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

李九成的叛軍騎兵敗逃後,讓人振奮的戰場打掃立刻開始。

那些死掉或還受傷未死的叛軍士兵,皆被毫不留情斬掉首級,剝掉盔甲,收掉隨身武器,連身上所藏的銀兩也都被一一搜動,統一上繳登記。

很快,打掃戰場的結果報了上來,共斬獲首級1480顆,各類盔甲1300多件,刀劍槍盾1600多件,散碎銀子2300兩。打掃完戰場後,堡外全部部隊,包括昨天派出城外潛伏的突騎隊與橫行隊,全部回到堡中休整待命。

李嘯本可以獲得更多的頭顱,只是很多叛軍士兵的頭顱已被霰彈轟爛,碎得不成樣子,無法收集,只得作罷。

李嘯當即下令,命劉揚壯帶後勤隊及一些流民家屬,將全部首級用堡內積存的石灰硝好,盔甲與武器分別入庫。而繳獲的2300兩銀子,則全部賞給這次戰鬥中出了大力的火器部隊,突騎隊,橫行隊和長槍兵戊隊,各兵種按所斬敵兵人數大致分配。另外,戰死的10名軍士每人另發20兩銀子撫卹,傷兵每人發另10兩銀子撫卹,登記在冊後,與以前一樣,準備回安東衛馬耆山後發下。

此次戰鬥中受傷的8名傷兵隨後在堡內醫療所內,由徐肅的醫療隊悉心救治。

隨後,戰死的10名軍士在堡外迅速火化,裝入骨灰盒,先統一存放在一間單獨的倉庫中,等戰事完全結束後再作下一步處理。同時記下犧牲軍士的姓名籍貫軍種等信息,準備打完仗後刻好名牌,入祀忠烈祠。

李嘯同時又命令將外面那220多匹叛軍死馬拖回堡內,權當這幾日的軍糧。而那些被斬去頭顱的叛軍士兵,則統一扔在北面城牆500米外,疊成一道一米多高,幾百米長的矮牆,現在天氣極冷,這樣散碎的屍體很快就被凍成了硬梆梆的一坨。

李嘯這樣做,有兩個目的,一是要給對面的叛軍一個心理震駭,另一個也是希望用這道屍牆減緩下敵軍的進攻速度。

叛軍統帥李九成遠遠地看見李嘯軍將那些叛軍屍體扔出來堆成屍牆,氣得一張老臉直打哆嗦,他右手顫巍巍地舉起馬鞭,怒喝道:“全軍,全軍上攻,務必把屍體搶回!”

“父親,不可!我軍新敗,兵無戰心,不是意氣用事的時候!另外,即使搶得那些血肉模糊的無頭屍身回來,也只會使我軍軍士觸景傷情,士氣更加低糜。”旁邊的兒子李應元連忙阻止頭腦發昏的父親。

李九成懊惱地狠狠捶了下大腿:“我等老於用兵之人,竟中了李嘯這個王八蛋的詭計!本以爲轟塌了北面的城牆,我軍便可長驅直入,卻未曾想到此人如此詭詐,竟在城中復設了陷阱,以致我軍大意中計,悔之何及!”

李應元亦在旁邊咬牙道:“那李嘯着實可恨,他竟早早在西門外設了伏兵,先是出騎兵截殺我潰散步兵,後又引誘我騎兵追擊,竟又斬得我200多寶貴騎兵。此人之詭詐,端的不可小視!”

李九成恨恨道:“現在午時過了,我軍新敗,氣勢已墮,今日不可復戰。元兒,等會召集將領,商議軍事,明日定要攻下這可惡的高龍堡,哼,城破之際,老子要親手斬下李嘯的狗頭,祭奠我軍將士!”

叛軍這邊一片沮喪消沉之際,李嘯全軍則是人人興高采烈,意氣昂揚。

“俺自從跟李千戶,今天才算殺得痛快,老子這大炮一轟,幾百名叛軍立成肉渣,他孃的,老子就從未打過這麼爽的炮,哈哈。”

“咳,追殺那些逃兵,那才叫殺豬宰羊般的痛快!老子下手還是慢了些,本來可以多砍上十來個的,就這麼白白讓他們跑了。”

“李九成那廝,纔派了這麼點騎兵來,我軍三面夾攻,每人砍個幾下就沒敵兵了,這小氣鬼也不多派幾百多個來,老子還沒殺得過癮呢。”

參戰的軍士幾乎每一個人,都有一大羣的圍觀者,參戰軍士們大肆吹噓,講得神情投入而激動。而那些未能參戰的圍觀者們,則用羨慕又嫉妒的眼神看着他們講得唾沫飛濺。

很快,有一種淡淡酸味的煮馬肉香味瀰漫全堡,包括流民與家屬在內,每個人都在大塊朵頤地飽餐馬肉。聽着端着大盆分發馬肉的後勤兵大聲吆喝:“管夠!管夠!人人都可以吃飽啊。。。。。。”,高龍堡中,每個人的臉上都滿帶快樂而自豪的笑容。

