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61章 峻法鍛心性

神京,宏德門。

或許很少有進士會像賈琮那樣,留意傳臚大典和御街誇官,三百進士人人榮耀,唯獨不見曾名列會榜第三的林兆和。

御街誇官隊伍從皇宮出發,經過大周貢院,沿着神京中軸線,過漢正街,經宏德門,最後至禮部衙門停駐收尾。

當三百進士經過宏德門時,誰也沒有留意到,在城門口圍觀的百姓人羣中,一架滑桿正依着城牆根停靠。

滑桿上的林兆和看了幾眼誇官進士隊伍,以及三名跨馬的一甲進士,最終他的目光沉靜凝聚,注視三人中風姿最盛的賈琮。

只是這樣看了幾眼,他便轉過頭來,將注意力放在出入城門的熙攘人羣中,似乎那光彩鮮亮的進士榮耀,都和他毫無關聯,他只是個局外人。

他曾經春風得意,在江南科舉隆盛之地,奪魁解元之名。

偕同至交同窗,赴京趕考,滿懷壯志,甚至有奪魁天下的野望。

但突如其來的科場舞弊大案,將他完全挾裹其中,泥沙俱下,清濁難辨。

刑架上非人的酷刑,敲髓刮骨般的劇痛,吳樑激憤自盡的慘烈,似乎永久改變了他的心志。

曾有過年輕勃發的激情,對仕途功名的嚮往渴望,就像刑房中火紅炙熱的烙鐵,被徹骨井水潑撒淬鍊,凝固得異常剛硬冰涼。

如今對於他來說,傳臚大典、御街誇官這些榮耀和虛幻,已沒有太大意義。

他曾自負才華,即便不能名入一甲,也當可爲二甲前列,但最終因名聲污損,只能屈居二甲末尾。

但他並沒有因此過多沮喪,相比於吳樑的慘烈,他已經足夠幸運。

即便名聲受損,最終還是榜上,進士之身,仕途開啓,就已足夠,來日方長,事在人爲!

他想到對他有援手之恩的賈琮,春闈之前便是名動天下的人物,會試又得頭名會元,乃世人矚目的大魁之選。

可他最終屈居青州張文旭之下,歸根結底,不過受名望所累。

自己失去科場榮耀,成爲泯然衆人的二甲末流,不是被人剝皮拆骨,反而是脫胎換骨。

無人問津,天地寬大,仕途只問本心,功業遏擊中流,再也沒有什麼顧忌牽絆……

……

此時,御街誇官的隊伍,經過宏德門向禮部方向而去,三百進士整齊莊重的禮袍,大袖飛揚,說不出的隆重得意。

但這一切的風華燦爛,已離林兆和越來越遠,對他來說已無礙於心。

昨日他便以傷病未愈,難以行走,向禮部上書請辭傳臚大典,以及依例在禮部舉辦的恩榮宴。

或許在他活着離開推事院大牢,洗脫冤曲被擡出大理寺衙門,他就已經不是原來的林兆和……

……

城頭的陽光直射,照在林兆和身上,讓他覺得異常溫和舒適,他微欠了一下傷病僵硬的腰身,看到三輛首尾相顧的馬車,依次進入宏德門。

頭前那輛馬車樣式熟悉,正是他家中之物,押車的幾位青壯也是林家心腹莊客。

其中一個年輕人看到林兆和,連忙上前招呼道:“公子,我們總算遇到你了,夫人和吳家娘子都在車上。”

這時,頭前那輛馬車上下來個年輕婦人,見到滑桿上的林兆和,神情悲喜交加,快步走到他身前。

淚眼盈盈,輕輕抓住林兆和的手,問道:“相公,你這是怎麼了。”

林兆和微笑說道:“不用擔心,都是皮肉傷,只要將養一段時間就好了,事情也都過去了。

而且此次不幸之大幸,朝廷已還我清白,昨日放榜我已名入二甲,多年苦讀總算沒有白費。

胭娘,千里迢迢,你可真辛苦了,其實我有堂兄照顧,你實在不該如此勞累。”

婦人說道:“你我夫妻同命,相公在神京出了這麼大的事情,我在家中哪裡坐得住,而且表姐執意要來,怎麼勸都沒用。”

林兆和嘆道:“弟妹可還好嗎?”

