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九章 初戰

城陵山雖名一山,實爲一城。

而此刻守城陵山不是別人,乃是傅宗龍舊部張先壁。

張先壁與傅宗龍是同鄉,在傅宗龍軍先自效,後傅宗龍戰死,張先壁又跟隨宋一鶴。而宋一鶴戰死顯陵之後,張先壁流落岳陽。馬士英在岳陽的時候,收而用之,就成爲了馬士英班底。

張先壁雖然屢戰屢敗。但是還有三千老卒,馬鑾又給增加了不少人手,故而在城陵山上有一萬多人。再加上早已建立好的城牆,居高臨下,很難對付。

故而許都並沒有立即進攻,而是先從船上卸下來大炮,轟擊山頭。

隨後纔派出士卒漫天遍野的衝了上來。

火器在戰場之上大面積運用,也讓密集隊形有從戰場上淘汰的趨勢。

不過,其他軍隊這方面表現的並不是太明顯,但是許都這方面表現的非常明顯。

遠遠的看去,金華軍都是縱列向前,是以鴛鴦陣小隊爲核心,每一個小隊之間都有明顯的空檔,這是用來變陣的空間。看上去疏能跑馬。如此一來前進非常之快。

張軒不是第一次看到這樣的情況了。

但是每當看到這樣情況,心中都有一陣震撼。

戰場之上火力越密集,隊形之間的空檔就越發鬆散。張軒所熟悉的列陣而戰,逐漸要從戰場之上淘汰。但是具體該怎麼打,張軒的軍事素養還不足以讓他做出判斷。

但是現在戰場之上陣型,卻讓張軒帶來很多思考。

這就是所謂大鴛鴦陣。

以每一小隊爲核心,一小隊就是一個鴛鴦陣。而無數鴛鴦陣擺出一個鋒矢陣的樣子,層層疊疊的互相支持。

張軒知道,這未必是戚繼光爲了火力密集的戰場所準備的戰術。但是卻戚繼光智慧在現在依舊適用,讓張軒不由有些感嘆。很多人不是行內人,僅僅是聽了名聲而已,唯獨行內人才明白他們的偉大。

戚繼光是自古到今,首屈一指的戰術大師。

即便有後世智慧的張軒,也有一種難以望其項背的感覺。

當然了,張軒也知道,許都之所以能擺出這樣的陣勢,還是繼承了戚家軍的遺產,可以說每一個小隊隊長,都要熟悉鴛鴦陣戰術原則,這樣的合格的軍官。並不多見。

如果不是義烏人,怎麼也支撐不起這樣的進攻。

軍隊分得越散,對軍官的要求就越高。很多時候,並不是張軒不想讓軍隊分成散隊進攻。據說越戰的時候,解放軍散兵線間隔有七十米寬。這樣的情況下,每一個戰士都要有自己的判斷。

而這樣合格的軍官,張軒沒有這麼多的儲備。

“軍校的建立,必須提上來了。”張軒心中暗道。只是他的很多建議羅玉龍都接納了,唯獨軍校這一項,不知道是不重視,還是因爲別的,現在還沒有見什麼動靜。

“轟。”山頭開炮了。

居高臨下大小火炮一起發射,大多是散彈,一打一大片。

還有一窩蜂等火箭。一時間硝煙瀰漫。

不過,他們也不好過,在金華軍進攻的時候,王大炮早已用火炮轟擊了好幾次了,將山頭的防禦扯開好幾個缺口。這一次金華軍進攻的目標,就是這些缺口。

只是看到這裡,張軒就沒有細看了。

張軒看許都進攻,更多是關注許都的戰術運用,而並非許都戰果如何。城陵山戰事雖然重要,但還沒有讓張軒親自做鎮定的地步。

“國公。”鄭廉說道:“羅將軍已經傳來消息,已經到了平江城下,今日就能拿下平江城。”

張軒聽了說道:“羅瘋子速度就是快。”

將視線轉移到了平江城下。

平江城在岳陽西南方向。大概一百多裡之遠。

羅岱自從領命以來,就翻山越嶺就好像瘋子一樣,一口氣奔襲數百里。要知道,很多地方直線距離是一百多裡,但是要在山中找路的話,就不是一百多裡的問題了。

此刻羅岱已經人困馬乏了。

在山中修整。

羅岱咬着草根,用力揮舞着鞭子,想甩來身邊的蚊子。但是嗡嗡的蚊子,有如陣雲,陰魂不散的在羅岱身邊盤旋。讓羅岱很是鬱悶,似乎來到南方之後,什麼東西都比之前大了一倍。

本就是夏季,湖南的氣候讓羅岱這些北方人很不適用。

“大人,平江城戒備很鬆,根本不像是要打仗的樣子。”斥候說道:“城門之處只有幾十個老卒守住,照常開啓。”

“是嗎。”羅岱說道:“既然這樣,召集兄弟們,咱們幹這一票。”

羅岱一行人長期跋涉,雖然有人困馬乏之態,但是畢竟是百戰老卒,在羅岱的招呼之下,他帶起幾百精騎。根本沒有什麼掩飾,就突擊平江縣城。而平江縣城的士卒,根本沒有想到,夏軍忽然出現在這裡。幾如飛至。