無數雙敬佩的目光投向同樣正在大啃一塊馬肉的李嘯,這個年輕英俊,勇敢善戰,機智多謀的千戶官,是全堡各人的主心骨與精神寄託。

面對衆人投來的熱烈目光,同樣心情激動的李嘯努力保持表面的平靜。

沒有人知道,方纔作戰時,李嘯心下其實極爲緊張,如果剛纔的敵兵不是因爲自身大意與驕橫,而不加防備地直衝入李嘯精心佈下的陷阱的話,那這場戰鬥的結果,還是極難說的。

今天,遭受大敗的敵軍應該是不會再進攻了。但是,到了明天,敵人又會有什麼攻城花招呢?李嘯心中尚是一片迷茫。

僅憑自已這點不到1000人的兵力,想要徹底戰勝現在還剩4600多人的叛軍,尤其是對方還有紅夷大炮這樣的重型火炮的情況下,何其難矣!

昨天就派出去登州大營求援的方勝,到現在依然沒有一半消息傳回。不知道他有沒有到達登州大營見到朱大典,更不知道朱大典是否會派發援軍前來。李嘯心下憂慮,如果援軍遲遲不至,這高龍堡的人員消耗得不到被充,自已這支軍隊將是岌岌可危。

只是,這些事情不是困於堡中的李嘯可以控制的。他現在能做的,就是在現有條件下,儘可能地將堡中現有力量加以整合利用。

李嘯下令,利用現在的戰爭空隙,立即開始對新入堡的500名遼東流民和185名工匠開展訴苦大會。

由李嘯親自開展的訴苦大會很成功,特別是在這些流民與工匠們親眼目睹了這樣的一場大勝之後,做通他們的思想工作更是水到渠成。在流民們飽含熱淚痛訴自已的過去的苦難,以及表達了今後要效忠李千戶爲天下窮苦百姓而戰的決心後,李嘯趁熱打鐵,隨即下令,將500名流民全部選爲輔兵,讓槍兵甲隊隊長楊振與盾兵甲隊隊長姜尊兩名隊長,輪流給他們開展簡單的軍事訓練。

白天的時間很快就過去了。

夜間,李嘯安排,守衛城牆的軍兵均分成兩部分,輪流就地休息。3個小時一換,以防敵兵夜襲。

其實這幾天由於天氣連日陰沉,沒有月色,對於很多人患有夜盲症的古代軍隊來說,夜襲是極困難的。但李嘯還是決定謹慎從事,保證每時每刻都有人駐守。

爲了防止駐守士兵打瞌睡,李嘯採用了當時明軍中普遍採用的方法,那就是,傳箭止睡法。明人筆記中寫道:“傳箭警睡,一箭方過,次箭繼至,故無敢寐者。”

這種做法,就是通過臨近人員傳遞箭矢的方式,保證這些駐守城牆的軍兵手中在不停的接傳箭矢並報口令,以防止他們打瞌睡。

李嘯與守城軍兵一樣,靠在城牆上休息。

Wшw ⊙тт kΛn ⊙¢ ○

昏黃的火把映照着李嘯英俊沉默的臉,他探起頭,望着遠處李九成陣中的點點火光,陷入了深深的沉思。

吳之菡走了過來,她手中拿一件厚實的棉衣,輕輕地蓋在李嘯身上。

“我不冷,你自已蓋吧。”李嘯給了吳之菡一個微笑。

吳之菡沒有理他,強硬地將棉衣蓋在他身上,隨後在李嘯身旁坐下。

“李嘯,我有話跟你說。”吳之菡淡淡地說道。

“何事?”

“李嘯,你覺得,你能等來援兵嗎?”吳之菡話語很輕。

李嘯心中突然一陣刺痛,吳之菡說到這個,是他最不願意面對的話題。心下煩躁的李嘯努力以平靜的語氣說道:“事到如今,我也只是盡人事,聽天命了。”

“李嘯,我感覺如果沒有援兵,這高龍堡只恐難守。”吳之菡的話語,直白了表達了李嘯內心最大的擔憂。

李嘯陷入沉默。

吳之菡卻輕輕笑了:“李嘯,還是我趕緊回登州大營吧,我或許說不動別人,但我一定能說動我哥帶兵前來救你。”

李嘯心猛地跳了一下,吳之菡若去,還真有可能讓吳三桂帶兵來救。只是方勝等人去了一日,至今還無消息,吳之菡此去,怕亦是危險重重。

所以,李嘯依舊無語沉默。

吳之菡急了,她生氣地一推李嘯,鄭重地說道:“李嘯,我軍今天雖獲此大勝,然而與敵兵依然衆寡懸殊,若無援兵,萬一我軍不敵,那城破之後,復能何爲?”

