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3章 暹羅國情

占城呢,被南阮壓得喘不過氣來,加上之前明朝大體上是支援他的,以便牽制安南。所以,明軍若至,占城就將起到和安南莫氏的作用。

至於南阮,自然有北鄭牽制,在適當時候,甚至可以幫鄭氏一把,使得南阮向南擴張的腳步被束縛,或者是被減緩。

不知道從什麼時候起,朱永興對野蠻的興師滅國、大口鯨吞的興致大減,他現在更喜歡這種牽制反牽制,相對比較平和的蠶食策略。

………….

頭上的疏星,一個個高懸着,散圍在溫媚的圓月旁邊,光線更顯得柔弱。晴朗的高空,如扯着片淺藍色的布幔。飄帶似的一縷縷雲絲,斜蓋在天河。

“姐姐,又有人送殿下女人了。”龍兒噘着小嘴,湊到了阿珠身旁。

阿珠手裡拿着望遠鏡在看星星,依她的身份,自然安排了船艙安置,這比露地宿營可強得不少。

“送就送唄,反正殿下不稀罕。”夢珠的語氣似乎並不怎麼在意,停頓了一下又補充了一句,“反正殿下都要交給我,你還怕什麼?”

“我是怕這送的多了,殿下若真有看得上的,不就麻煩了。”龍兒很乖巧地站在夢珠身後,輕輕拿捏着她的肩窩。

夢珠放下了望遠鏡,往椅子上靠了靠,很舒服地微微閉上眼睛,柔聲說道:“你以爲是殿下眼界高,看不上那些送來的美女嗎?或者你認爲那些美女中,在相貌上真的沒有超過我和你的?”

龍兒的手頓了一下,然後繼續按摩,等着夢珠的繼續。

“大凡以色事人,色衰而愛弛。愛弛則恩絕。殿下有情有意,非是薄情寡義之人,若想長久,便須以心相待。”夢珠幽幽地說道:“侍寢的那些女子他爲何不碰?便是放不下這個情意和責任,不肯始亂終棄。所以,用心待殿下。不犯大錯,便無須擔心殿下無情。至於以後——”

龍兒見夢珠不再往下說了,不由得沉吟了一下,然後展顏笑道:“殿下析珪祚上,英明神武,日後定威鎮天下。當續鸞戚里,諧鳳侯門,上則立體朝廷,下則重型裨屬。稽之大典。龍兒若能以章臺陋質,獲與奉匜之役,珠服玉饌,依享殊榮,分已過矣,又豈敢奢以專寵?姐姐與殿下患難相隨,即便無正妃之位,亦可得正妃之寵。”

夢珠輕輕拍了拍龍兒的手。說道:“你想通了便好,我與你皆非漢女。便不可以一己之私而害殿下。若使殿下蹈非耦之嫌,必貽無儀之刺,方是罪也!”

“姐姐的漢學又長進了。”龍兒乖巧地轉移了話題,拿起鑲金嵌玉的望遠鏡把玩着,羨慕地說道:“此等寶物,殿下先送與姐姐。這份情意令人羨慕。”

夢珠這時才露出得意的笑容,拉過龍兒,和這小丫頭一起看星星。

…….

此時在看星星的還有朱永興,不過卻是在短暫的思考,只有帕碧羅闍一人在他旁邊等着答覆。

“明軍暫時不能對緬甸進行攻擊。”朱永興終於還是搖了搖頭。“即便是化裝成暹羅士兵也不行,消息總會走漏。吾皇尚在緬甸,恐會危及安全。”

帕碧羅闍也沒有特別不滿意的表示,畢竟這只是個試探,就象是談判,總要先拿出個最高的條件,然後再慢慢妥協,只要不超過底線,談判便不會輕易破裂。

“殿下的顧慮,外臣能夠理解。”帕碧羅闍停頓了一下,繼續說道:“在錦線訓練的炮兵不是我的軍隊,我想請殿下拖延下時間,然後儘快幫我訓練一批,並允許我軍的軍官團觀摩此次戰事。”