隨即落荒而逃。

大軍進入平江城之中,平江縣令還要召集百姓對抗,結果根本沒有人理會他。

大明在湖南地面最少預支了一年稅銀。

只是百姓又不是銀行,哪裡有銀子預支。就可以想想其中的種種問題,面對上面攤派出的賦稅,地方官員用了種種手段,預支稅銀只是其一,買賣監生,官銜是其一。

甚至還有一些地方官爲了銀子,誣陷地方大戶以種種罪名,抄家充餉。

這樣一來,銀子倒是夠了。

但是民心還能剩幾分就不知道了。

如此纔有羅岱突擊幾百裡,如入無人之境。隨即羅岱所部在平江修整。這消息四處傳來,首先得到消息的是何騰蛟。

而今的何騰蛟在湘陰城。

湘陰城再往北幾十裡,就是洞庭湖了。而此刻何騰蛟得到消息之後,大吃一驚,立即下令大隊人馬,不能繼續前進了。原因無他,從平江到長沙,其實也不是多遠的。

何騰蛟萬萬不敢讓長沙有失的。

雖然羅岱人數雖然不多,但是何騰蛟也不敢怠慢。何騰蛟原本支援岳陽大軍,自然而然的轉向向東北平江方向而來,這裡的情況也向長沙,與岳陽通報了。

長沙城中更是一夕數驚。

從武昌逃過來的文武百官,都已經成爲了驚弓之鳥。早已經受不住任何驚嚇了。

隆武雖然心驚,但也不得不大張旗鼓,戎裝巡視長沙城,鼓舞軍心士氣,見隆武如此,長沙城中才漸漸安心了。

不過隆武也見識到了各路明軍的戰力,雙方大軍幾乎沒有交戰的,僅僅是夏軍的一支偏師,就讓朝中心驚膽戰,他努力訓練長沙守軍的同時,也派人向丁楚魁下令,讓廣東派援軍北上。

這些與援軍已經不是第一批了。

否則僅僅靠湖南一地,能在半年籌集這麼多大軍。一次一次抽調,幾乎將兩廣兵力給抽調幹淨了。 也是廣西剛剛有靖江王之亂,不敢全部撤出來。否則廣西的兵力也要抽調幹淨。

似乎唯獨這樣才讓他心安。

不過馬鑾接到這個消息的時候,心中卻沉甸甸的。因爲城陵山之戰並不樂觀。

張先壁守的也算可以,但是架不住張軒所部大炮多,許都又能下得了狠心。第一進攻,就持續了整整一日,炮火之聲,從天亮之後,到天黑之前,幾乎沒有停止過。

許都將手中三個營,分批次輪番進攻。

許都所部固然傷亡不少,但是張先壁卻也有一些吃不消了。已經向岳陽城中求援了,求大炮,求兵力支援。而正在這個時候,長沙來的援軍,居然轉向,不來岳陽。如何不讓馬鑾心中沉甸甸的。

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七章 下蕭縣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九章 搶收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
第五十一章 臨潁城下丁啓睿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七十四章 戰長沙之交鋒二第七章 下蕭縣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三十五章 此局已破第七十九章 聯姻之謀第一百零六章 後湖黃冊二第九十四章 北伐計劃第五十一章 壽州之戰第三十二章 攻閩第二十一章 烽火崎山路之餘波第四十章 傅宗龍之夜襲第五十七章 野菜第一百零五章 襄城之戰二第十五章 大舅哥來援第二十四章 去留?第七十二章 南昌城中第二十八章 李神醫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二十八章 黃河一水二第二十二章 醫療營二第七十三章 曹營長史第五十九章 君子之約第一百二十八章 火槍手第七十章 論功行賞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二十一章 談判第七十六章 二勝第八章 攻城二第一百二十七章 鄭經的瘋狂三第三十九章 姚啓聖第九十四章 困獸二第四十六章 攻防轉換第一百二十六章 江南局勢第八十章 在臨潁二第一百零三章 圍襄城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二十八章 樹德於天下第一百二十章 下金華三第六十三章 情義第七十六章 鳳陽地動六第五十九章 武昌之難第十八章 決戰三第二十七章 夜襲南津第二十七章 殺襄王第四十六章 天亮了第一百零八章 宋獻策之毒第九十一章 湖口攻防戰三第一百一十三章 分兵之策第九章 搶收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三十六章 煙花易冷第三十章 破孟家莊第二十二章 朱仙鎮二第六十四章 家書第八十二章 常國安四第五十章 左右搖擺羅副帥第四十三章 玉帶編第九十一章 江山如畫第九十一章 冒險第十三章 鑄炮計劃第九十二章 張獻忠方略第一百三十三章 清廷來使第十九章 劉洪超第三十八章 授田儀式第一百三十二章 張軒百騎追時中第四十一章 袁時中的困境第五十五章 華夷之辨第六十四章 勸進二第十五章 城陵磯之戰六第五十三章 馬踏開封城二第七十四章 長街相會第六十二章 淮安軍的崩潰第八十七章 袁時中的嗅覺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七十五章 人心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底一百零二章 南陽營首戰第五十八章 孫vs李二第八章 死中求活三第一百零九章 滾滾狼煙第三十六章 威遠城下二第二十章 伏擊第八十三章 三路下江南第五章 臨湘之戰第七十七章 兵亂第二十三章 工兵營第一百一十章 絕處第一百一十五章 武昌城到手第三十六章 王進才第八十三章 虎大威之死二第十七章 失敗的臘八宴第六十二章 中秋第一百三十一章 武興元年第二十三章 朱仙鎮三第九十二章 會師第二十四章 白水寨之戰第九十二章 湖口攻防戰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