李嘯長嘆了一口氣,吳之菡說得對,現在情形危急萬分,絕不是兒女情長之時。吳之菡的安全固然重要,但這全堡近三千人的性命,更是重要萬分!

李嘯終於點點頭,同意了吳之菡的做法,李嘯說道:“那你即刻準備,現在堡中尚有十來名哨騎,我令他們作你護衛,明天凌晨,便立刻出發。”

吳之菡聞言,彈地站起,笑着向李嘯扮了個調皮的鬼臉:“得將軍令,奴家去也!”

李嘯猛地站起,一把將她緊緊地抱在懷裡。

“答應我,路上一定要多注意安全。“

李嘯這動情深擁,讓吳之菡的眼中突然盈滿淚水,她努力擠出一絲淡淡的笑容,給李嘯來了一個深深的吻:“李嘯,我的武藝,你又不是沒見過,放心吧,我會平安回來的。”

凌晨之際,天邊剛現魚肚白,吳之菡與十來名哨騎躍馬揚鞭,出西門而出,也與上次出發的方勝一樣,繞過西邊的龍山,直奔登州大營。

望着吳之菡消失在遠方,心情複雜的李嘯佇望良久,方回到堡中。在行過自已居住的房間時,卻見卓那希如同一隻可憐的小羊羔一般,正怯怯地站在門口。

李嘯站住,向她擠出一絲笑容:“外面風大,你去屋裡呆着吧。”

一身素淡漢裝的卓那希輕輕點點頭,又趕緊搖搖頭:“我不冷,謝謝將軍關心,我想在這裡等菡姐姐回來。”

李嘯眉頭輕皺,想與她說什麼,卻又什麼都說不出,他輕嘆了一聲,轉身從她身邊大步走了過去。

隨着天光大亮,對面李九成的戰陣中,8聲震耳欲聾的炮聲砰砰連綿響起。

8枚十多斤重的實心鐵彈呼嘯着飛過來,猛烈地砸在本已歪斜垮塌的北面城牆上,又是砸得磚渣四濺,粉末飛揚,砰砰的巨大炮彈撞擊聲後,是清晰可聞的城牆碎裂垮塌聲。

新的一天來到,又一輪殘酷的守城戰鬥開始了。

近4000字更新,求推薦與收藏……

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58章 鬧餉(上)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5章 以弓換耕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74章 如何封賞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19章 歸程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96章 虎嘯軍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10章 朱徽姵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24章 有寶送來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28章 招募流民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6章 歸程驚變第9章 回家探親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77章 宴會暗流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61章 孫之獬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94章 橫行隊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76章 正式晉升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226章 烽煙再起
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172章 殺將奪船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223章 李嘯,你爲何負我第41章 兵發馬耆山第74章 如何封賞第184章 惹不起的李嘯第58章 鬧餉(上)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215章 兗州之戰(五)第129章 莫非,李嘯欲反?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36章 得道多助第15章 以弓換耕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42章 桑田與啓發第135章 春耕儀式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128章 王銘世的下場第127章 攻佔安東衛城第74章 如何封賞第97章 後金之亂(三)第119章 歸程第158章 牛刀殺雞第199章 皇帝的隱憂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6章 硬弓重箭連珠射第42章 夜襲仙女峰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15章 以弓換耕第196章 虎嘯軍第169章 拖網捕魚第218章 破山東易,撼李嘯軍難第170章 叛軍突圍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210章 朱徽姵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24章 有寶送來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147章 招聘書生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28章 招募流民第53章 魯南柱護安東衛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6章 歸程驚變第9章 回家探親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25章 遼東陰雲第132章 如何補充糧食第122章 碑廓破襲戰(三)第61章 初戰豫家溝(上)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77章 宴會暗流第31章 規定與訓練第161章 孫之獬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92章 頭顱分配(下)第87章 血戰黃骨島堡(四)第137章 事在人爲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50章 前所未見的鍊鐵第86章 血戰黃骨島堡(三)第230章 撤退與追擊第186章 朝中鉅變第94章 橫行隊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26章 借馬與談判第156章 無利益,不出兵第189章 若得李嘯,遠勝十個孔有德第121章 碑廓破襲戰(二)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62章 初戰豫家溝(中)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12章 高龍堡守衛戰(九)第138章 雄唐所分區規劃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27章 妥協的交易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76章 正式晉升第224章 莫失莫忘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87章 雄唐衛指揮使第205章 兵發兗州第226章 烽煙再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