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86章 覬覦生大禍

榮國府,東路院。

清晨,寧榮街上行人希少,初生旭日,投下大片金色光影,驅散空氣中縹緲晨霧。

一輛馬車從伯爵府東角門出來,沿着寧榮街一路向西,走了兩箭之地,便在東路院黑油大門前停下。

一個東路院婆子帶着三個內院丫鬟,已早早等在門口,見到馬車停下便迎了上去。

只見車簾掀開,下來個衣着乾淨利落的婆子,從車後搬來車凳放在車前,才伸手扶了探春下車。

之後又下來探春的丫鬟侍書、翠墨,各自提着探春的貼身衣箱、妝盒、文房筆墨等物。

那婆子看到探春,滿臉笑容說道:“昨日我們得了東府傳信,知道三姑娘要回來,姑娘的房間已打掃妥當。

被褥牀帳都已換過新的,姑娘到了就能安穩歇息,一應膳食熱湯,都調了伶俐丫頭伺候,不用姑娘操一點心。

東府大小姐讓人吩咐,每日早晚會送一份冰鑑,讓姑娘消暑納涼,另外一份是送老爺太太受用。”

探春微笑說道:“有勞大娘了,今日老爺休沐,人可在書房?”

那婆子回道:“原本是在家的,因程日興在裕和街新開一間古董鋪子,得了幾幅唐人古玩字畫。

昨日便給老爺下帖,請老爺去他鋪子賞畫吃酒,今天一早便派了馬車來接,估計要晌午才能回府。”

探春聽了這話,心中也不在意。

她知道自從二房遷入東路院,原先奉承老爺的那些清客,見二房已失去權勢,各自見風使舵的散了。

唯獨這程日興還念些舊情,時常來東路院陪老爺說話,從來沒有斷了走動,也算有點城府的人物。

探春說道:“我先進內院安置,老爺回府便來告知,我好去拜見,有勞大娘了。”

