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9章 百無禁忌

收藏、推薦票、三江票,有啥要啥,百無禁忌。在此感謝朋友們的支持,祝大家心想事成,幸福快樂。

大雨先是象用瓢潑,此時變成了象用篩子往下篩。起雨時的風也變得弱了很多,雨點落下的斜度也在變小。

“明軍既不後退,也不紮營,難道要冒雨進攻?”線國安睜大眼睛,仔細觀察着營寨前唆巡不去的明軍。

“他們搭起了遮雨棚,難道是要做法破陣?”幕僚滿腹狐疑,晃動身體,把蓑衣上的雨水甩了甩。

“莫不如派軍衝殺一陣,搗毀敵人的遮雨棚?”線國安轉向幕僚詢問道。

幕僚搖了搖頭,說道:“出營作戰,勝敗難料。且這遮雨棚,毀了再建,也不過片刻之事。說不定,這是敵人誘兵之計,趁我營寨門開,便來奪取。”

“言之有理!”線國安本不堅決,聽了幕僚之話就打消了這個念頭,摸着鬍子思索不已。

驀地,遠處似乎有喊聲傳來,線國安等人急忙舉目觀瞧。

雨還在下,但閃電已少,雷聲也近消失。遠處的聲音越來越近,劃破雨幕,越來越清晰。

“向前!

向前!

我們的隊伍不可擋,

腳踏着華夏的大地,

揹負着中興的希望,

我們是一支不可戰勝的力量。

我們是不屈的男兒,

我們是國家的武裝,

從無畏懼,

絕不屈服,

英勇戰鬥,

要把韃虜蠻夷消滅乾淨,

大明的旗幟高高飄揚。

…………”

一個個身影從雨幕後閃現出來,朱永興率領着幾千步兵終於趕到了。出乎很多人意料的是,這並不是一支疲弊的隊伍,而是精神飽滿,踏歌而來的軍隊。

精神作用啊,還真是管用。朱永興也跟隨着士兵一齊高唱,心中更把思想宣傳鼓動提高到了一個更高的層次。

在你鬱悶時,吼兩嗓子,踢打一番,可以發泄;在你高興時,可以狂呼亂喊,蹦跳揮拳。而唱着振奮的歌曲,也是潛意識的精神作用,會讓一個人的神經系統產生一種真的振奮感覺。人的感覺上去了,精神亢奮起來,自然在做事的時候就更有動力。

“殿下,您何必自苦若此。”白文選等將領迎上來,才發現朱永興沒有騎馬,而是步行而來。他的親衛也都成了馬僮,張國用等人不管心中怎麼想,也只能步行相隨。

“不妨事,走走更健康。”朱永興笑着示意衆將不必多禮,然後讓軍官收攏整頓部隊,安置傷兵。

等到馬匹被一一收回,朱永興跳上戰馬,在衆將的陪同下,奔向清軍的營寨。

“殿下請看。”白文選指點着給朱永興解說,“敵人寨牆上盡是污穢之物,雖無裸×體婦人,亦可看出乃陰×門陣無疑。厭陣厭勝,不可輕視。”

朱永興臉帶嘲笑,對清軍的佈置根本不屑一顧。

馬寶看到朱永興的表情,以爲朱永興不懂其中關竅,趕忙輕咳一聲,說道:“箕器和掃帚乃日常沾染污穢之物的器具,亦可加強陰×門陣的厭勝功能。清將倉促間能布此陣,可見頗有韜略。”

朱永興張了張嘴,但看見白文選等人都是一本正經的樣子,又把“扯淡”兩個字嚥進了肚裡。

裸×體婦人嘛,如果漂亮,倒還有可能。至少能讓炮手心旌動搖,想入非非,發揮失常。至於這些糞汁、箕器和掃帚,除了增加臭氣外,屁用也不頂。

朱永興沉吟了一下,知道此時開展科普教育顯然不是時候,而且不知道要費多少口舌,還要加上實例證明,才能說服這些在思想上已經根深蒂固的將領。所以,他選擇了一個較簡捷的方式。

“邪道小技,不足爲慮。清軍燒殺淫掠,罪惡昭彰。我軍替天伐罪,百無禁忌。”朱永興充滿自信地下了結論,能看到衆將臉上的表情都是一鬆,如釋重負,不禁心中一嘆,勒轉馬頭直奔遮雨棚下的炮兵陣地。