很直接,但也有些難辦。畢竟朱永興還想得到暹羅的長期援助,這種插手暹羅內部爭鬥的事情很可能引起麻煩。

“若是我王同意呢?”帕碧羅闍補充道:“北部戰事處於膠着,我要打破僵局,我要軍功,以便成爲象軍統帥。”

這好象又涉及到了更深層的權力爭鬥,難道現在的象軍統帥不爲暹羅王所喜,可又很有背景,沒有名正言順的理由不好拿下。聯想到帕碧羅闍是暹羅王的奶孃兒子,自小一齊長大,朱永興覺得暹羅王應該是更信任帕碧羅闍。

“只要貴國國王同意,吾自然會相助於帕碧將軍。”朱永興還是表現得很謹慎,說道:“大明與暹羅已是兄弟之邦,不干涉內政便是應有之義,希望帕碧將軍能夠理解。”

不干涉內政,但有暹羅國王的請求或授權,便另當別論。朱永興表示的意思很明顯,帕碧羅闍自然也聽得明白。當然,此時親王派和親法派的矛盾還沒有尖銳到不可調和的地步,他更沒有政變的心思,只是要往上爬,掌握更大的權力。

蘭瑪菩提已經喝醉被送往住處,帕碧羅闍便沒有了什麼顧忌,與朱永興的談論便更加寬泛自由。

暹羅國目前還是處於半奴隸制社會,有不少擁有領地的地方實力派,還沿襲着特萊洛王建立起來的制度。那就是將領地首領們置於和平的競爭以博取國王的歡心,特萊洛意識到一個人的土地多少關係到財富和地位,也是衝突的根源,於是將個人的土地擁有量合理化,並使每個人都有可能受到王室的賞賜而得到更多的土地。

這種土地等級制度簡單易行,確實解決了很多紛爭。但中央集權與地方實力派的矛盾還是不可避免,王朝更替也多是地方勢力強大起來,內訌所致。比如現在的大城王朝祖先,起初便是素可泰王朝的素攀太守,之後脫離素可泰,並降服素可泰,建立起大城王朝。

泰族的軍力,孟族與高棉族的行政,以及逐漸崛起的華人的商業,這便是暹羅國的支柱。而大城王國可以說是依靠素可泰的基礎後來居上的,所以對處於北方的素可泰舊地一直很警惕。

泰族?在中國不就是傣族嗎?朱永興眨着眼睛,還真是長了不少知識,以前只是半知半解,誰知道這背後竟然還有如此複雜的關係。內訌啊,或者說是內部紛爭,哪個國家都有,只是方式和程度不同罷了。

在交談中,朱永興得到了不少信息,帕碧羅闍也覺得頗爲受益。朱永興的見識不是這個時代的人能比的,他的一些見解自然也就顯得新穎怪異。但如果仔細思之,卻又不無道理。

帕碧羅闍這個傢伙還算可以,起碼按照他的身份,應該是個比較驕橫、狂妄的寵臣,可卻挺沉穩謙虛,看起來也很真誠。更讓朱永興高興的是,這個傢伙除了美女之外,還送了一小箱金子,也不知道是不是從佛像上摳下來的。呵呵,只是朱永興的瞎想而已,佛教在暹羅很盛行,差不多是舉國崇信。這也就難怪當納雷王的兒子改奉天主教後,舉國喧譁,反對派力量大增了。

訓練炮兵,還有軍事觀察團的事情敲定,雙方都有所得。甚至朱永興還私下口頭承諾,明年如果條件允許,再有暹羅國王的授權,可以幫助帕碧羅闍訓練一支強軍。

對此,帕碧羅闍嘴上感謝,心中卻暫時沒有這樣的打算。暹羅的軍隊主力是象軍,與緬甸作戰時,雙方都大量地使用戰象,戰術與明軍有很大不同。所以,他覺得只要有那種簡單、機動,而且威力大的火炮,以及熟練的炮兵便可以了。