那婆子聽探春話語客氣,越發覺的得臉,很是殷勤的將探春引入門。

……

自從大房賈琮承襲榮國世爵,二房賈政遷出榮國正府,落居東路院。

二房原爲榮國府正溯,王夫人是榮國當家太太,二房家奴在府中也是高人一等,頗有趾高氣揚之態。

原本大老爺夫婦偏居東路院,大房璉二爺和鳳奶奶雖住榮國府,也是靠他們太太的臉面過日子。

那個時節是二房奴才最風光的時候,誰也沒想到有今日的結果。

原本趾高氣揚的二房家奴,如今在大房人口面前,真格兒低人一等,因人家成了嫡傳,自己這邊成了偏支。

在二房的家奴眼中,整個二房主子都是江河日下,即便老太太依舊寵愛的寶二爺,過的也沒以往體面。

雖然這位爺還杵在西府,但身邊的丫鬟小廝,卻被二奶奶砍的沒剩幾個,也沒見他敢吱聲。

看來寶二爺即便逆來順受,也要賴在西府,瞧着都讓人磕磣,哪裡還有往日賈家鳳凰男的氣概。

……

二房唯獨有一人與衆不同,逆風而上,竟比以前更加體面,這人便是二房庶出三姑娘探春。

當年琮三爺因姨娘出身不好,從小就在府中遭人白眼。

三姑娘對琮三爺卻毫不嫌棄,十分看重這位堂兄,從小就和琮三爺親近相好,竟比親兄妹還要親些。

如今琮三爺做了賈家東西兩府家主,從小和他要好的三姑娘也就水漲船高。

三姑娘不僅被琮三爺接到東府去養,據說在東府衣食用度,和東府二姑娘都一個樣,日常很受琮三爺寵愛。

如今東路院那些碎嘴奴才,私下都說賈家二房算落魄了,雖還有寶二爺這個嫡子,但那就是扶不上牆的貨。

二房要靠他將來發跡翻身,還不如大夥一起抹脖子投生,可能會來的更快捷些……

……

現在東路院之中,只有王夫人還覺得寶玉千好萬好,必定光宗耀祖,要給自己狠爭口氣,不讓賈琮得意一輩子。

底下的奴才觀風看勢,私下都說二房以後要風光,多半要指望着三姑娘探春。

如今東府的二姑娘,因攤上三爺這個親兄弟,原本沒人待見的二木頭,竟成了東府大小姐。

原本讓人看不上的庶出女,現在多少高門大戶要上門結親,不外乎看上琮三爺的權勢和前程。

琮三爺在東府落居之後,就把三姑娘接去東府去住,老爺也從不說話,而且還樂見其成。

東路院奴才中有腦子靈活的,自然就想到三姑娘快到及笄之年,到時就要籌謀婚嫁之事。

現在她在東府站穩腳跟,得了琮三爺愛護擡舉,必定就是二姑娘的路子。

加上三姑娘生得這等美貌,將來不知多少世勳豪門,爲牽扯三爺的權貴前程,要爲三姑娘踩破門檻。

到時候三姑娘嫁得世貴高門,幾乎是板上釘釘之事,整個二房都會因她風光。

王夫人因探春和賈琮親近,在探春面前擺足嫡母派頭,時常對她有些不太理會。

可東路院那些心思活泛的奴才,可沒王夫人怎麼大的臉,誰有前程誰得意,他們就去奉承誰。

……

那個來接探春的內院婆子,便是這等心思活泛的人物,且這樣的奴才在東路院,絕對不在少數。

這些人心裡都是篤定,只要對探春進出殷勤,燒好這尊冷竈,討得這位三姑娘的好,將來必定大有好處。

所以,如今探春雖不長住東路院,王夫人對她進出也漠不關心,但架不住底下奴才有心。

但凡探春要回來小住,不用王夫人親自吩咐,底下奴才上趕着收拾探春房間,安排妥當各項衣食熱湯。

雖探春心中精明,清楚二房奴才熱絡的緣故,但每次回來都有賓至如歸之感,倒也不算一件壞事。

……

探春入了內院,並沒有直接回房,而是先去王夫人房中見禮,之後纔去趙姨娘房中見面。

雖趙姨娘是探春生母,但大戶人家後院,嫡母主婦就是天,禮數上不能錯半分……

等她帶侍書、翠墨回了歸置如新的房間,收拾隨身衣物首飾,翻找了片刻,突然想起一事。

說道:“侍書,早幾日二姐姐給的那盒長白血茸切片,我忘了帶來了,本想給老爺補身的。

你幫我回一趟東府去取,晚間好讓廚房給老爺下料燉盅。”

侍書聽了連忙答應,腳步輕快出了房間。

她不像探春這樣的閨閣千金,出門必要坐車,輕易不能見人,等到出了二門口,便要徑直出黑油大門。

左右東路院到東府,也不過兩箭之地,而且她還不需全部走完。

只需從東路院黑油大門出來,走上幾十步腳程,就能拐進榮國府西角門。

然後橫穿過西府,從兩府聯通的小門入東府,既不招搖過市,一路又走的輕巧熟悉。

……

就在侍書剛走出黑油大門,看到門口停了一輛馬車,看着十分眼生,不像是東西兩府的車馬,也不是東路院的。

她好奇問守門小廝:“今日老爺太太有客上門。”

看門的小廝知道她是探春貼身丫鬟,如今院子裡的紅人,自然不敢怠慢。

討好的笑道:“今日的確有客人上門,不過不是拜訪老爺的,是拜訪太太的,還是金陵甄家的貴客。”

侍書本只是隨口一問,剛要邁步出門,聽了那家丁說金陵甄家,心中猛然一震,不由自主停下腳步。

……

昨日探春去迎春院裡閒話聚會,帶了侍書隨身同去。

探春和姊妹們在堂屋裡下棋、刺繡、閒聊,侍書、紫鵑、金釧、翠縷等丫鬟就在隔壁耳房說話。

耳房和堂屋只隔一層薄薄板壁,姑娘們要人服侍,只要叫上一聲,她們這些貼身丫鬟就能聽見。

所以,隔壁堂屋姑娘們的談話,侍書這些貼身丫鬟,也能聽個七七八八。

後來三爺進了院子,堂屋裡熱鬧了一陣,侍書和紫鵑等丫鬟,自然也聽到甄家送銀之事。

雖然事情細節聽不真切,但大概得事由卻聽得很清楚。

昨日甄家人剛被西府打發,今日怎又有甄家人到東路院拜訪太太,他們會是一夥人嗎?

