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章 計劃不如變化

手壞了,一指禪啊,只能打這麼多了,養一養,就這兩天恢復。說聲抱歉哈。

人算不如天算,或者說是計劃永遠趕不上變化。朱永興和兵部制定的是穩妥取勝的作戰計劃,一邊練兵,一邊囤積物資,準備在最合適的時候拉開北伐的帷幕。但山東形勢的突然變化,卻使登陸行動不得不提前展開了。

順治初年,於七以淘金工爲主體,聯合膠東各縣農民起義武裝,組織和發動了膠東第一次農民抗清起義,攻破寧海州(牟平城),殺死了清派知州劉文淇,起義軍威震膠東各府、州、縣。後來,清登州府知府張尚賢帶厚禮、攜幼子(人質)赴唐家泊村與於七講和。在清廷的軟施硬拉之下,於七接受了清廷招撫,成爲棲霞縣的把總,歷時三年多的膠東第一次農民抗清起義被瓦解了。

雖然於七只是一個把總,但接受招安後依然是一方豪強。在莊園裡,於七接納容留了數百位綠林好漢,並資助各路黑道開設武館,以致勢力遍佈整個膠東。之後,明朝所派秘使又聯絡上了他,開始醞釀準備第二次起義。

本來在朝廷多次派人派官協助之下,起義的準備工作有條不紊地進行,再有一個多月,便能夠策應明軍在登萊的登陸進攻。但於七的兄弟,於九、於十不改江湖惡習,終於是惹出了禍端。

仗着黑道江湖的勢力,於九、於十行事囂張,因賭博瑣事毆打了萊陽縉紳宋彝秉,沒想到,宋彝秉乃是清廷前兵部侍郎之子,還有一個叔叔是山東當任按察使。

身爲侍郎之子,按察使之侄,卻拿於家兄弟無可奈何。就連宋彝秉的叔叔也勸他息事寧人,不要和山東一霸於七的弟弟過不去。可於氏兄弟卻沒把宋彝秉放在眼裡,賭博出千不說,還狠狠地打了自己一頓。宋彝秉怒不可遏,滿腹怨恨卻無處發泄的宋彝秉,爲此竟然告上北京,讓他父親的故舊替他送告發信入朝,稱於七圖謀不軌,而他那個當按察使的叔叔也私通於七,意圖一同作亂。

雖然沒有立刻處置此事,但北京方面過問此案的官員還是選擇相信了宋彝秉的檢舉——他大義滅親,把叔叔都拖進案中,這不由得人不信。而且於七在山東的實力強大,山東位置重要,明軍又有水師之利,清廷認爲隱患不作,難以心安。不管於七是不是真的圖謀不軌,但他確實有威脅山東穩定的實力,這就夠了。R1152

,!

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80章 教士保羅第101章 夜談第106章 不負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7章 攻城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89章 勝利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45章 大包圍第29章 破城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02章 轟擊第14章 真儒,自虐?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83章 棄城之議第64章 計議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104章 報應第133章 退避,專打楔子第39章 聖意第52章 血戰廝殺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68章 正戰穩進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28章 封官兒第29章 破城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11章 結果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48章 急轉直下第68章 正戰穩進第41章 自我否決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45章 妥協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98章 以南養北第3章 絕死一擊第200章 佔優第49章 烽火燎原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230章 暗戰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33章 立威第200章 佔優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62章 論勢振人心
第88章 截阻的佈署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80章 教士保羅第101章 夜談第106章 不負第46章 火槍之威第27章 攻城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132章 攻伐安南第51章 死地則戰第116章 治河之才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89章 勝利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45章 大包圍第29章 破城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31章 未聞駝鈴馬幫來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83章 水西之變第102章 轟擊第14章 真儒,自虐?第73章 瘟病的擔憂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135章 漢服傣家女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83章 棄城之議第64章 計議第133章 滅國,破局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107章 厭炮厭勝?第262章 遼東攻略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141章 宗室留守與假黃鋮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55章 土官表忠誠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104章 報應第133章 退避,專打楔子第39章 聖意第52章 血戰廝殺第212章 鄭經的決定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40章 戰局急轉第68章 正戰穩進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28章 封官兒第29章 破城第75章 水西之謀,海外拓土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68章 多番的降將第109章 官員任用第111章 結果第251章 晉封鄭王,三桂投誠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15章 窮途末路第119章 訓誡,南征第256章 威懾重慶,王旗所至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234章 香溪口阻擊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130章 人力優勢,有女舒心第48章 急轉直下第68章 正戰穩進第41章 自我否決第33章 與敵一戰的想法第145章 妥協第16章 不一樣的光復第49章 清軍的迂迴第11章 杭州,西湖第136章 緬甸“行宮”,決戰之前第111章 春闈考題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98章 以南養北第3章 絕死一擊第200章 佔優第49章 烽火燎原第65章 進取廣西,三句讖語第230章 暗戰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57章 豁賤爲良,成親納妃第133章 立威第200章 佔優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42章 忠心迎駕無功回第62章 論勢振人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