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38章 反撲

一支支火箭帶着尖嘯,噴着煙火,掠過天空,扎進清兵的陣列,爆炸彈、煙霧彈、毒煙彈、燃燒彈……打擊持續不斷,清軍的陣列越來越見混亂。

而近處的廝殺更是激烈而殘酷,圍繞着明軍設在小山頭上的炮兵陣地,雙方展開了殊死的戰鬥。

天威炮、轟天炮曲射着爆炸彈,野戰炮、佛朗機則直噴出大大小小的實心彈丸,佈陣嚴謹的明軍火槍兵起起伏伏,在軍官聲嘶力竭的喊叫聲中,在一聲聲尖厲的哨聲中,火槍持續不斷地射擊,煙霧火光瀰漫不散。

“虜用兵多用銳陣,一陣退,復一陣來,每一陣重如一陣。”現在的清軍便是這樣的打法,死兵在前,銳兵在後,兩翼弓兵,衝陣的士兵更是一色的長槍大戟。

一邊猛攻明軍的炮兵陣地,一邊嚮明軍的戰陣發動牽制性攻擊,清軍實在是恨透了山上的明軍炮兵,控扼大路,如梗在喉,非拔除不足以改變局勢。

但明軍的火力太強了,大大小小的火炮數量衆多,更有成建制的火箭部隊,由遠及近,由炮到槍,富有層次性的打擊,令清軍傷亡慘重,而進攻的序列不時脫節。

大炮怒吼,銃聲爆豆,震耳欲聾的聲響中,成千上萬的彈丸,在濃重的白煙內,如同金屬之雨,劈頭蓋臉向清兵撲去。爆炸彈更是猛烈,巨響聲中,周圍便是一片死傷。

人喊馬嘶,在無數的血箭噴射中,清兵猛攻,敗退,再攻,再敗。無論是小山頭上的炮兵陣地,還是數個明軍的空心方陣,都如波濤中屹立不倒的巨礁,將衝擊的大浪撞得粉碎。

覺羅俄爾哈咬牙切齒,心中也涌起一股悲涼。五十多歲的老將,從小兵步步晉升。可謂是身經百戰,但在如此令人震撼的鐵與火面前,他也預感到了失敗的降臨。

經歷過當年鬆錦大戰的俄爾哈不是不知道明軍火器的厲害,當時面對明軍的車陣推進,清軍也是屢吃敗仗,難以抵擋。只不過現在的明軍,更比當時強大犀利數倍不止。而且,現在的形勢也不是當時可比,想再重演一次鬆錦大勝。對俄爾哈來說,已經成了不可能完成的任務。

漫天疾飛的彈丸中,很多清兵當場被打成碎肉,更多的是人馬皆是密密麻麻的血洞。陣前淒厲的嚎叫,連槍炮聲都壓不下去,無數浴血發狂的馬匹,四下翻滾衝撞。

“轟,轟。轟……”一連串的爆炸聲讓俄爾哈的瞳孔驟然收縮,騰起的火光與硝煙中。碎鐵與碎石橫飛激射,清兵被炸得人仰馬翻,一片的鬼哭狼嚎。

開花彈啊!俄爾哈已經咬破了嘴脣,一股鹹腥在口中瀰漫。明軍的火力強大得令人目眩,擺出的呆陣卻又讓人無可奈何。要麼硬碰硬地對戰,要麼在壓迫下不斷地後退。清軍的選擇實在太少了。

迂迴繞襲,兵力是一個問題,更關鍵的是明軍的戰力,團級三千多人,結陣自守。便不是清軍能夠輕易吃掉的。這在山東與明軍作戰時,俄爾哈便有印象,且很深刻。這樣計算的話,缺乏重火器的輕騎就算迂迴成功,又如何能攻克倚城堅守的明軍?

敗而不潰,圍而不逃。這樣的打法正是清軍所要極力避免的,拼人,就算是一換二,一換三,也絕不是區區滿人所能承受的。而明軍恰恰就是這樣的打法。部隊以團爲單位,最小也是以總旗爲單位活動,一旦被清軍騎軍穿插包圍,便收縮結陣,放出聯絡煙火,拼死抵抗,絕不乞降。

煙霧瀰漫,槍炮聲轟鳴,耳邊更充斥着戰馬受驚的嘶鳴聲、士兵臨死的慘叫聲,還有身周衆多發狂馬匹到處亂跳。俄爾哈也拼命拉住自己的馬繮,往日溫順的戰馬也變得狂暴。

明軍的火箭倚仗着射程的優勢,雖然準頭很差,但卻在持續不斷攻擊着清軍的後陣。火光、煙霧、響聲,使越來越多的戰馬發狂,戰陣也越來越呈現出混亂的跡象。

陽光下,俄爾哈感覺到渾身燥熱,嗆人的硝煙味,混合刺鼻的血腥味,吸入肺中,是如此的難受。周旁騰起的煙霧,讓身旁人等的臉孔也變得有點模糊,他們的神情或驚慌、恐懼,又或茫然呆立,又或咬牙切齒,卻沒一個人提出取勝的辦法。

