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1章 雄唐所

溫體仁在自家客廳,會見一臉笑容前來的曹化淳。

“溫大人,我觀那李嘯,言語恭敬,態度謙和,而且爲人甚是慷慨,此人當真不錯。”曹化淳呷了一口茶,一臉笑容地說道。

“我亦收到了此人之信件與禮物,這個李嘯如此年輕,倒是頗通人情世故,卻是難得,老夫沒有看錯他。”溫體仁回想昨日方勝送來的5000兩銀子與李嘯親筆信,感慨地說道。

“咳,還是溫大人你看得長遠,這釜底抽薪之計,端得極妙!李嘯擊殺王銘世,木已成舟,正是需得力求轉轘之際,那周大人卻定要征伐,實非上策矣。豈不知現在朝廷糧餉極缺,如何再負擔得起這樣一筆開支。”曹化淳臉上露出無奈的神情。

“他是被孔有德嚇怕了,所謂一朝被蛇咬,十年怕井繩,總歸是書生之見。”溫體仁臉上又露出了輕蔑的笑容。

“溫大人,這樣一來,這李嘯必定對大人感恩戴德,也許,此人日後可憑爲我等外力?”曹化淳的聲音低了下去。

“哼,那李嘯正日夜如居炭火之上之時,我之建言,讓皇上滿意從而息了起兵征伐之心,又憑空送了安東衛一半土地給他,他如何會不感激涕零。李嘯是個聰明人,自然會明白日後要如何與我等相處。”溫體仁臉上有掩飾不住的得意。

二人雙目對視,不覺大笑。

。。。。。。

很快。將安東衛以日照城爲界,一分爲二的聖旨頒了下去。

看着秉筆太監代寫完聖旨,年輕的皇帝回想起昨日駱養性與曹化淳的稟報。猶是一臉欣喜。

駱養性與曹化淳皆信誓旦旦地說道,確是那王銘世妒賢嫉能圍殺李嘯之軍,方被李嘯無奈反擊,而最終自取滅亡。而這李嘯忠誠正直,絕無反心,是皇上與朝廷可爲倚靠的棟樑之材。

這個消息,讓原本日夜焦慮的皇帝有如吃了一顆定心丸。一臉笑容舒展而欣慰。

封給李嘯那日照城以北的土地,約有兩個千戶所那麼大,心情大好的崇禎皇帝一時心血來潮。給這塊土地取了個頗具氣勢的名字,雄唐所。

飽受壓抑與打擊的崇禎皇帝心下希望,自已治下的大明也能象雄健的大唐一樣,威震八方。四夷賓服。

另外一半的安東衛。皇帝令原安東衛指揮僉事高懷恩與原來的安東衛一衆官員暫時代管。

皇帝在心中有種直覺,這個李嘯,雖然只是拔給他這樣一塊貧瘠荒涼之地,卻定能做出一番大事業來。

果是如此,卻不知是福是禍?皇帝聽着燒得劈啪作響的炭火,心下暗歎。

。。。。。。

李嘯率衆跪地叩拜,靜聽面前的太監宣讀聖旨。

“。。。。。。着安東衛指揮同知李嘯,即日駐防雄唐所。仍需勤爲砥礪,忠勉自珍。得酬朝望。以慰朕心。欽此!。。。。。。”

“微臣李嘯,領旨謝恩。”李嘯長揖一拜,從笑意盈盈的太監手中接過聖旨。

隨後,李嘯讓人捧出一盤300兩的雪花紋銀,送給宣旨太監。“公公一路遠來辛苦,李某這點心意,公公但請笑納。”

宣讀旨意的太監頓雙眼笑得眯成一條細縫,連聲笑道:“李大人,你真是太客氣了,咱家謝過了。”

目送着太監離去的李嘯,心情激動得無以言表。

張行猛大笑着湊了上來:“李大人,這下咱們終於有了名正言順屬於自已的領地了。”

雷傲同樣一臉歡喜,大聲說道:“入他娘,總算不用再看別人臉色了,這些日子,着實憋屈得緊。”

李長材微笑着走過來:“想必李大人得到這偌大一個雄唐所,定然又有新的規劃與安排吧。”

