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五百一十六章:蠻力打不過計謀

楊家陷入了狂歡,陸承啓卻陷入了迷茫。就在不久前,飛馬急報送來一則軍情,完顏烏古乃居然敗了!多麼不可思議,女真人居然被契丹人打敗了,而且還是慘敗!

在陸承啓的印象裡,契丹人完全不是女真人的對手,不然遼國怎麼會被女真滅國?可現實卻狠狠甩了他一巴掌,原來女真人沒有那麼強,契丹人也沒有那麼弱。不僅不弱,契丹人還是碾壓女真人的存在。從軍報可以看出,完顏烏古乃是中了蕭虛烈的圈套,以至於慘敗如此。

“看來我是高估女真人了,看起來女真人也沒有那麼厲害嘛!”陸承啓心中琢磨着,“是不是該減少一些對女真的援助了,怎麼感覺他們有點爛泥扶不上牆?”

“陛下,你怎麼了?”看見陸承啓連吃飯都吃得心不在焉,皇后周芷若心疼地問道。

陸承啓回過神來,放下了筷子:“沒什麼,就是這兩日政事有些多……”

“陛下勿要弄壞了身子,政務可以先放一放,用完膳再想不遲。”周芷若柔聲勸道。

陸承啓突然問道:“梓童,你說契丹人是善是惡?”

周芷若一愣,脫口而出道:“陛下怎麼如此問?契丹人擄我百姓,殺我將士,與大順不共戴天!”

陸承啓不得不佩服,連一個女子都知道,遼國與大順乃是不共戴天的仇敵,可笑朝中那羣大臣,卻有着避戰的思想。要是如此忘乎所以,不懂居安思危,就算陸承啓中興了一代,日後還不是一樣?“看來是要想辦法把遼國滅了,不然遊牧民族還是會入主中原的……”

“那依梓童所見,朕該如何對遼國?”陸承啓很想聽聽,周芷若是什麼看法。

周芷若愣了一下,吞吞吐吐地說道:“陛下,後宮不得涉政,此乃祖制也。臣妾妄言,不合禮制。”

陸承啓笑道:“此間無人,朕想聽聽你的看法。”

周芷若猶豫了一下,才緩緩地說道:“既然陛下要聽,那臣妾就妄言了。契丹人性情兇狠,異於漢人。遼國毗鄰大順,猶如一頭猛虎在旁潛臥。一旦邊防空虛,契丹人便會趁虛而入。前事之鑑,後事之師。陛下親政以來,整頓軍備,則外患無憂,此乃萬萬百姓之幸事也。”

陸承啓搖了搖頭,說道:“這不是梓童的心裡話吧,朕不想聽滿朝文武胡言亂語,怎麼梓童也學了他們的語調?”

周芷若低着頭,說道:“臣妾若是實話實說,陛下可不得責怪?”

“朕絕不責怪,梓童但說無妨。”

“陛下,臣妾心裡話,若能將契丹人斬盡殺絕,那是最好不過。可契丹人畢竟以武立國,難以征服。陛下不見,漢朝傾全國之力,驅逐匈奴,又能如何?其後鮮卑、烏桓、羯、羌、氐、突厥……這些草原人還是層出不窮。歸根究底,我們漢人不懂得在草原上討生活,如若不然,以漢人的人口,如何能比草原人差了?”

陸承啓聞言,驚訝得說不出話來,良久方道:“梓童一言,已然勝過滿朝文武!”

周芷若嗔道:“陛下莫要折殺臣妾,此言滿朝文武,哪個不知哪個不曉?只是以史爲鑑,漢武帝傾全國之力征討匈奴,固然大勝得歸。可漢朝就此由盛轉衰,不然怎麼會被王莽篡漢?窮兵黷武,終歸不是治國上策……”

陸承啓點了點頭,周芷若的基調,大多來源於其父周延華。周延華其人,雖不擅言語,可比常人看得更遠。周芷若受其影響,識得大局也算是有其父必有其女。估計元綬帝就是看重這個,纔給他“調皮”的兒子找的好媳婦。要是兒子不行,起碼還有皇后頂住。要是生出個孫子來,好好調教,也算是完成了社稷交接的重任。可惜人算不如天算,先前的倒黴鬼陸承啓“失足”,一縷幽魂已散。這個陸承啓,不過是借了軀殼,靈魂卻是來自後世。

陸承啓的看法,又有不同:“梓童所言,不無道理。可一山不容二虎,臥榻之旁,豈容他人鼾睡?大順與遼國,註定是以一方滅國而告終,此乃兩國基調。只是這個時日,不知要到何年何月罷了。朕親政之時,頗有雄心,要將草原並於大順版圖之內。可聽梓童這般一說,確實有些疏漏。漢人不懂放牧,不懂逐水草而居,確實是不易調節。若是沒有萬全把握,看來還是不能再圖北上啊!”

周芷若聽後,拍了拍胸脯道:“陛下還有這等打算?謝天謝地,臣妾總歸是做了件好事!”

