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91章 軍隊建設

曾經有這樣一支軍隊,在歷時兩年的時間裡,行程上萬裡,平均每天就有一次遭遇戰。卻能翻越十八條山脈,渡過二十四條河流,佔領過六十二座城市,突破了幾十萬大軍的包圍。而且,一支大軍及它的輜重還能保持平均每天行軍達七十多華里,用近乎奇蹟來形容,一點也不過分。

這樣的軍隊是怎樣煉成的,是什麼樣的精神和意志使這支軍隊不垮不潰,創造了前無古人、後無來者的奇蹟?

朱永興夢想着有這樣一支拖不垮、打不爛的軍隊,但他也知道這是不太可能的事情,可這並不妨礙他向着這個目標努力。

嚴格的紀律,這已經有了,大多數的軍隊都不會把殘民以逞當作信條,哪怕只是說說,也會裝出一副仁義之師、救民於水火的樣子。所以,重點在於細化軍紀,以及嚴厲的執行和監督。只有軍法官肯定不夠,憲兵便成了需要組建的隊伍。

在朱永興的計劃中,憲兵不僅要維繫軍紀,約束其他軍人行爲舉止,處理軍隊中的各種刑事事件,還有押送軍事物資,審訊戰俘等職能。而且,日後有了較穩定的根據地後,憲兵還要行使地方警察職能,可謂是功能多樣。

而信仰,或者稱爲理想,是一個能使士兵們擺脫當兵吃糧、渾渾噩噩的好辦法。有了對未來的憧憬,並且看到了實現的希望,士兵們纔會變得英勇頑強、忠誠可靠。

爲朝廷,爲皇帝,爲國家,爲人民,這些目標過於崇高和虛幻。對於普通士卒來說,爲了自己和家人將來的美好生活,保衛自己的土地、房屋、財產,應該更能使人充滿動力。

所以,軍隊中成立一個宣教機構是必要的,除了宣傳、鼓動之外,還應該成爲士兵訴說不滿、發泄積鬱的渠道,將一些矛盾在內部化解。宣教機構還要有一個功能,那便是教育,教士兵們識字,提高士兵軍官的文化水平。水化水平高了,人的視野就會開闊,能更好地理解軍令和操典,順帶着學習新武器、新技術的能力也會大大加強。

還有什麼呢?朱永興握着鵝毛筆,把鵝毛在臉上蹭來蹭去。哦,還有軍校和參謀部,軍校可是近代化軍隊的標誌之一,也是掌握軍權的必要手段。培養出一批具有新思想、新戰術的軍官,再把那些老軍頭塞進參謀部……

呼,朱永興甩掉鵝毛筆,苦笑着輕撫額頭。計劃不錯,但要落實得完美,可不是短時間內能夠完成的。只能先把架子搭起來,在工作中不斷完善。想來遇到的問題肯定不會少,就算自己,也是個半瓶子,並沒有實際的經驗,只是照葫蘆畫瓢罷了。

“殿下。”長史易成臉上帶着喜氣,快步走了進來,把手裡的書柬遞上來,“好消息啊,汝陽王馬寶、敘國公馬惟興、漢陽王之子馬自德、宜川伯高啓隆率兵馬六千餘趕來相會,已過古永,不日即可到達。”

哦,朱永興精神一振,接過書柬打開閱看,臉上露出了暢快的笑容。雖然不能使所有人都改變心意,而打消降清念頭,但與歷史相比,雲南的降將降兵已經少了大半。此消彼長,明軍兵勢變強,吳三桂也就失去了大量擴充軍隊的機會。

如果沒有記錯的話,馬寶、馬惟興等人應該是雲南最先投降的明將,他們能夠從滇西北跋涉前來,說明自己真的發揮了很大的作用。當然,沒有鄭家的傳信兒聯絡,也不會有這樣的效果。

不管馬寶是不是衝着郡王的諭旨和印信而來,騰衝大勝應該能振奮起他們的抗清意志吧?哪怕是暫時的也好。至於以後,就用一個個的勝利讓他們心中的希望越來越大吧!

