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

在江南的建康城方向,燕王慕容俊派遣的心腹,順利的與隱藏在建康城之中的燕國細作取得了聯繫,並讓他們執行全新的任務。

燕國細作獲取新的任務之後,便立即開始在建康城方向散播關於華安的一些捕風捉影的謠言,而這些謠言,乍聽上去皆有很大的可信度,並讓一些沒有主見的老百姓非常的容易相信,甚至,一些官員也會相信。

而燕國細作所散步的謠言,其重要的目的,便是通過各種證據,證明華安最終必然會取代當前的大晉朝廷,並建立全新的統治,而這勢必會引起當今朝廷皇族和既得利益的士族們的極力反對,從而開始全力防備和掣肘華安的勢力。

這些捕風捉影的謠言,具有很大的可信度,並在傳播的幾日後,就傳入了皇宮之中,並讓大晉朝廷的皇帝、皇太后,和衆多大臣知曉了這件事。

此時的皇帝司馬聃年紀已經不小了,也明白了一些事理,但畢竟還未到親政的年紀,爲此,整個朝政仍由皇太后褚蒜子和朝中的重臣負責謀劃。

而應對這件事情,皇太后褚蒜子特意召集大晉的衆臣,前往皇宮的大殿,對這件重要的事情展開認真的討論。

在皇宮的大殿之中,謝安等朝廷重臣已經早早的在大殿之中等候了,沒過多久,皇太后褚蒜子與皇帝司馬聃,也進入了大殿,並立即開始進行討論。

皇太后褚蒜子,首先說道:“各位愛卿,最近京城突然出現了。大量不利於北王的言論,真不知這些事情是真的,還是有人故意散播謠言啊!”說完看向大殿之中的幾位重臣。

“啓稟太后、皇上,最近京城突然出現的各種謠言,既不能不信。也不能全信,至於這些事情到底是不是真的,還要經過仔細的調查才能確定。”一名大臣,抱拳說道。

“是啊!此事事關重大,必須要仔細調查才行,尤其是要儘快查出。究竟是何人在散佈這些言論,其背後究竟有什麼目的。”又一名大臣大聲說道。

顯然,大晉朝廷的衆大臣,全都瞭解這件事情的重要性,並覺得必須要認真調查才行。畢竟,華安現在所擁有的實力非常的強大,他們皆不敢隨意下結論。

褚蒜子聞言,輕輕點了點頭,看向謝安,正色問道:“謝愛卿,你對這件事情有什麼看法。”

謝安蹙眉想了片刻,抱拳道:“啓稟太后。微臣倒是覺得,這些都是謠言,是不明用心之人。想要興風作浪,否則,爲何有這麼多的謠言,會在同一時間突然冒出來,這不符合邏輯啊!”說完擡頭看向褚蒜子

大殿上的衆大臣聽聞此事,有的點頭表示認可。也有的搖頭表示反對,而褚蒜子則蹙眉深思了起來

“謝愛卿覺得。這是不明用心之人,想要故意興風作浪。那麼,以謝愛卿之見,到底是何人會這麼做呢?”褚蒜子輕聲問道。

謝安想了一下,輕聲道:“啓稟太后,眼下微臣沒有確鑿的證據,還不能亂說啊!”

顯然,謝安心中已經有了些許預感,但畢竟沒有任何實質的證據,而沒有實質的證據,謝安是不願意亂說的,畢竟,這不是一件小事,而是關係到朝廷存亡的大事,謹言慎行纔是爲官之道。

“謝愛卿不必有所顧忌,直言無妨。”褚蒜子很想知道謝安的想法,於是,連忙問道。

見皇太后褚蒜子已經下令,謝安便抱拳道:“太后,據微臣所知,北王麾下的兵馬與燕國大軍已經對峙了足有半年,如今,燕國國庫都已經被耗空了,此時,最有可能散播謠言的一定是燕國的細作,這僅僅是微臣的猜測,微臣也不能完全肯定。”說完看向褚蒜子。

