己未(六月二十三日),葬武皇帝於孝陵,廟號高祖。
這天,例行朝會過後,權傾朝野的四大輔政大臣聚於偏殿。
香爐青煙嫋嫋,檀香瀰漫。
一時之間,四人或舉着香茗輕嗅慢飲,或閉目養神,或揉按腦門穴位緩解疲勞,或老神在在,目光閃爍,唯獨沒人有搶先開口的意思。
並非四人怯場,而是在各自琢磨利害關係,爲等下的脣槍舌戰打腹稿。
一朝天子一朝臣,新朝自然要有新氣象。但這新氣象非是由新天子親自或獨立完成,而是由新天子提拔並託付政務的諸位新晉權臣代爲完成。
畢竟,他們本身亦正是新氣象的標杆,而他們背後的派系也隨之打上“得寵”的標籤,目下朝堂正需要一輪*大換血,將他們的親信和黨羽挪到諸多關鍵位置上,方便新天子和他們強有力的掌控朝政。
而這,就是所謂新氣象的本質,一切最終仍在權力的轉移上。
石之軒在受命爲大前疑的一刻,就對此早有預料,故而此刻最爲輕鬆,猶有閒暇打量着其他三位輔政大臣。四大輔政裡,當然屬他這個帝師兼鐵桿心腹最得新帝信任,但其餘三人也不逞多讓。
大後丞楊堅最爲鬥志滿滿,長女楊麗華已被正式冊封爲皇后,楊堅亦隨之水漲船高,以國丈之尊成爲外戚之首,勢力愈發盤根錯節;
大右弼尉遲迥剛過半百,正當盛年,無論武功還是權勢均已達到頂峰,最爲沉穩大氣,而且他還是宇文泰的外甥,是新帝宇文贇的表舅,堪稱老成謀國;
大左輔李穆,年過七旬,老而彌堅,精神抖擻,看似神態慈和,溫文爾雅,是個德藝雙馨的老好先生,實則他從北魏到北周,屹立五朝而不倒,是個不折不扣的老狐狸。
現下他正是隴西李氏族長,其家族亦是隴西李這個大圈子的嫡系正支,滿門公侯,絕非李淵家族那旁支可比。
此刻這老狐狸以眼角餘光瞥了眼其餘三人,頓時心裡有數:“四大輔政裡,除了尉遲迥,我等其餘三人均是漢人,明明白白地彰顯了北周朝野漢、胡權勢的比例。
胡人稱霸北朝的時代,不知不覺間徹底一去不復返了!
如此看來,今後得讓兒孫們改口,一律只說李家乃是漢代名將李廣的後裔,再不提李家身負胡人貴族血統之事……”
所謂胡人貴族血統,說的是他們的老祖宗李陵娶了匈奴公主,就算諸多胡人貴族裡,也算是極其古老而正統了。
李陵乃李廣之孫,年紀輕輕就成爲獨當一面的大將,爲漢武帝出征匈奴,兵敗被俘,不僅未被貶爲奴隸,反而越混越好,娶了匈奴公主,成爲匈奴右校王,位高權重。
因此,李家在從五胡亂華至今的北朝民族大融合之中,一直名望卓著,富貴不絕,在胡人裡是源自匈奴的古老貴族,而在漢人裡亦是大漢名將之後,如此左右逢源,百試不爽。
對李家來說,什麼血統不重要,重要的是大勢在胡,還是在漢?
好半響,尉遲迥率先開口,實在是他不得不開這個口,“齊王宇文憲,陛下之叔父,功高德茂,社稷重臣,豈可長久閒置在家?今齊王病體已愈,當予以重任,爲國盡忠!”
其餘三人一齊頷首大讚,“此議大善!”
表面上,四人是不忍文武雙全的宇文憲就此閒置在家,辜負了一身才能,實則是準備將宇文憲架在火上烤。
自滅齊之後,宇文憲自感功高蓋主,就稱病隱退,之前也拒絕了宇文邕命他隨駕征討突厥的旨意。
宇文贇一直以來也視宇文憲爲他繼承皇位的最大競爭對手,其實這怪不得宇文憲,誰讓北周立國以來,皇帝之位一直就在宇文覺、宇文毓、宇文邕等兄弟之間流傳,以致宇文憲繼承皇位的資格絲毫不比宇文贇這正宮太子差。
更何況,宇文憲無論文武才具,還是名譽聲望,都遠非宇文贇這不成器的太子可比,即使宇文憲真的謀奪了皇位,恐怕反對者也不會太多。
但時移世易,宇文贇既然坐穩了皇位,那麼宇文贇的意志就是政治正確,而宇文憲即使什麼也不做,單憑他對宇文贇的威脅,就是第一政治**錯**誤。
此時此刻,四大宰輔不管是以奉承皇帝心意爲出發點,還是考慮到宇文憲對各自地位和利益的威脅、掣肘,都迫切需要剷除宇文憲。
在這君臣一心的大局之下,宇文憲的下場已然註定,但剷除宇文憲這種賢臣名將也要講究方法,否則難免引發公憤。
而在場四位宰輔可都沒有捨棄名聲不要,悍然背上謀害賢臣這個黑鍋的覺悟,那麼背黑鍋的只能是皇帝宇文贇自己。
所以,四人沒有商議如何給宇文憲羅織罪名,而是直接決定讓宇文憲復出,在朝堂任職……身爲皇帝的眼中釘、肉中刺,還天天在皇帝眼前晃悠,那他離死就不遠了。
區別只在於,皇帝是否沉得住氣,能夠容忍多久罷了!
