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

王銘世喊了三遍,讓他鬱悶的是,對面的李嘯軍,一動不動,肅然靜立。彷彿根本未聽到一般。

李嘯怒喝:“王銘世!你這個卑鄙小人,我軍皆是忠義之人,豈會被汝所惑!爾休逃,待我一箭取你狗命!”

李嘯言畢,隨即取出硬弓,搭弓上箭,嗖地一聲,狠射而去。王銘世遠遠的覷見,連忙拔馬迴避,只聽得當的一聲清脆爆響,王銘世右肩上,連接肩鎧與胸甲的精銅饕餮,被李嘯狠射而出的一支三棱點鋼重箭瞬間射飛。整個右肩甲霎時脫落,只連着兩根細絲帶吊於肩上,有如一塊爛旗一般,隨着逃回的座騎上下晃動,滑稽而狼狽。

看着王銘世倉皇逃去的背影,李嘯全軍,發出一陣歡快的大笑。

軍兵們在笑,李嘯的內心卻有如刀絞!

馬耆山,這個好不容易纔到手的小小基業,現在竟已落於王銘世之手!

如果只是丟失了馬耆山上積存的糧食綢緞與金銀,李嘯不會太難過。最讓他揪心的是,象李長材,李忠文、常正、付鐵等留守人員,以及那些家屬與工匠,他們現在怕是已落入王銘世魔掌!

他們的命運將會如何?李嘯不敢多想,也害怕多想。

李嘯看得到,張行猛、雷傲、上官雲傑等從馬耆山就跟着自已的將領,雖保持沉默,但望向自已的眼神有明顯的驚慌之色。

李嘯的部隊,真真成了無家可歸的一隻孤軍了!

長長吸氣的李嘯,努力讓自已保持平靜。

事到如今,後悔與悲傷俱是無用,唯有死中求活,纔是唯一道理!

平靜下來的李嘯,看得仔細,前面幾百步外靠牆列陣的王銘世部,約有近兩千多人,因爲缺乏訓練,歪歪扭地擺出散亂的陣形。李嘯看畢,眉頭一皺,嘴角卻是泛起了一絲冰冷的笑意。

“趙傑!速將那四門紅夷大炮推出,對準敵陣轟擊!”

“得令!”

在紅夷大炮炮手們咬牙將那四門大炮推出來時,趙傑突然想到了什麼,迅速地跑入陣中,找到那三名葡萄牙人,急急說道:“三位先生,現在我軍被敵兵攻擊,情況萬分緊急,但我軍對紅夷炮操作不太熟練,象矩度、銃規等測量計算工具還不太會使用,我現在一人只能教習一門紅夷大炮,懇請三位緊急教會我軍炮手,指導另外三門紅夷大炮轟擊作戰!”

薩琮一躍而起:“我去!爲了正義而戰,是每個上帝子民應盡的義務。”說完,他快步跑向一門紅夷大炮。

阿彌額爾同樣急步而出,向一門紅夷大炮奔去。

拂朗亞蘭達猶豫了一下,然後狠狠地用葡萄牙語罵了一句髒話,也快步向最後一門紅夷大炮跑去。

紅夷大炮正在準備之際,李嘯喚過來張行猛,低聲喝道:“另外三路的具體軍情,你再詳細講來。”

“稟大人,據哨騎隊觀察,東路1000多敵兵距此最近,只有不到二里的路程。北路的1000多敵兵在其次,約有四里路程,南路的4000多敵兵敵兵距此最遠,大概有八里左右。”

“各路敵兵陣形如何?”

