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

無數人跑起來,從高處看其實很壯觀。

就好像是非洲草原之上,食草動物的遷徙一樣。

曹宗瑜眼睛掃過戰場,猛地一拍欄杆說道:“傳令下去,前哨,左哨出營迎戰,中軍士卒做好準備與我一起出營。”

“大人。”曹五大吃一驚,說道:“大人,這太危險了吧。”

曹宗瑜看着這個與當初那個相似的臉龐說道:“這是軍令。”

“是。”曹五立即答應下去。

這個乞丐出身,被曹宗瑜收爲家丁的曹五,根本沒有打過什麼仗,很多情況他都不明白,不過他也知道,抱緊曹宗瑜的大腿纔是活下去的不二法門,自然關心曹宗瑜了。

在軍中這麼多天,也知道什麼叫做軍令,即便再擔心也不敢違抗。

曹宗瑜當然知道,守在營寨之上,是最輕鬆的事情。不過曹宗瑜之所以不這麼做,是基於很多原因的,第一,就是這西寨。

西寨是官軍的營地,又經過張軒的加固,雖然說很牢固了,但是與城池還是沒有辦法比的。在曹宗瑜看來,這營寨支撐不了幾日的,曹宗瑜與張軒商議的計劃之中,就有放棄營寨全軍撤入夏邑城的計劃。

第二,就是儲備問題。

守在寨牆之上,最好用的武器就是火器與弓弩。

只是問題是,火器與弓弩這些東西,張軒軍中都不多,必須省着點用。而且曹宗瑜一看這些人,看上去氣勢洶洶,其實上不過烏合之衆,無膽鼠輩而已,他絕對有把握,將他們一舉擊潰,挫動一下官軍的銳氣。

曹宗瑜的命令,很開執行下來了。

寨門立即打開,臨潁營的中軍前哨左哨共一千五百人,立即出營。

不過幾個呼吸之間,就在靠着營寨立下了陣勢。

“殺。”

一時間雙方撞在一起。

正如曹宗瑜所料,這些被驅趕的潰卒,根本沒有什麼勇氣,剛衝上來,還能依靠血勇之氣,但是被臨潁營殺了不少人之後,立即就失去了所有的勇氣,敗退下來。

曹宗瑜冷笑說道:“進攻。”

“曹”字大旗忽然向前傾斜,旗面似乎垂了下來一樣。

臨潁營士卒猛地加速,衝了上去,即便地面之上溝壑不少,還有矮牆什麼的,但是曹宗瑜早就讓他們熟悉這裡,這些溝壑與矮牆還都是他們自己挖出來的東西,故而雖然前進的速度有一點慢,但也死死的咬住敗退士卒的尾巴。

一時間不知道有多少官軍潰卒都摔倒在地面之上,隨即被無數只腳硬生生的踩死。

此刻,黃得功正在觀戰,不由的說一個“好。”字。

黃得功也沒有想到,大軍壓陣之下,張軒此賊居然不老老實實的守寨,還敢出城一戰,他說道:“好膽氣,這個姓曹的人是誰,知道的嗎?”

左右紛紛搖頭,任有袴心中一動,說道:“莫非是曹操的親戚?”

黃得功聽了猛地踹了任有袴一腳,說道:“曹操姓羅。”

隨即他看見還有勇衛營士卒想要驅趕敗兵,他立即說道:“傳令下去,不要管敗兵,讓他們繼續敗下去。”

“是。”

黃得功又對任有袴說道:“立即整頓馬隊,我立即要用。”

任有袴看戰場之上的情況,心中一動,說道:“將軍你要兜住他們?”

黃得功說道:“少廢話,快去。”

“是。”任有袴立即說道。

任有袴說中了黃得功的心思,黃得功就是這樣想的,賊人將西寨附近挖得坑坑窪窪的,溝壑橫行,馬兒根本就跑不了,只能用步卒進攻,甚至攻城器械什麼都運不上去。

不過,這一片區域並不是太大,無他,張軒也沒有那多的人力物力將這一帶全部給挖掉啊。

只要賊將貪心,衝出這一片區域,他就立即下令,讓騎兵側擊,將千餘賊人,狠狠的咬掉一大塊。

至於那些被最少的潰卒,黃得功根本沒有放在眼裡。

不過,黃得功如果對付的是別人,這計策或許還能成功,但是對於的曹宗瑜,曹宗瑜絕對不是那種輕易被勝利衝昏頭腦的人,一衝到平地之上,立即下令說道:“撤退。”

南陽營的其他軍官雖然捨不得這大好局面,但是卻也不敢違抗曹宗瑜的命令,只能怏怏的撤回了。

這一切都看在黃得功眼裡,他心中暗道:“這個姓曹的有勇有謀,不大好對付啊。”

不過僅僅是不大好對付,還不被黃得功放在眼裡。黃得功說道:“將那些潰兵弄那一邊去吧,沒有用了。”

“那將軍準備怎麼辦?”任有袴說道。

“怎麼辦?”黃得功說道:“硬辦,將田雄給我叫過來了。”

“是。”任有袴說道。

這一戰勝利的消息,立即傳到了張軒的耳朵之中,不,應該這一戰在交戰的時候,張軒就已經注意到了,畢竟站得高看得遠嗎?

