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瘋狂的蹴鞠 下

陸承啓在埋怨賺錢不夠快,但他還是明顯小瞧了蹴鞠的魅力。長安城蹴鞠場建成後,僅僅踢了三場比賽,便把京兆府的百姓對於蹴鞠的熱情,提升到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在陸承啓宣佈組織蹴鞠聯賽之後,更是讓全國熱愛蹴鞠的人瘋狂了起來,別的不說,單單是奪冠後五千貫的獎金,都讓人瘋狂不已了。

要知道這個時代,一貫錢便能讓一家五口過上豐足的半年,購買力相當於後世一千多塊錢。五千貫是什麼概念?起碼等於五百五啊,即便是一支蹴鞠隊平分開來,每人也能分到幾百貫錢,這也是一筆大財了。

如此豐厚的獎金,如此豐厚回報的蹴鞠福彩,蹴鞠再火不起來,也太沒道理了。就連蹴鞠場外的小攤販,也明顯多了起來,漸漸形成了一條商業街,哪怕是沒有比賽的日子,都顯得熱鬧異常。

如此一來,不僅拉昇了商稅,還爲許多貧苦的長安城居民提供了一個穩定了收入方式,一時間,陸承啓的聲望,提升到了一個前所未有的高度。

只有一羣人對陸承啓有怨言,那就是戶部衙門。本來,商稅的徵收就夠他們忙的了,沒想到陸承啓大筆一揮,連蹴鞠的聯賽都劃給他們經辦。戶部尚書林鎮中倒是沒什麼,把任務接過來就是了,反正不需要他親自動手去做。可這卻忙壞了下面的小官吏,每日東奔西走,只爲了湊足三十支蹴鞠隊。

洪祥二年十一月十一日,這是一個註定要載入史冊的日子,因爲在這一日,陸承啓一手主導的,在這個異時空中,第一個競技類聯賽要成立了。

被陸承啓親自命名爲銀河蹴鞠場的長安蹴鞠場中,迫不及待的京兆府居民,已經在銀河蹴鞠場中,歡呼以待了。可以容納五萬人的蹴鞠場,座無虛席。

而今天的兩場比賽對應的蹴鞠福彩,已經被銷售一空。當陸承啓看到銷售記錄的時候,不得不感嘆道:“朕親自釋放了一個斂財猛獸!”

整整一萬貫!兩場蹴鞠福彩的銷售,居然售出了一萬貫!兩枚銅板一張的蹴鞠福彩,居然能售出整整一萬貫,這是讓所有人都意想不到的事情。

雖然有人加了倍數,但這起碼也要銷售出兩百多萬張啊!好在即便是在異時空,這個大順朝也和歷史上的宋朝一樣,印刷業極其發達,才能堪堪滿足這一個數字。

即便是這樣,也有許多人買不到蹴鞠福彩,敗興而歸。陸承啓接到監察司的報告後,決定再開設多幾家銷售點,同時嚴禁印刷技術外泄,下旨警告那些想發不法之財的人,如有人私自印刷蹴鞠福彩,以叛國罪處斬,決不姑息。聖旨一下,登時震懾了不少不法之徒。

蹴鞠聯賽是一個新生的事物,陸承啓也沒多少經驗,唯一能做的就是儘量做到公平公正,以規則維護大多數人的利益。

在萬衆期待的目光中,陸承啓登上了蹴鞠場邊上的看臺中,用一個鍍金的喇叭狀的喊話筒,以振奮人心的語氣說道:“朕宣佈,第一屆蹴鞠聯賽,今日開賽!”

立時,蹴鞠場內萬衆歡呼。陸承啓等歡呼的聲音小了之後,繼續說道:“蹴鞠,是一項競技運動,它體現了我大順子民堅定不屈,雖敗不餒,團結協作,不畏強敵的精神,這是我中華民族之精神!這也是朕爲什麼要提倡蹴鞠的原因,因爲朕不想被那些夷蠻所欺,犯我邊關,殺我子民,劫我財物!你們想不想?”

