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29章 再提議和

甲申年一月,李自成率領大順軍出陝東征北京。在短短的兩三個月裡,憑藉兵威和民心之助,迅速佔領了整個黃河流域和部分長江流域的大片疆土,統治區包括了現在的陝西、寧夏、甘肅、青海、山西、河南、河北、北京、天津、山東全境以及湖北、江蘇、安徽的部分地方。

大同總兵姜瓖、宣府總兵王承胤、監軍太監杜之秩、總兵唐通、真定太守邱茂華、遊擊謝素福、大學士李建泰等等,皆不戰而降,名單可列出很長很長。可以說,在大順軍東征的過程中,並沒有什麼激烈的戰鬥。而且,大順軍出征時的兵力亦不足十萬,到達京師後,卻翻了幾番。

王朝末日,人心渙散啊!滿清作爲異族,不可能不顧慮漢官漢將的反覆和異心。況且,甲申年的前車之鑑,不可不防。

而懷慶蔡祿的反正起義,更是給清廷敲響了警鐘,使其不敢輕易調動京師的禁旅八旗。因爲可能生出異心的並不僅僅是漢官漢將,一些蒙古諸部也不可不防,其中就有察哈爾蒙古。

察哈爾部是元蒙嫡裔,後來是漠南蒙古的一支,從後金崛起,便一直與之爲敵,直到天聰九年皇太極派多爾袞征伐才結束了長期的對峙。天聰八年,皇太極聯合其他蒙古部落,多次親征察哈爾部,該部終於敗退,首領林丹汗率衆逃往青海,病逝於途中。第二年多爾袞再次追趕此部,林丹汗妻、子不得不投降,並獻上元代傳國玉璽。

皇太極降伏察哈爾部之後,和他的兄弟子侄們接收了林丹汗的女眷。充實了他們自家的後院。爲了安撫察哈爾部族,皇太極又把自己的次女,孝端皇后的長女溫莊公主瑪咯塔嫁給了林丹汗的長子額爾克孔果爾額哲,婚禮相當隆重,之後又賜額哲爲親王。併爲他們建造府第。

而清廷一方面籠絡察哈爾,用軟的柔情政策,另一方面卻又在政治上採取了很多措施來控制察哈爾。比如賜爲親王,但不給予扎薩克權力,由朝廷統一管理旗務,本着“權爵分離、直接管理、編騎入冊、褫多兵權”的原則來治理。

但察哈爾因爲自己大元帝國的嫡裔身份。一直做着恢復蒙古帝國的美夢,豈能甘心臣服於清?額哲還比較安於本分,但是不久就生病而亡,只留下一個襁褓中的女兒。

四年之後,守寡在家的溫莊公主又奉命嫁給了額哲的弟弟阿布奈。並與之生下兩子:布爾尼和羅卜藏。雖然如此,可阿布奈顯然不似自己的哥哥額哲那樣恭順,他從成吉思汗那裡繼承而來的高貴血統,讓他桀驁不馴,不甘心從此成爲滿清的奴僕。他開始在自己的部落裡重新定義自己的權威,開始漸漸要脫離清朝的控制,即使在公主活着的時候,也儘可能地不與清朝合作。

在順治駕崩和康熙登基兩件大事中。阿布奈都沒有前往,不去祭奠,也不去朝賀。也許是礙於溫莊公主的情面。或者也是戰事始終不止,清廷並沒有做出什麼行動。

等到長期處於夾縫中生存的溫莊公主終於不堪重負,早早離開人世,阿布奈可謂是精神一振,這下子終於擺脫了朝廷的枷鎖。於是他很快就重新續了弦,並且把本該陪葬給公主的珍寶也拿來哄自己新娶的福晉開心。甚至把公主所生的小兒子送給自己已然分家而出的長子撫育,看都不願意看見他。也就是說。從此和清朝完全脫離,劃清界限。再不朝覲。

而阿布奈的長子布爾尼,並沒有因爲父親不撫養他的弟弟而引起憎恨,他比他的父親更加擁有夢想和野心。阿布奈還在享樂,他卻開始積聚力量,蓄勢待發。

察哈爾部的異動,就偏偏在清廷正忙於對抗明軍的時候被獲悉了。溫莊公主雖然去世了,但她陪嫁過去的家人還有很多。溫莊公主府的管家辛柱,派遣自己的弟弟,秘密趕進京城報信兒,要清廷有所防範。

“阿布奈無藩臣禮,大不敬。應論死,革去王爵,不準承襲。”

“阿布奈系出征所獲之人,恩遇優渥,較之在內諸王及在外蒙古諸王,止有太過,並無不及。乃在外諸王貝勒等,每年俱來問安,年節來朝。阿布奈竟忘恩養,八年以來,不一朝請。且不親身一問太皇太后及朕躬安,公主所生幼子,阿布奈亦交於已分家之長子,更屬何心?此等情節,應著理藩院嚴察議奏。”

