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5章 轉手生意

看到王大目故作神秘的樣子,李嘯大笑道:“卻不知王兄之寶爲何物,且讓賢弟觀之未遲啊。”

王大目訕笑道:“唉,你還真是個不見兔子不撒鷹的主兒。也罷,讓你見了再說。”

不一會兒,那一衆人紛紛走近了牛蹄墩。

李嘯看得清楚,共來了約三十來名民伕,另有兩輛大板車,一輛板車是裝着挖埋屍體的鐵鍬鐵鋤之類,而另一輛則用布摭得嚴嚴實實,兩旁還各有一名步兵護衛。

王大目指着那輛摭得嚴嚴實實的大板車,滿面笑容說道:“看,寶貝在那。”

李嘯疾步走過去,正欲掀開蓋布觀看,王大目連忙按住他的手,擠着眼睛笑道:“賢弟,別忘了要謝我。”

李嘯還未回答,王大目猛地一掀蓋布:“請看。”

滿滿一板車的各類兵器與鎧甲,帶着一股鐵器獨有的鐵腥味,剎時出現在李嘯的面前。

李嘯定定地呆看着,高興得幾乎難以用言語來表達。

如果不是顧及在這麼多民伕面前不能太過失態,他激動得簡直想揮着拳頭跳起來。

王大目在一旁笑嘻嘻地看着李嘯有如一個餓昏了頭的人見到一桌美食一般,瞪着眼睛望着那些武器鎧甲,喉頭不停吞嚥涌動。

李嘯走到王大目面前,鄭重地抱拳致禮:“王兄,多謝你送來這些寶貝,這些可都是我現在急需之寶啊。”

王大目拍拍他的肩膀,搖頭笑道:“賢弟,你勿謝我,要謝,就謝黎大人與蘇大人吧。”

李嘯不覺怔然,王大目便向他說道,昨晚黎應笙千戶與蘇福百戶回去後,黎大人感嘆,現在李嘯要組織義軍,雖然自已買刀給了500兩銀子,但這點錢對於李嘯來說,怕還是懷水車薪。黎大人認爲,李嘯現在最缺的應該就是武器與鎧甲了,所以黎應笙大人決定,讓蘇福大人拔碑廓百戶所內一部分存放武器與鎧甲給李嘯,算是再爲李嘯組義軍剿匪提供一點力所能及的幫助。

有一點沒王大目沒說,那就是,昨晚蘇福雖一口應諾了黎應笙的要求,但是今天讓王大目去武庫搬拿東西時,蘇福還是悄悄地囑咐了他,儘量拿些質量一般的武器與鎧甲送給李嘯就好了。這樣,人情能給黎應笙做足,但自已也沒太吃虧,做人嘛,不能太實誠了不是。

李嘯是個心細之人,很快就發現了送來的武器與鎧甲多有生鏽與損壞之處,不過他沒有露出任何不悅之色,反而微笑着從懷裡掏出十兩銀子送給王大目。

“小弟多謝賢兄,這點銀子,略抵些兄臺的跑腿辛苦。”李嘯真誠地對王大目說道。

王大目略一推脫,便笑着接入懷中。隨後,他立刻招呼民伕將這輛裝滿武器的板車拉入墩內,

然後就讓民伕們卸貨於地。

很快,卸完貨後,王大目又讓民伕把空車拉出墩去。

隨後,他告別李嘯,帶着那些民伕拉着這兩輛板車去裝屍體,準備去離這二里多遠的亂葬崗上挖坑埋了。

等他們用板車裝上屍體都離開後,李嘯回到墩內,開始仔細清點那一堆武器鎧甲。

清點結果如下:

1、腰刀十把,二把嚴重生鏽,五把輕微生鏽,一把刀柄鬆脫,只有兩把完好。

2、長槍十八根,八根槍身的木杆嚴重腐爛,十根槍頭嚴重生鏽,五根略有生鏽,只有三根完好。

3、軟弓三副,硬弓一副,輕鐵箭三袋,錐頭箭一袋,三棱點鋼重箭一袋。其中一副軟弓弓體略有開裂,一副弓弦鬆脫,硬弓尚完好,因長期未用,上面積存灰塵甚多。箭袋中各箭矢尚完好,只是均有箭頭生鏽的現象。

4、普通棉甲三副,普通細鐵甲二副。兩副棉甲內襯鐵片極薄,上面柳釘鬆脫,並有股濃重的黴味。兩副細鐵甲脫落鐵片處甚多,很多處鐵片已嚴重生鏽,用手抓起一抖,鏽渣撲撲而落。