那婦人說道:“一路上吃睡都不安,幾乎每日都哭,我一直提心吊膽,好在沒染上病症,不然千里迢迢,真不知道該怎麼辦。”

林兆和嘆道:“當初在獄中,宜文被酷吏所逼,因不願誣證於我,走投無路,纔會憤而自盡,我這條性命是宜文給的,他的妻兒我必會贍養始終。”

那婦人說道:“這是自然,我也會幫相公操持此事,我和表姐出門之時,孩子都已接到家中,安排了人悉心照顧,相公儘管放心。”

她又從隨身的包裹之中,取出兩份書信,說道:“臨出門之時,書院陳夫子送來兩份書信,一份是寫給相公,另一份是讓相公轉交京中故人。”

林兆和神情微凝,突然想到吳樑曾和他說過,老師和工部左侍郎徐亮雄是舊交,吳樑就是因這層關係,才得以拜謁到徐亮雄,最終惹上禍事。

林兆和心中唏噓,吳樑也是老師得意門生之一,因爲他的引薦,陰差陽錯之下,吳樑身陷囹圄,慘遭不幸,想來老師心中必定因此內疚。

……

胭娘問道:“相公,陳夫子一向在杭州府教書,相公和宜文自幼得他啓蒙,杭州和神京相隔千里,陳夫子怎麼在這裡也有故交?”

林兆和說道:“老師十幾年前曾爲京官,後來不知何故才辭官返鄉,一心坐館授業,這件事他極少與人提起,所以知道的人不多。

如今只是過去十幾年光陰,老師在神京還有故交同僚,並不奇怪。”

林兆和拆開寫給自己的書信,飛快瀏覽一遍。

等到看完書信,林兆和神色驚詫,看着另一封裱封嚴實的書信,還有信封上玄玉親啓四個字,神情變得有些凝重。

胭娘見他神情異樣,關切的問道:“相公,夫子信中說了什麼要緊事嗎?”

林兆和微微定了定神,說道:“都是些日常之事,不過昨日禮部才昭告金榜,夫子遠在千里之外,倒也是料事如神。

他說我既已洗清冤屈,以我的才學,朝廷不會閡於令名,對我棄之不用,必定也會榜上有名,讓我不要介意一時成敗得失,當以家國之事爲重。

夫子還說我如能上榜,讓我在神京安心等待禮部選官,當以仕途國事爲重。

如果我任官不便回鄉,宜文靈柩歸鄉之事,他會派兩位書院同窗赴京協助……”

……

伯爵府,賈琮院。

賈琮回府之後,稍加沐浴更衣,便去了東府外院,接待了幾批到訪祝客,一番應酬交談,等送走了訪客,趁着空檔返回內院稍作休息。

他剛走到自己院子附近,便看到小紅在院門口來回走動。

自從賈琮讓小紅做了榮禧堂管事丫鬟,因他日常都在東府起居,平時倒和小紅不常見面。

見她今日衣着俏麗精緻,穿桃紅立領薄綢襖子,外套玄底緋紅紋緞面比甲,下身配玫紅長裙,腰上系雪青花汗巾,好一副靈動利落模樣。

小紅看到賈琮過來,臉上露出喜色,上前福了一禮,說道:“恭喜三爺進士及第,官封翰林,步步高昇,越來越得意。”

賈琮笑道:“小紅,多日未見,一向可好,今天怎麼過來,找我有事嗎?”

