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0章 顯勳生禍患

嘉昭十五年,五月二十一,凌晨。

賈琮比往日早半時辰起身,他的牀帳只微撩動,側榻上的晴雯便已起身。

緊接着房門被推開,芷芍、五兒、英蓮等人都進了房間,

每人都各自忙碌,或是端水、或是熨衣、或是梳洗,圍着賈琮一通忙碌,場面比平時隆重不少。

堂屋裡齡官帶小丫鬟,早早擺好早食,賈琮用過之後,時間未到辰時,便身穿官服,精神抖擻,早早出了府門。

與此同時,寧榮街數裡之外的大周宮城,奉天殿早朝依舊在辰時舉行,只是這兩日早朝,有些略顯沉悶。

當庭奏報的臣子,似乎少了許多,上奏之事都是四平八穩,皆爲例行公事。

完全沒了前幾日早朝,御史孫守正揭破舞弊大案,左都御史周顯揚彈劾春闈屬官行爲不軌,這等鬨動朝堂的尖銳話題。

其實,朝堂上像孫守正、周顯揚這等刺頭官員,並不乏其人,只要他們言之有物,嘉昭帝對這些官員,也都是頗有寬容。

不然皇帝每日早朝,都聽官員扯淡例行公事,不僅沒有什麼意趣,而且還會遮蔽聖駕耳目。

但是,舞弊案主犯吳樑自盡,七十三名落榜舉子聯名上告,給了整個朝堂蒙上陰影。

將一樁原本聲張科舉正氣、彰顯朝廷威信的大案,打得七零八落,陷入不尷不尬的境地。

嘉昭帝一貫謀略深沉,乾綱獨斷,是極重權柄的君王,如此影響深遠的科舉舞弊案,竟然失去他的掌控,心情自然變得極差。

自從數日之前,出現那份舉子聯名舉告述狀,至今有二十一位春闈官員,涉及貪弊受賄之罪,入獄羈押。

更有二十幾名春闈官員,經過大理寺審問,雖然最終全身而退,但都留下筆錄供詞,仕途因此蒙上陰影。

整件事平息之後,這些官員都會受吏部考績權衡,等待他們的輕者斥責、重則降職、調任、罷免、落罪。

原本只是一起科舉舞弊案,主犯不過是徐亮雄和吳樑二人,牽扯十一名貢士舉子,已算是牽連甚廣。

誰也沒有想到,這一切只是開始,春闈舞弊案几經變故,最終竟然牽扯四十多名官員,嘉昭帝登基臨朝十五年,未曾有過之大事。

因此,這兩日早朝,嘉昭帝臉色陰沉恐怖,似乎能凝結出寒冰,每一位早朝官員都心知肚明,皇帝的心情有多糟糕。

所以,即便是最喜歡出風頭、最熱衷當庭直諫的臣子,在這個關口都非常聰明的做起鋸嘴葫蘆。

以免妄逞口舌之利,惹得聖上厭煩,成了宣泄怒火的出氣筒,必定要死得很難看……

……

一場早朝在平靜無波中進行,各官員上奏話題,四平八穩,歌舞昇平,充斥着怪怪的小心翼翼的味道。

原本早朝都是巳時末結束,但嘉昭帝提前半個時辰,就起身喊了退朝,透着讓滿朝文武趕緊滾蛋的不耐煩。

等到上朝官員退出奉天殿,並走出午門之時,看到午門已有大批禁軍精銳列隊,密密麻麻,氣勢囂悍,人數有過千之衆。

時間過去沒多久,皇帝的鑾駕在前呼後擁之下,浩浩蕩蕩出了午門。

伴駕之人只有忠靖侯史鼎、兵部尚書顧延魁、內侍總管郭霖等寥寥幾人。

皇帝鑾駕在一衆官員注視之下,被千餘禁軍簇擁,向着城東宏德門而去。

所有官員都心生恐懼疑慮,相互竊竊私語,不知爲何出現這等場景,到底發生了什麼事情?