或許,根本就是必敗之局吧?俄爾哈痛苦地搖了搖頭。錦州兵力不足五萬,能夠死戰的只有兩萬多滿洲八旗。而這些人馬還要分兵,娘娘宮南邊的小淩河入海口,又稱爲東海口的要派兵駐守,防備明軍的水師;再遠一些的還有大淩河、遼河入海口,也要有兵防守,同樣是擔心明軍水師在錦州側後的登陸。再有義州方面,察哈爾部動向不明,卻也緊急派出了一部人馬防範西北方向的威脅。

這樣西抽西調,在鬆錦的清軍便只有不到四萬,與當面明軍作戰,非但火力大大處於劣勢,就連兵力也有所不足。被明軍這麼步步爲營地逼迫過來,立時便顯出吃力的跡象。

“轟”的一聲巨響,爆炸近在咫尺,俄爾哈竭盡全力,才使驚跳的戰馬暫時安穩。煙霧散去,黑色的彈坑旁或臥或倒地是死傷的清兵,而甲喇中強悍的勇士克塔捂着臉,在地上翻滾嚎叫,血不斷地從指縫中流出,彈片擊瞎了他的眼睛。

就這麼成了廢人?俄爾哈似乎還不相信,那可是馬甲啊,馬上步下搏殺技能出衆,弓箭射得也精準無比,就這麼倒下去了?

槍炮聲似乎稀疏了一些,攻打山頭的清軍丟下無數的屍體傷兵,狼狽地退了下來。從陣地前一直延伸裡許的距離,都是明軍的打擊範圍,敗兵踏過屍體,繞過彈坑,茫然麻木地向着章京大纛旗會聚。

不能再打下去了!俄爾哈雖然極爲痛苦,但也意識到這次反撲松山的行動算是徹底失敗了。繼續強行作戰,只能是讓更多的士兵死傷,卻沒有取得一點取得成功的希望。

鳴金的鑼聲響了起來,戰場上的清軍如蒙大赦,紛紛後撤,多呆一刻也不願意。明軍沒有追擊,收攏着傷兵,維持着陣形的完整。經此一戰,付出的傷亡不小,但松山卻是徹底穩固了,清軍只能是退過女兒河,堅守最後一個堡壘——錦州。(未完待續。。)

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50章 伏擊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12章 兵潰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93章 戰馬論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0章 大勝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18章 元江城防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8章 元江城防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34章 石屏擾襲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20章 急躁,伏擊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67章 排除萬難第63章 求助他國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6章 無題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1章 柔情蜜意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13章 窮追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2章 無題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38章 廣國公第191章 新氣象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39章 聖意第25章 山東攻略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126章 無題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06章 不負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73章 人心散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52章 血戰廝殺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15章 被誤導了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55章 無題第28章 離心之象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77章 意外之功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97章 唯一生路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3章 安沛入甕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47章 大戰(一)第85章 急行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51章 渡河,渡河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66章 棄險第174章 奇襲潮州
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21章 暫時相安第136章 夢珠的憧憬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50章 伏擊第167章 鄭家來人第112章 兵潰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119章 棄滇,假投誠第93章 戰馬論第111章 轟擊,破陣第115章 緬甸的條件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10章 大勝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18章 元江城防第97章 試點,火槍部隊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6章 大巫的怨毒第18章 元江城防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34章 石屏擾襲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20章 急躁,伏擊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67章 排除萬難第63章 求助他國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6章 無題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18章 緊急商議第183章 寂寞,鄭軍攻勢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54章 民富國強?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4章 真儒,自虐?第21章 柔情蜜意第37章 龍尾關,獻策第249章 殿下不易,酒後點透第113章 窮追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104章 二破營寨第2章 無題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138章 廣國公第191章 新氣象第126章 火力致勝,英國心思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39章 聖意第25章 山東攻略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126章 無題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06章 不負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86章 輕視,放鬆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73章 人心散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52章 血戰廝殺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15章 被誤導了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73章 琉球,呂宋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233章 三桂之謀,鄭家再亂第155章 無題第28章 離心之象第36章 坦白,困城聚殲第77章 意外之功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97章 唯一生路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05章 兵種重配置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3章 安沛入甕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47章 大戰(一)第85章 急行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51章 渡河,渡河第74章 以夷制夷的陰謀第66章 棄險第174章 奇襲潮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