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九章 奪回

張軒既然決定反擊,一開始就是大手筆。

一開始就嚇了清軍一跳。

他幾乎將襄陽城西側所有的暗門一起打開。

十幾裡的護城河,一瞬間架了不知道多少道浮橋。似乎整個護城河都被覆蓋了。

暗門作爲城池防禦措施重要的一環,本應該被隱藏,不到萬不得已不能動用。因爲每一道暗門都城池反擊的通道。

很簡單,城池攻防戰之中,最忌諱悶守。似乎有人覺得,如開封城一樣,死守城牆就是對的。其實大錯特錯,一旦陷入猛攻城牆的時候,就已經說明前半段戰鬥完全失利。失去的反攻能力。

守城的時候,任何時候都不能放棄反擊。

而城牆限制了敵人進攻的時候,也放棄了自己進攻敵人,僅僅幾個明面上的城門,一定被敵人看的緊緊,根本出不來,這個時候暗門就非常重要了。

暗門一般都是事先準備好的,外面與尋常城牆沒有什麼差別。唯獨大軍出動的時候,纔打破。所以暗門的突然性非常重要。

不過,隨着大炮大量使用,特別是紅夷大炮,張軒不得不承認,城牆,特別是夯土城牆的作用越來越小了,所以當機立斷,這些暗手一次性打光。

明面上幾個城門通過能力是有限的,唯獨這樣才能在最短的時間之內,將數萬騎兵都打出去。

還不要說,張軒這一手,將清軍下了一跳。

清軍上上下下,都有一種措手不及的感覺,在營地外圍警戒的千餘騎兵,來哼一等沒有哼一聲,就被洪流一般的騎兵淹沒了。

隨即清軍各營出動,漢軍,滿清八旗,蒙古騎兵,各路騎兵立即反應過來,一支一支一隊一隊,猶如千百道水流,從四面八方彙集在這裡,立即反撲過來。

這個時候也顯示出清軍的素質。

面對突然襲擊,根本不用指揮,特別是八旗兵,不管前面有多少人,不管自己糾集了多少人,那麼僅僅是幾百人,面對數萬騎兵的洪流,也沒有說等等後面,而是當即衝了過去。

似乎以少打多,早已成爲了習慣一樣。

不過,他們的反應還是慢了一拍。

此刻羅岱,楊繩祖,以及其他各路將領,也衝到了清軍掛着白旺屍首營地之前,將白旺的屍首給解了下來。

此刻白旺的屍體已經有些僵直了。

羅岱對白旺行了一禮說道:“白將軍得罪了。”

隨即派人將白旺的屍首馱在馬背之上,立即撤退。

楊繩祖見羅岱不動,說道:“羅將軍,你這是?”

這一次統領這麼多騎兵的將領,並不是別人,就是楊繩祖。原因很簡單,這些騎兵是張軒與楊承祖湊出來的,而楊繩祖是楊承祖的弟弟,他有資歷,能鎮住這些人,楊繩祖的部下也不敢違揹他家二爺的命令。

羅岱嘴角微微抽了一下,眼睛之中神光頓時冷了下來,說道:“我斷後。”

楊繩祖知道羅岱決計不會老老實實的斷後,但也知道這個時候,想要完完整整的撤出去,的確要有人斷後,說道:“好。”

大隊騎兵來得快,去得快。

但是即便如此,想要走,卻不是那麼容易。

羅岱正如楊繩祖所想,他老人家的斷後方式與衆不同。

他根本沒有管各路衝過來的騎兵,而是奮力向西衝了過去,硬生生闖進一座營寨之中,硬生生的斬斷手腕粗的旗杆,隨即大勢放火。一營皆潰。

這雖然降軍的一部分,並非八旗營地,如果是八旗營地,羅岱也做不到這個地步。但是即便是這樣,羅岱那股猖狂勁也引起了幾乎所有情軍的憤慨,大部分騎兵都追向羅岱。

羅岱橫刀立馬,心中越發興奮起來,那種興奮的感覺,讓他幾乎無法自制。他笑道:“如此才痛快。”

鮮血淋漓,刀光呼嘯,哪裡有危險,就衝到哪裡去,每一次搏殺都是在刀尖之上跳舞,但是羅岱渾身浴血,身上也不知道什麼時候多了好幾道傷口,雖然身體有些疲憊了。但是精神越發興奮。

只覺得自己好像飛了起來一樣。

真正像是一個瘋子。

張軒此刻才知道,羅岱爲什麼有羅瘋子的外號了。現在戰場之上,羅岱的表現不就是一瘋子嗎?以殺人爲樂,他似乎對賭博有癮,只是他賭的不是別的,而是賭他手中的刀,先殺了對手,還是對手能先殺了他。

瘋子。

能在戰場上堅持下來的,不是瘋子,也相差不遠了。

張軒看情況差不多了,立即鳴金讓羅岱回來。

而此刻在襄陽城牆下面,護城河外面,已經有整整齊齊的方陣,旗幟招展,風吃在旗幟之上,在獵獵的抖動,似乎是血脈亢奮的聲音。

“籲。”多鐸看着對面的陣勢,千里鏡從左到右細細的看了一遍。

他身後各路將領分列,滿漢將領涇渭分明。他看完之後,說道:“張軒這麼大的陣勢,就是爲了一句屍體?”