“殿下。”錢邦宸等人迎出棚外,施禮問候。

朱永興點了點頭,跳下馬來,大步走進了遮雨棚,四下觀察。

遮雨棚搭得基本符合他的要求,長有三四十米,寬亦有七八米,棚頂除了茅草,還有很多蓑衣和油布,幾乎沒有雨滴漏下。

看到錢邦宸等人身上都是溼的,且沒有遮雨之具,朱永興便明白了怎麼回事。他輕輕拍了拍錢邦宸的肩膀表示讚賞和鼓勵,接着便檢查火炮和炮彈。見幾十匹馬馱帶着物品都在棚下,火炮和炮彈被包裹得嚴嚴實實,不由得輕輕點頭。最後他才轉身走到棚前,伸手開始測量到清軍營寨的距離。

雖然下着雨,但製造出來的炮彈都採用了細竹管式的內置導火索,只要火藥不受潮,在飛行過程中和落地後,被澆滅的可能性便很小。當然,朱永興可以等到雨停之後再進攻,可那就對他要使用的戰術有所影響。

戰象怕火,怕火器,在雨中清軍想阻止戰象衝鋒便會很困難。而且營寨中清軍數量不少,炸開營寨後的廝殺也可能很激烈。如果使用轟天炮,再加上戰象的突然衝鋒,則可以減少明軍作戰時的傷亡。

朱永興觀察完畢,認爲自己在路上想的作戰計劃完全有可能實現,便把白文選等人招到面前,開始講說。

“時間很緊,要在清軍援兵到來之前攻下營寨,吾就越俎代庖,望趙王莫怪。”朱永興先向白文選告了聲罪。

“殿下必然已經成竹在胸,吾便得個空閒,偷會兒懶。”白文選不以爲意地拱了拱手,笑着表示並不在意。

朱永興輕輕點了點頭,開始正色佈置作戰計劃,“我軍先用轟天炮轟擊清軍營寨,打開缺口後,便派出步兵猛攻,佔領寨門後步步爲營,緩慢推進。吾剛纔看見了那幾具用竹子做的簡易投石器,如果清軍在營中反攻,或者抵抗激烈,錢邦宸——”朱永興伸手一指,說道:“你帶着炮兵就用它抵近投射炮彈,進行近距離轟擊,繼續殺傷清軍。這次與上次不同,我軍暫不作全殲敵軍的計劃。而是爭取擊潰敵軍,驚破敵膽,然後用騎兵追殺。汝陽王馬寶,蜀世子劉震,廣昌侯高廣貴——”

第145章 妥協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95章 初印象第49章 烽火燎原第4章 封賞,臺灣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96章 各有安排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7章 元江宣慰第94章 思考方法第42章 北伐新策第63章 攻掠遼東第85章 無題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74章 貪心不足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74章 東逃,後路第3章 絕死一擊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81章 襲擾第93章 三馬來會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51章 死地則戰第59章 無題第91章 外交,內政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48章 黯然收兵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51章 死地則戰第9章 決戰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3章 召見羣將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59章 援軍?援軍?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13章 窮追第64章 計議第85章 無題第188章 大調整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83章 水西之變第51章 戰後佈局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5章 正妃虛懸第271章 阻擊第97章 唯一生路第51章 渡河,渡河第91章 軍隊建設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8章 反撲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38章 反撲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12章 女考生第272章 血戰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63章 攻掠遼東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85章 情動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
第145章 妥協第125章 吏治,公學第95章 初印象第49章 烽火燎原第4章 封賞,臺灣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96章 各有安排第32章 慧眼識珠善攏絡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7章 元江宣慰第94章 思考方法第42章 北伐新策第63章 攻掠遼東第85章 無題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74章 貪心不足第41章 大理小吃,蒙化左氏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44章 講武會二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74章 東逃,後路第3章 絕死一擊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77章 當兵吃糧?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144章 主次之分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81章 襲擾第93章 三馬來會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51章 死地則戰第59章 無題第91章 外交,內政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48章 黯然收兵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232章 連勝,人頭取悅第223章 軍制改革,拉攏分化第51章 死地則戰第9章 決戰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3章 召見羣將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90章 援助水西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59章 援軍?援軍?第12章 不平等條約第23章 伏擊之地第113章 窮追第64章 計議第85章 無題第188章 大調整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83章 水西之變第51章 戰後佈局第225章 晉王表態,格局不同第15章 正妃虛懸第271章 阻擊第97章 唯一生路第51章 渡河,渡河第91章 軍隊建設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66章 非戰之困難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12章 困頓之局,天道好還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8章 反撲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38章 反撲第62章 論勢振人心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12章 女考生第272章 血戰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63章 攻掠遼東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85章 情動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