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2章 衆皇子齊聚

軍隊開拔幾日後,便是華皇后誕辰。

因爲不是整數的大壽,再加上值此時艱,不宜大肆操辦,所以皇帝特意下令不設宴席,不收羣臣賀禮。

但在皇宮之內的園林裡,還是稍稍團聚了一下。

哪怕是體弱多病的肅王,今日也來了。

每位公主和王妃,都向皇后獻上了自己親手所作的刺繡,表達孝心。

“這吳王妃的手作,還真是有點巧思啊。”

撫摸着一件繡袍上的華美織紋,華皇后笑着稱讚道。

連忙的,吳王妃含羞的行禮迴應:“謝母后讚賞,妾還需盡心努力。”

一旁的晉王,稍稍看向那邊。

而站在一邊的晉王妃,也稍有緊張。

“不錯不錯。”

說完,華皇后又對晉王妃所繡之物,賞了賞後,忍不住的笑道:“傻孩子,這九鳳圖,是你一針一針繡出來的啊?”

吳王妃的繡,尤其精。

但晉王妃這邊,則是繡了正反滿面,目之所及之處,全是各色的繡線,十分充實。

“小婦不若吳王妃手工精巧,手法粗鈍,所以只能埋着頭,多繡幾針了。”晉王妃老實道。

華皇后伸出了手。

晉王妃弓着腰,靠了過去,將手也伸了出來。

握着她的手,華皇后看着指尖一處處的針眼,露出心疼的表情:“是九鳳圖太密了,你手也是巧的。下次誕辰,不必如此大費周章了。”

“小婦在孝心上,不敢糊弄母后。”

“哈哈好,真是好孩子。”

原本被誇讚的吳王妃嘴脣微微一抿,看向了吳王。

吳王用微妙肅然的眼神提醒,對方纔恢復淺笑,沒將情緒寫在臉上。

“宮裡的桃花開了,你們陪本宮去賞賞花吧。”

說罷,華皇后便起身了。

而離她稍微遠一些的吳王妃反倒是先一步,走到了她的身旁,扶着手臂,陪伴皇后同行。

晉王妃則是自覺的站到一旁,跟隨其後。

然後,肅王妃和中平王妃,也跟在其後。

此處,只剩下了皇帝和一羣站立的皇子們。

“肅王。”

皇帝看向一位身材瘦削,皮膚白皙過度的高個皇子,道:“你風寒未好,去與母后問個安,就早些回府吧。”

“是,父皇。”

肅王對着皇帝行了一禮,而後便離開。

陳寶則是直接過去,弓着腰陪同着他。

“陳公公,勞煩你了。”肅王微笑頷首。

“肅王殿下折煞奴婢了,請。”

陳寶也離開後。

此時,皇子裡只剩下了四位。

晉王魏翊軒。

吳王魏翊雲。

中平王魏翊淵。

以及年僅九歲的長沙王魏翊尋。

“設坐。”

坐在最中間的皇帝,隨意吩咐。

接着,太監們便移來了四張比起皇帝那張稍矮、稍小的靠椅,扇形的擺開。

“晉王殿下,請坐。”

在太監的‘安排’下,晉王坐在了中間兩張裡,靠左的一張。

“吳王殿下,請坐。”

中間靠右的位置,由吳王坐下。

大虞左爲尊,皇室家庭聚會裡,一向如此排序。當然,就算有這樣的潛規則,皇子也不會主動去對號入座。

兩側的那就沒有必要區分尊貴了。

中平王挨着晉王,長沙王最右。

“魏翊尋。”一開口,皇帝就找到了那位最小的九皇子,問道,“孫師傅(國子監大學士孫康),最近讓你背的是哪篇文章?背一背。”

“遵命,父皇。”

臉蛋嬰兒肥般稚嫩的魏翊尋站起身行禮後,主動開口道:“君子曰,學不可已。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

相當流利的,基本上一次都沒有停頓的,魏翊尋將這篇文章,完整的背了下來。

而且全程,沒有一個錯字。

如此伶俐的口齒,準確的句讀,諸位皇子在同齡時,都做不太到。

所以晉王和吳王,同時的側目過去了。

當然,臉上都是兄友弟恭的微笑。

皇帝也笑了,不過對他的,只是一些對孩童的寵溺:“這篇《勸學》,你是如何理解的?”

