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05章 兵發兗州

在朱壽鏞到來的這一天下午,李嘯下令,虎嘯軍全體戰兵,立即出發。

“怒髮衝冠,憑欄處,瀟瀟雨歇。擡望眼,仰天長嘯,壯懷激烈。三十功名塵與土,八千里路雲和月。莫等閒,白了少年頭,空悲切!靖康恥,猶未雪;臣子恨,何時滅。駕長車,踏破賀蘭山缺!壯志飢餐胡虜肉,笑談渴飲匈奴血。待從頭,收拾舊山河,朝天闕!”

旌旗蔽天,盔甲耀目,鐵流滾滾,精神抖擻戰歌高揚的全體虎嘯軍軍兵,排着整齊的陣列,沿着已修了一半的明光大道向西疾進而去。

虎嘯軍行進,極其嚴整有序。最前頭,是80名哨騎前行探路,其後,是虎嘯軍的步兵部隊,其中盾兵600人,槍兵2000人,橫行隊200人,鎮撫隊30人,逐次而行。

步兵部隊之後,是火器部隊,包括火銃兵2000人,紅夷大炮16門,普通火炮100門。

跟隨火器部隊行進的,是後勤隊480多人,押送着8000石糧草行進。另有醫療隊80人,輔兵1070人跟行。

隊伍的最後,是突騎隊300人,哨騎40人,作爲最後的押陣。李嘯帶着泰興王朱壽鏞、山東巡撫李懋芳、以及自已的幕僚陳子龍等人,在護騎隊的簇擁下,一併打馬前行。

整個虎嘯軍全部戰兵約爲5700人,輔兵與後勤醫療等加起來,另有約一千六百多人。

李嘯將整個雄唐衛的可用兵馬全部帶上。敵軍如此勢大,現在儼然已是山東最後的柱石的雄唐衛指揮使李嘯,不得不把全部兵力都用來奮力一搏了。

現在雄唐衛中,李嘯另從輔兵預備役中抽出1000人,擴選爲輔兵,由南和區民政司分所長常正與東昇區民政司分所長付鐵臨時帶領,在李嘯率軍離開的這段時間中,共同守衛雄唐衛。

而雄唐衛這段時間的全部工作統籌與開展。李嘯任命蒙山特別區區長李長材爲總負責人,商業司司長李忠文協助。

一路上,軍紀整肅、秋毫無犯的虎嘯軍,受到了沿途百姓的熱烈歡迎。

李嘯軍出兵抗擊流寇進犯的消息。不知怎的,竟在這一二天內,迅速地傳遍了雄唐衛附近縣鎮。

這些純樸善良的百姓們,聞聽消息後,紛紛帶着食物。來到明光大道旁,拿出自已都捨不得吃的米酒、雞蛋、熟肉等物品,硬往虎嘯軍的軍兵們的懷裡塞去。

讓他們沒想到的是,這些軍兵竟然紛紛拒絕接受,而且言語客氣,說什麼虎嘯軍有嚴格規定,不得擅拿百姓一錢一物,而且自已每天都有糧餉,這些食物還是留着鄉親們自已吃。讓送行的百姓們感慨不已。

朱壽鏞與李懋芳兩人見狀,皆是不住地點頭讚歎。這大明官軍,能這般受歡迎,整個大明朝中,李嘯是獨此一人了。

幕僚陳子龍臉上也是滿滿的笑意,這位滿懷濟世報國之心的熱血青年,心下暗歎:“李大人治軍如此嚴格,那宋代凍死不穿民衣,餓死不入民宅的岳家軍,也不過如此吧。”

最後還是李嘯下令,爲防止行程受阻。保證行軍速度,由劉揚壯的後勤隊統一接收鄉親們的饋贈,這才讓軍兵們從熱情的百姓們懷中掙脫出來。

望着煙塵滾滾大步離去的虎嘯軍,沿途觀望的百姓猶是感慨不已。

“李指揮使大人親統大軍。去爲咱山東的百姓抗擊流寇,真真了不起啊。俺聽說,咱們山東的官軍被流寇打得大敗,流寇在兗州可猖狂着呢,逢人便殺,有物便搶。真真禽獸一般。”

“哼,俺也聽說了,那流寇簡直比禽獸更惡毒,姦殺擄掠,無惡不作,這兗州的百姓,可真是遭了大難了。”

“唉,幸虧咱們青州府有李大人,才保得咱們這一方清平安靖。李大人心存仁厚,現在又去解救兗州的百姓,真真是萬家生佛再世啊。”

“等俺長大了,俺也要去投李大人的虎嘯軍,殺流寇,殺韃子,就象李大人說的那句話一樣,爲天下窮苦百姓尋一條生路。”

。。。。。。

李嘯率軍一路前行,沿明光大道的各縣縣令,也紛紛送來米糧肉食等饋贈。

尤其是蒙陰縣令董加謨,更是率領全縣百姓出地相迎,並贈給李嘯軍米糧2000石。

董加謨表面如此大方豪氣,其實心中計算得極爲精明,他知道流寇若攻下整個兗州後,向東行進的第一個縣城,便是他的蒙陰縣。所以,這位曾邀請李嘯軍蒙山剿匪的精明縣令,把阻擋流寇的全部希望,都寄託在李嘯身上。

李嘯向董加謨深表謝意,並向他保證,自已一定會在兗州之地打敗流寇。董加謨聞言,歡喜得合不攏嘴。

見到自已的隊伍這般受歡迎,李嘯軍兵更加豪情滿懷,滿江紅軍歌唱得高入雲天,每個人都深深地爲自已是虎嘯軍的一員而驕傲自豪。

李嘯全軍西行至蒙陰縣後,折向西南,全體軍兵日行夜歇,每天只睡四到五個小時。一路行經泗水,曲阜等處,終於在五天之後的上午,走得疲憊不堪的李嘯軍兵,遠遠地看到了兗州府城那模糊的身影。

