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

同樣是使用戰象部隊,晉王李定國在衡陽城下能重創滿洲八旗,陣斬清廷親王尼堪;但在廣東新會戰役時,戰象部隊卻被尚可喜所部的火炮所敗。

所以說,朱永興認爲在這個時代,沒有絕對致勝的武器,只是看你能否在最合適的場合使用最正確的武器。

終於把三馬和高啓隆送走,朱永興從大門口向後院緩緩而行,臉上帶着得意的笑意。是被崇拜的目光注視多了,還是被恭維的話讚揚多了,再加上自己親冒矢石勇上戰陣,以及這一場大勝,感覺身上似乎有了一些王八之氣呢!馬寶這樣的猛將在自己面前也規規矩矩,被弄得服服帖帖。

當然,這只是個好的開始。馬寶這種人,性格應該還是比較直,一旦認定了英明之主,便死心塌地,不生二心。那自己就好好表現吧,難道就不如吳三鬼那個大漢奸,還就不信了。

走到後院門口,朱永興又想起一件事情來,轉身奔了南側的一排房子,在一個掛着“軍事重地”牌子的屋前停下腳步。兩個士兵猶豫了一下,似乎想跪,又挺直了腰板,向朱永興敬禮。

朱永興回了軍禮,剛走了兩步,又走了回來,伸手把一個士兵的衣服整理了一下,笑着點了點頭,上前推門而入,只留下兩個面面相覷、面色激動的小兵。

“殿下——”鄭昭仁、查如龍和周良甫正埋頭於案櫝之中,門一開,見是朱永興,三人趕忙站起來施禮。

“免了,免了。”朱永興很隨和地擺了擺手,目光一掃,但見屋中甚是凌亂,旁邊案几上還有未撤的碗筷,不由得微微皺眉。

“這,這屋中亂得很——”鄭昭仁臉上一紅,囁嚅道:“屬下想着儘快把殿下交代的事情辦好,就,就——”

朱永興輕輕搖了搖頭,指了指鄭昭仁等三人,說道:“看看,都熬成這個樣子了,累壞了吾又上哪找你們這樣的幹才。”說完,隨便找了個椅子坐下,溫言說道:“一口吃不成個胖子,更何況這個情報司是從無到有,哪能一蹴而就?好了,今天的工作就到這兒吧,你們好好休息一下。累得昏頭脹腦,反倒沒有效率。”

憲兵、情報司、宣教部……都是朱永興剛剛倡立組建起來的,象情報司連架框還沒有,只有這三位正副司長。章程和組織規範,以及行動方法等等,都需要這兩位司長制定完成。

當然,朱永興也不是甩手不管,而是先拿出了一部分資料作爲參考。沒吃過豬肉,也見過豬跑。先設情報站,然後設情報點,再發展情報人員,這個設想便是朱永興提出來的。還有什麼蒐集情報,職業掩護,快速化裝,單線聯繫,密語暗號,盯梢反盯梢等等,看過很多諜戰片的朱永興拿出些皮毛,就已經令鄭昭仁、查如龍和周良甫震驚欽佩得如同天人。

鄭昭仁非用不可,因爲他熟知鄭家的人脈;查如龍和周良甫呢,則是朱永興爲了避免鄭氏一家獨大而採取的制衡手段。查如龍不用說了,走過很多地方,見多識廣,又有一手造假的本事;周良甫呢,識文斷字,更可貴的是他出身軍人,還上過戰場,這在明軍中是相當難找的。

周良甫忙着去倒茶,卻是一臉尷尬,涼茶呀,哪能給殿下喝。

“是吾疏忽了。”朱永興抱歉地一笑,說道:“光想着保密,卻忘了給三位添幾個丫環小廝之類的伺候。門口的士兵不行,粗手笨腳的。”

朱永興進了屋,溫言細語的,又是關懷,又是讚賞,令三人很是受寵若驚,心存感激。

鄭昭仁將書案上的紙張整理了一下,雙手遞給朱永興,有些惴惴地說道:“這是屬下等草擬出來的些許章程,請殿下拔冗指正。”

朱永興笑着接過來,示意三個人坐下,邊翻看着邊說道:“現在情報司草創,架構不全,人員不整,名稱不會叫得太大。以後發展起來了,就改叫情報部,行軍打仗、民事經濟、懲貪罰瀆,可都要依照你們提供的情報。”

部啊!三人互相對視了一眼,知道朱永興這是激勵之意,心中也浮起了疑問。明朝政治體制是三省六部,難道以後要變成三省七部?