“不想!!!”京兆府的子民熱血沸騰地說道。

“很好!我中華民族從來不缺血性,只是在安逸之中,慢慢被消磨了。朕不希望看到這樣的子民,孟子說過,生於憂患而死於安樂,而朕把它再度總結,就是忘戰必危!我大順要想不被欺負,唯有拿起刀槍,與那些夷蠻講道理。而不是用滿嘴仁義道德,那些仁義道德,是把那些夷蠻打怕了之後,才說的。你們說對不對?”

“對!!!”

“所以,有朕一朝,不稱臣,不納貢,不割地,不賠款,不和親,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犯我中華者,雖遠必誅!”

……

見到這五萬人都被自己的演講激起了血性,陸承啓滿意的點了點頭,他不曾注意到,那些陪在他旁邊的大臣,都露出了擔憂的神色,小聲交流道:“陛下這是要窮兵黷武嗎,這可不是個好兆頭啊!”

徐崇光自然也是聽到了這話,但他沒說什麼,因爲他知道,歷朝歷代的明君,都不是守成之君,而是開疆拓土的君王。“看來小皇帝的野心不小啊,這樣的君王,到底是我大順之福還是禍患?”徐崇光心中思索着這個問題,竟一時間忘了身處激動人心的蹴鞠賽場之中。

而這時候,經過一個多月培訓的裁判帶着皇家龍隊和皇家鳳隊出場了,一開始就是實力最強的兩隊強強對碰,立即點燃了觀衆們的熱情,加油吶喊聲此起彼伏。

而皇家蹴鞠隊都是由年輕軍官組成,聽得剛剛陸承啓那番煽動愛國熱情的話語,哪裡還按捺得住?剛剛開賽,便爭得你來我往,打得難分上下。

而在華麗看臺上的陸承啓,卻在思索着如何拿剛剛收到的蹴鞠福彩的錢銀,去做其他事情了。

徐崇光也慢慢回過神來,似乎是自言自語的說道:“蹴鞠的確能激起血性,但此事過猶不及啊!”

陸承啓被他這麼一說,打斷了思緒,稍稍一思索,便知道徐崇光是怕他窮兵黷武。他笑道:“徐卿,朕與你說一個故事。”

陸承啓慢慢地把宋朝的歷史,敘述給徐崇光等一干重臣聽。當聽到“靖康之恥”的時候,這一干重臣都沉默了。陸承啓發問道:“你們可知,這宋朝是爲何滅亡的吧?”

兵部尚書秦怡康雖然是一條老泥鰍,但不否認他也是有才幹的,不然陸承啓早就把他送回家安度晚年了。他沉思一番,嘆息道:“宋朝周遭強敵環繞,卻自毀長城,打壓武人。一旦有戰事,便讓武人上戰場賣命,一旦戰事結束,便提防武人到了令人髮指的地步。時日一久,哪個武人還有心思練兵,打仗?”

陸承啓沒想到秦怡康這樣的老油條,居然第一個說出了所有武人想說卻不敢說的話,不由得對他刮目相看了:“秦卿說得不錯。朕也曾經說過,一個國家好比一個人,而文武則各是這個人的兩條腿。斷了哪一條,都別想跑得快。天下士子,能爲朕處理政事;而天下兵卒,卻能保護朕與天下士子。孰重孰輕,想必大家都清楚。朕爲何要提升武人地位,不是想打壓文臣,而是想大順朝能延長國祚!”

此話一出,一干重臣哪裡不明白小皇帝的心思,皆拜服道:“陛下遠慮,臣所不及也!”

陸承啓走到欄杆前面,看着下面在綠茵場上飛馳的軍官,指着他們說道:“你們是中華民族的脊樑,他們也是!若有一日,文臣上了戰場,那是朕的失職,這個國家也就到了岌岌可危的地步了。衆卿,這不是危言聳聽,而是前事之鑑啊!忘戰必危,兵者,雖不祥,卻能保大順上下平安!”