侍書知道三爺對甄家藏銀之事,極不贊成,因會給家裡惹禍。

自己姑娘和三爺最要好,三爺不贊成的事情,姑娘自然也不會贊成。

要是甄家往西府送銀不成,竟然轉而往東路院送,太太素來想事情,又都和三爺不同……

侍書邁出一半的步子,又重新邁回門檻,也顧不得去東府拿東西,急匆匆又回了內院。

……

東路院,外院正堂。

今日一早王夫人得到傳話,說金陵甄家大房太太陪嫁,這幾日在神京辦事,特地遞拜帖要拜見自己。

王夫人聽了心中奇怪,自己和金陵甄家並無太多往來,她家大太太的陪嫁婆子,怎麼會想到拜會自己。

要是以前出現這樣的事,也算在常理之中,因以前榮國府二房當家,自己可是正經當家太太。

金陵甄家女眷入京,出於世家禮數,她們必要上門拜會老太太,還有自己這當家太太,天經地義的事。

上年甄家大太太和甄三姑娘入京,可不就是特地拜會自己和老太太。

沒想到如今二房失了勢頭,金陵甄家人還念着舊情,這讓王夫人心中讚許,還是這些世家老親懂得禮數。 雖如今二房搬出了榮國府,但這又不關二房的事,自己可是做了十幾年榮國當家太太,就該有這樣的體面。

