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

一週後,從各地招民夫修路的劉一顯與常正回來了,在把入選的修路的人數報給李嘯後,李嘯大吃了一驚。“好傢伙,竟然招了6000人”

劉一顯臉上笑開了花:“大人你的條件這麼優厚,周圍的五蓮、莒南、沂南、蒙陰等縣,願意來的流民與百姓實在不少,甚至還有兗州府的人聽聞修路消息也趕了過來,我與常正還淘汰了好些身材瘦弱者,不然人數還會更多。”

常正也在一旁趕緊補充:“大人,現在人員已齊,應該可以開始修路了。”

李嘯笑道:“甚好。昨天忠文已將堪察好的路徑報給了我,那麼,從明天開始,就開始安排修路吧。由你們協助明光大道總負責人李忠文,手頭上的工作先交給下屬處理,務必早日將這條道路建好。”

現在有了充足的人力,李嘯可以把這條明光大道修得近量完美了。

再把李忠文也叫來後,李嘯對他們三人講述了自已的要求與規劃。

按李嘯的規劃,這條道路,首先開挖地基,至少要達半米深,要去除上面的浮土與軟土,將路基修建在底下堅硬的岩石層上,才能保證明光大道修好後,不會輕易下陷,能夠長期使用。

挖好地基後,李嘯要在上面先鋪上從蒙山與馬耆山上開鑿下來的碎青石塊,先在地基上鋪一層,從而減少滲水,增強道路承載力,並減少磚頭使用量。而道路的兩側,則有青石條固定,從而防止邊緣的磚頭易破損。

鋪好青石板與青條後,接下來,便讓民夫在碎青石塊上用水泥與河砂製成的混凝土鋪設磚頭,讓磚頭最後與兩旁的青石條成同一水平面。

最後的工序,便是在磚頭與青石條上再鋪上一層厚實的混凝土,整條明光大道便宣告勝利完成。

完美主義者李嘯。還打算利用後世的經驗,每隔個十來米便用木板隔斷混凝土層,從而保證路面不會因爲熱脹冷縮而輕易變形開裂。

其實李嘯的這個設計規劃,相當於現在連接城鄉的二級公路的標準。

“大人此法真是極好。學生在想,此路若修好,當可長期造福我軍與沿途百姓。”李忠文聽完李嘯的計劃,由衷誇讚。

劉一顯在一旁問道:“大人。這路要修多寬才合適呢”

“這寬度嘛,定爲可並排過六輛板車。”李嘯毫不猶豫地說道。

李忠文、劉一顯、常正三人皆吃了一驚。李嘯設定的寬度未免太寬了吧。要知道在大明朝。基本上比較好的官道也就是並排三輛板車的寬度,只有李嘯規劃寬度的一半。

“大人,這樣設計,可會有浪費之嫌。”常正猶豫道。

“不會,因爲,接下來,本官打算讓工匠改進下我軍現在用的人力板車,準備將其改爲用雙馬拉的四車,這四車。車身寬度可定爲現在板車的2倍半大,從而更好更多地裝載貨物。這樣,旁邊再加上半個板車寬度的餘量,正好是半條道路的寬度。如此一來,行走就會更寬鬆方便,也能更好與迎面行來的四車互相避讓。”李嘯侃侃而談。

李嘯所設想的這種馬車,原型是正在英國城鄉四處奔馳的歐式四車。在通行良好的道路上,一輛四車可載八千斤貨沒有任何問題。

“學生明白了,大人所謀,實在是高瞻遠矚,謀劃長遠。忠文受教良多。”李忠文又是一番感慨。

“大人,卻不知道。這明光大道多久可修好通行”劉一顯亦在旁邊感慨。

李嘯心下亦是沉吟,他在前世看過一些修路的資料,裡面記載了有一條長30公里,但與他籌建的明光大道寬度相同的城鄉二級公路,300人的施工隊,修好的時間是6個月。

當然,李嘯與現代的施工隊來講。有劣勢也有優勢。

李嘯的一個優勢在於,他是最高決斷者,可以讓下面迅速執行自已的決定。而不象後世一樣,從立項,到審批,到實地考覈,到起動資金到位,到發標承建,到各種施工資格審查,到沿線原有建築拆遷,居民賠償與安置,到各類物料備齊等等,有一系列的名目要通過,這樣一來,李嘯開工的時間,比現代至少要提前近兩個月。

另一個優勢則是,現在的李嘯有豐富的人力,6000人的修路隊伍堪稱明朝第一,達到了美國當年修建橫貫美國東西部的大鐵路使用華工人數的一半。

當然,李嘯的劣勢便是,他沒有現代化的施工設備,只能全憑人力與畜力。所以在個人施工效率上,遠不如現代社會。

李嘯在心裡計算了下,刨去那些繁瑣的準備,實際上那條30公里的城鄉二級公路的修路時間只有4個月。平均每人每月修路里程爲0.025公里,也就是25米的樣子。

那麼,在缺乏施工設備明朝,按3個人抵一個現代修路工人的效率來計算,6000人一個月可修100裡。按全程500裡的路程最長值來計算,要5個月方可修好。當然,再加上誤工與修建一處拱形橋樑的時間可能要多花二個月。而且,就算再加上採集碎青石塊與石條需要的2個月時間,最多9個月就可全部完工了。

李嘯還打算再快些,因爲在明朝,可沒有什麼勞動保護法,他完全可以讓修路的民夫從天剛亮就開始工作,直到天黑再結束。這樣一來,工人每天干活時間可達十二小時以上,可以大大縮短完工時間。

李嘯緩緩言道:“本官初步估計,按現有人力計算,每天從早幹到晚,大概7個多月可完工,還望各位抓緊時間,務必早日完成,界時,本官另有獎勵。”

李忠文、劉一顯、常正紛紛欣然應諾。

李嘯粗算了一下,這6000民夫,因爲做的是下苦力的事,飯量大,而自已沒有多餘的魚肉來補充,那麼每人每天三餐估計要吃二斤米糧,大概一個半月就能吃一石,半年就要吃4石,按7個月算6000人就是28000石,以及8400兩銀子的工錢。

李嘯心下暗歎,現在自已總共剩餘了3萬多石米糧,半年後,這些民夫與全雄唐所的李嘯軍的軍兵與廠礦員工,還有正在修軍營的400多民工,加上幹苦役的1000多俘虜,絕對能把這些存糧吃個一乾二淨,幸虧自已在蔡守那裡定了5萬石糧食,才能保證全體人員的伙食供應。

當家才知柴米貴啊。

如果算上所使用的磚頭,水泥,河砂,青石等物料錢,李嘯的這條明光大道,除了在技術與工藝上堪稱明朝第一路外,造價與成本也堪稱明朝第一。

“爲政者,當謀之長遠,這是造福子孫之事,要做就要做到最好。我雄唐所這條大明第一路,一定要儘快建好。”面對三人還有些疑慮的目光,李嘯語氣堅決地一錘定音。。

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97章 陳子龍第29章 傻漢劉喜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50章 二將爭雄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74章 如何封賞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61章 孫之獬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38章 戰陣配合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
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38章 戰陣配合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73章 俘虜與朝爭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46章 獨特優惠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97章 陳子龍第29章 傻漢劉喜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77章 宴會暗流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50章 二將爭雄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204章 兗州危急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74章 如何封賞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61章 孫之獬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6章 歸程驚變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01章 東江總兵黃龍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02章 滿載而歸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38章 戰陣配合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