秦怡康激動地說道:“陛下所思,乃大順之福也!”其實秦怡康真的是老油條,他知曉上意,明白陸承啓要提高武人地位,才順水推舟。不然的話,他焉敢出這個風頭?不過,他倒是賭對了。

陸承啓遙看長安城內,堅定的說道:“朕雖不能比秦王漢武,也要保國守土。那些夷蠻,終有一日,朕會讓他們血債血償!只是現在的禁軍、邊軍、廂軍皆不可用,糧草也接濟不上,朕有心而無力啊!”

徐崇光等說道:“臣願誓死相助陛下,終要馬踏陰山!”

ωωω▲ ttκд n▲ ¢ Ο

陸承啓回過頭來,自信的地說道:“有衆卿相助,何愁大事不成?”

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八十一章:勸降不成反被辱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九十五章:大勝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
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八百二十三章:恐慌第八百五十四章:江南糧倉第一百五十二章:堵門第九百三十章:討遼檄文第三百六十八章:火炮初成 一第八百六十七章:招安第九百六十章:最後的決戰 一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七百五十三章:賜名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二百零三章:王家的抉擇第三百一十六章:帝后合計 下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三百一十三章:羨煞旁人第五百七十二章:三兩句情話第三百三十七章:大火第九百一十八章:來年開春第二百一十一章:暗中緊盯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四百二十三章:風雨欲來第一百三十五章:不完美的馳道第二百三十六章:黃河的老大難問題第五百二十九章:大事發生第七百二十三章:呂梁山上第五百四十二章:偶然發現第一百五十九章:精兵是這樣練成的 下第七百四十八章:快出來看耶穌了!第四百二十七章:好男兒當金榜題名第三百四十五章:血濺五步第四百八十四章:如何解釋第八百二十五章:議增兵,滿朝皆驚 上第九百六十三章:最後的決戰 四第七百六十章:官貸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八十一章:勸降不成反被辱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三百零五章:餘音繞樑第一百二十七章:口水戰第九百七十二章:女真歸降第一百九十九章:和禁軍賽跑?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九百四十一章:大戰一觸即發第九十五章:大勝第六百八十七章:知行合一,崇文尚武第三百二十一章:惺惺相惜第二百二十章:死士第二百三十八章:忽悠,使勁忽悠第八百三十八章:哀兵還是不勝第二百二十一章:清點第一百三十四章:懸掛的地圖第八百零八章:大捷!第五百三十六章:風雲變幻第四百二十八章:女兒家心事第一百六十六章:鬧事第八百四十章:獻俘第七百二十六章:風水問題第三百五十章:船塢第五百六十二章:暗哨立功了第五百零一章:有違仁義之道第六百七十二章:都不是省油的燈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第五百三十八章:不安第一百一十一章:諸市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五百七十章:中計了第四百一十四章:皇莊事宜 上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四百七十七章:好漢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八百九十章:增商稅第二百五十六章:夜話第五百五十六章:王韶大婚第七百二十一章:盛世著典第九百一十二章:出兵!第九百五十九章:百姓歸心第三百三十一章:你是好官第八百六十九章:暴風雨前的寧靜第五百零五章:咱閨女總算是能嫁出去了第七百一十一章:銅礦第八百七十三章:不可不防!第七百三十六章:英州風水第八百三十一章:勢不可擋第一百六十五章:教唆第二百一十三章:佈局女真第六百五十二章:合巹第八百一十章:急行軍第八百九十九章:間諜第七十三章:幽州城下第一戰第五百五十一章:癡情人第三百八十七章:契丹第一勇士第八百九十七章:傳召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七百九十一章:一路順暢第五百八十一章:江湖上還有他的傳說第二百三十四章:馳道落成第一百三十九章:籠袖驕民的生活第五百六十三章:夜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