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83章 纔給我兩年,就還了你一個新的蘇州

“大少爺回來了!大少爺回來了!”

船隊靠上太倉劉家港碼頭時,踏板都還沒放穩,沈樹人僅僅是在甲板上露了個臉,就被一羣碼頭工人認出來了,然後就激起了陣陣喧鬧起鬨。

人羣洶涌過來打躬作揖行禮,看起來着實不太安全。

沈福只能讓家丁火槍隊排成兩行維持秩序,把閒雜人等擠開,這才伺候大少爺上岸。

十天前纔剛剛打造出爐的刺刀和長柄戰斧,自然是簇新的,一丁點鏽跡都沒有,在日光下看起來着實明晃晃的,都能反射出寒光。

這一幕,都讓沈樹人有些恍惚,覺得自己怎麼像是反派出場。

“小時候讀歷史書,說路易十八倒行逆施,靠反法同盟的刺刀保護回巴黎復辟,估計就是這排場吧。要是拿皇回巴黎,哪需要刺刀啊。”

他心中不由如是暗忖,也想讓沈福別緊張,親民一點,但最後還是敵不過內心的苟慫,默許了這一切。

最近得罪的人有點多,安保還是很重要的。他這種謹慎的人,看來是一輩子成不了拿破崙了。

更重要的是,他這次回家過年,可是帶了陳圓圓、董小宛一起回來的,哪能讓自己的女人被閒雜人等看到呢。

此時此刻,二女都戴着帷帽,也就是那種類似於斗笠、外面籠一層面紗的帽子,遮住面龐。

看到那麼多人起鬨,二女愈發害怕,只好緊緊依偎在沈樹人左右。沈樹人也只能把她們如小鳥一般,左擁右抱護在自己的斗篷裡,快步趕着上車。

若隱若現的帷帽之下,二女的面容無法被外人看清,但光是那一定點隱約的絕世姿容,和窈窕誘人的身段,就足以讓旁人莫敢仰視。

“大少爺身邊的女人,真是跟神仙一樣。”

“聽說原先崑山第一的崑曲清倌人,都只能到大少爺身邊做丫鬟呢。還有造出了飛梭織機的董家繡坊小姐,也只是個丫鬟命。”

人羣中一些稍有見識的小鄉紳們,忍不住壓低聲音議論,以顯示自己瞭解行情內幕。而普通碼頭工人自然是半個字都不敢說。

“一年沒回來,竟然鬧出這麼大動靜。”上車之後,沈樹人才鬆了口氣,讓左右二女拿掉帷帽,攬在懷裡取暖。

董小宛細聲細氣訴說:“公子太小看自己了,咱跟着你,都覺得如夢似幻,何況這些鄉里之人。你一走就是一整年,回來時已是連升三品,在太倉這種小地方,可不得被百姓當成談資聊上好幾年呢。”

另一邊的陳圓圓,則是有些好奇兼憂慮:

“不過,感覺上次我們走的時候,碼頭上也沒那麼多力工,感覺這次回來,劉家港比往年又繁榮了至少數成。是北來的流民又變多了麼?看來年月確實越來越不好了呢。”

這個問題沈樹人也回答不了,不過不要緊。

他都不用動彈,繼續原樣左擁右抱坐着,直接把聲音提高了幾分:“沈福,問你呢,怎麼劉家港多了那麼多人。”

騎馬在車簾外伺候的沈福,立刻應聲回答:“少爺您忘了,當初您和老爺在京城時,奏對漕運改海的事兒。朱大典說百萬漕民衣食所繫,不安置好漕民就不能改海,老爺也在御前應承了。

五年總計要安置三四十萬漕民,今年就要分到七八萬。北方的津門,南方這邊的劉家港,光是碼頭力工就擴大了一兩萬人之多。

還有些沒安置好的,也都先到劉家港這邊集結,該拉去挖桑基魚塘的挖桑基魚塘,該去培訓爲海船水手、或是拉丁當團練的,也都會慢慢安排。這些人都是秋收之後遷過來的,咱家現在可是管着好幾萬人的營生呢,能塞的佃戶和挖魚塘的,都塞滿了。”

沈樹人揉了揉太陽穴,這纔想起來。自己在黃州上任大半年,都快把之前做京官時埋的坑忘了。

這安置漕民可是父親的重要政績,崇禎當初之所以只提拔父親到戶部承運司郎中,就是想看他這一年的漕民安置試點做得怎麼樣,成績好了纔有繼續升官的空間。

父親沈廷揚也知道這一切,所以非常賣力,哪怕暫時招人招多了、暫時週轉上會小虧,也忍了。

想到這兒,沈樹人立刻追問:“父親應該比我先到吧?我記得他家書裡提過,過年也要回,還要組織明年的漕糧海運,一年有好幾個月外放,倒也自在。”

沈福顯然把主人家的日程都記着呢,胸有成竹地說:“可不是麼,老爺家書寄出後沒幾日應該就南下了,該比咱早到兩三天。”