王夫人就因此事,心中頗爲欣喜,還特地入內院換了得體的衣服妝容,又讓丫鬟將來人請到外院正堂。

……

自昨日甄家人在西府吃了閉門羹,姚壽安和劉寶正家的曾一籌莫展。

好在姚壽安因姐姐甄大太太緣故,對金陵各世家情形很是熟悉。

急中生智之下,想到當年金陵王家嫡長女,曾執掌榮國府十幾年的王夫人。

其實,在尋常情形之下,王夫人如今位份已失,在世家中人眼中,不啻於雲泥之別。

這種藏銀的要緊之事,怎麼也不會想到她身上。

但是姚壽安和劉寶正家的,兩人受甄應嘉夫婦重託,攜帶大房十幾箱家底,千里入京藏銀。

兩人家眷都還在金陵,深知事關重大,不容半點閃失……

原本想着重金饋贈榮國府璉二奶奶,一個內宅婦人還不是極易就範,沒想到最終事與願違。

那能說會道的二奶奶雖話語親切,但最後劉寶正家的跟被轟出榮國府,並沒有什麼兩樣。

要讓他們兩人將十幾箱財物,千里迢迢運回金陵,那是不可想象之事。

俗話說破船還有三斤釘,甄家大房即便敗落,人又不可能死絕,大老爺未免就走投無路,日後翻身也未爲可知。

再說,二房那位厲害的三姑娘,一直不見人影兒,還不知在哪裡杵着。

難道銀子沒地方藏匿,他們兩個還敢私吞,他們的身家性命可是經不起……

十幾萬兩的金銀財寶,雖然看着十分誘人,對兩人來說,卻是要命的燙手山芋,怎麼都要找人丟出去。

如此急病亂投醫之下,作爲賈家二房主婦的王夫人,幾乎是姚壽安和劉寶正家的僅有選擇。

畢竟這種藏匿私銀的大事,不是隨便找一家就成……

……

王夫人剛進入正堂,已等候片刻的劉寶正家的,急忙笑容滿面的起身,恭恭敬敬給王夫人行禮。

王夫人見她隨手提着個精美的烏檀小箱,看着頗有些分量,心中不禁一動……

王夫人自從失了當家太太身份,滿腹委屈搬入東路院,心智意趣也變了不少。

往日都不在乎的事情,如今皆變得斤斤計較起來,其中一樁極重外客來往禮數。

這劉寶正家的是個精乖之人,既有大事用到王夫人,自然禮數極恭,行的都是參拜世家主母的大禮數。

王夫人還沒來得及讓丫鬟拿來蒲團,她都已經叩首觸地行過禮數。

劉寶正家的這般懂禮數規矩,讓王夫人心中十分安慰,覺得甄家不愧是金陵大族,出來走動的都是正經人。

劉寶正家的笑道:“此次我奉了我家太太之命,進京辦事,剛入神京便聽到太太家中喜事兒。

聽說太太膝下養了一位極其出衆的哥兒,還是銜玉而生,天下罕見的奇兆。

且這位哥兒還生的極好容貌氣度,這些奇異之事都匯聚一人身上,這位哥兒豈不是神仙般的人物。

也是賈太太一身福澤非同凡響,所以才能養出這等天下少有的哥兒。

我還聽說這位哥兒剛過十五,現下已訂了一門貴親,是神京富貴聞名的皇商夏家。

當真是門當戶對,郎才女貌,再沒聽過有這麼好的事情。

要說我們太太和賈太太,雖然相隔兩地,但當初也都出自金陵名門,各自嫁入豪門世家。

還有一樁極巧的事情,我們太太養的四公子,小名也叫寶玉,竟和太太的哥兒一個名。

只是我們家的寶玉,可沒太太的寶玉這麼尊貴奇異……”

……

劉寶正家的既要求王夫人辦事,來之前自然已做過功課。

寶玉的一些事情,原本她在金陵便有耳聞,昨日稍加安頓之後,便打聽些賈家二房之事。

神京賈家是都中大族,如今因爲賈琮的緣故,更成衆目睽睽之所,想要打聽賈家之事,自然十分便利。

且她是內宅僕婦,一輩子在世家大族打滾,自然最懂內宅主婦心思,只要逮住她們的嫡子,死命誇讚準錯不了……

這在劉寶正家的只是婦人的俗套手段,但她那些好話聽到王夫人耳中,如同掀起層層波瀾,讓她難以自己。

銜玉而生,尊貴奇異,生得極好容貌氣度,神仙一樣的人物……

這些話每一句都說到王夫人心坎上,讓她整個人像掉進滾水熱湯之中,從心底往外的舒坦……

更讓她心中思緒翻涌……

自東府那小子繼承世爵,就搶走我寶玉的所有光彩。

這一年我寶玉過得都什麼日子,不是宗人府上門鬧事,就是三天兩頭出事,被老爺來回謾罵責打,着實太可憐。

一會兒打得下不了牀,一會兒又摔破頭血淋淋,還當着各家老親的面,在榮慶堂口跪瘸了膝蓋。

我的寶玉這麼懂事乖巧的哥兒,過得也是太苦的,這都怪東府那小子,天生命硬,奪人氣運,見誰就克誰……

……

王夫人仔細算算日子,這都多久沒人這樣誇過我的寶玉,且句句話都說到關竅之處,

這一輩子,王夫人就指望這些話來得意,竟被劉寶正家的一氣全說了出來。

她心中不禁驚歎,這婦人不過是甄太太的陪嫁婆子,竟然就有這等見識,這麼清楚我寶玉的好處。

怎麼賈家就沒多幾個這等明白人,不然家裡也不會鬧成這個樣子……

……

劉寶正家的看到王夫人臉上愜意的神情,心中不禁有些得意,想着火候也差不多了。

便把手上緊攥着的烏檀小箱,輕放在王夫人身旁案几上,然後打開箱蓋,頓時珠光寶氣,再次耀人眼目。

王夫人剛進入正堂,便注意到劉寶正家的手中攥着箱子,好像從不離手,沒想到竟是個寶箱。

她有些神情訝異,問道:“劉家的,你這是個什麼意思?”