小紅聽了賈琮的話,微微一愣,對他多日未見,一向可好的招呼說辭,覺得有些新奇。

她是賈家的家生丫頭,從小見多主子和丫頭的模樣,以往她給寶玉做丫鬟,可從沒聽過這樣的熱絡招呼。

心想着三爺不虧得進士做翰林的人物,一肚子學問,說話都和旁人不一樣,總覺得聽了十分親切,讓人覺得歡喜……

……

小紅俏聲說道:“三爺,二老爺正在榮禧堂待客,他得了消息,知道三爺已經回府。

讓我過來傳話,三爺這邊待客得空,請到榮禧堂見見世交老親,人可來了不少。”

賈琮笑道:“的確要去見見,這些人物都是賈家幾輩子的交情。”

賈琮說着便沒進院子,徑直去東西兩府聯接的遊廊小門,小紅連忙緊跟在他身邊。

賈琮問道:“小紅,榮禧堂都來了些什麼客人。”

小紅口齒伶俐的說道:“可來了不少人呢,齊國公陳翼之孫陳瑞文,理國公府一等子柳芳之子柳洪,治國公府馬尚之子馬堏、城陽侯劉興文之子劉興。

還有金陵王家的京營節度王將軍,老太太孃家侄兒忠靖侯史二老爺,康順王府都知監王棟……”

賈琮見小紅聲音清脆悅耳,嘴皮子利索,連珠般報出一大串名字,口齒清晰,滔滔不絕,難爲她有個好記性,竟然說的一字不差。

賈琮笑道:“真是好丫頭,這麼多客人,難爲你記得全乎,說得清楚,換了別人,多半是要說得磕磕碰碰的。”

小紅聽了賈琮的誇讚,心中歡喜,說道:“三爺讓我在榮禧堂做管事丫鬟,平日裡也是清閒的很,這月錢拿到太過輕鬆。

現下正好遇到三爺仕途大喜,榮禧堂難得的賓客盈門,我要連來客都記得糊塗,真這等沒用,怎麼有臉做三爺的丫鬟。”

……

賈琮的丫鬟之中,小紅和其他人有些不同,做事麻利,心思靈活,口齒伶俐,還帶着幾分爛漫俏皮,賈琮和她說話頗爲有趣。

兩人一路說說笑笑,經過榮慶堂府附近,賈琮本想進去見禮,因想到今日堂上必定也有各家女客。

只是腳步剛剛拐彎,遠遠看到寶玉跪在榮慶堂門口,他心中驚詫,一下便慢下腳步。

小紅心思靈活,她一見賈琮的神情,便猜到他心中所想。

榮慶堂的事情,在西府一貫是瞞不住的,寶玉今日在堂上大放厥詞,被賈政訓斥罰跪,消息早在西府傳開。

加之今日許多賀客女眷到堂中拜謁賈母,人人目睹寶玉的醜態,怎麼都不算件體面事兒。

西府不少嘴碎勢利的丫鬟婆子,私下議論,今日是伯爺大喜日子,偏偏讓寶二爺敗了興致,削了臉面。

說什麼伯爺及第封官,都是俗不可耐之事,這都是什麼屁話,可也沒見他有本事俗氣一下。

如今伯爺纔是西府正主,偏偏寶二爺老到堂兄家廝混,廝混也就罷了,還總在人家裡鬧出事故,着實有些不檢點……

這等八卦閒話,歷來是流傳最快的,今天西府賓客盈門,內外院丫鬟、婆子、小廝進出走動頻繁,這等話語便傳得更迅速……

小紅是個活絡靈巧之人,如今是賈琮身邊大丫鬟,又有榮禧堂管事的名頭,她即便不用去打聽,也會有人把話頭傳到她那裡。

所以她對整件事由十分清楚,見到賈琮神情迷惑,便踮着腳尖,在他耳邊咬了幾句,就把來由說的一清二楚……

賈琮聽了其中緣故,眉頭不禁一皺,心中多少有些厭煩。

他掉轉腳步,向榮禧堂而去,對小紅說道:“我先去榮禧堂見客,等完事之後再來和老太太見禮。”

小紅聽了微微一愣,三爺怎麼過榮慶堂不入,倒像是躲着寶二爺一般?