上朝官員人羣之中,即便是皇子之親的趙王和寧王,也不清楚聖駕突然出宮,意欲何往。

趙王李重瑁望着遠去的鑾駕,還有陪駕的史鼎和顧延魁等人,再聯想最近聽說的一些傳聞,似乎猜到了皇帝出宮所爲何事。

即便他心中不能完全肯定,內心已生出憤怒和怨懟,同時還有一種深深的憂懼,隱約感到某種東西日益離自己遠去……

一旁寧王也望着遠去的鑾駕,問道:“皇兄,父皇已有一年沒出宮,怎麼突然擺出鑾駕,皇兄可知是什麼要緊事?”

趙王臉色淡漠,說道:“聖駕之事,我怎麼會知道,不過看鑾駕行進的方向,似乎往東城而去。”

……

神京,城東郊外,工部火器工坊。

辰時之後,五軍營便調集大隊人馬,在城東宏德門至火器工坊沿途,來回巡弋警戒,將可能存在的風險提前消除。

駐守火器工坊的五百禁軍精銳,今日也都衣甲鮮亮,精神抖擻,嚴密戒備工坊附近動靜。

等到巳時將至,宏德門外便出現皇帝鑾駕,一千精銳禁軍嚴密拱衛,浩浩蕩蕩直往火器工坊而來。

等到鑾駕到達工坊,除了皇帝數十名貼身侍衛,兵部尚書顧延魁、忠靖侯史鼎、內侍總管郭霖等人,其他人馬全部停駐工坊外圍。

整個火器工坊外圍五十步外,被數千禁軍和五軍營精銳,團團包圍圍,猶如鐵桶一般。

不一會兒工坊內部,不時傳出火器射擊的聲音,工坊外圍的兵馬微微有些騷動。

但馬上有皇帝侍衛出來傳信,下令各軍原地駐防待命,等待聖駕回宮,駐守的兵馬才平息了騷動。

此時,火器工坊的射擊場上,兩支改進式魯密銃,兩支嶄新的新式後膛槍,同時對着五十步外的木靶射擊。

負責射擊改進式魯密銃,是五軍營兩名火槍兵,裝填火藥、放置彈丸、火條壓實、開槍射擊,動作流暢嫺熟,一氣呵成。

這兩名火槍兵,是忠靖侯精選的神機營好手,兩把改進式魯密銃,在他們手裡發揮出最迅捷射擊速率,想來已很少人能超過他們。

但是負責操控後膛槍的槍手,只是工坊中兩名熟悉槍械的工匠。

這兩名工匠因負責後膛槍營造,所以熟悉後膛槍操控射擊,雖然動作也算嫺熟,但比起兩名五軍營火槍手,還是遜色不少。

但即便槍手的嫺熟度存在差異,兩種火槍的射擊效果,還是出現巨大反差。

兩名射擊魯密銃的火槍兵,雖然射擊動作極其嫺熟,但是比起後膛槍的射擊方式,射擊速度依舊差了一大截。

改進型魯密銃只是射擊到第四發,工匠手中後膛槍已射擊完十發槍彈。

這還是後膛槍的槍手,只是兩個熟悉火槍的工匠,如果換成技藝精湛的火槍兵,射擊速度必定還會提高。

觀看火槍演練的兵部尚書顧延魁、忠靖侯史鼎都是精通軍伍之人,哪裡還看不出兩種火槍之間巨大的差異。

後膛槍裝彈射擊方式,對他們來說如同天外之術,聞所未聞,匪夷所思。

他們兩人不約而同看向賈琮,眼神之中不單是佩服,甚至流露驚駭之色。

他們實在難以想象,眼前的少年到底長得什麼心腸,哪裡來的這些恍非塵世的奇思妙想……

這兩種火槍,不需要對比其他威力,單兩者之間如此懸殊的射擊速度,改進式魯密銃在後膛槍面前,無異於沒用的燒火棍。

等到改進式魯密銃也射完十彈,經過射靶統計,兩種火槍的中靶律基本持平,兩把後膛槍還各有一二發優勝。

射擊改進式魯密銃的火槍兵,是忠靖侯史鼎從軍中挑選的精銳,他們的技藝專精,兩名工坊工匠難以比擬。

現場觀看演練之人,不要說顧延魁和史鼎這種方家,即便嘉昭帝也能看出,後膛槍的精準度穩居魯密銃之上。