戶部大部分郎中是常年駐京的,但分管漕運的、恰好趕上改革試點之年,經常出差也是正常。沈廷揚是運氣好,老家就在南方的海運起運港,所以每次出差都是回鄉。

聽說父親估計會先到,沈樹人也不敢怠慢,立刻吩咐車馬加速,而且也把陳圓圓董小宛推開了。免得過會兒下車時還是面紅耳赤衣冠不整,失了家風。

而且,董小宛最近其實有些身子了,已經懷上一個多月。沈樹人從十月底開始,就獨寵陳圓圓,好讓董小宛安胎,最多隻是逞些手足撫慰。

這次回來,也會把董小宛留在蘇州老家,明年好好養着,生完了再考慮要不要帶到任上。

馬車沿着瀏河疾馳,從碼頭到沈家府邸有十幾里路,沿途行人漸少,沈樹人也不怕被人偷窺女眷,就把車簾子打起,看些風景。

一年沒回來,太倉縣也是大變樣了,沿途十幾裡的桑園,冬季農閒時節還人煙稠密,還有些壯丁在那兒堅持挖桑基魚塘。

肉眼可見桑基魚塘的普及率已經非常高,原本只能種桑養蠶的田地,現在普遍每畝每年可以額外多產至少百來斤魚肉,多養活一些人口。魚糞肥田,也能讓桑葉產量稍稍提高一兩成。

除了桑園,河邊原本還有鱗次櫛比的織坊,不過一年後再看,織坊的數量似乎變少了,一些原本殘破老舊的廠房也都被拆了,取而代之的是數量更少、但規模更大的建築。

很多力工大冬天的還在趕工賺工錢,估計能補貼家用過個好年。沈樹人隨便掃了一眼,就能從建築規模上看出,這些工坊至少都是數千臺織機規模的,很少有幾百臺的小織坊了。

他不無憂慮地問:“沈福,莫非這一年下來,本地的小織坊倒閉了不少?小宛發明的飛梭織機,已經普及有一年多了吧,那些買不起新機的小作坊,難道是撐不下去了?本地絲綢和棉布的價格,可有下跌?”

這個問題沈福也不知道,他最近早就不管賬了,最多也就關心一下主人的家事。被問住之後,他立刻去前面的車喊了二哥沈壽,讓專門負責賬房的沈壽回答。

沈壽立刻來到少爺的車前,坐在外面車轅上回話:“少爺,這一年,棉布價錢確實跌了些。窄布都跌了一分多銀子一匹,關鍵是寬幅布的額外溢價少了。

原本三梭布寬三尺,窄布寬一尺八寸,但三梭布卻能賣出窄布雙倍的價,白賺六寸的面積。如今,同樣面積的三梭布已經賣不出更貴的價了。五六尺寬的飛梭布,才勉強能同樣面積溢點價。

很多專做三梭布的小織坊,是受創最嚴重的。不過他們也談不上倒閉,蘇州人做生意沒那麼容易認輸,他們自己湊不足本買新機器,就幾個小作坊合股,一起成立大作坊。”

沈樹人聽到這兒,不由笑了:這不是因爲他主導的科技進步、導致產業設備升級,小企業承擔不起升級的成本,只好聯合成“卡特爾”了麼?

資本注意向產業資本壟斷升級的過程中,米國出現了托拉斯,德國出現了卡特爾,如今明末這一波,應該算是卡特爾。

大明萌了那麼久的資本注意芽,卻遲遲不能長出來,莫非要在自己手上被正式點燃。

“那就好,只要別倒閉,穩住局勢就好,不然只有幾家鉅富有幾萬臺織機甚至更多,小作坊都完了,這蘇州非得亂不可,咱後續要搞厘金,說不定自己老巢都會有人跳出來反對。給他們口飯吃,聯合起來抗風險,我纔好管理他們。”

沈家自己雖然也有大作坊,但更多還是承擔一個採購商轉賣商的角色,沈樹人當然不希望生產環節的資本集中度過高。小企業能聯合起來扛過風浪,就最好不過了。

隨着車隊越來越靠近沈家,道路兩旁的街景也越來越繁榮。最後路過沈家自己的織坊時,沈樹人才注意到自己家估計至少也有好幾萬臺織機了。

這一年多的技術迭代、採用新技術者靠着利滾利做大、投入再生產,威力真不是一般人能頂得住的。何況沈家還在聯合松江徐家一起變相地收“專利費”,靠勢力把持地方。

當馬車最終在沈家門口停穩,沈樹人居然看到父親也得信出來接他,他連忙上前行禮,至於女眷只能讓其他侍女攙扶了。

“父親,在京城可沒受人刁難吧,都是孩兒惹了左良玉,該提前跟你說知的。”

沈廷揚完全不以爲意,滿面春風,簡直太爲兒子的爭氣驕傲了:“這有什麼,有驚無險,這次回來,能住到什麼時候?”