“看樣子就是這樣?”吳三桂說道:“已經檢查過情況了,也就是白旺的屍首被搶走了。”

多鐸忽然問孔有德說道:“峴山之上安排好了沒有?”

孔有德說道:“還沒有,山路不大好好走,想將火炮運上去,還需要一段時間。”

多鐸說道:“快一些。”

孔有德立即說道:“是。”

峴山不管怎麼說也是一座山峰,縱然並不是多險峻,但是想將動則千餘斤的火炮運上山頂之上,安置好炮位,可是一個苦力活,很多地方,炮車根本過不去,必須人扛馬馱的。

必須費一些功夫。

“十王,賊人辱我太甚,末將請戰。”一位滿洲將領說道。

隨即引起滿洲將領沸騰,一個個出列請戰。

這個時候的八旗將領,想來是勇武自傲,以怯戰爲恥辱。在八旗將領的帶領之下,其他漢軍將領也紛紛請戰,但是這種請戰有幾分真心就不知道了。

多鐸冷笑一聲,說道:“我豈能中了賊人的,賊人想與我城下交戰,我偏不如他之願。來人。派人去傳話,說道,孤深慕白將軍大義,張將軍既然想討回白將軍的屍首,何須如此,只需說一聲便是了。孤定然大禮送還。”

有城頭的火炮支援,再加上夏軍嚴整的陣勢,多鐸立即就知道,在城下交戰。縱然能勝,不過是慘勝而已。即便勝利了,在城頭火炮的支援之下,夏軍也能退入襄陽城之中。

這種結果並非多鐸想要的,他自然不會浪戰。他要等峴山之上的火炮到位。

到時候纔是總攻的時候。

“是。”一名騎兵立即領命,就去傳話說道。

多鐸說道:“被破的營寨守將,就地處決,不必來報了。”

“是。”一個滿人將領說道。立即下去執行了。

漢軍將領爲之一凜,不敢有絲毫的怠慢。

滿清軍紀非常嚴格,甚至嚴格到了嚴酷的地步,動則罷官免職。似乎對滿洲將領也是如此,不過滿洲將領有特權,被免職之後,品級不變,一般都是原則復任。但是漢人就沒有這個優待了。

不得不說,清軍嚴酷的做法重整了各路降軍的戰鬥力,很多降軍在投降之前戰力一踏糊塗,但是投降之後,立即飆升了。這固然是清軍不玩花哨的,明軍當初吃空餉的勾當都做不了了。

但也有清軍嚴酷的軍法有關。

有八旗在手,清軍不怕漢軍背叛,八旗軍隊大多是作爲督戰隊,鎮壓各部,要麼就是作爲殺手鐗,在決戰時候使用。

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二章 家事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九章 搶收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九章 攻城三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
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一百零五章 後湖黃冊第二十六章 沙河北岸夜戰第六十六章 除夕第九十七章 各自籌謀第八十一章 留守鳳陽?第九十三章 兄弟相逢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八十一章 慶功宴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一百二十一章 歸德第一百一十八章 下金華第二十二章 沙河之畔二第八十五章 大破之第一百一十六章 李自成的擔憂第六十三章 得訊第十六章 金聲桓的困境第二章 家事二第六十七章 袁時敏的焦慮第四十二章 峴山爭奪戰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五十章 兵壓鳳陽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十八章 烽火崎山路二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九十五章 力排衆意第九章 搶收第三十九章 授田餘波第十章 綠帽子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七十九章 西京留守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五十章 覆軍殺將七第八章 拷餉第一百一十七章 破陳州二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八十章 高一功第九十九章 渡江二第一百零一章 大崩潰第一百二十三章 金華軍第八十九章 湖口攻防戰第三十章 倔強的羅汝才第八十九章 臨潁城南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八十三章 何英之死第四十九章 一厥名王三第八十五章 名繮利索第一百一十二章 別臨潁第一百二十章 撤圍第三十九章 渡河之役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六章 明軍的應對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二十四章 朱仙鎮四第八十九章 李昇第四十一章 爾虞我詐第八章 城陵山磯第六十六章 錢糧二第七十七章 收尾第六十五章 信陽城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一百零九章 女人第九十九章 赴湯蹈火第三十七章 威遠城下三第五十三章 緩追第九章 攻城三第四十七章 天下鋒銳羅玉龍第五十五章 羅汝才西進之心第一章 吳王六部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二十七章 汴梁豪傑立於此旗下第五十三章 伯父張質第二十六章 兵敗如山倒二第十八章 謀徐州第四章 貧賤夫妻百事哀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九十七章 闖營至第七十八章 收尾二第四十一章 登陸第四十三章 大火箭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四十章 知我者,曹兄第二十九章 路振飛的舉動第五十七章 多爾袞第三章 授田二第三十八章 不克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三十一章 鐵第一百零六章 襄城之戰三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八十八章 王太妃第十章 裝備第八十一章 汝寧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