朱永興本想親自去迎,但猶豫了一下又搖了搖頭,對易成說道:“請懷仁侯代吾去迎接一下,帶上些糧草豬羊,犒勞遠道而來的忠勇將士。這個鄭昭仁,不錯,很好,以後吾有大用。”

易成道謝後離去,朱永興有些無奈地嘆了口氣,鄭家確實功勞不小,但身邊皆是鄭家人也非朱永興所願,只是可用之人太少,他又不得不示籠絡親近之意。顯然,現在還不是搞平衡的時候,根本沒那個條件。

那些個文官,朱永興頗有些恨鐵不成鋼,都什麼時候了,還覺得高人一等,瞧不起軍人。也不好好看看自己,滿肚子子曰子云,卻手無縛雞之力,可以說是狗屁用也沒有。對,就讓他們去宣教機構,不願意乾的,或者不好好幹的,就邊緣化,算是一個用人的試金石吧!

門輕輕被推開,夢珠探進腦袋張望,正對上朱永興似笑非笑的臉龐,不由得輕輕吐了下舌頭,輕盈地閃了進來。

“看,我都寫了這麼多了,可夠你抄一氣的。”朱永興拍拍桌案上的一沓紙,笑着說道:“思威族長又派人給你送東西了,還是又讓你當密諜?”

夢珠咯咯一笑,說道:“是送給我的,也是送給殿下的。好多金銀珠寶呢,這回殿下該不會因爲賞賜的事情發愁了。”

朱永興不由得苦笑,自己宗室皇親,卻還要未來媳婦兒拿嫁妝來撐門面、渡難關,着實有些傷自尊。那思威倒也知情知趣,知道自己大勝之後肯定要論功行賞,便送來了金銀珠寶,定是攻破蠻莫土府時繳獲的。再者,自己身邊的軍隊越來越多,又勝利在望,思威巴結一下,也是很正常。

“金銀珠寶的數量都記下來,日後吾是要還的。”朱永興示意夢珠坐到身邊,握着她的小手說道:“替我謝謝你爹,這雪中送炭、危難相扶的情義我會加倍回報。”

“還給誰?是我爹,還是我?”夢珠調皮地笑道:“這算是我的嫁妝,以後要還也還給我吧!”

“你這丫頭,一點都不知道害臊。”朱永興最喜歡夢珠這種活潑無忌的性子,輕輕拍了拍她的小手,說道:“這些金銀珠寶不能全花出去,而且也不夠,還得想想別的辦法。”

“什麼辦法?”夢珠眨着秀目追問道。

……

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4章 攻城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49章 烽火燎原第106章 不負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60章 會趙王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96章 鑑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94章 思考方法第2章 無題第41章 自我否決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12章 兵潰第20章 緊鑼密鼓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138章 大海戰第63章 攻掠遼東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39章 聖意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93章 棄城集軍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4章 篡改聖旨?第71章 局部——大局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5章 定情第3章 召見羣將第88章 毒蘑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91章 新氣象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260章 追擊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0章 慷慨陳詞第52章 血戰廝殺第90章 援助水西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54章 赴廣東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40章 兩隻重拳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74章 東逃,後路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13章 窮追第48章 大戰(二)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4章 篡改聖旨?第60章 歸藩之議第93章 三馬來會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01章 總攻(一)第29章 宗室儀仗
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4章 攻城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49章 烽火燎原第106章 不負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132章 廣西之變第8章 舜水西渡,預留宰輔第60章 會趙王第57章 遠方的厚望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63章 商品交易所,海軍陸戰隊第44章 清軍名將張勇第97章 草創的軍情司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96章 鑑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94章 思考方法第2章 無題第41章 自我否決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112章 兵潰第20章 緊鑼密鼓第102章 再赴下龍第138章 大海戰第63章 攻掠遼東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220章 增兵向北,鄭軍不穩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39章 聖意第119章 不動如山?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93章 棄城集軍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18章 天馬行空的設想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50章 南岸殲敵,三鬼決擇第25章 山東攻略第129章 縱橫家,中南海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14章 篡改聖旨?第71章 局部——大局第270章 操切之心第15章 定情第3章 召見羣將第88章 毒蘑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99章 太子中毒,水西殲敵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03章 騎兵追擊第191章 新氣象第11章 祖上榮光第123章 有地有女人的天堂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27章 難得的閒適第260章 追擊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0章 慷慨陳詞第52章 血戰廝殺第90章 援助水西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54章 赴廣東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40章 兩隻重拳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76章 侍女,女官第9章 武聖定論,帝王痼疾第74章 東逃,後路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75章 突防新戰略第113章 窮追第48章 大戰(二)第33章 易裝的美麗第263章 真假太子,山東於七第163章 廣州戰役(九)第158章 廣州戰役(四)第14章 篡改聖旨?第60章 歸藩之議第93章 三馬來會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201章 總攻(一)第29章 宗室儀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