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 218 章

吳家,吳馮氏的屋子裡,她跟吳老爺正在商量段浩方帶着昌偉和昌福來的事。

二姐讓天虎送萬師傅去吳家時已經說了最近段浩方會帶兩個孩子回去住,所以吳馮氏早早的就準備好了給兩個孩子住的地方。家裡的三個兒子中只有敬泰娶了老婆後不再住在她這邊,敬賢和敬宗還跟着她一起住,她就想幹脆四個孩子放在一個屋裡也好看着好管些,說是舅舅和外甥,其實都是半大的男孩子。而敬賢和敬宗聽見兩個外甥要來都興奮的大叫。

“昌偉和昌福來了就讓他們跟敬賢和敬宗住一起吧,那個屋也夠大,我再馮媽也住過去看着。”吳馮氏道。

吳老爺說:“這些事你安排吧。二姐讓誰跟着回來的?張媽?”

“不是,是她的丫頭青蘿。”

吳老爺皺眉道:“怎麼是這個人?”

見他不喜,吳馮氏趕緊笑道:“你就別操這個心了,她再胡來,上頭還有一個你替她兜着,怕什麼?”

吳老爺搖頭嘆笑,問她:“那我要兜不住呢?你說她哪來的這麼大的膽子?不就是一個丫頭嗎?費這麼些事,還想出那種餿主意來!”

吳馮氏不愛聽了,斜了他一眼:“你年輕的時候荒唐事也不少做!她還不是像你?”

吳老爺見她發火馬上換了個話頭說:“得了,不說這個了。那個萬師傅你用着好?我看他也沒什麼大本事,做的都是些家常菜,就這也值得二姐用二十畝地把人給換過來,還就一年!她也太……我不說,我不說你姑娘了行吧?”他陪着笑湊過去,被吳馮氏推開。

“那都是你姑娘的孝心,你不願意要就給她把人退回去,再讓人好好罵她!不許她這麼瞎胡鬧!行嗎?”吳馮氏故意這麼說。

二姐把萬師傅送回來後,吳老爺聽說二姐給了他地還替他蓋了房子讓他兒子老婆去住,又特地選了兩塊上好的墳地給萬師傅,他要是不高興,怎麼肯這麼做?

吳老爺知道這會兒自己是說什麼錯什麼,乾脆什麼都不說了,靠在炕頭,臉上帶着笑。二姐想着他和吳馮氏,特地送了好廚子過來他當然高興,女兒想着他們,他能不高興?見二姐送了地和房子,他索性再加一筆,連墳地都送了,不愁這姓萬的廚子不好好記着二姐的恩。至於吃他做的飯菜是不是能長壽,他可沒當真。

唉,二姐這個小孩子,聽人家說兩句就信了,自掏腰包簽了人送回來,真是他的傻姑娘。

吳馮氏見他坐在那裡美着笑,就知道他心裡快活的很,道:“你也不必老想着孩子們還小,二姐也不小了,孩子都生了三個了。再說我覺得我的姑娘也不笨,你說她這回特地讓浩方把昌偉和昌福送過來是爲什麼?”

吳老爺道:“還能是爲什麼?不就是想讓那個姓段的跟咱們家多親近親近嗎?我跟你說,那小子是個喂不熟的,我也就是看着二姐嫁給他的份上,不然你看我……!”說着他就發起怒來。

吳馮氏輕輕拍了下他的腿,道:“我看那萬師傅說的不錯,你現在年紀越大越容易發火,可不就是火氣太旺了?”

見吳老爺不說了,她又道:“再說,行不行現在還不好說。你就當信你姑娘一回?浩方要是能跟吳家更親近些也是好事。”

吳老爺不想再說這個了,草草道:“昌偉和昌福來了你就好好對他們,我不爲那個姓段的小子,我是爲我的姑娘!”

這話說了不到兩日,段浩方帶着昌偉和昌福來了。

一下車,昌偉和昌福下了車就看傻眼了,天高雲闊,一眼望不到頭的。

吳老爺對身後的敬賢和敬宗說:“帶昌偉和昌福去玩,別跑遠了!”

四個孩子沒大小,扯着手哇哇叫着跑了。

段浩方見孩子跟着人家走了,頭一回覺得心裡空空的沒個着落。以前昌偉和昌福一直在家裡,他回家就能看見,有二姐有一家人看着他們,他從來沒離他們這麼遠過,何況又是在不是他家的地方。

吳敬泰拉着他進屋,坐下說話時他就一直心不在焉的,到了吃飯的時候他見孩子還沒回來就問,就想站起來去找,敬泰拉他坐下笑道:“你別急,昌偉和昌福跟着敬賢他們去後院吃了,咱們這邊喝酒什麼的,他們來了也吃不好,就讓他們在後面吃吧,我娘看着呢。”

聽着是吳馮氏看着他就不好說什麼了,可是這頓飯吃下來都心神不寧的。吳敬泰端着酒說孩子放在這裡就讓他放心吧:“一屋子人呢,保管少不了一根汗毛!”

