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19章 凱旋分配

衆人返程之際,雨勢終於開始減弱,待全軍返回兗州城之時,下了將近一天的大暴雨,終於停了,風舒雲緩,天邊出現了一條鮮豔的彩虹。

見李嘯率軍回城,幕僚陳子龍迅速地將兗州全軍的傷亡情況統計上來。

據統計,虎嘯軍此戰,全軍的傷亡人數爲,盾兵253人,槍兵587人,橫行隊28人,突騎32人,哨騎20人,護騎4人。輔兵366人,火銃兵67人。

而南門與東門的守軍的受損狀況更是驚人,徐州衛的經此一戰後,只剩下不到一千人的兵力。任城衛更是悽慘,只有五百不到的軍兵尚有戰鬥力。就連魯王臨時支援的1000人的儀衛司,也傷亡了350多人。

聞得這個數據,李嘯心下沉重。

這兩次兗州守衛城的勝利,虎嘯軍傷亡情況已近三分之一,不能不說亦是一份沉重的代價。

即便如此,這樣的勝利得來尚是十分驚險,畢竟流寇的人數實在太過佔優了。如果當初流寇攻下鉅野後直撲兗州,如果流寇的戰前準備充足長期圍城,如果流寇第一次作戰就全軍進攻,如果流寇在兗州守軍最危急之時沒有頭腦發熱全軍擁上。。。。。。那麼,兗州守衛戰的結果,該是另一番局面了。

李嘯心下長嘆了一聲,慶幸不已。

儘管自已在衆人面前,都是一副信心百倍心有成竹的模樣,但只有他自已才知道,能獲得這兗州守衛戰的勝利,確是險之又險啊。

隨後,陳子龍又稟報說,現在戰場已由輔兵與兗州丁壯粗略打掃了一遍,共斬殺流寇37692人,俘虜23560人,繳獲盔甲1萬餘件,馬匹3800匹。刀劍槍盾無算,另從死屍與俘虜身上共搜得銀兩10萬多兩。

李嘯很滿意陳子龍辦事的爽利,隨後讚揚了他幾句,便安排他和一衆屬下。立刻從兗州城緊急收羅船隻,將對岸的流寇糧草輜重緊急運回。

陳子龍等人,急急應諾而去。

李嘯安排完這一切後,突聞得震耳欲聾的鎖吶與鑼鼓聲,越來越清晰地向自已的方位行來。

李嘯心下暗道:“這般鼓樂之聲。定是魯王率衆前來勞軍了。”

果然,很快,李嘯看到魯王朱壽鋐、帶着泰興王朱壽鏞、郡王朱以派、巡撫李懋芳等人歡笑前來,後面還跟隨着一衆僕人扛着大批酒肉和銀箱,組成了一條長長的隊伍。

“李指揮使英勇多謀,力戰流寇,方使我兗州城池得以保全,孤王對李指揮使,不勝欽佩之至。”朱壽鋐一臉燦爛的笑容,遠遠地看到李嘯。便大聲喊話致意。

衆人行得近了,看到李嘯全軍又帶回了這麼多降兵與工匠女子,各人心下,對李嘯更加欽敬。

望着一臉笑得稀爛的朱壽鋐,李嘯微笑回道:“兗州得以保全,乃是衆將士齊心用命之結果,豈是李某一人之功。”

衆人歡笑,這個雨後的黃昏,整個兗州城牆之下,皆是一片歡欣的氣氛。

“李指揮使。現在流寇遠遁,卻不知可會捲土重來。”泰興王朱壽鏞臉上猶是擔心之色。

“稟王爺,據投降軍兵稟報,現在流寇全軍盡失。只有幾千殘餘人馬,正一路向西逃竄,估計是要再度與河南的流寇大部匯合,以圖再起。故而,李某認爲,相當一段時間之內。羅汝才部流寇斷無能力再犯山東。”李嘯一臉笑容地平靜地回答道。

旁邊的巡撫李懋芳臉上滿是驚喜,急急插言道:“那流寇既已西退而去,那諸如濟寧、鉅野、曹州等地,那我山東兵馬可盡光復其地矣。”

李嘯笑道:“流寇大部已滅,些須駐守殘部,巡撫大人若立即派出兵馬,當可一掃而滅。”