但她畢竟是心性機敏之人,對賈琮的事事事放在心上,稍微思量片刻,大概就猜到賈琮的心思。

都說寶二爺今日在榮慶堂編排三爺,二老爺才讓他在堂口罰跪。

至於老太太爲何不像以往那樣,攔着不讓寶二爺受罰,小紅畢竟只是個丫鬟,雖然聰明,眼界閱歷畢竟有限,自然想不通裡面的緣故。

她只是覺得,必定是寶二爺說的話,犯了很大忌諱,所以二老爺罰他,即便老太太也不敢攔着。

如今三爺是賈家之主,府上老太太都做不了的事,只有三爺才能辦到。

三爺必定是擔心去了榮慶堂,老太太便會讓三爺去和二老爺說情,免了讓寶二爺罰跪,二老爺看在三爺面上,必定會答應的。

但是三爺明顯不願意這麼幹,所以才這會子不去榮慶堂,省得被老太太求到頭上。

至於三爺爲什麼不願意,這還不夠簡單,三爺這麼大能爲,花了怎麼多心血,才能考上進士,封了翰林,多光彩榮耀之事。

可寶二爺卻瞎咧咧,說這都是俗不可耐之事,要按這樣說法,這世上還有什麼事情不俗。

剛纔三爺聽了自己說的緣故,便皺起眉頭,他必定生氣了,換了我也會生氣,就讓寶玉跪着去……

……

賈琮帶着小紅入了榮禧堂,看到堂中早坐了各家來客,賈政正在和衆人喝茶寒暄。

他們見了賈琮進來,紛紛起身道賀,各自說了些閒話,賈琮又讓小紅帶人換了新茶。

這些來客之中,身份最特殊之人,莫過康順王府都知監王棟,因爲他代表康順王上門道賀。

大周王爵之中,分爲皇親王爵和異姓王爵,除了首代開國之功外,後代傳承子孫,前者比後者更加尊貴。

康順王爺是當今皇弟,很受嘉昭帝器重親近,康順王無心政事,遊離朝野之外,以書畫文事爲樂。

比起北靜王的附庸風雅,康順王爺是正經的滿腹經綸,是名聲遐邇的皇族才子,他舉辦的楠溪文會,在大周士林有極高名望。

賈琮和這位康順親王,也算是極有淵源。

當年他因一副粗紙對聯,引起康順王的關注,下帖邀請名不見經傳的賈琮,參加舒雲山莊楠溪文會,成爲轟動一時的神京軼事。

賈琮也因在文會上做詠梅一詞,名聲鵲起,從賈家一個微寒庶子,開始引起許多人物的關注。

可以說賈琮能有今日之局面,追根溯源之下,都和這位康順王有不小關聯,兩人淵源匪淺。

因此王府都知監上門道賀,賈琮禮數十分周到,那王棟和賈琮也是老相識,彼此言語也十分熟絡。

笑道:“咱家初識威遠伯,已是五年之前,這些年伯爺步步生蓮,事事卓絕,當真是讓咱家大開眼界。

當初伯爺年方十歲,就被王爺盛邀參加楠溪文會,如今回頭看來,王爺也算目光如炬,慧眼識珠。

王爺得知伯爺名入一甲,進士及第,官封翰林,乃是文華巔峰之事,心中十分欣喜,讓咱家攜禮道賀,不成敬意。”

賈琮知道康順王身爲皇爵,比起水溶這等異姓王,要多不少顧忌。

水溶會以平輩之名,以王爵之身上門道賀,但康順王行事卻不會如此。

這些年賈琮不管是登第之喜,還是襲爵之榮,康順王都只是讓都知監王棟,代爲上門道賀。

王棟讓隨從小黃門遞上一個黑檀錦盒。

笑道:“這是王爺去年得的一副唐朝古畫,是一幅精到的山河旭日圖,是一件罕有的古物,送給威遠伯以祝及第之喜。”