首戰告捷,張軒不由的心中一鬆暗道:“果然曹兄的用兵之能,或許還在我之上。有他在,黃得功也不足爲慮。”

黃得功即便再是勇將又怎麼樣,面對守備森嚴的營寨,他還能一個衝上來嗎?這樣的話,張軒就要懷疑他是不是在明末了。

張軒放下這邊擔心,將目光轉向了南邊。也就是鄧和臨潁營所守的區域。

攻城的人,張軒也不大清楚,不過看上去,掛着一面“馬”字旗而已。

只是這個人,沒有一點冒險的地方,此刻纔剛剛到位,在一輛輛盾車的保護之下,向寨牆之下衝了過去。

這種毫無花俏的攻勢,讓鄧和也沒有什麼辦法,只能等盾車走近了,用火炮轟擊,只是爲了節省並不多的火藥,只能一邊準備派人反擊,一邊準備讓盾車走得足夠近在開炮。

現在的情況不溫不火。而官軍也是準備先填壕再攻城。

北邊與南邊也差不多。

不過,張軒知道北邊攻城的是誰,就是劉良佐。

對此張軒更不擔心。

之前,張軒只知道劉良佐有一個外號,叫做花馬劉,或者叫做花馬劍。不知道爲什麼這麼叫,似乎是因爲劉良佐喜歡騎一匹雜色的馬匹。

與袁時中談過之後,才挖出一八卦來。

就相馬而言,一般來說都是純色爲上,雜色爲下,而偏偏叫劉良佐爲花馬劉,其中意味之深長,可想而知了。

當然了外號這東西,只能作爲一個參考而已,張軒看花馬劉的攻勢,實在是稀爛的夠嗆,人雖然不少,但比劉澤清也強不了多少,不,甚至還不如劉澤清。王進才即便有些不爭氣,但是按部就班的守城,還是能夠做得到的。

以劉良佐的能力,恐怕攻不下來。

至於東邊,一般有腦子的人,都不會從這裡進攻,西寨與夏邑相距不遠,一旦官軍從這裡進攻的話,袁時中從夏邑城中出擊,瞬間就將官軍給包起來。

張軒看了一圈,又將目光轉向曹宗瑜這邊,他知道,真正決定雙方勝負的地方,一定是這裡,一定是黃得功與曹宗瑜之間的勝負。

張軒心中很是擔心,一直想直接過去督戰,但是他也知道,這樣做並不一定有好處,一直在心中說道:“冷靜,冷靜,冷靜。將這裡全部交給曹大哥是最好的辦法。”

但是這是最理智的辦法,卻不是讓自己最安心的辦法。

張軒此刻一口氣一直是吊着的。鬆不開,放不下去。

忽然張軒看見黃得功陣後,有煙塵升起,這是兵馬調動的跡象,他全身貫注的看過去,希望能看出一些端倪出來。

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章 軸承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章 岳陽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章 汝寧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
第四十七章 破劉良佐三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四十章 吳之屏的決定第十八章 紮營第一百一十章 東進第五十六章 弘光朝廷第七十四章 白沙河之役第五十二章 闖賊魅影第八十二章 雷霆雨露,皆是君恩第十五章 舊朋成新鬼第四十四章 英雄所見不同第八十二章 明失其鹿,岳父其有意乎?第四十章 瑣事第六十五章 清室諸王第六十八章 救還是不救?第八十一章 心病第六十二章 人在江湖 身不由己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八十六章 投明第八十章 一日兩遭喪敗信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十二章 天下形勢在指掌第六十五章 七月戰事第三十九章 傅宗龍第七章 軸承第一百零三章 火攻之計第四十七章 李信解憂二第二十章 談判開始第一百二十六章 鄭經的瘋狂二第三十一章 鐵第四十四章 三兄弟會首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四十八章 血色河面第七章 死中求活二第九十六章 突如其來董小宛第五十七章 後勤第九十章 拼死第一百零三章 少主羅玉龍第九十六章 小姐姐第五十七章 後事第六十二章 順清之間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四十五章 與妻書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十二章 城陵磯之戰三第八十六章 餘煙嫋嫋第一百三十三章 世祖遺訓第五十五章 大戰落幕第二十四章 勇氣第九十六章 三侯並封第一百二十四章 歸德城破第五十三章 鳳陽城第九十七章 大雨未至風先至第五十五章 前奏第三章 岳陽第八十九章 湖口第九十九章 突如其來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八十八章 烽火將燃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十四章 佈局第四十八章 一厥名王二第八十五章 史可法第六十二章 軍令狀第五十四章 鳳陽城二第七十八章 大夏軍制三第六十章 張軒的大禮第八十章 黑夜褪去第十一章 羅玉嬌的愧疚第一百零四章 生死第一百三十一章 浦陽江之役第八十四章 汝寧城之陷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四十六章 破劉良佐二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一章 汝寧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七十七章 右營統領張軒第六十一章 襄陽餘波第八十三章 誰的心思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六十一章 離間計第五十二章 立營二第七十五章 鳳陽地動五第二十八章 王良謨第八十四章 將變第十六章 等官軍有變第三十五章 崇禎十六年的元宵第七十九章 羅岱的智慧第九十二章 送別第三十七章 好消息第三十二章 峴山初戰第三十三章 劉氏跌倒,張軒吃飽第一百二十九章 閨中之事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二十八章 大逃殺第七十六章 官軍大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