但很不幸的是,大祚榮落網不久,遼東的靺鞨部落中又發生變故,大祚榮的父親乞乞仲象居然死了,其部屬也被另一名豪酋首領乞四比羽所兼領。相對於乞乞仲象,乞四比羽的反唐決心要更加堅定,也讓大唐跟靺鞨的溝通出現了阻滯。

這樣的意外,是人力所不能規避的,對此李潼也只能示意留守遼邊的張仁願等靈活應變,若招撫不成便借用區域中錯綜複雜的勢力糾葛幹掉乞四比羽。

東北方面的大事調控,暫時就是如此。除了這些之外,還有一樁小事讓李潼有些煩躁。

那就是王孝傑這個傢伙,此前其人哭着喊着央求出戰,爲此甚至不惜開了一個小馬甲,可是隨着東北諸將領歸朝參見,王孝傑歸國後卻閉門不出,甚至李潼幾次使員去召都不來參見,也不知又在犯什麼混。

李潼原本還有事情安排給王孝傑,對其人如此態度自然分外不滿,幾次召而不見,便也沒了耐心,索性直接派遣楊思勖持刀入府宣敕,人若不至,提頭來見!

在如此威逼之下,王孝傑才終於入朝。可是在見到王孝傑當下模樣後,李潼才發現似乎是他誤會王孝傑了。

0446 白刃不相饒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106 禁中逆亂0103 府佐諸衆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209 枝上桃李子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104 王居大不易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363 新的班底0446 白刃不相饒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031 不是一路人0204 誰都別惹我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248 太平積忿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345 雲韶府諸王鬥0378 坐皇帝,立皇孫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417 搶位政事堂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077 永昌元年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028 禁宮異兆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221 窺望河西0009 聖心取捨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046 京華遊仙窟0320 高句麗遺民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224 名寺可藏重兵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307 南望老人星0066 猶歌前代功德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263 娘子隨戲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399 行驛命案0281 牡丹花下死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169 酷吏授首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040 內教坊伶人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254 邪言鑽心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306 魏王不壽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075 將軍跋扈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173 算你跑得快0076 祈求長生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226 瘋狂的武周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212 獨不見,自惶恐0072 天賦異稟
0446 白刃不相饒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0420 親徒齊聚,環拱宸居0106 禁中逆亂0103 府佐諸衆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871 故情難捨,歸鄉修塋0656 君臣不容,兵戎相見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597 海西伏俟,大論欽陵0707 命許社稷,半生兇橫0209 枝上桃李子0579 胡酋出降,突厥勢崩0831 李潼薄名,公主聞否0541 雍王革命,仁恩普施0104 王居大不易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363 新的班底0446 白刃不相饒0403 凶逆作惡,宰相罪大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574 巨貨誘人,貪心難遏1005 天家幼少,各具風格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931 唐家恩義,俱在羈縻0031 不是一路人0204 誰都別惹我0208 泥銷玉樹,人道所悲0162 板蕩識誠臣,入死不自知0153 則天門前,死機隱現0248 太平積忿0808 三原縣子,妻兒同榮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1001 天棄其類,錯愛必傷0345 雲韶府諸王鬥0378 坐皇帝,立皇孫0127 少王有毒(求首訂!)0851 優上賜爵,劣下梟首0417 搶位政事堂0885 邪緣不斷,和親不成0077 永昌元年0788 諸子授首,兵出河北0682 孝傑雄言,羣相喑聲0028 禁宮異兆0412 薛師障車,魏王破家0221 窺望河西0009 聖心取捨0126 女皇的心腹(求首訂!)0666 金銀爲錢,成都金都0046 京華遊仙窟0320 高句麗遺民0844 紅顏一笑,豪擲千金0224 名寺可藏重兵0315 奪王封爵,淪爲黔首0664 漢王性僻,不樂成婚0380 監守自盜,軍器可圖0804 三長入蕃,編戶齊民0978 封衙鎖庫,勾檢察奸0307 南望老人星0066 猶歌前代功德0293 大王英明,後事暢想0263 娘子隨戲0506 嘉貞入營,可汗暴斃0672 蕃女感恩,版籍進獻0399 行驛命案0281 牡丹花下死0544 先王仁義,前緣早定0767 龍麟潛邸,入此能活0986 內苑閒趣,璞玉磨劍0515 成器不器,骨肉難捨0934 德祐農本,社稷之福0169 酷吏授首0696 關西父老,與王共罪0974 故事險惡,禍根難躲0344 人事調置,底盤草成0299 登第解褐,嫁娶着新0510 良策難行,太平奪事0040 內教坊伶人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977 三省六部,國朝豐碑0686 伯玉消沉,愁懷醉骨0550 修身之巧,不遜名儒0758 池魚入江,廬陵歸國0254 邪言鑽心1021 遊戲坊曲,豪取萬緡0306 魏王不壽0610 巨資分授,各有所得0157 女主居陽,山變爲災0075 將軍跋扈0731 諸邊備甲,以待上元0173 算你跑得快0076 祈求長生1046 社稷功士,禍國賊員0226 瘋狂的武周0557 百萬巨資,不抵德音0615 赤嶺貫通,大軍可入0726 明主恩遇,指點迷津0212 獨不見,自惶恐0072 天賦異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