賈琮又命人將木靶移到八十步距離,之所以沒有移到百步開外,是因到了百步距離,魯密銃盲射和瞄準已無區別……

緊接着兩種火槍又是各自十彈射擊,相互之間的射擊速度,也愈發拉開差距,顯得更加懸殊。

因爲,魯密銃連發十幾槍,其中一隻魯密銃因槍管過熱,爲了防止炸膛已停止射擊,等到冷卻之後繼續射擊。

而後膛槍的紙包子彈和撞針擊發模式,使槍管過熱對連續射擊,幾乎沒有太大影響……

等到兩種火槍十彈射擊完畢,後膛槍各有半數以上中靶,改進式魯密銃分別只有二、三發中靶。

鑑於火槍兵和火槍工匠之間,在射擊技藝上的懸殊差距。

在場所有人都能明白,後膛槍不管是威力和精度,還是槍械超控易度,都和改進型魯密銃難以同日而語。

……

等到火槍演練結束,兵部尚書顧延魁神情激動。

上前奏道:“啓稟聖上,威遠伯新研製後膛火槍,巧奪天工,威力巨大,實乃國之神器!

改進式魯密銃與之相比,粗陋之處,難以匹敵。

眼下九邊、海疆、滇地皆有風波鼓盪,整備強軍,四海靖平之根基。

臣以爲要大批營造後膛槍,替換各軍改進式魯密銃,使其能儘快成軍顯威!”

忠靖侯史鼎還沉浸在後膛槍演練的震撼中,他看着一旁的賈琮,心潮翻涌不息,他已記不清這幾年時間,賈琮已做出多少讓他驚異之事。

他心中甚至生出遺憾和嫉妒,榮國賈家本已成百足之蟲,竟莫名其妙養出賈琮這種奇才,當真是福澤通天。

聖上登基以來,胸藏四海,雄心勃勃,賈琮首倡火器之功,對於聖上而言,壯志可酬,如虎添翼。

此次,賈琮又研製出後膛槍這等奇妙犀利火器,必定會愈發得聖上倚重。

他才這等年紀,官爵貴重,功勳不斷,難以限量……

史鼎想到史家到他這一輩,長兄原是卓絕之才,可惜英年早逝,二兄史鼐才能平庸,守成都顯艱難。

雖然自己靠着從龍之功,使史家得一門雙侯榮耀,但是風光在前,卻已顯乏力。

自己和二兄史鼐的子嗣,皆才略平庸之輩,再過一二十年,史家權勢氣數回落,已經難以避免。

史鼎看了眼風華卓絕的賈琮,心中不禁生出炙熱。

想到夫人最近去賈家走動,說湘雲這丫頭樂不思蜀,如今在賈府住的得意,琮哥兒日常對她頗爲遷就寵愛,兩人情誼甚篤。

史鼎想到這些,心中有些遺憾,自己姑媽的心思,他也是很清楚的,只是琮哥兒守孝三年,當真什麼好事都耽擱了……

……

嘉昭帝看過後膛槍演練,對其新穎的擊發模式,強大的火力和精度,心中讚歎不已。

這幾日因舞弊案跌宕起伏,牽連難測,積下滿腔煩悶憤怒,似乎都暫時煙消雲散,聽了顧延魁諫言,心情更是舒暢。

說道:“後膛槍營造之事,賈琮已經上奏方略,朕會讓相關司衙,全力襄助此事。”

一旁的史鼎奏道:“啓稟聖上,後膛火槍營造巧妙,威力驚人,實乃軍國重器。

當初改進式魯密銃在遼東戰場顯威,以至於被叵測之徒覬覦,遼東軍中火器失竊,最終引發江南火槍私造之禍。

此等軍國神器,一旦落於宵小之手,後果難以設想,前事不忘,後事之師。

臣以爲後膛槍營造和列裝之事,必得重之慎之,以防不測之事。”

嘉昭帝聽了史鼎之言,臉色也變得鄭重,說道:“史愛卿之言,防患未然,謹慎老道之謀,。

凡是參與後膛槍營造襄助司衙,朕會讓內衙清查篩選,必用最忠誠之人蔘與任事。

對於覬覦奸邪之舉,必要殺一儆百,寧枉勿縱,絕不姑息!”

