0913 壯烈能狂,無勇忍耐

噶爾家族所統治的海西地區,絕大多數區域都極爲荒涼,人煙稀少,除了有限的幾個地區之外,幾乎看不到什麼部落民衆活動的痕跡。甚至於就連一些水草豐美、乃至於頗有耕作條件的地方,同樣也沒有什麼居民。

之所以會如此,跟環境與風俗並沒有太大的關係。海東雖然因爲地近隴右、與大唐頗有交流的緣故而比較繁榮,但其實早在吐谷渾時期開始,海西纔是青海部落民衆們主要居住地,甚至就連吐谷渾的王城都位於海西。

畢竟吐谷渾在滅亡之前雖然也屬於大唐的藩屬,但雙方的關係,也談不上友誼地久天長,單單隋唐之間的幾十年裡,吐谷渾便遭遇了兩次亡國甚至於滅族的打擊,而這兩次重創,全都是中原皇朝乾的!

所以哪怕在雙方友好時期,吐谷渾也不敢將其統治中心的王城設在距離大唐太近的海東地區,怕的就是哪一天其王城或許就再給端了。

這樣的情況一直持續到數年前大唐的勢力重新回到青海地區,講到人煙稠密與繁榮,海西仍然要遠遠的勝過了海東。

轉變就發生在最近這幾年,大唐控制中的海東越來越繁榮,而噶爾家所控制的海西卻越來越蕭條。特別是頻頻有叛逃之事發生,有的部族名爲在外遊牧,但卻悄悄的投靠了海東,類似事情發生的多了,也迫使噶爾家族不得不做更爲嚴密的監管。

所以海西的人口,大部分都被集中在伏俟城周邊有限的空間中,以至於正常的耕牧勞作都大受影響。畢竟伏俟城雖然是青海周邊難得的宜居之地,但也達不到大唐關中能夠滋養幾代王業的富庶程度。

這樣的安排雖然不利於生產與發展,但起碼也要比放任民衆們大舉向海東出逃要好一些。

衆多的人口聚集在有限的空間中,伏俟城周邊的混亂可想而知。放眼望去,城外到處都是雜亂的氈帳與成羣的牛馬,幾乎看不到城池本來的面貌。

而擁有氈帳居住,還算是部落牧民中的上等人家,有衆多的民衆甚至連這基本的生存物資都不具備,頂多是掘土穴居,在背風的土坡上打上幾個洞眼,塞上幾團曬乾的雜草,便可供一戶人家居住。

雖然說雜胡命賤、耐得寒苦,但也是有其承受的上限。這樣的居住環境,天暖時節還倒罷了,可一旦進入酷寒的秋冬之日,便有許多的部落民衆直接凍死在那根本就不保暖的土窟中,一具具凍成紫青色的屍體被從洞窟裡勾出來,看得人觸目驚心。

若沒有人收撿屍首,則就由之腐爛在荒野中,到了第二年,此方野草便會生長得尤其茁壯。

但就算生存環境如此的惡劣,這些底層的部落牧民們還不是叛逃的主力,因爲他們根本就沒有能力、也沒有儲蓄穿過茫茫原野、成功抵達大唐所控制的海東區域。即便有人壯起膽子來冒險嘗試,多數也都會被遊弈斥候們截殺在原野中。

反倒是居住在伏俟城中,那些生活有所保障、處境也算優越的豪酋們,一旦抓住機會,便要試圖向外逃亡、希望擺脫噶爾家的控制。而這樣的人就算被噶爾家察覺發現,往往也不會公開的極刑嚴懲,擔心會破壞整體局勢的穩定,畢竟噶爾家還要依靠他們,對這些部民們進行控制。

又經過數日的晝夜兼程,贊婆終於返回了海西伏俟城。雖然說他途中歸心似箭,可當真正返回時,看到伏俟城周邊的局勢較之他離開之前還要更加的混亂,心裡也是不免生出滿滿的厭煩。

他甚至都有些懷疑,是不是他們兄弟真的運數將近、才力俱不如人,所以纔在短短數年時間裡、海西與海東之間的差距已經大到讓人觸目驚心?可是以往幾十年間,他們父子相繼統治,也曾將整個青海都經營的有聲有色啊!