“稟大人,在下看來,東路與北路似是安東衛右千戶所與後千戶所之軍,因緊急趕路,戰形頗爲散亂。倒是南路之敵兵,陣形嚴整,行進整齊,不知是王銘世從何處拉來的援軍。”張行猛緊急回道。

李嘯聞言,心下一凜,他也知道,這王銘世祖孫三代據守安東衛,在此地關係是盤根錯節,臨近軍衛亦是多有人脈與關係,這4000多人的南路援軍,很可能是外衛前來。

如果單從兵力對比來看,除去沒什麼戰鬥力的輔兵,李嘯軍中可用戰兵只有約1200人不到。而敵兵兵力中,右千戶衛所與後千戶衛所各1000多敵兵,駐守碑廓百戶所的王銘世本部至少有3000多兵馬,加上來援的4000多外衛軍兵,王銘世這次動用的總兵力估計在一萬人以上!

敵我雙方兵力對比:接近10比1!

看來這王銘世,爲了消滅自已,真真不惜血本,徹底下了狠手啊。

只是王銘世啊王銘世,你要是以爲,僅憑着優勢兵力,便可將我軍一舉擊滅,實在是太過想當然了。

李嘯咬牙冷笑道:“憑爾幾路來,我只一路去!我命令,張行猛!我任你爲突襲大隊總指揮,率所部哨騎,上官雲傑突騎隊、黃策護騎隊,以及槍兵甲乙丙三隊出發擊敵,需得將東路敵兵一舉擊潰!”

“得令!”

李嘯隨後對張行猛附耳低言,張行猛連連點頭,臉上滿是欣喜之色,大聲吼叫着回答:“請同知大人放心,在下定不辱同知大人之任!”

鐵流滾滾,蹄聲隆隆,塵土飛揚,哨騎隊,突騎隊、護騎隊,以及槍兵甲乙丙三隊脫離本陣,開始迅速地向東行進。

李嘯目送他們離去,這時,趙傑報過稟報,四門紅夷大炮均已作好準備。

“很好!對準對面敵陣,齊射轟擊!”

“得令!”

四聲震耳欲聾的炮聲立刻響起,四門紅夷大炮炮口幾乎同時噴出熾熱的紅焰,四枚十多斤重的高聲尖嘯着的滾燙鐵彈,向隊面散亂的敵陣兇猛擊去!

王銘世手下的軍兵久疏戰陣,眼見得呼嘯的黑色炮彈向自已高速飛來,竟一時呆了,大部分人怔怔在站在原處。

在連綿響起的慘叫聲中,四枚呼嘯而來的十多斤重炮彈,有如死神的利爪,戳穿了敢於堵在它面前的一切物體,從那些呆怔站立的敵兵中,犁出四條血肉模糊鮮血飛濺的通道。

王銘世驚恐至極地看到,他身旁三名士兵被同一枚炮彈擊飛了腦袋,在肉眼幾乎無法看清的速度中,三名士兵的腦袋有同三個一同受到重擊的西瓜一般,徹底爆開!

那枚沾滿血肉與腦漿的炮彈,猶然力道十足,狠狠地砸在城牆下邊,發出一聲沉悶的“砰”的一聲,碑廓百戶所的城牆上,立刻長出了一道張牙舞爪的裂縫。

這四枚炮彈共造成了四十多名敵兵傷亡,按說,相比二千多人的敵軍,傷亡比率還是很小的,只是,這四枚炮彈造成的那種絕對死亡的效果和觸之即亡的恐懼,讓整個敵軍立刻陷入了一片混亂之中。

這就是李嘯要達到的效果,讓敵兵籠罩在恐慌之中,比真實殺傷敵兵,更能打擊敵人的士氣。

“站好了,都別慌,別慌!”王銘世大聲吼叫,手中馬鞭連連揮打,拼命安穩這幫哭喊混亂的傢伙。

他對李嘯恨得直咬牙。原本王銘世以爲,現在自已這個距離,是諸如佛朗機、虎蹲炮、神威將軍炮之類火炮的射程之外,他只需在此耐心等待其他三路軍兵到達,便可一舉向李嘯發動合圍進攻。卻沒想到,李嘯軍中,竟有4門射程超長的紅夷大炮,可以在這麼遠的距離對自已進行攻擊。

他孃的!狗入的王子敬,狗入的李化鯨,都他孃的在騙老子!說什麼李嘯已被叛軍李九成打殘,兵微將寡方退回安東衛,而自已在攻佔李嘯的老巢馬耆山後,只需在這支苟延殘喘的李嘯軍身上踢一腳,李嘯軍便會徹底完蛋。可恨老子不明就裡,上了這些狗入的當了!