賈琮連忙謝過,笑道:“王都知,外廳已備下酒席,還請入席相談,讓在下敬王都知幾杯。”

王棟笑道:“多謝威遠伯盛情,咱家在王府還有職司,不敢耽擱,還請伯爺海涵。”

賈琮又客套了幾句,才親自將王棟送出榮禧堂,相互道別。

……

等到返回堂中,又請各家祝客離席款待。

衆人都離座赴宴之時,忠靖侯史鼎卻慢了兩步,賈琮心有所感,也不知覺慢下腳步。

史鼎笑問道:“玉章,湘雲這丫頭在府上叨擾,有賈家姊妹作伴,樂不思蜀,她性子疏朗鬧騰,你這做兄長的多擔待纔好。”

賈琮笑道:“世叔這話太見外了,賈史兩家至親血脈,湘雲如同我的親妹妹,她性子活潑靈動,給家裡添了許多喜氣樂趣,我巴不得她一直住着呢。”

史鼎聽了這話,滿臉笑意,想到自己這侄女兒,自小生得俏美可愛,性子活潑浪漫,那裡會不招人喜愛。

他早知自己姑母和大嫂的打算,如今聽出賈琮對湘雲喜愛,自然心中多了一分篤定。

等到來客前行,隔開一段距離,兩人閒話幾句。

忠靖侯問道:“玉章,不知城外工坊之事,進展如何?”

賈琮聽了這話,心中微動,知道史鼎言語隱晦,說的是後膛槍營造之事。

當日嘉昭帝親臨工坊,觀看後膛槍演練,伴駕之人只有顧延魁和史鼎,可見皇帝對這兩人的器重。

今日史鼎突然問起此事,必有緣故。

賈琮說道:“按照聖上定下的營造數量,工坊所需新入工匠,以及各類營造材料,現下都已就位,營造之事已開工,一切順利。

再過一月時間,新入工匠技藝就會嫺熟,到時營造效率會大爲提升,年前完成聖上所需之數,應該可以做到。”

史鼎說道:“聖上對此事極其看重,玉章應知其中輕重,務必事事謹慎,如今魑魅魍魎不少,萬不可大意。

玉章可還記得,當初遴選工匠,其中兩人被你剔除,事後錦衣衛盤查,發現兩人心有不軌,於是將他們下獄關押。”

賈琮心中凜然,問道:“錦衣衛可曾查出其中根由?”

忠靖侯說道:“在錦衣衛大刑逼供之下,這兩名工匠招供,他們受人重金賄賂,指使他們混入工坊,刺探火器機密……”

