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4章 講武會二

朱永興說得信心十足,神態與騰衝大戰的反攻時差不了多少。馬寶等人對此都有點印象,心中倒是並不怎麼懷疑,紛紛揣測着朱永興準是又搞出了什麼大威力的秘密武器。

自信滿滿啊,就憑這樣的態度,在如今這樣危難的形勢下,也足以振奮士氣,令衆將歸心了。李定國暗自嘆息,不禁又想起了燕雀自安、全無出險之念的永曆君臣。

戰略和理論上的高手,實踐和戰術上的菜鳥。朱永興對於自己在冷兵器時代的排兵廝殺、臨陣指揮,還是有着比較清醒的認識。儘管有了些經驗,但還遠遠不夠,離名將更是差之千里。

當然,他也有他的優勢,在用一些後世的經典軍事理論忽悠完衆將之後,他覺得並不夠直觀,索性把安南攻略的重要性暫時拋下,又講解起戰例來。只是這個戰例卻不是歷史上所有的,而是雜七雜八地拼湊在一起,以便將領們能汲取到更多的經驗,可以仿而效之。

“……破襲、騷擾、襲擊,牽着敵人鼻子轉,把敵人肥的拖瘦,瘦的拖死……”在廳堂中引起了一陣鬨笑。

“……忽南忽北,忽東忽西,四渡赤水,又進又退,弄得敵人撲朔迷離、疲憊不堪,三萬對四十萬的令人難以想象的戰鬥,最終總結爲‘你打你的,我打我的;打得贏就打,打不贏就走’。”驚險曲折的戰鬥過程,靈活機動、避實擊虛的策略,令衆將神馳嚮往。

“……虛兵佯動,誘敵深入,避敵主力,大步進退,先弱後強,個個擊破……”朱永興毫不臉紅地又把紅軍的反圍剿經驗剽竊過來,李定國也聽得不斷頜首,這戰例講解可比《孫子兵法》易懂多了,將領們都識字不多,這種直觀的方式更能讓他們理解接受。

“歸根到底,勝利的關鍵還是在士兵的素質,在於軍隊的堅強有力。”朱永興講完了,不無感慨地嘆息道:“拖不垮,打不爛,在逆境中依然鬥志昂揚,什麼時候我軍都能成爲這樣的鋼鐵之師,掃除韃虜,興復華夏,又有何難?唉,慢慢來吧,這不是一朝一夕能辦到的事情。”

“殿下不必感嘆憂慮,如今我軍士氣已復,假以時日,也未必不能練成無堅不摧的強軍鐵師。”馬寶拱手安慰着朱永興。

“殿下放心,末將加緊訓練士卒,必讓殿下滿意。”

“殿下,只要糧餉充足,甲堅兵利,再加緊訓練,何愁我軍不強。”

……

朱永興擡手向下壓了壓,笑道:“有這個心氣就好,大家齊心協力,向着這個目標努力。糧餉會有的,堅甲利兵會有的,功業封賞會有的,媳婦兒孩子也會有的……”

在一陣會心的笑聲中,講武會結束,待朱永興走後,衆人才紛紛散去。

夜空中,晶瑩的星星在閃爍着動人的光芒,草叢中的小蟲發出各樣的叫聲,一隻夜鳥在遠處啼鳴,似乎在急切地召喚着同伴。

呼,廣國公賀九義吐出了一口長氣,感慨道:“如何,本國公沒說錯吧,岷殿下難道沒有興王圖霸之能?”

“嘿嘿,國公英明。”李承爵乾笑着恭維了一句,又微微搖頭,疑惑道:“岷殿下是宗室皇親,在王府中長大,可哪來的如此見識?要說是書中學來的,末將是怎麼也不相信。”

“那便是真如傳聞,岷殿下乃是神授之能,是上天派來中興大明的。”總兵雷朝聖不以爲意地說道:“早些投效殿下的好象都這麼說,聽說那蠻夷,什麼猛山克族的,還把殿下看作神使,一路從緬甸跟隨而來。”