拋開心中這些雜念,贊婆也無心細賞城外各種破落混亂的畫面,直接縱馬入城,很快便抵達了內城的宮苑中,繼而便有家奴將他引到欽陵目下所在的宮室。

進入房間後,贊婆掃了一眼、並沒有發現兄長的身影,只見到一個身着蕃人貴族服飾的人背對着他站在堂中,他先是愣了一愣,然後纔開口試探問道:“阿兄……”

那背對贊婆而立的人正是欽陵,因其常常身着唐人的衣袍,以至於贊婆都不能一眼確認。欽陵並沒有回頭,聽到贊婆的聲音後只是背對着微微點了點頭。

“阿兄,我回來了,今次從唐國成功求到許多物資,可以大解本部目下的饑荒困蹇……”

贊婆低頭細稟他入唐此行的各種收穫,雖然說相關的事項他早已經着員送回,但事經人口、終究不如自己講來這樣的翔實具體。

可贊婆講了許久,欽陵的反應卻是冷淡,甚至都沒有開口回話。對此贊婆也並不感到意外,甚至歸程一路,他心裡便已經做好了要被兄長大加訓斥的準備。

一直等到贊婆彙報完畢,欽陵才驀地嘆息一聲,並緩緩的轉過身來。其鬚髮已經頗見斑白,顯出一份無從掩飾的老態,不要說較之數年前,哪怕贊婆只是離開幾個月的時間,見到兄長如今老態更濃的模樣,都是暗暗吃了一驚。

“你太讓我失望了,之所以遣你入唐,是因你穩健精明,或能成就旁人不能之事。但若只是卑恭求活,遣誰不可,又何必遣你?”

轉過身來之後,欽陵望向贊婆的神情中殊無喜色,自有一股惱怒引而不發:“若你並非我的兄弟,憑你這一番屈辱求顧的作爲,歸城之時便當授首!”

贊婆自知他這一次自作主張實在有些嚴重,也早做好要遭受責罰的準備,聽到這話後便撲通一聲跪在了地上,並鄭重的說道:“我一人之生死,實在不值得計較。但今唐國有願於青海,盼能借我家之力達成,這纔是我家能夠挺過此番劫難,求得生存的唯一機會……”

“住口!在我面前,還要作此懦言!青海是我家父子相繼盡力、偉功所在,卻被你這不肖的子孫因一時困境典賣於宿敵!縱然能求生保全與一時,來年人間將會如何譏笑我家?”

聽到贊婆這麼說,欽陵心中的怒火便有些按捺不住,手扶佩刀行至贊婆的面前頓足厲聲說道。

“咱們父兄自是人間英雄,這一點宇內盡知,並不會因後繼者肖或不肖而有減損!阿兄你才大志壯,自有一份青出於藍的豪邁氣象,但我這個不肖之人,的確是沒有更圖偉業的雄壯,但也自有幾分家業存亡的責任!來年人間作何評斷,終究生者纔能有聞,但若只剩下海西荒野幾副枯骨,人間是贊是毀,又有什麼區別?”

欽陵自然是噶爾家絕對的核心,一家人俱惟其馬首是瞻,平日裡贊婆就算心裡有什麼異議,也絕不會這樣與兄長當面爭論,只是盡力恭從於後,默默的爲兄長拾遺補缺。

可是這一次他卻隱忍不住,想要發出自己的聲音,在面對欽陵的責問時也是不作退讓。

聽到贊婆作此爭辯,欽陵先是愣了一愣,片刻後才冷笑起來,指着這個兄弟嘆息道:“當時身在唐國,你若能有如此強項硬氣,唐國君臣料想不敢步步緊逼……”

贊婆還待開口解釋幾句,卻被欽陵擺手制止,他垂手一擺,示意贊婆起身,然後看了一眼身上的袍服,嘴角泛起了一絲自嘲的笑容:“久不着此穿戴,如今雖衣裝在身,但卻仍倍感陌生。你知今日我爲何如此?我送了土渾小王離開,由其率部往積魚城而去……”

聽到欽陵這麼說,贊婆又是一驚,連忙說道:“阿兄怎麼能由小王離開?他這一去,必成贊普手中尖刀啊!”

“就算留下了他,難道又能爲我所用?與其將這禍害包藏在懷,不如遣之於外。小王離境,如今海西纔算真正是我家基業,但究竟能不能守得住……”

欽陵聞言後又是長嘆一聲,接着便擡手拍了拍贊婆的手臂,臉上露出了幾絲溫情:“方纔厲言,你不要放在心上,我是明知生機何處,但卻不敢去求,有身成壯烈之狂妄,卻沒有忍耐求全的勇氣。我、我……”

“阿兄,你不要再說了!見你如此聲言,比我自己受刑還要心痛!我家絕不是任人臠割的魚肉,只要兄弟齊心,任何危難都能大步越過!”