褚蒜子與大殿之中的衆大臣聞言,皆是有些半信半疑,不過,謝安說的還是很有道理的,爲此,他們更願意相信這是真的。

“謝愛卿說的很有道理,眼下燕國國力空虛,燕王一定如坐鍼氈,在這種情況下,燕王的確有可能會採取離間我大晉朝廷與北王的關係,這是極有可能的啊!”褚蒜子輕聲說道。

大殿之中的衆大臣聞言,也非常認可的點了點頭,並輕聲附和了起來。

皇帝司馬聃,蹙了蹙眉頭,大聲道:“各位愛卿,既然燕王想要離間北王與朝廷的關係,僅僅找出北王有不臣之心的證據就可以了,爲何要在謠言之中,極力證明北王是皇族呢?這樣豈不是讓北王與朕更親近了嗎?這豈不太奇怪了?”說完非常疑惑的看向麾下的衆臣子。

司馬聃年紀畢竟太小,而且非常的天真,他自然還不明白這裡面的道理,而褚蒜子與朝廷的衆大臣,卻非常明白這其中的道理,畢竟,此時華安的勢力已經非常龐大了,在大晉老百姓之中的威望也非常高,此時,華安若是篡位,能夠得到多少老百姓的支持,真的是很難預料,不過,至少有很多士族子弟不會屈服華安,甚至會極力反對華安,從而給華安的篡位之路造成非常大的阻力,但若是華安的身份變成了皇族,則情況就完全不一樣了,畢竟,有了皇族的身份之後,華安的地位和威望會得到更大的提高,身邊也會吸納更多的人才,實力和地位會得到更大的鞏固,而一旦華安的勢力強大到一定的水準之後,便隨時可以以皇帝年幼無知,不能很好的治理國家爲由,將皇帝廢黜,而後,華安就可以順理成章的登上皇帝的寶座,並君臨天下。

年幼的司馬聃不會懂得這樣的問題,並毫無顧忌的將自己的疑惑說了出來,而大殿之中的衆大臣,雖然明白這樣的道理,但卻無法回答司馬聃的問題,畢竟,這樣隱晦的問題,衆大臣真的是不知道該如何回答。

見大殿之中的衆大臣,皆神色奇怪的互相對視,皇帝司馬聃感到非常的疑惑,並看向身後的褚蒜子,輕聲道:“太后,燕王爲何要證明北王是皇族呢?這到底是爲什麼呢?”

顯然,弄不明白這其中的緣由,司馬聃的心裡是不會安心的。

褚蒜子當着滿朝文武的面,自然不能回答皇帝司馬聃的問題,爲此,他看向司馬聃,正色道:“造謠之人究竟是何緣由,必須要調查清楚之後,才能得知,謝愛卿,哀家讓你全權負責調查此事,你要儘快給哀家答覆。”

“太后放心,微臣一定全力以赴的調查此事,一定會給太后和皇上,一個滿意的答覆。”謝安抱拳說道。

褚蒜子聞言,非常滿意的點了點頭,並看向大殿之內的衆大臣,正色道:“各位愛卿,一定要全力協助謝愛卿,將這件事情辦好,退朝。”說完與皇帝司馬聃一同離開大殿。

“恭送皇上,恭送太后。”衆大臣抱拳行禮,隨即分別離開皇宮大殿。

謝安接受了全權調查此事的權利,這既讓他感到非常的高興,同時,也讓他感到非常的緊張,褚蒜子將事情交給他去處理,自然是一如既往的對他的信任,這讓他非常的高興,但這件事情是非常的重大,萬一處置不當,很有可能會引起非常嚴重的後果,爲此,他的心裡也是感到了非常巨大的壓力。

不過,不論如何,既然皇太后褚蒜子,已經將這件事情全權交給他處置,他自然是要全力以赴的將事情辦好,並在最短的時間內,給褚蒜子一個滿意的答覆。

回到府邸之後,謝安便立即派遣麾下的心腹之人,前往京城的各處位置,對京城散播謠言的狀況進行仔細的調查,並根據這些調查的信息,進行仔細認真的分析,以找出到底是何人在散播謠言。

謝安麾下心腹的辦事能力,還是非常強悍的,沒過多久,便將所有的事情查的*不離十了,並詳細的向謝安做了彙報。

根據麾下心腹的彙報,謝安已經可以清晰的分析出,散播謠言之人,就是燕國隱藏在建康城的細作所爲,而且,這些人的藏身之地,他已經查出來了,不過,謝安並不打算與大燕國結仇,爲此,秘密派遣麾下心腹,前往燕國細作的藏身之地,邀請燕國細作的頭領前往刺史府,準備與其秘密會談,以瞭解燕王這麼做的真實意圖。