李嘯見衆情激昂,亦朗聲大笑道:“長材說得對,如何建設雄唐所,請各位隨我共議。”

馬耆山獅子峰上的議事大廳內,李嘯召集各名主要將領,喜氣洋洋地一同議事。

各人落座後,李長材率先發言:“李大人,現在我軍有整個雄唐所爲基業,實實可喜可賀。但在下以爲,還是首先要解決我軍財政與經濟,方爲根本。”

李長材話音剛落,後勤隊長劉揚壯迎着李嘯探詢的目光,立刻站起來說道:“稟大人,我軍現在總共有盾兵172人,槍兵428人,哨騎隊34人,突騎隊45人,護騎隊18人,橫行隊93人,火炮部隊152人,火銃兵308人,輔兵812人,後勤隊152人,醫療隊20人。另有家屬2120人,工匠321人。”

“很好,那我軍現在物資情況如何?”李嘯接着問道。

劉揚壯頓了頓,接着說道:“稟大人,全軍積儲爲:黃金3580兩,銀子268000兩,綢緞2230匹,糧草20320石,各類盔甲13620件,刀槍劍盾之類12950件,備用戰馬33匹。”

劉揚壯報完這一串數字,表情歡喜地說道:“現在我軍錢糧豐足,至少在這段時間內,當無錢糧匱乏之虞。卻不知大人將作何打算?”

李嘯笑道:“各位,本官打算,趁現在錢糧豐足,更需未雨綢繆,更多拓展經濟渠道。”

槍兵副哨長常正立刻跳了出來:“這個容易,現在我軍用不了這麼多刀槍劍盾,待我將其賣於附近縣城村寨,當可得好一筆收入。”

衆人皆大笑,常正被大家笑得摸不着頭腦,他訕訕道:“這可是個發財的好機會,有什麼可笑的。”

李忠文站了出來,對李嘯說道:“李大人所慮深遠,在下亦深以爲然。常隊長賣多餘的刀劍槍盾,亦是必需。只是,終非長久之計。”

“忠文,你覺得我軍現有條件下,開展何經濟事物爲好?”李嘯問道。

“稟大人,民以食爲天,在下以爲糧食問題,是制約我軍發展的根本。我軍現在有糧食2萬多石,包括家屬工匠在內的全體人員共4675人,按一人一年約需吃糧9石來計算,頂多只能吃半年多。那半年之後呢,是不是隻能花寶貴的銀子去買?忠文認爲,立刻組織人員開荒種地,力求在半年後產出糧食方爲要緊。”李忠文一臉鄭重地說道。

李長材皺着眉頭說道:“先生想法是好,只是現在雄唐所內,皆是鹽鹼荒地爲多,合適耕地卻是極少,如要產糧,豈不太過困難?”

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61章 孫之獬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94章 橫行隊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93章 崇禎皇帝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36章 得道多助第90章 凱旋獻捷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章 牛蹄墩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48章 面試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210章 朱徽姵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31章 雄唐所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93章 崇禎皇帝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
第77章 宴會暗流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109章 高龍堡守衛戰(六)第12章 小地主李長材第64章 戰功爭奪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161章 孫之獬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82章 大當家之死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94章 橫行隊第52章 武備定購與鐵礦計劃第93章 崇禎皇帝第76章 正式晉升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25章 轉手生意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4章 有寶送來第176章 我只一路去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36章 得道多助第90章 凱旋獻捷第214章 兗州之戰(四)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8章 有本事殺韃子去第157章 兵發矇陰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章 牛蹄墩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32章 李長材來投第185章 兩方角力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48章 面試第144章 李嘯的女人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88章 孔有德投韃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213章 兗州之戰(三)第28章 招募流民第140章 如何安排俘虜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183章 敗軍言和第125章 重奪馬耆山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210章 朱徽姵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34章 中秋佳節要訴苦第159章 奏凱班師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31章 雄唐所第141章 女子澡堂之爭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16章 稟功告退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66章 勳章與學習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51章 頂尖之劍第1章 悲催的穿越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21章 千戶黎應笙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93章 崇禎皇帝第72章 陳友德的突襲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