李懋芳長出一口氣,他熱絡地拍着李嘯的肩膀,雙眼之中,滿是希望的光澤。

如果不是朱壽鋐以天色已晚路途不便之故強行挽留,李懋芳幾乎想要立刻返回濟南府,然後便派遣兵將,收復失地。

魯王朱壽鋐笑着拍了拍李嘯的肩膀,指着擡來的牛羊酒食與十幾個大箱子說道:“李指揮使,此戰着實辛苦艱險,孤王現在帶了大批酒肉以饗將士,另外,本王獎勵全軍將士15萬兩銀子,以爲撫卹慰勞之意,請李指揮使代孤王分發。”

李嘯拱手笑道:“魯王殿下體恤將士,足見盛情,李某代全體兗州守軍謝過魯王殿下。”

朱壽鋐點點頭,又笑道:“李指揮使,敵兵已退,孤王在王府中備下薄宴,李指揮使該賞光入席了吧。”

李嘯拱手笑道:“魯王殿下盛情,李某恭敬不如從命。”

未等朱壽鋐回答,李嘯隨後又說道:“請魯王殿下先回,李某廝殺方畢,一身血漬,恐有污貴庭,且待李某處理更衣之後,再前往魯王府赴宴。”

魯王朱壽鋐大笑道:“好,好,那孤王便在府中靜待李指揮使大駕光臨。”

朱壽鋐等人回去後,李嘯立刻召集徐州衛指揮使劉知俊與馮囂兩人議事。

劉知俊背部受了傷,剛剛包紮好,本來年紀便大的他,臉色看起來頗爲蒼白。而任城衛指揮使馮囂,更是身上與腿上都中了劍傷,僥倖沒傷到要害之處,都已用白布裹好。

見兩人這般模樣,李嘯動情地說道:“二位將軍守城辛苦,請受李某一拜。”

兩人連忙扶起正欲揖拜的李嘯。

馮囂長嘆一聲說道:“李指揮使,莫要折煞馮某了,這兗州之戰,若非李大人這般高超指揮,我等早已亡於敵手矣。”

一旁的劉知俊同樣感慨而道:“若無李指揮使派出虎嘯軍援助我徐州衛軍兵,這南門怕是早已失了。李大人這般仁義擔當之人,劉某以前卻與李指揮多有過節,想來卻是慚愧。”

李嘯大笑道:“劉老將軍,往事休提,就此揭過。現在兗州終於成功守住,我等商量下戰後賞賜與俘虜分配事宜,方是要緊。”

三人大笑,隨後細談了一番,最終定爲三處衛所每處各拿5萬賞銀。

按說,虎嘯軍在這次守城戰中,出力最多,乃是絕對主力,本應多拿的。結果李嘯一錘定音,三家衛所平均分配,讓劉知俊與馮囂臉上更是滿是慚愧之色。

接下的俘虜分配,讓李嘯沒想到的是,任囂與劉知俊似乎皆不太樂意要。

“這般可惡的流賊,如何收得,我任城衛將士沒把他們一刀殺了,便是便宜了他們了。”馮囂狠狠地咬牙說道。

“老夫也是這般看法,這些流寇,殺人越貨慣了,極難管束,若帶回徐州衛,恐生不測。”劉知俊亦是一臉凝重。(。)

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73章 圈套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00章 獲救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25章 轉手生意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73章 圈套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35章 集衆之謀第88章 疑忌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60章 鬧餉(下)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35章 集衆之謀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210章 朱徽姵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36章 得道多助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69章 吳三桂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79章 虎嘯遼東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88章 疑忌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36章 得道多助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19章 歸程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206章 見面衝突
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73章 圈套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44章 馬耆山從此姓李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57章 婉兒之助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0章 火燒牛蹄墩(下)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00章 獲救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48章 騎兵百戶的血淚往事第120章 碑廓破襲戰(一)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25章 轉手生意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33章 最難收拾是人心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220章 承君之諾第73章 圈套第37章 槍盾訓練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35章 集衆之謀第88章 疑忌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0章 獨殺三匪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60章 鬧餉(下)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35章 集衆之謀第212章 兗州之戰(二)第210章 朱徽姵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71章 海商蔡守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221章 皇上賜婚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0章 獨殺三匪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06章 高龍堡守衛戰(三)第36章 得道多助第209章 防衛之策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69章 吳三桂第81章 海上驚變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79章 虎嘯遼東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33章 進京獻俘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208章 李嘯定計第200章 蝴蝶效應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216章 兗州之戰(六)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88章 疑忌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232章 隆重饋贈第36章 得道多助第22章 若不勝,請砍頭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168章 人口即財富第83章 收服海寇第119章 歸程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118章 晉升同知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195章 如何對付李嘯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206章 見面衝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