5、小盾牌五塊,一塊木料長滿黴斑,一塊外圈固定鐵環脫落,另三塊除略生鏽外尚完好。

李嘯默默地長吁一口氣,雖然蘇福等人有意挑了這些質量較差的武器與鎧甲送給自已,但管中窺豹,也完全可以看到大明官軍的武器保養與武庫管理有多麼鬆散與懈怠。

不過,現在的他,一窮二白,有人送這些東西給他就相當不錯了,李嘯覺得,如果把這些武器鎧甲好好打磨翻新下,倒也不是不能用。

李嘯一個人忙了好一會兒,才把這些武器鎧甲搬到墩臺上去。

隨後,他拿了一塊磨石,開始仔細地給武器磨去鏽跡。王氏與孟氏無事,也上墩臺來幫李嘯打磨武器鎧甲。

人一專心做事,時間就過得快。不知不覺午時過了,李嘯等人聽得墩臺下人聲嘈雜,他便知道,應該是劉一顯常正回來了。

李嘯放下吊橋,劉一顯與常正兩人都是滿臉大汗,但臉上卻泛着興奮的紅光。

李嘯看到,他們帶來了十多名泥水匠與木匠,共趕着五輛大車回來,兩輛車上放着堆疊隆起的磚瓦材料,兩輛車則載着滿滿當當的大小草墊,還有一輛裝滿了一袋袋白色的麪粉。

劉一顯邀功般地笑着走過來說:“李總旗,請了十名泥水匠,三名木匠,磚瓦草墊等建材均已備好,可以好好開始整修下牛蹄墩及修建流民草棚了。”

他的話剛說完,一旁的常正趕緊擠過來說道:“李總旗,我在那豐糧商行買了十五石麪粉,把這傢伙的麪粉存貨都搬完了,那個瘦掌櫃可樂壞了,估計他還從未一次賣過這麼多面粉呢。這價格是按五兩二錢算的,共花了78兩銀子。本來我想着再去其他糧店看看,但那瘦掌櫃對我說,過個幾天就有從南直隸運來的新面到貨,我想了想,也覺得過段時間再去買也行,畢竟一時也吃不了這麼多,墩裡還在整修也不好存放。”

他一口氣說了這麼多,滿嘴白沫,卻興致極高,神情中有種終於辦成了大事的欣快。常正連忙把剩餘銀子交給李嘯,李嘯笑着接過,對劉一顯與常正兩個人拱手說道:“二位辛苦了,先好好休息下吧。”

劉一顯卻連連擺手:“不累不累,還是趕緊安排匠人整修牛蹄墩要緊。”

很快,牛蹄墩裡呈現一片熱鬧忙碌的景象。

劉一顯帶着匠人們卸材料,調泥灰,除去墩內殘餘的火燒損毀物件,喧鬧不停地整修牛蹄墩內部建築。

李嘯則與常正兩人卸麪粉,一包包擡上墩臺,堆放於望廳內。

王氏與孟氏則在廚房竈臺前忙着蒸白麪饅頭與黑麪饃餅,她們按李嘯的吩咐,要給包括泥水匠人在內的每個人,都能有一個大白饅頭和二個黑饃餅。

上得墩臺的常正立刻發現了那一堆碑廓百戶所贈送武器鎧甲,不由得露出了驚喜莫名的神色。

李嘯告訴他武器鎧甲的來歷,常正聽完,手捏着一把軟弓,一臉思索狀地說道:“李總旗,在下倒有個想法。”

李嘯讓他講下去,常正便急急地說道:“現在我們要招的戰兵,只有盾兵與槍兵,這些弓箭與小盾牌卻無甚用處。墩內只有你我會使弓,而培養一名合格弓箭手又太費時費力,不若做把轉手生意,看看有人要的話,把這些多餘的弓箭盾牌賣給他們,估計能回籠不少銀兩呢。”

常正說完,李嘯心裡頓時電石火花般的靈光一現,好主意啊!

這轉手生意,馬上就要做。

他在心裡立刻想到了一個人,李嘯敢肯定,這個人,一定願買下這些盾牌與弓箭。

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61章 孫之獬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83章 收服海寇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97章 陳子龍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73章 圈套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2章 牛蹄墩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210章 朱徽姵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2章 牛蹄墩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69章 吳三桂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210章 朱徽姵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32章 隆重饋贈
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61章 孫之獬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14章 不如歸去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83章 收服海寇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97章 陳子龍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73章 圈套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2章 牛蹄墩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98章 後金之亂(四)第23章 署總旗的野望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210章 朱徽姵第198章 夜談延攬第2章 牛蹄墩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69章 吳三桂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210章 朱徽姵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232章 隆重饋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