現在倒好,我還沒打李嘯,李嘯這狗入的,竟然有紅夷炮來打老子。雖然殺傷有限,但這些射程超遠的炮彈,給士兵們精神上的打擊實在是太大了。

王銘世和手下的家丁,喊啞了嗓子,手中馬鞭呼呼作響,打了這個打那個,好不容易方將混亂的隊伍重新恢復了陣形。

只是,王銘世還未來得及喘口氣,又是四聲震耳欲聾的炮聲響起,四枚烏黑的10斤炮彈呼嘯着向惶惶不安的敵兵門猛擊而來。

“炮彈又來了,快跑啊!”

不知是哪個敵兵失聲地高喊了一聲:王銘世部的軍兵頓時崩潰了。

他們哭喊着,擁擠着,互相沖撞着,踉蹌地向光澤門跑去,宛如一羣顧頭不顧腚的野豬,一心只想找個可以藏命的地方,什麼軍紀,什麼命令,都徹底不顧了。

四枚炮彈還是追上了崩潰而逃的他們,將其中二十多名軍兵變成肢體殘破,手腳殘缺的死屍或重傷兵。

敵兵的恐慌更巨,他們撞開了未來得及徹底鎖死的光澤門,嘶吼着拼命向門內擠去,彷彿留在外面便是死路一條,而只有進去門內,方能有一線生機一般。

至少有十來名士兵在紛亂前擠的敵兵腳步下,慘叫着喪生。

王銘世連殺了三名軍兵,都未能擋住手下士兵的崩潰,他遠遠地看到李嘯的紅夷大炮似乎又在調整炮位準備下一輪射擊,王銘世臉色慘淡地向那一羣同樣滿臉驚慌之色的家丁揮了揮手,無奈地尾隨着崩潰的士兵,向光澤門逃去。

李嘯軍中立刻又爆發出了一陣熱烈的歡呼。

看到敵兵狼狽退回城中,李嘯軍中,無論是戰兵還是家屬工匠,人人臉上都露出如釋重負的歡笑。

三名擔任技術指導的葡萄牙人,給那些中國炮手們,一個個送去熱烈的擁抱。

“上帝啊,希望我們不得已的殺戮,能得到仁慈的主的寬恕與原諒。”拂朗亞蘭達喃喃感慨。

“亞蘭達,我們中國人有句話叫,用霹靂手段,顯菩薩心腸。相信我,你會得到上帝的原諒的,”趙傑走過來,向拂朗亞蘭達投來一個燦爛的微笑。

只有李嘯臉色平靜如鐵,他扭頭東望,全部的心思,都在張行猛的突襲隊身上。

東邊,一里多的路程外,張行猛“籲”地一聲,勒住了座騎的馬繮。

此時,張行猛和手下的騎兵,已能遙遙看清對面陣形散亂大步前來的敵兵。

這是安東衛右千戶韓佑的軍隊,在韓佑的帶領下,他們一直在慌忙趕路,渾然不知自已即將到來的命運。

張行猛臉上露出了得意的冷笑。

“全體騎兵聽令,一齊擺成楔形突擊陣!”張行猛昂然下令。

一隻一百多人的騎兵突擊楔形陣很快擺好,楔尖,是20名盔甲武器最精良的重甲騎兵,黃策的護騎隊,楔身,是上官雲傑的鐵甲突騎隊,楔尾,是身着棉甲機動靈活的哨騎隊。

騎兵整好隊形時,三隊槍兵也均已齊步跑了過來。

“全軍突擊!殺啊!”張行猛揮刀大吼。

“殺啊!”

“殺啊!”

“殺啊!”