原本爲皇帝背黑鍋正是做臣子的分內之事,但在這一刻,四位宰輔不約而同地將這分覺悟丟到九霄雲外去了。
“說到底,宇文贇不是宇文邕,宇文邕的赫赫威勢能夠讓諸多臣子心甘情願地爲其背黑鍋,而宇文贇的狐假虎威只能讓最信任的四大宰輔合起夥來欺騙他,利用他……舍此之外,別無半點兒忠心可言。
宇文贇既不得萬民之心,亦不得三軍之心,此刻連元老大臣的忠心也不剩幾分,宇文氏的皇權危矣……”
石之軒心頭輕嘆,眸中閃過絲絲明悟——此時此刻,除了年紀老邁,雄心不復的李穆之外,其餘三位宰輔的頭頂都漸漸浮現或多或少的天子龍氣,石之軒自己的龍氣更比楊堅有過之而無不及!
以此觀之,這是三位宰輔都具已有謀朝篡位的資格,而最終誰能坐上皇位,不在其他,只在三人中誰能佔據大勢,笑到最後。
其實尉遲迥是胡人的身份,已經註定了他被漢統振興的大勢排除在外,若他不自量力,爭奪皇位,終將下場悽慘。
因此,皇位爭奪戰只會在石之軒和楊堅之間決出勝負!
“要不要跟楊堅搶皇位呢?答案其實是肯定的……”
石之軒眯起眸子,這場皇位爭奪戰必須打,但最終卻只能輸不能贏——若不打,楊堅必然會懷疑他的心思和動機,唯有他打了,卻打輸了,楊堅纔會“心安理得”地坐上那高高在上的寶座。
至於打贏楊堅,將皇位搶到手裡?
石之軒一想到宇文贇頭頂那濃郁之極的紫黑色劫運惡煞,那就渾身一哆嗦,胸前微型玉劍裡的麻煩還沒解決,萬萬不可再添新愁!
宇文贇雖說荒銀,卻還沒來得及做什麼傷天害理的事,而他龍氣之中的劫運惡煞,顯然是人道氣運被盜的後遺症。
這後遺症可不認主,只認誰繼承了大周的道統,若想完全化解,唯有在皇帝位上勤政愛民,勵精圖治,甚或南征北戰,擴大疆域……最終以新增氣運和奪自別國的氣運壓制至乎稀釋、滌盪掉這些劫運惡煞。
本質上,就是給人道打工,拼命還債,而且累死累活上百年還未必還得清!
石之軒可沒有投案自首的覺悟,就連尤楚紅想爲兒子獨孤慎謀取皇位的念頭都得及早掐滅。
…………
正午將至,石之軒下朝回家,忍不住暗歎,“這大周首輔確實事物繁瑣,看來得尋個偷懶的法子……咦?今天刮的什麼風,貴客滿堂?”
但見晉國公府前院正堂之中,祝玉妍、婁昭君、陸令萱、胡綺韻這四位陰癸派話事人左右列坐,等候已久。
不出意外,祝玉妍取代了婁昭君,坐在左側首位。
魔門一向以實力爲尊,在婁昭君被石之軒關禁閉的大半年裡,祝玉妍已獨力整合了宗主一系的勢力,外加武功完全超過婁昭君,因而如今祝玉妍已正式繼承陰癸派宗主之位,婁昭君退居二線,成爲與陸令萱、胡綺韻一樣的宗門長老。
莫不是來逼婚的?……石之軒深深懷疑着,表面上當然龍行虎步地邁入堂內,言笑晏晏,“各位美女來得正好,昨日有人派精擅寒冰真氣的高手快馬給我送來嶺南特產的新鮮荔枝,此刻還保存在冰窖,你們可有口福了。”
如今可沒有冰櫃車及各種防腐技術,產於南方沿海的荔枝基本賣不到北方來,即使皇帝也未必吃得到荔枝。
出乎意料的是,四女並未歡呼或是打趣調笑,而是端坐不動,神情肅然。
石之軒感覺到異常,奇道:“怎麼了?”
祝玉妍幽幽道:“聖舍利爲何會在宇文贇手裡?”
石之軒眉頭一挑,“你們又送人去禍亂後宮了?是哪些人?不會聞採婷也在裡面吧?”
一想到他與宇文邕、宇文贇這師徒、父子都先後上過聞採婷的牀,他心頭就一陣古怪,但聞採婷修煉【茶女大*法】,不那個不行,誰也不能讓她金盆洗手啊?
一見他偏離重點,祝玉妍嬌哼一聲,提醒道:“聖舍利爲何會到了你手上?向雨田與你到底有什麼交易,他怎會輕易將聖舍利傳予你?”
“哼!”石之軒冷笑一下,自顧自走到主位,施施然坐下,絲毫沒有回答這些質問的意思。
眼看談話一開始就冷場,婁昭君撲哧一笑,“別嫌我們多事,我們這是關心你,萬一向雨田居心叵測……”
石之軒心裡嗤之以鼻,如何不知陰癸派永不會改變女主天下的信仰,忍不住暗歎:是你們要跳坑,可別怪我不拉你們一把!
於是大袖一揮,不耐煩道:“若你們閒來無事,不妨琢磨如何對付普六茹堅,他可是我們將來完成聖門偉業的最大阻礙……”