劉寶正家的笑道:“我來之前,太太就讓我拜會賈太太,上次太太來京,多蒙賈太太款待,這份情誼不敢忘。

原本便有薄禮奉上,如今你家哥兒定親大喜,那些禮就拿不出手,這小箱裡都是甄家一些零碎老物件。

就當送給哥兒的紅喜賀禮,還望賈太太不要推辭,不然我回了金陵,太太必說我不懂禮數,丟了甄家臉面。”

王夫人心中吃驚,這甄家好生闊氣,第一次上門,隨隨便便就送一箱珠寶。

她出身世家大族,一貫見過許多世面,也是個識貨之人,這一箱東西看着得值四五千兩……

……

如果以往,四五千兩銀子,真不太放王夫人心裡,但如今時過境遷,她不再是手握榮國財權的當家太太。

而且王熙鳳精明厲害,在極短的時間內,將她留在西府的耳目手腳,斬滅得一乾二淨。

如今王夫人即想伸手牽扯都不能夠……

加上爲女兒元春謀求宮中聖寵,託了親家太太的大人情,結果一萬兩銀子扔下去,連個響聲都沒聽到……

到了今歲年尾,還要給寶玉操持和夏家的親事。

按着王夫人的心意,寶玉的親事怎麼也要花萬兩銀子,這樣纔有足夠體面,才符合她寶玉的身份。

要是在算上給夏家的大批聘禮,可能還不止這個數目。

但如今王夫人這等情形,手頭哪裡還有這麼多私房銀子。

雖然寶玉成親,因老太太還在堂,榮國府公中必定要撥銀子的。

但王夫人也是管家多年之人,比外人更清楚榮國公中的底子。

要按往年來算,榮國公中一年會有近兩萬兩入賬。

遇上寶玉成親大事,即便撥出一萬兩用度,也算不得什麼,大不了用下年填補虧空。

但如今她已不是當家太太,早已沒有任何權柄。

且從上年開始,朝廷推行新政,每年多出大筆夏秋田賦,需要按時繳納。

琮哥兒降等承襲榮國爵之後,西府又少了五百石爵產。

王夫人曾私下盤算過,如今西府公中一年入賬,滿打滿算也不過一萬兩。

這些銀子如今可是大房傢俬,怎麼可能爲了二房寶玉的親事,一股腦兒都給了自己。

即便有老太太的臉面,賈琮和王熙鳳勉強支出五千兩,再多隻怕是不能夠了。

王夫人早已私下打過算盤,心中一直爲這事頭疼,如今自己兩家嫁妝鋪子,可沒太多東西可變賣……

沒想到想要打瞌睡,偏有人送來枕頭。

王夫人看了小箱裡的珠光寶氣,心中不禁跳動,有了甄家這箱賀禮,寶玉親事就能夠體面了……(本章完)