“回父皇。”

魏翊尋相當自信的開口道:“翊尋以爲,勸學是宋生對於天下讀書人的建議。不管是否要考取功名,作爲君子,都應該讀書。書,能領悟到先賢的智慧,能開闊視野,哪怕是行同樣的萬里路,但是否讀過書,從中得到的感悟和理解,都是不同的。而且讀書,應當沉下心來,戒驕戒躁。不然就像是螃蟹一樣,哪怕有八隻腳,還是要竊住蛇鱔的巢穴,就是用心太浮躁了。”

說的非常清晰。

作爲一個九歲的孩童,哪怕是有師傅教他這樣說,也十分了不起了。

“那‘青,取之於藍,而青於藍’這句,你又如何以爲的?”皇帝又問。

“回父皇,翊尋覺得這句的意思是,作爲學生,雖然是由老師教的,但也可以超過老師。”

“那子能超過父嗎?”

魏翊尋稍作思考後,回答道:“按照宋生所言,子也能強於父。因爲學,就是不斷的累積。子能夠所看到的書,總會比父親多。”

“那翊尋,能夠超過父皇嗎?”

露出和藹笑容,皇帝打趣的問。

聽到這個,魏翊尋一下子就愣住了,當即不知所言。

連忙的,晉王起身,作禮替魏翊尋解釋道:“何人都不可能超過父皇。”

聽到這個,皇帝臉色當即就沉了下去,露出了有些掃興的表情,壓了壓手:“都坐下吧。”

二人,也就重新的落坐了。

“這宋時安,確實是有些才華。治世還沒看出來,但治學本事肯定不錯。”皇帝點評的說道,“此番北涼陷於危困,也是自願提出爲朔風縣令。倘若這次能回,是要好好用他的。”

衆人皆點頭。

“但如若沒回。”皇帝思索道,“也得給宋家人一些獎賞,把他那個弟弟…叫什麼來着?”

“回父皇,叫宋策,今年的舉人。”吳王道。

“對,宋策。”皇帝感嘆的說道,“宋時安雖是庶子,但人家也是爲我們魏氏死了人。沒回來的話,就把宋策往上提一提吧。”

戰死補償很正常。

但並非是所有人都有戰死補償的。

不然那些兒子多的,全送到戰場死了,就能封到國公了?

一個看死者地位,一個看皇帝心情。

皇帝心情,甚至是爲主的。

所以大家都看得出來——皇帝,喜歡這個宋時安。

“對了,這次出征前忤生跟朕說了。”

皇帝突然開口,還是提到這個名字,除了魏翊尋,其餘人同步心口一緊。

“他說子盛爲了將士們,把家財都捐出來了,還不想讓朕知道。”

中平王,耳朵都立起來。

晉王,也神情認真。

吳王本人,則是十分的忐忑不安。

心,已然提到了嗓子眼上。

看着皇帝,不敢開口。

直到,皇帝罕見的對除了魏翊尋這個小孩子以外的其它皇子,露出了認可的笑容:“子盛,你幹得非常好。”

話音落下,吳王輕握着袍的手,激動到微微顫抖。

強忍着情緒,他站起身來,雙手握拳行軍禮,堅決道:“爲父皇解憂,是兒臣本分。”