“猛山克族就是猛山克族,非要加個蠻夷作甚?”廣國公賀九義瞪了雷朝聖一眼,提醒道:“莫忘了,殿下可是深寵那個蠻,猛山克族的公主。”

雷朝聖趕忙點頭受教,說道:“是末將失言,失言了。俗話說:患難見真情。岷殿下出緬入滇,全憑猛山克族保駕護衛,那個公主,聽說十分美豔,再前後侍奉殷勤,得殿下歡心喜愛,也是順理成章。日後就算得個側妃的名份,也不是咱們能得罪的。”

“最多是個側妃。”總兵黃元才補充道:“難道岷殿下會立異族女子爲正妃?絕對無此可能。”

噓,李承爵突然作出噤聲的手勢,指着前面的人影低聲道:“看身形,好象是晉王殿下。”

廣國公等人趕緊收聲細瞧,朦朧間也看不真切,可也不敢在意。賀九義指了指旁邊,幾個人悄悄繞路避開。

趁着散會的亂勁兒,李定國在劉震的掩護下又偷偷退了出來,一路上卻沒有說話,時而皺眉,時而吁嘆,時而若有所思。

劉震不知李定國在想什麼,便陪着小心,只是引着路,也不插言。

“震兒。”李定國突然低沉地喚了一聲,然後開口說道:“之前在昆明時,吾與岷殿下倒也有幾面之緣,只是前後竟判若兩人,實在令人費解。”

劉震想了想,說道:“義父,孩兒隱隱聽過一些傳聞,似乎與岷殿下有關。聽說入緬之後,岷殿下和一些文臣武將走陸路奔阿瓦城,途中馬驚落澗,然後爲猛山克族所救,等到隨行官員尋到殿下時,殿下便改變心意,絕不入緬。聽說還譏笑那些勸其入緬的官員,說他們貪生怕死,苟且偷安。後來,主上便下了旨意,令其留守。也不知道殿下如何說服猛山克族,竟然舉族相隨,殺出緬地,重返滇省。”

“這傳聞——你是從何聽說?”李定國腳步頓了一下,皺起了眉頭。

“似乎是王府的正承奉太監趙國維所說,我也是從別人那裡聽來的。”劉震猶豫了一下,說道:“這個宦官好象還說過,岷殿下馬驚落澗是因禍得福,不僅得了神靈護佑,還賜神器相助,必是中興大明的擎天之柱。”

李定國沉默了片刻,嘿然冷笑道:“岷殿下出緬入滇,竟只有一個老太監相隨,那些朝廷諸公——嘿嘿。”

;

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33章 立威第117章 斷臂?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47章 初勝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24章 隨想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85章 情動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38章 反撲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48章 黯然收兵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71章 慘烈第112章 女考生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96章 鑑第45章 大反攻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85章 無題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71章 慘烈第93章 三馬來會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45章 大反攻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142章 會晉王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章 鬥熊救美第113章 窮追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66章 棄險第14章 真儒,自虐?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30章 無題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87章 接戰(二)第169章 譏諷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72章 攻守結合第160章 大結局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9章 決戰第93章 三馬來會第42章 北伐新策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45章 妥協第271章 阻擊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15章 正妃虛懸
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120章 棄軍而逃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133章 立威第117章 斷臂?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47章 初勝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124章 隨想第127章 權臣,制裁和獎勵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85章 情動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93章 古之借鑑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38章 反撲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50章 再戰新會(三)第48章 黯然收兵第46章 合擊之前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71章 慘烈第112章 女考生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第196章 鑑第45章 大反攻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85章 無題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71章 慘烈第93章 三馬來會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45章 大反攻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142章 會晉王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2章 鬥熊救美第113章 窮追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84章 後中先,大海戰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21章 登陸山東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116章 篡權之議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66章 棄險第14章 真儒,自虐?第43章 兵出大理,晉王退讓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30章 無題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46章 撤退不易第87章 接戰(二)第169章 譏諷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72章 攻守結合第160章 大結局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9章 決戰第93章 三馬來會第42章 北伐新策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51章 有借無還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45章 妥協第271章 阻擊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149章 討伐安南第15章 正妃虛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