“阿布奈尚無異動,其子布爾尼卻是狼子野心,蓄勢待發,應誅除以儆效尤。”

“山東戰事未定,懷慶又有叛亂,此時對察哈爾部當安撫,不可輕動。”

“若要平定察哈爾,只有禁旅八旗可調,京師空虛,是爲下策。”

“察哈爾部尚未異動,此時出兵征討,一無名,二恐引起其他蒙古部猜疑。”

…………

清廷對察哈爾部的處置因爲分歧而舉棋不定,主要原因還是兵力不充裕,在明軍的壓迫下,難以騰出手來。同時,清廷還因爲建寧公主的母親便是察哈爾部出身,而懷疑明朝與察哈爾部勾連配合。

但在目前四處需要糧餉,需要兵馬的窘境下,不僅只能對察哈爾加以防範,而且使禁旅八旗增援山東的計劃暫時擱置。現在,清廷開始意識到支撐目前的戰局難以長久,而有意進行新一輪的戰略收縮。

而爲了使戰略收縮不至於被視爲慘敗,清廷決定重開議和,定下的談判條件是以兩淮爲界,但明軍必須從山東撤兵。而全線退過黃河,則作爲最後底線。顯然,以黃河與長江之間的廣闊地區換取已被明軍佔領的膠東半島,滿清覺得已經是極大的退讓。

只要能穩定下來,哪怕是暫時的,清廷便會有消除內患、休整再戰的機會。同時,戰略收縮可以使兵力更加集中,對於防禦也相當有利。反正在滿清看來,這讓出去的土地本來也不是自己的,就象當初多爾袞所說“但得寸則寸,得尺則尺耳”。

其實,這樣的心理在歷史上一直持續到清朝末年,割地賠款而毫不在意,因爲滿清一直把所統治的中華大地當成意外的收穫,得之可喜,失之不悲。滿清也同樣不把漢人當成真正的子民,而是看成自己的奴隸。慈禧不就說過“寧贈友邦,不予家奴”的話嗎!(未完待續)

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24章 隨想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89章 勝利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7章 意外之難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25章 山東攻略第91章 軍隊建設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55章 滇緬戰事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0章 緊鑼密鼓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40章 兩隻重拳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80章 教士保羅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2章 高平莫氏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92章 舉棋不定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91章 軍隊建設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38章 廣國公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26章 提點第106章 法陣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66章 棄險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60章 會趙王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67章 排除萬難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4章 真儒,自虐?第87章 水西局勢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11章 結果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59章 無題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章 高平莫氏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86章 輕視,放鬆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5章 定情第272章 血戰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61章 縝密分析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46章 火槍之威第3章 召見羣將第84章 搶灘登陸第75章 恬然自樂第61章 縝密分析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8章 緊急商議第252章 三桂低頭
第23章 暹羅國情第124章 隨想第39章 兵臨大理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89章 勝利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7章 意外之難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25章 山東攻略第91章 軍隊建設第64章 蒼水之憂,佛朗機炮第55章 滇緬戰事第83章 棄城之議第153章 內訌分裂第28章 離心之象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118章 破釜沉舟?第20章 緊鑼密鼓第27章 攻勢與牽制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197章 先挫銳氣第267章 南京,南京第22章 響應配合第101章 鐵腳板和轟天炮第40章 兩隻重拳第61章 下龍開發,年節說客第80章 教士保羅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2章 高平莫氏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129章 僱傭海軍,新皇新象第92章 舉棋不定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81章 賤民奴僕,攻陷梅州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91章 軍隊建設第70章 正面決戰第138章 廣國公第242章 莽女衝撞,憲政之思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34章 失敗,爭吵第157章 結束戰爭的嘗試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21章 西北大戰略第80章 京師大亂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26章 提點第106章 法陣第142章 悲觀,慘淡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66章 棄險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128章 盛儀,震懾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31章 諸事繁雜第146章 相似而不相同第60章 會趙王第164章 廣州戰役(十)第80章 特殊人才第144章 空前激勵第157章 廣州戰役(三)第87章 潛入襲城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117章 困難的基礎工程第26章 初涉殺場第126章 一年兩三歲第67章 排除萬難第92章 舉棋不定第14章 真儒,自虐?第87章 水西局勢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11章 結果第120章 大勢,決擇第6章 詭異的族長第59章 無題第189章 東征前線第2章 高平莫氏第175章 後來者的心思第86章 輕視,放鬆第45章 險地——灰坡第19章 蠱神之誓第149章 經濟手段第136章 進逼鬆錦,政府措施第8章 越猜測越神秘第15章 定情第272章 血戰第52章 蒼水脫險,修約之議第13章 打壓縉紳第61章 縝密分析第69章 雨季之威第276章 勸進風潮第46章 火槍之威第3章 召見羣將第84章 搶灘登陸第75章 恬然自樂第61章 縝密分析第40章 兩隻重拳第18章 緊急商議第252章 三桂低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