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85章 一網打盡,萬貫家財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11章 江南第一美女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82章 糊塗,都是我的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38章 皇帝的決定第59章 殿下放心飛,九族永相隨第46章 封官了第80章 張公的邀請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102章 ‘電’告姬淵,虞軍入關第93章 這座城,是我的了!第84章 終於上當了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38章 皇帝的決定第153章 宋氏父子,出獄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131章 孫瑾嫿的送飯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54章 臨行別第146章 《洛神賦》出場,衆人皆服第141章 皇帝的秘密第133章 宋時安保住了第101章 二十二萬人,兵臨城下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72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22章 上門提親第110章 姬淵退兵,推陳出新第84章 終於上當了第151章 策論排名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28章 宋時安,我想見你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125章 從弗雷爾卓德歸來的宋時安第29章 宴會開始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48章 死路一條第17章 雙科第一第119章 把宋時安送人第48章 死路一條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41章 朝會第131章 孫瑾嫿的送飯第111章 戰爭結束,宋時安重回朔風之主第104章 宋時安有一點死了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42章 諸卿兒子都考上了嗎?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20章 放榜了!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123章 忤生爲王第145章 科考結束,探監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7章 究極難題第13章 大學士閱卷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91章 好色而膽小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37章 大虞第一劍第82章 糊塗,都是我的第4章 背水一戰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61章 出征了!第47章 縣令了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46章 封官了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18章 《屯田策》最優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70章 宋時安的造反宣言第150章 神女是誰?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65章 琅琊政變第14章 鎖定亞元!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12章 魏忤生第141章 皇帝的秘密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21章 解元!宋時安!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56章 軍營報道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58章 守城之策第108章 已經贏了
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85章 一網打盡,萬貫家財第117章 百官們快跑啊,宋時安回來啦第11章 江南第一美女第55章 再回家,上戰場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82章 糊塗,都是我的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38章 皇帝的決定第59章 殿下放心飛,九族永相隨第46章 封官了第80章 張公的邀請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102章 ‘電’告姬淵,虞軍入關第93章 這座城,是我的了!第84章 終於上當了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106章 朔風城,太他媽能守了第38章 皇帝的決定第153章 宋氏父子,出獄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89章 傳回盛安,皇帝震怒第131章 孫瑾嫿的送飯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54章 臨行別第146章 《洛神賦》出場,衆人皆服第141章 皇帝的秘密第133章 宋時安保住了第101章 二十二萬人,兵臨城下第44章 尚書檯述職第72章 刀在手,跟我走第22章 上門提親第110章 姬淵退兵,推陳出新第84章 終於上當了第151章 策論排名第35章 若個書生萬戶侯?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28章 宋時安,我想見你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96章 聯名彈劾到盛安第27章 被晉王注意到的誕辰第125章 從弗雷爾卓德歸來的宋時安第29章 宴會開始第121章 我永遠擁護小魏第48章 死路一條第17章 雙科第一第119章 把宋時安送人第48章 死路一條第16章 宋時安要回家了第41章 朝會第131章 孫瑾嫿的送飯第111章 戰爭結束,宋時安重回朔風之主第104章 宋時安有一點死了第147章 正確的策論第42章 諸卿兒子都考上了嗎?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20章 放榜了!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123章 忤生爲王第145章 科考結束,探監第77章 張公硬,宋堂尊高第7章 究極難題第13章 大學士閱卷第108章 已經贏了第62章 衆皇子齊聚第91章 好色而膽小第49章 去朔風,建功業第107章 姬淵這人,也太較真了第57章 與六皇子見面第37章 大虞第一劍第82章 糊塗,都是我的第4章 背水一戰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61章 出征了!第47章 縣令了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46章 封官了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75章 宋青天來了第18章 《屯田策》最優第90章 首惡必辦,脅從不問第70章 宋時安的造反宣言第150章 神女是誰?第144章 恐怖的策論題目第65章 琅琊政變第14章 鎖定亞元!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134章 孫司徒替宋時安說話第12章 魏忤生第141章 皇帝的秘密第128章 到底誰是主謀!第122章 魏忤生抵達盛安第130章 宋時安,將皇帝一軍第21章 解元!宋時安!第97章 宋靖下臺,百官彈劾第56章 軍營報道第139章 會試出題,暗藏玄機第92章 你原來這麼美?第58章 守城之策第108章 已經贏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