陸承啓憂心忡忡地說道:“可北面的形勢,不容樂觀啊!適才有飛馬急報,女真敗給了蕭虛烈。女真乃是朕一直暗中扶持的,梓童也清楚。這一敗,不知何年何月方能恢復元氣。少了一個掣肘,遼國騰出手來,滅掉耶律重元后,下一個便是大順了……”

周芷若總算明白,陸承啓爲何心不在焉了,原來是這樣。明白了前因後果,周芷若勸道:“陛下無需着惱,女真人憨直,不及契丹人也在意料之中。臣妾掌管皇莊,從女真手中賺來的錢銀,竟比遼國還多!如此憨直,如何是蕭虛烈的對手?猶記前年,就是這廝領兵南犯,可惡得很!”

陸承啓知道,周芷若不過是偏見罷了。若是按狡猾程度,完顏烏古乃和蕭虛烈都是兩隻老狐狸,老奸巨猾得很。只是蕭虛烈所領兵馬,比完顏烏古乃好得多。手上的牌都不同,敵方將領水平又是差不多,這不敗纔有假。

“最近的形勢不太妙,看來要趕緊掃蕩完那些水寇蟊賊,整頓廂軍了。不然的話,要是打起來,說不定要吃虧。兵力不足啊!”

陸承啓也想大舉增兵,可這個年頭,尚有許多人食不果腹,要六十個百姓養一個兵,如何能徵兵百萬?更何況,大順的軍制就是職業軍人制度,不是前朝那種府兵制,邊種地邊打仗的。要自給自足,也很困難。

心中有了計較,陸承啓才稍稍安了心。一直以來,他都有種迫切感。別人不知道爲什麼,陸承啓卻是知道的。要是按照正史的軌道,再過得五六十年,北宋就該亡了。陸承啓現在才十八,過得五六十年,要是命好的話,說不定還能見到那一日。誰想做亡國之君?看看李煜,看看宋徽宗,宋欽宗,都是活生生的例子啊!想到這,陸承啓禁不住打了個寒顫,連拿着筷子的手都抖了一下。

“陛下,你沒事吧?”周芷若見陸承啓似乎在擔驚受怕,不明所以地問道。

“朕沒事,快吃吧,飯菜都涼了……”掩飾過去後,陸承啓還是有點心驚膽戰……(未完待續。)

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九百章:苦衷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614章:進退2難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二章:失魂症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
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六百二十章:條件第十九章:經濟特區第二百三十二章:母子敘話第一百一十七章:試築馳道 上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二百六十二章:大儒第七十六章:我有過牆梯第五百七十四章:用兵一時第八百四十二章:降生第六百五十七章:打賭第八百零九章:飛馬急報第七百三十五章:醉翁之意不在酒第二百九十一章:前來歸順 下第九百四十四章:一邊倒第二百二十六章:沉思第八百一十三章:匯合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七百四十七章:風生,水起!第六百零六章:宣傳造勢第七百四十九章:只差一步第七百二十八章:艮嶽之勢第九百三十四章:走了方臘、王虎第八百二十九章:擬國書第八百九十二章:光明頂?第三百五十八章:給窮人一個希望第四百零七章:打個巴掌再給個甜棗第五百九十三章:金秋不識玉露第一百五十五章:夫復何求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五章:不一樣的歷史第五百零七章:情愫暗生第六百零八章:滇黔匪患第七十五章:你有張良計第六百七十六章:先帝諡號第八百五十六章:放養第六百五十五章:心不在焉第七百五十七章:被砸暈了第四百八十七章:各國賀正旦使第二百一十九章:不會就練第七百七十八章:偃旗息鼓第六百九十八章:皇莊出手第二百八十七章:背信棄義第九百章:苦衷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四百五十四章:一封加急奏摺第八百五十八章:告老還鄉第五百九十二章:太后意屬第614章:進退2難第四十一章:過新年第八百零六章:兵者,詭道也第六百七十五章:鷸蚌相爭第二百四十章:水泊梁山第九百六十一章:最後的決戰 二第二百三十三章:紡車第四百五十九章:煽風點火第二百六十五章:馬車論道 下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九百七十一章:俘了遼國皇帝第二章:失魂症第四十章:權柄加重第九百三十二章:劍指臨潢府第六百五十章:臣失職!第五百七十八章:雄關險隘第五十四章:辦報第一百八十七章:交付俘虜第四十六章:狂歡元宵夜第九百五十二章:擺出陣勢第四百一十六章:天子腳下第五百五十五章:吃虧是福第八百三十九章:收復“故土”第二百七十六章:文無第一第九百三十一章:祭旗,出征!第二百九十八章:國子監辯道 五第一百七十七章:用意在此第六百四十七章:唱名賜第第八百六十章:調職第一百零五章:親自授課第九十四章:前後夾擊第七百零一章:懇求出兵第八百一十九章:一人兩騎第五百六十章:晴天響雷第二百五十四章:固執己見第五百一十五章:小登科第七百九十七章:大戰在即第四百九十九章:逛街第五百二十六章:倒春寒第二十章:走上正軌第九百二十六章:大獲全勝第七百五十章:水到,局成第二百零八章:常平倉 下第五百九十八章:好大膽!第九百一十一章:馬價第七百一十八章:盛世初顯 四第九百六十九章:最後的決戰 十第九百一十六章:打是一定打第二百九十九章:國子監辯道 六第八十三章:畫虎不成反類犬第七百七十九章:七夕第一百二十五章:犯法同罪