第三十章 隱門餘孽第557章 皇嗣何貴重第十三章 豪門水太深第490章 瓜蔓顯株連第九十八章 圖窮始匕見第557章 皇嗣何貴重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519章 功業何自許第185章 賜宮花釵裙第369章 謀局牽南北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二十八章 詠梅驚四座第七十七章 別府登青山第679章 私情掩家禍第160章 宗法斷癡情第327章 防禍改薄命第377章 雄城多波詭第581章 巧語敘鴛鴦第224章 禍亂起蕭牆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十八章 路遇閻羅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713章 荼蘼花欲盡第418章 中車展血戾第228章 引勢利如刀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140章 三段擊之法第510章 偏私生齷齪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310章 何當寧國主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683章 情緬財帛心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313章 勳恩意鏘然第339章 籌謀鎮南北第163章 詞賦起波瀾第261章 輿圖牽情長第321章 打蛇在七寸第784章 多情慾癲狂第338章 富貴污親情第774章 風雲顯端倪第357章 聖心起推事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133章 棲霞見寧王第363章 雨幕茶糜香第344章 刑獄大理寺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718章 西東各情事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781章 觥籌難敘情第410章 恩義延兩世第104章 帝心感其類第294章 治平蓋世功第710章 情綿玉生香第686章 覬覦生大禍第727章 聘娶謀家財第120章 隱藏的大勢第619章 古經祝會榮第211章 閱卷東華樓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318章 重華覆榮國第五十三章 清芷偏院第732章 箴言愔芳心第554章 姻緣兩重天第700章 大禍從天降第526章 舊情最癡心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675章 家事與國事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777章 陰私誣春情第703章 雨夜侵鴻雁第297章 梨香驚禍危第309章 問嗣乾陽宮第八十一章 鮮花插糞土第671章 結網待天時第674章 福孽皆自招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567章 清歡問葬花第708章 柔懷生情靡第375章 江流現疑蹤第783章 賀禮勉嬌郎第566章 化劫伴孽緣第428章 籌謀引賜婚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701章 何人爲黃雀第168章 玄墓蟠香寺第405章 女妖精真多第108章 香閨意纏綿第506章 亡羊補金玉第127章 抹額胭脂紅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142章 鎮國之利器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608章 親疏多情殤第567章 清歡問葬花第556章 良緣生喜兆第689章 東窗事欲發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
第三十章 隱門餘孽第557章 皇嗣何貴重第十三章 豪門水太深第490章 瓜蔓顯株連第九十八章 圖窮始匕見第557章 皇嗣何貴重第230章 智昏生妄想第519章 功業何自許第185章 賜宮花釵裙第369章 謀局牽南北第322章 不嫁豬狗輩第二十八章 詠梅驚四座第七十七章 別府登青山第679章 私情掩家禍第160章 宗法斷癡情第327章 防禍改薄命第377章 雄城多波詭第581章 巧語敘鴛鴦第224章 禍亂起蕭牆第七十章 黛玉巧相護第十八章 路遇閻羅第110章 謀算稱天下第598章 筆墨問滄桑第713章 荼蘼花欲盡第418章 中車展血戾第228章 引勢利如刀第195章 離府續春祭第140章 三段擊之法第510章 偏私生齷齪第151章 引兵入金陵第310章 何當寧國主第739章 娉婷生喜訊第683章 情緬財帛心第293章 慧心勸辭爵第313章 勳恩意鏘然第339章 籌謀鎮南北第163章 詞賦起波瀾第261章 輿圖牽情長第321章 打蛇在七寸第784章 多情慾癲狂第338章 富貴污親情第774章 風雲顯端倪第357章 聖心起推事第六十八章 怨懟從天降第133章 棲霞見寧王第363章 雨幕茶糜香第344章 刑獄大理寺第292章 富貴惑人心第397章 怨情臨深淵第718章 西東各情事第八十三章 書道美名揚第781章 觥籌難敘情第410章 恩義延兩世第104章 帝心感其類第294章 治平蓋世功第710章 情綿玉生香第686章 覬覦生大禍第727章 聘娶謀家財第120章 隱藏的大勢第619章 古經祝會榮第211章 閱卷東華樓第272章 離別各自情第318章 重華覆榮國第五十三章 清芷偏院第732章 箴言愔芳心第554章 姻緣兩重天第700章 大禍從天降第526章 舊情最癡心第391章 罹難歸舊人第675章 家事與國事第308章 滿城迎勳歸第777章 陰私誣春情第703章 雨夜侵鴻雁第297章 梨香驚禍危第309章 問嗣乾陽宮第八十一章 鮮花插糞土第671章 結網待天時第674章 福孽皆自招第六十三章 君心有利芒第567章 清歡問葬花第708章 柔懷生情靡第375章 江流現疑蹤第783章 賀禮勉嬌郎第566章 化劫伴孽緣第428章 籌謀引賜婚第799章 禍事顯新患第701章 何人爲黃雀第168章 玄墓蟠香寺第405章 女妖精真多第108章 香閨意纏綿第506章 亡羊補金玉第127章 抹額胭脂紅第756章 嬌嬈多孽緣第142章 鎮國之利器第525章 流火賦嬌容第608章 親疏多情殤第567章 清歡問葬花第556章 良緣生喜兆第689章 東窗事欲發第124章 此中有蹊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