總體來說,這次長談的結果,雙方都比較滿意。直到夜色已深,帕碧羅闍才告辭而去,這艘大船自然是留給朱永興休息的,還有四位暹羅美女。

時間不大,夢珠和龍兒被朱永興派人喚了來。然後,龍兒一會兒噘嘴,一會兒臉紅,一會兒撇嘴,一會兒嘀咕自語,一路上表情怪異地把四個美女領走了。

燈燭熄滅了,朱永興把夢珠抱在懷裡,細細溫存。朱永興少了些衝動和狂熱,夢珠也少了些被動和生疏,水乳交融,顛鸞倒鳳,兩人沉浸在心神俱醉的享受之中……

征服女人,能使男人增強自信;陰陽調和,會使人神光煥發,這不是沒有科學道理的。朱永興對別的女人還有道德上的糾結,對自己的未婚妻,在捅開那層窗戶紙後,自然也就沒有了心理負擔。只是還有那麼一點點的小遺憾,爲了安全所採取的最原始的辦法。

不過,這點小遺憾在夢珠溫柔地給他擦洗完身子,並象小鳥依人似的偎進他的臂彎後,便煙消雲散了。

“央姐想求我辦件事情。”夢珠用手指在朱永興的胸膛上輕輕划動,柔聲說道:“可我沒答應她,因爲我是殿下的人了,不能那個——”

朱永興輕撫着夢珠嬾滑如綢的脊背,輕笑着說道:“不能胳膊肘朝外拐,呵呵。你呀,不答應她幹嘛還要和我說,小心眼還想在我面前耍?”

夢珠用小臉輕輕蹭了蹭朱永興的肌膚,輕聲道:“我不答應她是不知道這事好不好,所以才讓殿下斟酌決定。以後也是這樣,我在外面絕不亂承諾,免得給殿下添麻煩。”(未完待續。。)

第28章 離心之象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楔子第72章 廝殺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97章 唯一生路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12章 兵潰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28章 拉英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54章 赴廣東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273章 潰敗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28章 離心之象第59章 無題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8章 元江城防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2章 無題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章 陌生之地第64章 計議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89章 進退兩難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99章 軍歌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34章 石屏擾襲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72章 無題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86章 復臺建議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91章 新氣象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47章 初勝第17章 意外之難第46章 火槍之威第78章 勝利之因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73章 小朝會第23章 綜合實力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32章 賜名白族第122章 水利部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13章 窮追第33章 無題第41章 自我否決第54章 再退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72章 廝殺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9章 景東會師第48章 大戰(二)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7章 意外之難
第28章 離心之象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89章 反攻之謀,三鬼之難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楔子第72章 廝殺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53章 彩金之望,降爵小懲第97章 唯一生路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112章 兵潰第98章 有後之喜,酒後之語第257章 會見十三勳,明末失政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184章 臨機而變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17章 元江宣慰第128章 拉英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54章 赴廣東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273章 潰敗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120章 晉爵賜馬第28章 離心之象第59章 無題第134章 漢化土司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8章 元江城防第100章 再唔晉王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00章 英雄頌歌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2章 無題第109章 百無禁忌第48章 急轉直下第13章 打壓縉紳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章 陌生之地第64章 計議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89章 進退兩難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99章 軍歌第148章 未來戰略,死戰大勝第152章 破城攻擊,向前向前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34章 石屏擾襲第247章 兵至衡陽,說客第172章 無題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86章 復臺建議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91章 新氣象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47章 初勝第17章 意外之難第46章 火槍之威第78章 勝利之因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73章 小朝會第23章 綜合實力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265章 兵至南京第32章 賜名白族第122章 水利部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13章 窮追第33章 無題第41章 自我否決第54章 再退第94章 難以抗拒,後宮瑣事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72章 廝殺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9章 景東會師第48章 大戰(二)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51章 死地則戰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24章 海外助力第17章 意外之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