賈琮聽了這話,心中不禁一跳,升起一種不好的預感……

嘉昭帝停下話頭,賈琮微說道:“賈愛卿,朕會給火器工坊再加派五百精銳禁軍,加強內外守衛。

後膛槍營造之事,由你全權協調主事,首批後膛槍未聖旨列裝前,不得有一支後膛槍離開工坊重地,重之謹之!”

賈琮臉色鄭重,回道:“臣謹遵聖旨!”

嘉昭帝說完前話,臉色微微緩和,說道:“賈卿才略卓絕,任事得力,再次營造軍國重器,朕心甚慰,其功宜彰。

加授從四品信武將軍,賜贈黃金千兩、供酒十方,貢緞二十匹,等你進士及第之後,朕會另加封重用。”

賈琮連忙拜倒謝恩,一旁的顧延魁和史鼎,各自都有些動容。

上回賈琮在金陵偵破衛軍大案,已被嘉昭帝晉升武散職從四品宣武將軍。

如今還未過一年,被聖上再次簡拔,跳過顯武將軍序列,直接加授從四品信武將軍。

十五歲少年,武散職已到從四品巔峰,放眼整個大周,除了皇室貴胄,特加恩勳之外,也很難再找出第二人。

等到殿試皇榜昭告,賈琮進士及第之後,不再爲大周官制所限。

以聖上對他的倚重,沉寂數年的正五品實銜,多半是要晉升的……

……

寧榮街,伯爵府。

火器工坊演練之事完畢,賈琮和顧延魁、史鼎等人恭送嘉昭帝回宮,自己便返回伯爵府。

等到未時將近,幹陽宮六品值守袁競,帶着宮中儀仗上門宣詔,宣讀加封聖旨。

同行的還有兩輛內務府大車,裝滿皇帝賞賜的黃金、御酒、貢緞等物。

賈琮送走袁競之後,整個東府上下喜氣洋洋,早有人去了西府報喜。

府上姊妹知道消息,都到賈琮院裡道喜。

迎春安排婆子丫鬟,將賈琮從四品信武將軍的印符、麒麟賜服、玉帶、官靴等物,都搬到堂屋擺放。

因爲堂屋地方有限,只能擺一部分賜金、幾方御酒、堆迭的貢緞。

按迎春的話說,這些東西是自己兄弟掙來的榮耀,要在堂屋裡擺上幾天,招福納吉一番纔好入庫。

姊妹們都是笑意盈盈,對堂屋裡琳琅滿目的賜品,來回把玩看個稀罕。

黛玉對賈琮笑道:“三哥哥,這纔不到一年時間,你升官發財未免太勤快了些,別人見了都要妒忌了。”

賈琮聽了微微一笑,想到方纔在火器工坊,嘉昭帝和史鼎的對話,心中生出一絲凝重。

說道:“我倒是升官發財,只怕別人多半要遭難了……”

黛玉聽了神情迷惑,問道:“三哥哥這是什麼話,你升官這等好事,怎麼還能妨害別人遭難?”