作爲楔形陣的最尖頭,護騎隊長黃策一馬當先,手中騎槍槍尖閃着冷白色的光芒,直直地向着對面滾滾前行的敵兵中,一名身着明豔山紋甲,頭戴八瓣明盔的敵將衝去!

“敵將,納命來!”黃策一聲怒吼,手中騎槍挺躍如龍,一道筆直的寒光閃過,在這名將領的護衛家丁反應過來之前,黃策手中的鋒銳騎槍,以眼睛看不清的速度,將這名將領的前胸深深地紮了個透穿!

黃策隨即鬆手棄槍,以免因衝力過大,鬆手不及將自已胳膊扭脫臼。

這名將領胸口與後背立刻大量噴血,胸口帶着那杆浸滿鮮血的騎槍的他,雙眼翻白,喉嚨裡咯咯連聲,隨着嘴中一大口鮮血吐出,翻身摔下馬來。

安東衛右千戶韓佑,一招未發,即死於黃策槍下。

棄槍的黃策,隨即抽出騎刀,藉着馬匹依然疾速前衝的巨大勢能,對周圍的敵兵大砍大殺。

“不能死啊韓千戶!”韓佑的家丁隊發出連聲的悲鳴,只是很快,他們的叫喚立刻被隆隆的馬蹄聲與喊殺聲所淹沒。

全體騎兵組成的楔形陣,踩踏出一條筆直寬大的血路,在敵兵的連聲慘叫中,從整個韓佑的軍隊中直透而出!

至少有近300名敵兵在這次騎兵的突擊中,非死即傷。

突擊的騎兵方透陣而過,甲乙丙三隊槍兵已是高聲吶喊着,挺槍向混亂不堪的右千戶所敵兵衝來!

與此同時,騎兵的楔形陣的楔尖,又掉過頭來,向正慌忙迎擊李嘯槍兵的敵軍背後衝去!

右千戶所的敵兵立刻崩潰了。

這些久疏戰陣,氣喘吁吁趕到戰場上來的衛所軍兵,在主將突然陣亡的情況下,如何經得起李嘯軍這樣凌厲兇狠的突然攻擊。

接下來的戰鬥,變成了一場一邊倒的屠殺。

十來分鐘後,屠殺結束,敵兵死屍遍地,流滿戰場的鮮血,將堅硬的凍土浸潤成令人心驚的暗紅色,踩上去,十分地粘軟沾靴。

右千戶所敵兵全軍覆滅,只有二十多名逃得最快的騎兵,在突襲大隊長張行猛遺憾的眼神中,消失在東邊的盡頭。

而李嘯軍中,只有5名騎兵和5名槍兵死亡,另外有10多人受了輕傷。

“全軍聽令,不得打掃戰場,即刻返回本陣!”張行猛冷冷下令。

4000多字更新,求收藏,求推薦,本文在起點拓展組還有重磅圖推,歡迎各位讀者點擊。

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88章 疑忌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89章 密議謀反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19章 歸程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50章 二將爭雄第47章 孫婉兒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119章 歸程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97章 陳子龍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6章 歸程驚變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35章 集衆之謀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79章 虎嘯遼東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4章 河邊格鬥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4章 河邊格鬥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4章 葉小萍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9章 回家探親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9章 回家探親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25章 轉手生意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6章 歸程驚變第79章 虎嘯遼東
第96章 後金之亂(二)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88章 疑忌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77章 野鬼欺家神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89章 密議謀反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119章 歸程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74章 崇禎的憤怒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50章 二將爭雄第47章 孫婉兒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119章 歸程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165章 軍階考覈(下)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97章 陳子龍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3章 瀕死的少女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6章 歸程驚變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35章 集衆之謀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79章 虎嘯遼東第40章 高溪村之戰(下)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56章 最後的準備(二)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4章 河邊格鬥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4章 河邊格鬥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123章 碑廓破襲戰(四)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4章 葉小萍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9章 回家探親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9章 回家探親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227章 山谷圍殲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25章 轉手生意第51章 新的規劃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90章 凱旋獻捷第16章 歸程驚變第79章 虎嘯遼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