他趕緊跟敬泰幹了一杯,又站起來倒滿一杯恭敬的敬給坐在上頭的吳老爺,說道:“爹,大弟,昌偉和昌福在這裡就勞你們多費心了!我以前有很多做得不到的地方,你們千萬別跟我計較……!”

吳老爺聽了一笑,吳敬泰趕緊把他拉坐下說:“說這個幹什麼?都是一家人!喝酒!喝酒!”

段浩方本來想把人送來後他在這裡住上一天,第二天就走,可真要把孩子留下了他又捨不得,留了三四天才不得不走了。走前不停的問昌偉和昌福想不想娘?要不就跟爹回去吧,這裡也沒什麼好玩的,多髒啊,回家爹帶你們去逛街買小玩意啊。

昌偉和昌福卻不願意走,這裡多好玩啊。敬宗帶他們去看剛孵出來的小鳥,黃澄澄毛茸茸的,好幾百只!一下子就把腳下的地給淹了,讓他們下腳都生怕踩着一兩隻嘍!

敬宗還帶他們去看剛生出來的小狗,還要帶他們去田裡抓小鳥,能抓幾十只呢!聽說過幾天這裡還有集,集上還有耍猴戲的呢!不走!

旁邊吳敬泰還在幫腔,放心吧,讓孩子留下吧,沒事的,下個月你再來接他們就行了。

段浩方回去的路上都在後悔,想回去把孩子再接回來,可剛把孩子放在那裡就接也不像話,他就打定主意就讓孩子在那邊住半個月,他回家交待一下立刻就回去接!

可是他回了家二姐卻用事絆住他了。

他走的這二十多天,二姐可沒閒着。她先是把竈下的劉婆子和屋裡的胡媽媽送到段家舊宅去了。一是婆子們年紀大了,活也幹不動了,讓她們在段家養老明顯是不合適的,二姐就對她們說那邊一個是輕閒,只要她們好好照顧着那個傻孩子就行。

“那孩子說到底也要喊我一聲娘,你們去了不能像那個姓李的婆子似的不拿他當回事!給我好好的照顧他!人要給我養得白白胖胖的,不能打罵!不能想着人不養在我跟前就能欺負他!”

劉婆子和胡媽媽連連道是。

第二個就是那邊離吳家屯近:“日後你們想回去看看也方便。”二姐說着擦了擦淚。

段浩方回來後二姐跟他說把婆子送回去照顧孩子了,他道:“……他又不是什麼要緊人,你不用這麼費心。”

不過看他的樣子倒是對她這麼安排挺滿意的,這說明二姐不念舊惡,心裡仍記着那是他的骨血。

他到現在都不敢把對楊明月的懷疑跟她提,罷了,就嚥到肚子裡吧。說出來丟人不說,現在再說這個也沒什麼用了,楊明月也送回老家了,這孩子又是個傻的,這輩子能不能認清誰是他爹都不知道。

二姐將婆子送回去還有一個原因,就是那舊宅的房契還在段老爺手裡拿着。

以前二姐不在乎,房子鋪子愛給誰給誰,多少還帶着點清高味。現在她卻想爭一爭。反正房子她先讓人去佔着,回頭就是要讓她把房子讓出來,也可以,那些人要知道這是她‘讓’的,不是就該給他們的!

這人都欠。以前她對她們好,個個爬到頭上來,以爲她就應該這麼做,現在她撒手了不管了,又都腆着臉回來求她。

段浩方送昌偉和昌福去吳家,段老爺和段章氏都不知道,等人走了才發現,他們兩個沒來,就讓魏玉貞過來跟她說這個,話裡話外的意思就是昌偉和昌福是姓段的,這個去吳家是不是有些不合適?就是要送,怎麼也不先來問問他們的意思?

話說的挺隱晦,二姐當時就給頂回去了:“昌偉和昌福是姓段,我還姓吳呢,怎麼着,我生的孩子不能去我孃家住兩天?”

要是以前魏玉貞是領着段章氏的話過來問二姐事,那派頭都擺得跟官老爺似的,這回還有段老爺在後頭站着,她卻小心翼翼的陪着笑說:“我不是那個意思,二姐你看你怎麼就惱了?脾氣真是越來越大了!”她呵呵呵笑着,二姐也對她笑,皮笑肉不笑的說:“昌偉和昌福去吳家住幾日你要覺得不合適,跟我說幹什麼?跟奶奶說去啊!是三爺送過去的!等他回來我就讓他去請罪!”

魏玉貞哪裡敢再說?灰溜溜的走了。她前腳走,後腳董芳雲來了,進門見二姐仍是氣呼呼的,坐下道:“老二家的又來找你的事了?”

“沒有!”二姐擺擺手說,一邊喊紅花給她倒茶來:“把煮的花生拿些過來!”