第622章 吉日雙登科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239章 寧國爵之爭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283章 無意斬嬌娘第106章 孝義可誅心第一百零一章 嫡法與親恩第562章 同心何相宜第二十三章 文宗學聖第467章 邪孽爲龍種(月初求票)第十八章 路遇閻羅第277章 雪夜遇突襲第782章 金桂欲飄香第611章 書齋恣意狂第四十三章 落霞橋頭第792章 天地共誅之第253章 主理火器司第811章 國法蓋家規第377章 雄城多波詭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283章 無意斬嬌娘第617章 會當凌絕頂第157章 筆墨染芳意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536章 借勢入妄局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444章 秘檔埋情殤第192章 封誥難入祠第555章 紅顏解妙卿第725章 紅顏解妙卿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797章 戾言戲鳳凰第361章 世情有甄賈第614章 奇勳傳宮闕第552章 房闈生情靡第462章 如意爲鴛盟第408章 幽心黯鬚眉第626章 家國天下事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671章 結網待天時第348章 心毒如蛇蠍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360章 何以成威勢第581章 巧語敘鴛鴦第320章 詭局斷孽根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第三十七章 再傳噩耗第113章 纖手梳青絲第119章 初見秦可卿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737章 揮刀折酋貴第465章 宣旨彰皇恩第145章 空谷現積屍第306章 無冕的軍權第760章 盧橘話秘辛第627章 乾陽點三甲第252章 別府續舊緣第493章 送美謀破局第五十一章 青山書院第187章 清芷話河山第448章 甄氏遭橫禍第二十三章 文宗學聖第311章 宿命不覆轍第694章 七夕洗嬌嬈第364章 吉凶難解緣第371章 巾幗傲鬚眉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579章 禍亂由此生第334章 深院亂別情第345章 紈絝多生禍第210章 宏文驚世法第431章 上皇點鴛盟第581章 巧語敘鴛鴦第683章 情緬財帛心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六十二章 國法與家法第718章 西東各情事第634章 隔岸欲觀火第367章 稱量望江南第624章 榮辱彰天心第716章 同房多旖旎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210章 宏文驚世法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416章 死生皆無常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458章 榮國孽情生第809章 暗涌奪人心第九十二章 刀劈王家子第774章 風雲顯端倪第128章 無因喚香菱第216章 護情有深意第736章 攔馬卻王孫第761章 登仙賞雪宴第341章 榮國顯危機第570章 愛慾嗔癡毒第376章 綠玉品嬌芳第427章 深危多奇情第341章 榮國顯危機
第622章 吉日雙登科第475章 孝禮亦誅心第239章 寧國爵之爭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283章 無意斬嬌娘第106章 孝義可誅心第一百零一章 嫡法與親恩第562章 同心何相宜第二十三章 文宗學聖第467章 邪孽爲龍種(月初求票)第十八章 路遇閻羅第277章 雪夜遇突襲第782章 金桂欲飄香第611章 書齋恣意狂第四十三章 落霞橋頭第792章 天地共誅之第253章 主理火器司第811章 國法蓋家規第377章 雄城多波詭第666章 福禍連南北第283章 無意斬嬌娘第617章 會當凌絕頂第157章 筆墨染芳意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536章 借勢入妄局第307章 承嗣與婚約第444章 秘檔埋情殤第192章 封誥難入祠第555章 紅顏解妙卿第725章 紅顏解妙卿第522章 遼東生端倪第797章 戾言戲鳳凰第361章 世情有甄賈第614章 奇勳傳宮闕第552章 房闈生情靡第462章 如意爲鴛盟第408章 幽心黯鬚眉第626章 家國天下事第474章 喜禍兩重天第798章 宗法撻家風第671章 結網待天時第348章 心毒如蛇蠍第260章 賈府的野望第360章 何以成威勢第581章 巧語敘鴛鴦第320章 詭局斷孽根第463章 媒聘公候女第三十七章 再傳噩耗第113章 纖手梳青絲第119章 初見秦可卿第196章 迎奉震宗祠第737章 揮刀折酋貴第465章 宣旨彰皇恩第145章 空谷現積屍第306章 無冕的軍權第760章 盧橘話秘辛第627章 乾陽點三甲第252章 別府續舊緣第493章 送美謀破局第五十一章 青山書院第187章 清芷話河山第448章 甄氏遭橫禍第二十三章 文宗學聖第311章 宿命不覆轍第694章 七夕洗嬌嬈第364章 吉凶難解緣第371章 巾幗傲鬚眉第578章 身世多端倪第579章 禍亂由此生第334章 深院亂別情第345章 紈絝多生禍第210章 宏文驚世法第431章 上皇點鴛盟第581章 巧語敘鴛鴦第683章 情緬財帛心第637章 錚言辨清濁第六十二章 國法與家法第718章 西東各情事第634章 隔岸欲觀火第367章 稱量望江南第624章 榮辱彰天心第716章 同房多旖旎第351章 秘盒生疑竇第210章 宏文驚世法第302章 高麗的野望第416章 死生皆無常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458章 榮國孽情生第809章 暗涌奪人心第九十二章 刀劈王家子第774章 風雲顯端倪第128章 無因喚香菱第216章 護情有深意第736章 攔馬卻王孫第761章 登仙賞雪宴第341章 榮國顯危機第570章 愛慾嗔癡毒第376章 綠玉品嬌芳第427章 深危多奇情第341章 榮國顯危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