第三十章 隱門餘孽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第781章 觥籌難敘情第590章 主考生異變第496章 雙爵與並爵第419章 煙火隱復生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767章 福禍皆難測第一百零一章 嫡法與親恩第180章 府門護紅顏第154章 生死如草芥第752章 戲語問檀郎第802章 雪擁錦被香第601章 借勢攀高親第795章 恩仇結雙蕊第424章 閨房試淺深第482章 生死兩疑冢第198章 情義分真僞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404章 鄒氏遺秘賬第742章 大勢生疑竇第380章 履勝各翹楚第四十一章 隱門泓秀第142章 鎮國之利器第410章 恩義延兩世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250章 蒼天放過誰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661章 峻法鍛心性第129章 逃不過宿命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489章 傳承生雲譎第467章 邪孽爲龍種(月初求票)第349章 綢繆改宿命第681章 策馬情慾酣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714章 治家斷清濁第630章 廷奏驚朝堂第312章 獻俘震四邦第754章 芳心警家業第392章 慧心臨澀筆第217章 時勢多悲歡第六章 歷史拐進支路第282章 銀樣鑞槍頭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201章 未雨先綢繆第264章 梅枝繡盈香第461章 清和拜上皇第433章 柔懷見月明第七十五章 命硬惹不起第649章 榮盛隱深危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這裡第789章 並蒂生情禍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第489章 傳承生雲譎第662章 筆墨藏柔情第346章 含辱難偷生第482章 生死兩疑冢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179章 刁奴勢洶然第646章 情慾皆命數第392章 慧心臨澀筆第551章 暢言留香軟第794章 情禍生怨偶第496章 雙爵與並爵第514章 舊事生波瀾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736章 攔馬卻王孫第519章 功業何自許第603章 擇婿文華郎第五十六章 前緣早結第511章 彈劾難自辯第218章 朝議顯聖心第518章 吳孽隱蹤跡第767章 福禍皆難測第342章 枉法引災患第七十三章 親疏心自知第247章 神醫張友朋第705章 眉顰晚浴香第597章 掄才問錚心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識珠第384章 同乘相磋磨第342章 枉法引災患第105章 中車揭私隱第五十三章 清芷偏院第646章 情慾皆命數第121章 芳情何所依第172章 餘孽隱危機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395章 籌謀布先機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750章 笑語奪嬌嬈第425章 掌櫃色妖嬈第239章 寧國爵之爭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521章 簾幕顯絕色第180章 府門護紅顏第722章 國事多紛擾
第三十章 隱門餘孽第535章 籌謀佞聖恩第781章 觥籌難敘情第590章 主考生異變第496章 雙爵與並爵第419章 煙火隱復生第677章 俏語意翩然第767章 福禍皆難測第一百零一章 嫡法與親恩第180章 府門護紅顏第154章 生死如草芥第752章 戲語問檀郎第802章 雪擁錦被香第601章 借勢攀高親第795章 恩仇結雙蕊第424章 閨房試淺深第482章 生死兩疑冢第198章 情義分真僞第466章 蕭牆生巨禍(月初求票)第404章 鄒氏遺秘賬第742章 大勢生疑竇第380章 履勝各翹楚第四十一章 隱門泓秀第142章 鎮國之利器第410章 恩義延兩世第569章 恩威識聖寵第250章 蒼天放過誰第258章 撲朔辨忠奸第661章 峻法鍛心性第129章 逃不過宿命第202章 芳心蘊書香第489章 傳承生雲譎第467章 邪孽爲龍種(月初求票)第349章 綢繆改宿命第681章 策馬情慾酣第137章 隱息豐樂坊第714章 治家斷清濁第630章 廷奏驚朝堂第312章 獻俘震四邦第754章 芳心警家業第392章 慧心臨澀筆第217章 時勢多悲歡第六章 歷史拐進支路第282章 銀樣鑞槍頭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201章 未雨先綢繆第264章 梅枝繡盈香第461章 清和拜上皇第433章 柔懷見月明第七十五章 命硬惹不起第649章 榮盛隱深危第四十七章 不能死這裡第789章 並蒂生情禍第181章 化厄敏探春第489章 傳承生雲譎第662章 筆墨藏柔情第346章 含辱難偷生第482章 生死兩疑冢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二十一章 芷芍暖榻第179章 刁奴勢洶然第646章 情慾皆命數第392章 慧心臨澀筆第551章 暢言留香軟第794章 情禍生怨偶第496章 雙爵與並爵第514章 舊事生波瀾第285章 洶然傳敵蹤第736章 攔馬卻王孫第519章 功業何自許第603章 擇婿文華郎第五十六章 前緣早結第511章 彈劾難自辯第218章 朝議顯聖心第518章 吳孽隱蹤跡第767章 福禍皆難測第342章 枉法引災患第七十三章 親疏心自知第247章 神醫張友朋第705章 眉顰晚浴香第597章 掄才問錚心第257章 巡鎮起波瀾第八十四章 有眼不識珠第384章 同乘相磋磨第342章 枉法引災患第105章 中車揭私隱第五十三章 清芷偏院第646章 情慾皆命數第121章 芳情何所依第172章 餘孽隱危機第512章 惶惶榮禧堂第395章 籌謀布先機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750章 笑語奪嬌嬈第425章 掌櫃色妖嬈第239章 寧國爵之爭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521章 簾幕顯絕色第180章 府門護紅顏第722章 國事多紛擾