沈樹人:“最多也就到元宵節,然後得先去南京辦事打點,對付左良玉、侯恂一黨。這陣子,咱正好商議一下,明年怎麼促使陛下下決心,把厘金變法的決心給定了。”

父子倆足足花了好幾分鐘,從第一進院子走到第五進、第六進,要不是有話可聊,這麼大的宅子都恨不得在自家花園裡坐滑竿了。

聊着聊着,沈樹人也不免問起自家的船隊和生意,這些事兒他一年來都沒來得及關心。

沈廷揚也很是驕傲,說沈家的海船船隊,僅僅一年時間,就從一百五六十搜,擴張了將近一倍!至少花出去大幾十萬兩銀子造船,未來每年還能漲那麼多。

至於造船銀子的來源,大約三分之一是幫朝廷承運漕運的收入、還有其他週轉銀子,三分之二則是來自家裡紡織業的擴產、賣機器的利潤、紡織業海貿的額外利潤。

之前跟崇禎說好了“五年完成漕運改海”,這就意味着沈家這五年裡每年都要增加至少一百五十條大海船,五年內總數要增加到八百艘。

要知道福建鄭家也才一兩千艘自營的海船。

沈樹人穿越之初,沈家的家產只相當於鄭家的二十分之一,穿越一年半之後,這已經妥妥超過了鄭家的十分之一,翻了一倍都不止。

未來三四年,按照這個擴張計劃,還會成長到鄭家的五分之一、三分之一……到時候,沈家也會成爲富可敵國的第一流勢力,這都是沈樹人將來爭霸的財力基礎。

賺了這麼多錢,沈樹人也是很樂意給朝廷多繳一點稅,確保自己的生意一切合法就好。

。wap.

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98章 領旨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天下泰斗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24章 一石三鳥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52章 奇葩說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20章 鮮廉寡恥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
第395章 想盡一切辦法阻止田越分越小關於之前哲學爭議的解析(章節感言)第132章 打流賊就該瞭解流賊的心態第233章 進犯京城第356章 豪格的孤注一擲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247章 塵埃落定第201章 親射虎,看孫郎第126章 一直這樣也不是辦法第11章 花香自有蜜蜂來,地肥肯定招蒼蠅第18章 天道本源(有政治哲學內容,不喜可以跳過這章)第4章 大家都是老狐狸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145章 升任湖廣巡撫第313章 多鐸:終於從既生又死的疊加態,坍縮回純死態第161章 諸葛難得不謹慎第371章 鄂王爺想的,都不是他活着時候的事兒第319章 朱樹人和多爾袞都在做的事第74章 分紅一年就得死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83章 先炮斃一個甲喇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79章 這半輩子仗白打了第38章 福王被殺,洛陽也就不用救了第225章 打太極國姓爺是專業的第175章 全軍爆種第198章 領旨第85章 阿濟格到底有什麼陰謀第362章 收回拳頭是爲了打出去更疼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245章 一片石大戰前夜第162章 李自成用計第188章 功高難賞第242章 吳三桂玩不過多爾袞,但是國姓爺可以第71章 雞的最高境界是呆若木雞第361章 打完仗了好清算第103章 重生的遼東軍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191章 論功行賞第36章 天下泰斗第40章 管殺也管埋第122章 棋逢對手第154章 但凡學過小學幾何,都不會中這種招第24章 一石三鳥第149章 迎擊李自成第200章 以文會友第16章 忠奸難辨第10章 私闖民宅,當場擊斃第153章 李自成先憋不住了第394章 青苗法本身沒錯,錯的是在宋朝這種懦弱的朝代使用第8章 土皇帝回巢第95章 洪承疇:有朝一日刀在手,殺盡天下噴子狗第197章 有始有終第143章 欲升官爵,必承其重第227章 天使看到的,當然都是國姓爺擺拍的第363章 北方重建計劃第393章 在磨合中前進第148章 人心自有不同第29章 想桃子呢?還指望詐降?第282章 多鐸:富貴險中求第45章 白漂的快樂你不懂第54章 跟全球首富打交道就是爽快第57章 “先殺己方聖母,保護敵方聖母”升級版第378章 這種小兒科就是拿來秒殺的第128章 逼得張獻忠做個了斷第340章 阿巴泰之死(七千字大章)第376章 大明版闖關東第372章 豪格:任你幾路來,我只一路去第302章 曹黃雪夜下揚州第327章 再臨江寧第21章 科學家方以智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63章 軍備無小事第187章 拉幫結派非我本意第221章 張獻忠死於此山下第207章 兵臨重慶第383章 一個不留第9章 入吾彀中(第二更,五千字大章)第147章 二分天下第185章 潞王府的如意算盤第52章 他鄉遇故知第273章 先殺他一個梅勒額真祭旗第338張 汝可識得此陣?!第44章 你們有點追求好不好第290章 喘息之機第70章 必欲烹而翁,幸分我一杯羹第108章 箭在弦上第37章 不能給皇帝當炮灰第118章 首尾不能相顧第262章 虛則實之,實則虛之第269章 左有阿濟格,右有多鐸第355章 河北大決戰,五十萬對三十萬,優勢在我第189章 崇禎的帝王心術第35章 加僉都御史第52章 奇葩說第65章 知其然更知其所以然第107章 原來不是天朝上國所有地方都有那麼好待遇第20章 鮮廉寡恥第22章 朱大典也在下一盤很大的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