“很好,諸位這麼快便弄得七七八八,實在是辛苦了。”朱永興簡略翻看完,先是讚揚,然後才沉吟着說道:“只是有些太細緻了,一繁瑣起來,花費的時間也就太長了。草創階段嗎,先把架子搭起來,人員挑選出來,不必追求盡善盡美。然後在運作的階段加以逐步完善,也容易發現問題,隨時解決。”

查如龍苦笑了一下,說道:“我等深恐做是不好,辜負了殿下。”

“不要有這樣的心思,只要盡力就好。”朱永興挑出一張紙指點道:“看這密碼編制,太多了,起碼現在用不到這許多。複雜的密碼是給高級密諜用的,一般的密諜可以用一種簡單的,比如套格。”

“殿下,何爲套格?”周良甫目光一閃,知道又能學到新東西了,心癢難耐。

朱永興隨手拿過一張空白的信箋鋪在桌上,又掏出匕首在信箋上隨便割劃出幾個空洞,然後把這張帶空洞的紙與有字的紙重合,說道:“看,就是這樣。把真正要傳遞的消息按照空洞位置先寫下來,然後再填補上一些無關緊要的話,沒有這種空洞的模板套取,別人也就無法讀取正確的信息。”

“妙啊!”查如龍情不自禁地拍手叫好,“做兩份同樣的,模板是吧?”見鄭昭仁和周良甫都點頭,接着說道:“一份在司裡編號入檔,一份在情報人員手中,便可隱秘傳信,簡單而有效。殿下寥寥數言,卻是把我等三人愁得茶飯不思的工作給解決了。”

“正是如此,我等應多謝殿下。”鄭昭仁明顯長出了一口氣,神情顯得輕鬆了許多。

“謝就不必了。”朱永興笑着擺了擺手,說道:“工作先放一下,你們或出去走走,放鬆下頭腦;或休息養神,別累壞了身體。接下來,趕緊招攬人員,別老是你們三個挨累。條件呢,稍差些也沒關係,可以培養嘛!好了,吾就不多待了,省得你們不得輕鬆。”

……

第81章 襲擾第71章 流寇戰術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3章 安沛入甕第166章 無題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4章 烽起石屏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27章 詐取緬關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4章 篡改聖旨?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章 北愁南喜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71章 阻擊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42章 會晉王第5章 破城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87章 潛入襲城第79章 雪中送炭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00章 佔優第98章 我認得你第272章 血戰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2章 無題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38章 廣國公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7章 攻城第69章 軟實力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73章 人心散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42章 北伐新策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0章 大勝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42章 會晉王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02章 總攻(二)第142章 川中形勢楔子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82章 燧發槍第39章 聖意第46章 合擊之前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3章 暹羅國情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74章 貪心不足
第81章 襲擾第71章 流寇戰術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52章 三桂低頭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3章 安沛入甕第166章 無題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250章 甘陝來攻,打擊土酋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4章 烽起石屏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27章 詐取緬關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4章 篡改聖旨?第241章 兵進湖南,建寧誥命第1章 北愁南喜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271章 阻擊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42章 會晉王第5章 破城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110章 宗室臨陣第87章 潛入襲城第79章 雪中送炭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00章 佔優第98章 我認得你第272章 血戰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78章 梅州城下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2章 無題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42章 川中形勢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7章 意外之難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38章 廣國公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235章 鄭軍投靠,清廷退縮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46章 火箭列裝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41章 自我否決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45章 元江接觸戰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27章 攻城第69章 軟實力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73章 人心散第52章 縴夫,規矩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67章 廣西戰局,威壓懾服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42章 北伐新策第62章 亂汝心智,海上感慨第131章 良賤之分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0章 大勝第219章 名士碩儒不盡可用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42章 會晉王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202章 總攻(二)第142章 川中形勢楔子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42章 北伐新策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82章 燧發槍第39章 聖意第46章 合擊之前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58章 新晉郡王第23章 暹羅國情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74章 貪心不足