燕國細作隱藏在建康城的頭領,見藏身之地已經被謝安發現,而謝安又邀請自己前往刺史府詳談,他不得已,只得硬着頭皮前往,畢竟,這裡是大晉的都城,謝安若要殺他們,簡直比捏死一隻螞蟻還要容易的多。

很快,燕國細作的頭領,便進入了謝安的刺史府,並在書房旁邊的密室裡,與謝安進行單獨的會面。

“小人蔘見謝刺史。”燕國細作頭領,抱拳向謝安行禮道。

謝安擺了擺手,輕聲道:“不必客氣,請坐。”說完讓燕國細作坐下。

“小人不敢。”燕國細作推讓了一句。

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
第五百零六章 讓華安如鯁在喉的仇池第一百三十七章 識破計謀第九百八十六章 客官別走了第五百四十六章 再次大破趙軍第九百九十一章 繁華的洛陽城第九百二十章 王午兵發遼東第二百九十三章 一萬輛輜重車第九百五十二章 燕軍騷亂第一千一百三十二章 蘭兒聽話第一百零二章 爭論不休第五百二十九章 楊宋奴自刎第一千零七十七章 高元的心思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二百七十四章 慷慨捐軀第九百八十章 住房也很好賣第六百三十八章 曹伏抵達成皋關第三十六章 韓晃脫險第九百八十五章 西域問題第六十七章 出水芙蓉新年厚顏求票第一千零九十九章 燕軍投降第九百六十一章 京城謠言四起第二百四十九章 鄉野募兵第九百二十四章 慕容恪逃離第三百五十七章 大船找到啦第三百六十一章 連環戰船第七百七十三章 王猛增援幷州第三百一十七章 朝廷急報第七百一十八章 密謀擁立第四百四十六章 向成都發起進攻第七百五十一章 慕容恪南下第一千零九十五章 燕軍夜攻扶余王城第一千零一十四章 換乘步輿第二百三十一章 敵軍箭塔第一千零四十五章 割肉之刑第七百五十三章 戰車出擊第七十二章 身世悽慘第五十四章 棒打鴛鴦第三百四十八章 皇宮被圍第二百二十三章 篝火第六百九十五章 燕軍攻破襄國第六百四十六章 魏將降晉第九百九十四章 城外建涼亭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三百六十八章 石虎逃入烏江城第三百五十九章 數星星第一千零四章 客棧商議第五十三章 護花使者第四百八十五章 出兵時機未到第三百四十九章 趙軍多路潰敗第一百五十二章 火燒當塗第一千一百四十二章 犍陀羅歸附大晉第二十二章 兵臨城下第一千零七十八章 攻破丸都第九百一十九章 謝艾潰敗第八百五十一章 醉酒泄露身份第一千零七十三章 全殲高句麗大軍第七十一章 脫離虎口第七十四章 上房揭瓦第四百一十三章 攻破東門第一百九十一章 下雪啦!第四百六十三章 招撫還是剿滅第五百九十六章 驅除胡人第五百四十九章 張重華的來信第六十五章 洗腳水生日求票票第五百九十七章 候霸的陰謀第四百八十八章 周撫打算辭官第三十四章 太后哭了第二百四十五章 正面強攻第一千一百七十一章 斯巴達投降第一千一百六十二章 血洗泰西封第二百四十一章 世子的野心第四百七十一章 晉壽陳霆第三百一十三章 中計後撤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四百六十九章 皇甫醫學第五百九十一章 鄧羌第三百零四章 小鴛鴦陣第九百七十二章 司馬華安第二百四十六章 磨山剿匪第一千一百九十二章 稱帝(全劇終)第六百一十四章 脣亡齒寒第二百一十一章 欲加之罪第一千零四十四章 發現巢穴第一千零八十八章 攻陷薊城第一百五十一章 試探第一百五十六章 強攻陰陵第二百五十三章 嬰兒啼哭第四百章 攻下劍閣第三百七十三章 退路被堵第一千零八十七章 陷入埋伏第七百四十五章 攻下鄴城第五十八章 挺身而出第一千一百七十九章 日耳曼人第六百七十三章 燕軍十戰十敗第一千零三十九章 株連九族第七百四十章 燕軍西進第九百五十一章 慕容俊很失望第二百三十二章 破關而出第三百五十八章 兒時的秘密第七百零五章 以不變應萬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