徐儀聞聽徐旭與徐坤二人如此的說,不由神色驚訝。隨後有些失望的說道:“是嗎?如此看來。朕的願望就不好辦了,朕明白了。不過,你們也不要如此之急的拒絕,慢慢的考慮一段時日再回答朕。而且你們其中一人必須要繼承皇位,你們明白嗎?想好了就告訴朕。”
徐儀說完,就無力的嘆了口氣,就閉上雙眼,似乎在養神。看模樣的確是精神不濟,徐旭與徐坤相互看了看,面色凝重。片刻,徐儀就擺擺手。徐旭與徐坤二人會意,就起身向着徐儀微微躬身,隨後轉身離去。
徐旭與徐坤出了御書房後,二人邁步向着宮外走去。徐坤在前,徐旭落後兩步。徐坤揹負着雙手,神情有些沉重,似乎在思索甚麼。二人下了臺階後,徐旭就看向徐坤,出聲問道:“皇叔,您這就打算出宮嗎?”
徐坤聞聽徐旭的話,陡然驚醒。就回答道:“不錯,但是我還在宮中有些事。”徐旭聽後,不由放心。他正在想出了宮去找孫言或傅謙意商議商議,於是就神色平靜的說道:“如此我就不等皇叔了,我也有些事。”
徐坤聞言,就點點頭。徐旭就微微躬身,快步而去。在徐旭走後,徐坤不由鬆了口氣。他看了看徐旭離去的方向,便轉身向着皇宮東側緩緩而行。
而在皇宮東側的方向,正是東辰殿。此時在東辰殿外不遠處的一個亭中,王敏正在聚精會神的吹簫。而徐儀的御書房離東辰殿比較近,陣陣的簫聲就傳入徐坤的耳中,徐坤不由自主的向着簫聲傳來的方向走去。
一會後,徐坤就來到離王敏所在的小亭對面不遠處。徐坤看了吹簫的女子片刻,就認出了她是王敏。徐坤此刻看到王敏,不由露出微笑。如此,徐坤就這樣微笑着靜靜的看着她,聆聽她的簫聲。
就在徐坤聽得入神之時,就陡然聽到一箇中年女子的聲音喝道:“甚麼人,何人。”徐坤聞聽大驚,連忙轉身頭也不敢回的匆匆離去。徐坤走得匆忙,心中後悔擔憂。就想到不該留在皇宮,如此就不會看到與聽到王敏和她的簫聲。也不會被人發覺,這樣不僅是他自己,恐怕是會連累王敏。不知有沒有被人認出,懷着擔憂的心情,徐坤匆匆出宮而去。
而這個發覺徐坤的中年女子就是隨王敏出來散心的華敏雪,今日王敏覺得有些悶,就與華敏雪出了東辰殿。一會後,王敏就來到這個小亭中。華敏雪也是看到已經走了一會了,就讓王敏在此歇息。
王敏歇息片刻後,看到今日天氣不錯。心情暢快了些,就取出隨身的玉簫。緩緩的吹奏,這纔有了被徐坤聽到的事情。但是王敏沒有發覺徐坤,雖然華敏雪看到了徐坤。不過也只是個背影,華敏雪沒有在意,就向着王敏走去,而王敏還是繼續吹簫,也無人打攪。
午時後,在清菀的後園內。李
太妃在刑部尚書葉守平與工部尚書何中譽的陪同下,緩緩踱步。然而李太妃隨着年紀大後,身體衰弱了很多。小病不斷,三天兩頭就身體不適。今日就是葉守平與何中譽來探望李太妃的。
但是也是在此時,徐旭路過清菀的後園。他看到李太妃與何中譽及葉守平,而且三人還在談話。此時徐旭就想聽聽他們在說些甚麼,於是徐旭就隱在一顆樹後,靜靜的聆聽三人的談話。
李太妃與何中譽及葉守平,一邊說着話一邊慢走。由於李太妃身體不好,偶爾何中譽還有攙扶她一下。一會後,李太妃就隨意的問道:“二位大人,多謝你們來看哀家,有勞了,慚愧,慚愧。”
葉守平與何中譽聞聽,不由笑道:“應該的,反正無事,下了朝,就來看看太妃娘娘。”李太妃聽後,微微點頭。片刻,便神色嚴肅的問道:“二位大人,如今皇上的龍體還好吧!幾日前哀家進宮看望皇后娘娘,正好發生皇上昏迷,不知如今皇上如何,哀家想知道皇上的情況。”
這時,何中譽就答道:“皇上說沒事,聽說是勞累所致,歇息幾日就沒事了。雖然皇上是如此的說,但是這次的事,臣等還是很擔憂。”李太妃聞聽,不禁嘆氣。感嘆的道:“說來皇上也是不容易,登基十餘年。如今才得了太子殿下。”
此刻,一旁的葉守平也是說道:“今日皇上早朝,看皇上的臉色,不是很好。皇上的病情,太妃娘娘也是知道的,不知能撐到何時。”“是啊!希望皇上儘快的恢復,太子殿下還很年幼。皇上應該比任何人都希望太子殿下健康的長大,如此大夏纔有希望與平安。”何中譽也是說道。
