又過了三天,馬耆山獅子峰上的議事大廳,李嘯正與李長材與付鐵商討登記造戶的細則,李忠文、劉揚壯、劉一顯風塵僕僕地進來,將雄唐所的統計報告交給了李嘯。
“稟大人,據學生等人實地察驗,我安東衛雄唐所,北至靈山衛夏河前御所,南到日照城前繡針河,東抵大海,西接莒南縣與五蓮縣,西面地界與我軍所駐的馬耆山連爲一處,整體爲東西長,南北窄的地勢。據我等測估,雄唐所之地方圓共有800多裡,是原左千戶所的兩倍有餘。”李忠文率先講道。
“那可知雄唐所土地情況爲何?”這是李嘯最關心的問題。
“稟大人,據我等調查,雄唐所現有耕地約有二千多畝,基本是在靠近日照城的南面一帶,品質皆爲中下之地。其餘土地,小部分地區爲雜草灌木,大部分地區爲亂石鹽鹼地。”劉揚壯拱手說道。
“什麼?耕地才只有二千多畝?”李嘯聽到這個數字,忍不住表示懷疑。
前世的他看過明末的資料,明朝萬曆年間,江南之地一個千戶所中,耕地常在萬畝以上,在南直隸太平府建陽衛、蘇州府鎮海衛之類的富裕衛所,其中一個千戶所更有多達兩萬多畝的上好熟田。哪怕是在北方邊地的大同鎮,宣大鎮等地,一個千戶所最少也有六七千畝耕地。而現在自已擁有兩個千戶所還大的面積,卻只有可憐的二千多畝耕地。
這真是人比人。氣死人啊。
李嘯突然想到什麼,他長嘆了一口氣,在心中苦笑:“朝廷真是用心良苦啊。”
李忠文在一旁接過話來:“稟大人。我等仔細查過,確實只有二千多畝田地,基本爲原先各個千戶所的將領的私人莊田,自耕農極其稀少。這些安東衛原有衛所將領逃離雄唐所後,其下的佃戶也基本全部逃光。現在雄唐所中,不包括沿海漁民,只查得各處散居百姓共1253人。”
李嘯復嘆道:“雄唐所土地貧瘠。人口鮮薄,雖說早知情況如此,卻未曾想到竟只有這麼點百姓。”
李長材聞言。眼中卻突然精光一閃,忙說道:“大人,現在安東衛一分爲二,各千戶所也名存實亡。在下覺得。不如趁機全部收回這些無主莊田。優先賞賜給我軍有功將士的家屬耕種。如此,既可先解決一部分家屬人員的的工作,日後,他們繳納糧稅,也可爲我軍多少增加一些糧食儲備。”
李嘯點頭道:“長材這個建議極好。優先給有功軍士家屬土地,定會大大激發將士們作戰的積極性。我準了,可立刻實施。就按軍功大小選擇軍士家屬吧。”
劉一顯在一旁發問:“那大人打算一戶家屬分多少土地?”
李嘯反問道:“劉叔以前也是老莊稼把式,你覺得分多少好呢?”
劉一顯見李嘯詢問自已。忙道:“若是一般的五口之家,則要二十畝的土地才能養活全家人。現在我軍中軍士。皆爲流民兵員,家屬甚少,一戶人家最多不過三人,大部分只有一二人,就按每戶分給十五畝吧,雖然都是中下品質的田土,但可保全家無飢餓之虞,尚可繳納一些餘糧。”
劉一顯說完,劉揚壯補充道:“劉甲長的安排甚好,李大人,我等還需考慮,這些田土應該只分給有勞動能力的家屬,這才能保證耕作順利進行。”
李嘯點頭道:“兩位的建議很好,就按每戶十五畝劃分吧。從有軍功的家屬中,挑揀出除了自家的戰兵外,至少還有二名已成年家庭成員,並有勞動能力的家屬,給他們分發田地。”
李忠文問道:“同知大人,那現在田土分發下去了,那每戶的農具、耕牛、種子之類該如何解決呢?”
李長材聞言,連忙說道:“這些新分田地的農戶,皆不熟悉當地環境,我軍可統一從安東衛城先行籌買,各分田農戶再從我軍處分購農具與種子,然後耕牛按十戶人家分一頭耕牛爲基準來集體購買。”
李嘯點頭笑道:“到底是人多智廣,各位的建議都是極好的。這樣吧,每十戶人家設爲一里,內設里正一名,由這十戶人家中品德良好年紀較大者擔任,耕牛由里長負責管理,各戶耕田用牛時,從里長處領用。”
劉一顯這時笑着問道:“大人,現在分配了土地,該如何收取糧稅呢?”
“這個問題嘛,這兩天我會好好考慮一下。”李嘯沉吟了一下說道。
李嘯突然想起了什麼,連忙問道:“劉揚壯,你的軍功統計審覈完成了沒有?”
劉揚壯忙道:“早有幾天就完成了,這幾日一直在外面勘察土地資料,沒來得及上報給大人。全軍陣亡傷殘軍士總共的撫卹銀子爲69640兩,獎賞有功將士的銀子總數爲32890兩。總額爲102530兩。”
李長材聞言感慨:“我軍萬事未動,又是一大筆銀子花出去了。”
李嘯笑道:“撫卹獎勵將士,乃我軍信義之根本。這銀子,哪怕再困難,也要分文不少發給將士們。這樣吧,李忠文與劉揚壯你們兩人,給你們兩天時間,立刻去挑揀合適的軍功家屬,製作田土地契。兩天後,我要召集全體人員,統一下發撫卹獎賞銀子,分發田地。”
衆人齊聲領命應諾。
兩天後,在已建好的忠烈祠前,李嘯昂然站在一塊突立的岩石上,他面前,李嘯軍中全體成員默然佇立。
很多人用敬畏的眼神看着面前意氣勃發的李嘯,又不自覺地偷偷打量他身後,那累疊在一處的滿滿銀箱。
在率領衆人恭敬祭拜了忠烈祠中的813位英魂後,李嘯激昂的語氣在每個人耳邊響起。
“諸位,我軍自成立以來,多歷戰陣,每建勳功,皆賴各位齊心同力,精誠共致而得。往日本官曾對全軍將士言明,凡爲我軍奮戰者,傷亡者有撫卹,有功者得獎賞,此乃我軍永遠不變的核心規定。現在戰事略平,我軍得有雄唐所爲基業。現爲全軍有功軍士頒發撫卹與獎勵銀子,望各位今後更要努力上進,奮勇作戰,爲我軍,我自已建得更大功業,更多榮譽!”
李嘯言畢,下面齊聲喊叫:“謝同知大人恩賞!我軍萬勝!”
李嘯一揮手,李長材上臺喊道:“下面我念到名字的將士或家屬,上臺畫押領賞。”
李嘯欣喜地看着一個個喜笑顏開的軍士隨着李長材的念唱走上前去,在簽字臺上畫押後,從後面的後勤隊長劉揚壯手接過屬於自已的賞銀。
當然,也有很多陣亡將士的家屬表情悲痛地上來領賞,甚至有些家屬哭得捶胸頓足,手捧着撫卹銀兩,向已成爲忠烈祠中一縷忠魂的親人,遙遙致意。
李嘯背過臉去,不讓軍士們看到自已眼中的感傷。只是他的臉色,卻是越發堅毅而執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