眼見到兄長竟然流露出一絲軟弱,贊婆已是淚水盈眶,上前抱住欽陵顫聲說道。

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086 曲樂動人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220 如意元年0204 誰都別惹我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019 一隻大青鵝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083 途窮生戾氣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018 跋扈宗王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184 洛陽女兒行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305 門牆生隙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028 禁宮異兆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350 艱難皇嗣0067 協律頌今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246 細憐閒庭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說幾句話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111 少王人物如何0290 懼親如仇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196 卑職願從大王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094 大酺禮畢0180 豈能笑罵由人0004 醫博士沈南璆0230 過平康款轡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069 大麴《萬象》0154 宰相入刑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
0518 大唐雄軍,演武洛北0429 世事詭譎,父子分道0622 作歌殺蕃,論氏震怒0190 神皇權法,血授少王0513 桀驁不馴,當棄則棄0847 仁願立朝,不容孝傑0277 官拜司禮,攸宜託財0960 青海盟會,以胡制胡0086 曲樂動人0408 蜀女英才,羞煞男兒0846 萬衆雲集,驪山演武0989 重修故道,參天可汗0396 何患無勢,轉瞬即來0951 積魚城危,軍神命殞0498 以支凌幹,銘記此辱0706 家賊國賊,插標之徒0908 凡所興世,必有明君0909 元振鎮邊,色亦有道0895 恪守門儀,宜家宜室0634 羣相亂議,昭德請辭1003 修河勸學,大治河北0768 雙龍匯野,伏屍北邙0956 聖人賜脯,感激肺腑0303 當街殺奴,鞭刑酷吏0480 與虎謀皮,智小用大1032 王邸冷清,榮華不減0609 洮水激戰,細封覆亡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598 往所仰望,必使匍匐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555 一步登天,江山爲靠0252 名王身死,自應有殉0979 新朝修律,當世準則0436 佛緣加身,未可裂目0605 人若謗我,我必殺之0220 如意元年0204 誰都別惹我0834 科舉糊名,公平任選0735 千般柔媚,俱獻夫郎0019 一隻大青鵝0404 人人自危,謀定相位0539 既難爲敵,投身爲用0083 途窮生戾氣1008 齒胄敘禮,生徒歡聚0018 跋扈宗王0519 會師潼關,諸將迎拜1006 南士北行,道途寂寞0184 洛陽女兒行0499 成器忤我,不堪爲儲0945 國運之爭,不容退縮0433 代王威重,徇私竊功0273 男兒有淚不輕彈0647 一身傲骨,不甘自棄0523 助吾事者,賜之以帛0357 皇嗣罪隱,刑徒出頭0305 門牆生隙0988 典刑在德,不唯輕重0897 人倫大義,國法難奪0354 西園選士,勇卒歸都0669 長安羣義,當街察奸0635 諸情不協,國事維艱0028 禁宮異兆0300 用事從心,不拘小節0138 寡人有疾,寡人好色0350 艱難皇嗣0067 協律頌今0561 豪商入府,犬馬效勞0780 君心如鐵,烈火難融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1047 奪河據蜀,進退有據0663 郭某詭論,誠能亂事0361 唐家正統,人各有見0606 恩仇分明,不毀道義0581 諸胡羣聚,京觀駭人0385 名門遺珠,唯王賞識0246 細憐閒庭0311 分權不可,集權應當說幾句話0155 吾年弱冠加朝散0322 大事化小,耳目鋪陳0111 少王人物如何0290 懼親如仇0753 舉世狹計,不能容我0337 廷參奏事,直劾宰相0476 十道使者,保三爭四0497 兄友弟恭,情不能忍0196 卑職願從大王0620 仁願獻計,統攝諸胡0783 跳樑小醜,不足爲慮0927 朕既爲君,愛民如子0094 大酺禮畢0180 豈能笑罵由人0004 醫博士沈南璆0230 過平康款轡0619 跳蕩之才,不堪任大0792 師度相地,營建爲癡0069 大麴《萬象》0154 宰相入刑0848 大將薨逝,北疆不安0125 風雨飄搖的宰相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