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

一般人認爲,在中國古代社會中,女性都是“大門不出,二門不邁”的羣體,她們的勞作只限於家庭之內。其實,古代女性除了從事家庭勞動外,也有步入社會謀求職業的。在中國封建社會,女性涉足的職業主要有四大類:即農業類,如農婦、蠶婦、織婦、採茶女等;商業類,如鹽婦、茶娘、酒肆老闆娘等;服務類如奶媽、女傭、女僕、妓女、洗衣婦等;自由職業類如媒婆、藥婆、女藝人等。

儘管如此,女性所創造的生產力,所發揮出的才智,依然是非常有限的。這個時期與毛太祖提出“婦女能頂半邊天”時比較類似,太多太多的中華男兒在國戰中犧牲,而國家建設又要加快速度,充分發揮女人們的社會責任和自身的能耐,全民共同努力,似乎是一個理所應當的選擇。

但時代不同,朱永興還喊不出那樣激進的口號,也需要些手段才能使臣子們同意他的章程。女科在臣子們看來是朱永興要充實後宮的的意思,而朱永興也希望他們這樣認爲,什麼大腳,什麼年齡,不過是個幌子,但實際上卻是在提高婦女的地位,擴展婦女從事職業的範圍。

從禁止裹足開始,到招募女侍衛,鼓勵女子從事勞作,再到開設女科,這些工作是一步一步,逐漸推進的。使婦女們更廣泛地參與社會經濟活動,併爲她們打開一扇政治活動的窗戶,無疑將使全民的社會生產力更有提高。而且,從興利除弊的角度出發,也確實有很多工作,更需要婦女來作。

比如女警察,女獄卒,朱永興對於封建社會牢獄系統對於女人的摧殘可是深惡痛絕的;再比如女教師,女護士,對於日後成立女校,在軍隊中建立或擴在醫療系統,也是相當重要。

…………

珍娘有些心不在焉地整理着囝囝的衣服,裝填着碎羽絨毛的棉衣總是不會特別乾淨,但這個冬天卻是能夠支撐過去的。現在這樣,能活下來,就已經是很幸運的事情了。可珍孃的走神卻不是因爲這個,而是在思索着剛剛張貼的告示,有關女科的事情。

在工廠裡,珍娘識字會算賬,已經不用再辛苦勞作,算是個“白領”級別。特別是這個工廠是用皇家基金建立的,不同於那些個人商家所辦,待遇和名聲都令人滿意。

但珍娘還是對女科有些動心,因爲按照告示上的條件,她是合乎標準的。雖然她有些不相信,可那上面確實沒有未婚、無孩的限制。

“孃親,你說過要帶囝囝出去玩兒的。”小孩子並不知道母親在想些什麼,吃飽穿暖,結束了飄泊顛沛之後,她也正在回覆着孩子的好動和活力。

“後天娘就放假了,帶着囝囝玩兒,咱娘倆一起過年。”珍娘寵溺地捧着女兒的小臉蛋,突然覺得自己有些貪得無厭,有些得隴望蜀了。現在的日子已經不錯了,何必要冒着風險去考什麼女科呢?

在這變革大潮中,有人看見了機會,有人卻唯恐選擇錯誤,但不管怎樣,珍娘已經在這變革大潮中被改變,只不過程度與旁人不同而已。(未完待續)

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37章 李晉王第19章 緬甸,山東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10章 慷慨陳詞第271章 阻擊第23章 暹羅國情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82章 燧發槍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271章 阻擊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24章 授課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46章 合擊之前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98章 以南養北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00章 佔優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54章 赴廣東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67章 梆子腔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5章 寨子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30章 無題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8章 封官兒第94章 思考方法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0章 會趙王第188章 大調整第48章 黯然收兵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2章 高平莫氏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57章 接駕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5章 破城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273章 潰敗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90章 援助水西第47章 大戰(一)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5章 定情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75章 恬然自樂第145章 妥協第81章 書院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83章 水西之變第79章 雪中送炭
第79章 雪中送炭第137章 李晉王第19章 緬甸,山東第216章 水師大展開第240章 一路見聞,騎兵改進第10章 慷慨陳詞第271章 阻擊第23章 暹羅國情第268章 南京城破,攻打滿城第82章 燧發槍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1章 衆採所長的文治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271章 阻擊第153章 鋒指廣州第122章 大難臨頭幾人“忠”第124章 授課第85章 胎死的反叛,海戰大勝第22章 血濺跳花節第46章 合擊之前第97章 唯一生路第148章 元江那氏第107章 只是一小步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56章 張勇的決定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98章 以南養北第80章 京師大亂第200章 佔優第152章 爲皇除“奸”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54章 赴廣東第29章 再提議和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55章 地、鹽武器,民爵授封第139章 阿珠的心事第67章 梆子腔第29章 宗室儀仗第155章 廣州戰役(一)第5章 寨子第12章 命運的安排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30章 無題第141章 敗局已定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33章 退避,專打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248章 下臺階,謀劃第103章 用間——擴散效應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170章 瞻前顧後第28章 封官兒第94章 思考方法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48章 黯然收兵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0章 會趙王第188章 大調整第48章 黯然收兵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2章 高平莫氏第134章 非奇襲,即決戰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26章 志在天下,吳、孫反應第79章 最親近的密諜第67章 排除萬難第109章 得失,海戰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22章 中南半島形勢第125章 軍人婚配第57章 接駕第231章 荊襄劇變第5章 破城第123章 起駕北上第273章 潰敗第238章 薩摩藩,綁架成功第236章 旗奴家丁、內政外交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90章 援助水西第47章 大戰(一)第38章 三師相會第15章 定情第135章 得子,變局第75章 恬然自樂第145章 妥協第81章 書院第95章 請兵助戰第101章 強盜的轉變第179章 榮譽之爭第83章 水西之變第79章 雪中送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