李太妃聞言後,不由點點頭。但是這時,葉守平神情變得嚴肅。他肅然的看着李太妃,神色認真的說道:“太妃娘娘,有些話臣想了許久。如今想問問太妃娘娘,不知當不當講。”
李太妃看到葉守平說的如此嚴肅,就知道他想要問的話不一般,一定是十分重要的話。想到這些,李太妃便點點頭。也是正色的道:“葉大人,有話就說吧!但說無妨,哀家洗耳恭聽。”
聽到李太妃如此的回答,葉守平便正色的說道:“太妃娘娘,如今太子殿下已經出世了。不知太妃娘娘是做如何的打算,這是臣想知道的。”李太妃聽後,不由神色嚴肅,低頭思索,一時沒有言語。
片刻,李太妃神情也是認真的說道:“是太子殿下的事嗎?不知葉大人心裡的如何的想法。”葉守平想了想,就認真的答道:“太妃娘娘,就是關於皇位繼承的事。臣認爲,既然太子殿下已經有了。大夏的皇位就應該由太子殿下來繼承,之前我們都是以爲繼承皇位的是郡王,如今有了太子殿下,所以就應該如此,這是臣作爲臣子的本分。如此的話,對於郡王來說是十分惋惜的事了。
但是也只能如此,太妃娘娘以爲呢?”
何中譽聞言,不由點點頭。“我認爲不妥,如今皇上的情形就是如此。而且太子殿下太小,如何能坐穩皇位,治理大夏。而郡王就不同了。年輕有爲,臣想郡王治理大夏的政務會更好”何中譽反對的道,他是爲了考慮到大夏的安定,徐曦的確是太小,恐怕會引起不必要的麻煩。
但是這時李太妃陡然開口道:“太小又如何,有你們這些大臣在。而且還有哀家,從小就教導太子殿下就好了。只要用心的協助太子殿下,一切沒有任何問題。哀家會親自教導太子殿下,這樣不是很好嗎?”
何中譽與葉守平聞言,不由相互的看了看。二人臉色皆是吃驚,齊聲驚訝的問道:“太妃娘娘,您的意思是。”此刻的李太妃面色冷靜,就平靜的說道:“雖然旭兒是哀家的親生兒子,如此的話,對他來說的確可惜。但是他來到京城後,哀家已經掌控不了他了。而且他如今與朝廷的官員交往,恐怕已經被誤導了。旭兒太沒有主見,他太聽信這些人的話了。”
徐旭最近不經常在清菀,經常與傅謙意會面。雖然李太妃不知,徐旭也沒有告訴她。但是已經引起李太妃懷疑,而且徐曦是李時秋的兒子。身上流淌着李家的血脈,李太妃就決定,放棄徐旭。從而培養年幼的徐曦,再說徐曦是李時秋的兒子,將來不會威脅徐旭,所以李太妃就如此的決定。
葉守平聞聽李太妃的話,吃驚的問道:“太妃娘娘果真是大義,但是話雖如此,皇上如何會將太子殿下交給您。”何中譽聽到後,也是點點頭,認爲葉守平的話十分的有理,情理之中,徐儀如何可能將太子殿下交給李太妃。
而李太妃聞聽,就胸有成竹的笑了笑。說道:“二位大人難道不知皇上的病情,時日不多了。對了,應該是說。哀家比皇上活得久,太子到時一定會由哀家來教導,哀家會將太子教導成爲哀家想要的樣子。”
頓了頓,李太妃神色嚴肅繼續說道:“所以,太子必須以皇位爲目的長大。若是哀家比皇上早死的話,哀家也會讓皇后如此的教導太子。如此哀家就決定,爲了大夏的江山社稷着想,就必須放棄旭兒。”
李太妃的話,她說得十分的堅定。說完後,她似乎精神也好了一些。整個人變得神采奕奕,就快步的離去。葉守平與何中譽一看,相互看了一眼,不由點頭,隨後也離開清菀,各自回府而去。
而此刻隱在一旁的徐旭,在看到他們離去後,才緩緩的走了出來。他神情變得冰冷,有些慌張。原來母妃已經拋棄他了,不能,也不行。皇位是他的夢想,不能如此的就算了。必須想辦法,對了。還有傅謙意他們,如今沒有了清菀的支持。就必須與傅謙意等人聯手,奪取皇位。想到這些,徐旭也匆匆而去。
(本章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