董芳雲最近常來找二姐,來了也不是有事,就是坐着跟二姐說話,不說話就幫着照顧昌圓,這幾天她就給昌圓做了幾件小衣裳了,她手上的活雖然不如青蘿漂亮,可針腳細密紮實,特別是給昌圓做的衣裳,布全部揉軟了,線全都藏在裡頭,怕刮傷了孩子的嫩肉。

“哪至於就那麼嬌氣了?”二姐見她這麼費事就說了兩句,她抿着嘴溫柔的笑道:“孩子嬌一點是應該的。”再說,反正對個孩子好她也甘心情願,對着別的人好,人家記不記得她的情還不知道呢。

過了十五沒幾天她就把那丫頭給接回來了,特地領給大太太看了看,當天晚上段浩守就是跟丫頭睡的。從那以後她就不愛呆在屋裡了,白天的時候照顧昌興和昌隆,孩子睡午覺她就過來找二姐,晚上回去後先躲在竈下忙東忙西的,等人都回屋了她纔回去睡覺。然後就躺在屋裡整夜整夜睡不着望着帳子頂。

其實隔壁丫頭那屋也未必有什麼動靜,有她也未必能聽到,可是她就是覺得自己的每一根弦都是繃緊的盯着隔壁,一在屋裡呆着心就靜不下來。

她也沒什麼地方去,幾個妯娌裡想想魏玉貞、楊巧兒還是許詩清,她還是喜歡二姐。

她覺得二姐這人不多事,也不愛找事,更不會多嘴多舌。她羨慕二姐,可又不知道自己羨慕她什麼。有一個好孃家?能生兒子?都沾點邊又都不是。

她覺得要是今天是二姐在這裡,看着自己男人跟個丫頭睡覺,她不會像她這樣。

二姐的心是定的,不會跟着男人走。

董芳雲不會說,心裡有事也說不出來,慢慢的她自己都習慣了。她就是坐在二姐屋裡也是一個字都沒跟她說。

二姐其實挺想跟她聊這個的,段浩守屋裡多了個丫頭的事家裡其實都知道了,不知道的慢慢也都聽說了。二姐本着跟董芳雲有同樣想法的‘賢妻’挺想跟她取取經,她覺得她們兩個聊這個還是很有共同話題的,所以董芳雲來找她時她非常高興,太好了,省得她再想辦法去打聽了。平常買個丫頭倒簡單,這種丫頭還是要有點門道的吧?她打算依着葫蘆畫瓢,董芳雲是怎麼做的,她照做就是。

可董芳雲看起來就是不想說這個的樣子,她也不好去問,心裡嘀咕起來:難不成,像董芳雲這樣的賢惠人心裡也有點別的想法?

第 192 章第 177 章第 61 章第 198 章第 125 章第 187 章第 112 章第 157 章第 64 章第 240 章第 235 章第 73 章第 102 章第 36 章第 109 章第 7 章第 57 章第 242 章第 212 章第 46 章第 196 章第 27 章第 47 章第 221 章第 145 章第 151 章第 75 章第 36 章第 182 章第 177 章第 206 章第 16 章第 183 章第 30 章第 225 章第 81 章第 145 章第 56 章第 83 章第 140 章第 39 章第 1 章第 203 章第 145 章第 237 章第 242 章第 41 章第 192 章第 173 章第 92 章第 2 章第 5 章第 28 章第 13 章第 173 章第 130 章第 121 章第 184 章第 158 章第 118 章第 175 章第 77 章第 210 章第 212 章第 11 章第 67 章第 32 章第 140 章第 26 章第 228 章第 146 章第 174 章第 212 章第 159 章第 224 章第 27 章第 212 章第 153 章第 116 章第 158 章第 229 章第 185 章第 75 章第 245 章第 41 章第 103 章第 25 章第 221 章第 242 章第 63 章第 187 章第 60 章第 84 章第 31 章第 210 章第 177 章第 204 章第 159 章第 238 章第 50 章
第 192 章第 177 章第 61 章第 198 章第 125 章第 187 章第 112 章第 157 章第 64 章第 240 章第 235 章第 73 章第 102 章第 36 章第 109 章第 7 章第 57 章第 242 章第 212 章第 46 章第 196 章第 27 章第 47 章第 221 章第 145 章第 151 章第 75 章第 36 章第 182 章第 177 章第 206 章第 16 章第 183 章第 30 章第 225 章第 81 章第 145 章第 56 章第 83 章第 140 章第 39 章第 1 章第 203 章第 145 章第 237 章第 242 章第 41 章第 192 章第 173 章第 92 章第 2 章第 5 章第 28 章第 13 章第 173 章第 130 章第 121 章第 184 章第 158 章第 118 章第 175 章第 77 章第 210 章第 212 章第 11 章第 67 章第 32 章第 140 章第 26 章第 228 章第 146 章第 174 章第 212 章第 159 章第 224 章第 27 章第 212 章第 153 章第 116 章第 158 章第 229 章第 185 章第 75 章第 245 章第 41 章第 103 章第 25 章第 221 章第 242 章第 63 章第 187 章第 60 章第 84 章第 31 章第 210 章第 177 章第 204 章第 159 章第 238 章第 50 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