洪武十八年(1385),明太祖封其第十子朱檀爲魯王,藩兗州,升兗州爲府,隸屬於山東承宣布政使司,復置嵫陽縣爲兗州府治所在地,轄濟寧、東平、曹、沂四州二十三縣。

李嘯記得前世讀過的歷史中說過,明代的兗州,是由嵫陽縣改建而成。城池位於泗河拐彎處,憑依着北部防山餘脈而建,清澈的泗水河從城池的南面折向東邊流過。整個兗州城,呈東西長而南北短的形態,經歷年擴建改制後,整個兗州城的城牆長達十四里又兩百步,成爲山東數一數二的大城。

最讓人稱道的是,兗州城的城牆高達十米,全部包了厚實青磚,城牆寬度是達到了近七米,可並五馬而行。上面女牆,堞垛,箭樓等防禦設備一應俱全。全城共開了三座城門,分別是東、西、南門,每個城門都建了甕城,大大加強了府城的防禦力。

全軍向着兗州城直行而去,王爺朱壽鏞一臉喜色,急急向正在沉思觀望的李嘯走過來,他手指着城牆上的明軍旗幟,連聲說道:“我軍來得及時,現在敵軍應該還正在濟寧州一帶燒殺擄掠,尚未來到此處,我軍速速入城要緊。”

朱壽鏞一口一個我軍,讓李嘯心頭喀磣得慌。他隨即點頭同意,全軍繞向南門,渡過那座泗水大橋,準備由南門入城。

行過泗水大橋時,李嘯仔細觀看了這座座建於明萬曆三十七年(1609)的泗水大橋。

整座大橋長約200米,寬8米,橋身有15孔,純以巨石砌成,氣勢宏偉,造型優美,有‘魯國石虹‘之稱。橋面兩邊石欄及護板雕刻精緻,兩端還有石獅水獸等裝飾。據記載,此橋建築耗銀數十萬兩,歷時五載方建成,在當時爲全國二十四名橋之一。數百年中此橋都是南北交通的要衝。

李嘯記得歷史有記載,清代康熙、乾隆、光緒時及1957年的大洪水中,該橋均有所毀壞,歷經重修改建,基本上尚保持原貌,在他的前世,爲兗州市重點文物保護單位。

李嘯眼神複雜地看着這座精美的橋樑,沒有人知道他的內心在想什麼。

虎嘯軍前頭,忽然喧譁不已。

李嘯等人正驚疑中,忽聽得南門甕城之上,一個炸雷似的聲音猛地響起:“狗入的李嘯!竟敢帶兵來此,爾等休逃,且吃我軍一炮!”

謝謝malyvu月票,感謝支持!(。)

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4章 葉小萍第210章 朱徽姵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25章 轉手生意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94章 橫行隊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94章 橫行隊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50章 二將爭雄第88章 疑忌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96章 虎嘯軍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50章 二將爭雄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61章 孫之獬第94章 橫行隊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81章 海上驚變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
第136章 誰說鹽鹼地無用第75章 升賞與拉攏第79章 虎嘯遼東第14章 葉小萍第210章 朱徽姵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80章 鋼甲重騎之威第25章 轉手生意第46章 儒醫孫存仁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49章 讀書爲何用第139章 綢緞換種馬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67章 叛軍新動向第65章 抹殺與冷遇第55章 最後的準備(一)第7章 大隱隱於墩第54章 歡宴的陰影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52章 雙劍對決第145章 我的地盤我做主第84章 血戰黃骨島堡(一)第94章 橫行隊第91章 頭顱分配(上)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94章 橫行隊第133章 購魚與戶口第17章 戰八匪殺六賊第164章 軍階考覈(上)第179章 激戰夾龍道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108章 高龍堡守衛戰(五)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81章 貧道若死,道友陪葬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217章 兗州之戰(七)第49章 落拓秀才李忠文第104章 高龍堡守衛戰(一)第211章 兗州之戰(一)第39章 高溪村之戰(上)第190章 皇太極論政第155章 首次產品獲利第162章 大明第一路第50章 二將爭雄第88章 疑忌第192章 進度喜人第182章 是戰還是和第103章 突如其來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43章 炭粉內燃磚第196章 虎嘯軍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50章 二將爭雄第134章 軍屬分地第178章 陣斬鄭隆芳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11章 高龍堡守衛戰(八)第110章 高龍堡守衛戰(七)第115章 惡毒的陰謀第126章 宜將剩勇追窮寇第171章 長山廟島海戰第99章 後金之亂(五)第70章 吳之菡的心事第194章 後金說客第193章 興旺市集第67章 重整與規劃第175章 周延儒的毒計第161章 孫之獬第94章 橫行隊第228章 仇人對戰第85章 血戰黃骨島堡(二)第95章 後金之亂(一)第160章 明光大道第222章 李嘯大婚第81章 海上驚變第207章 魯王府論兵第107章 高龍堡守衛戰(四)第226章 烽煙再起第18章 不殺李嘯難解我恨第45章 戰果豐,重賞賜第105章 高龍堡守衛戰(二)第206章 見面衝突第130章 溫體仁之策第163章 超越時代的政府模式第153章 馬耆山重工業區第117章 血腥叛變第154章 盔甲設計第43章 不入虎穴,焉得虎子第219章 凱旋分配第201章 官軍大敗第113章 全殲叛軍第231章 武勇超卓第78章 窮途末路的莽古爾泰第191章 海水製鹽第19章 火燒牛蹄墩(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