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48章 元江那氏

感謝誠實的狐狸,天生風浪,悼武華夏,大白兔1999,panlingzhi,我飄來飄去,天國好麼等書友的打賞支持,祝朋友們春節快樂,馬年好運。

一路上,憲兵隊伍得到了不斷加強,嚴明的軍紀得以貫徹實施,對違紀軍兵的嚴厲處置,震懾着全體官兵,連土司派出助陣的土兵也不敢肆意妄爲。

一路上,苗、瑤、彝、哈尼、拉祜等族土司面對這浩浩蕩蕩的軍民轉進,沒有敢刀兵相對、阻塞道路的,或言語恭謹,或報饋輸誠。朱永興一律加以溫言撫慰,不強索,不逼迫,顯示出寬仁厚道的一面。

一路上,搭臺宣傳成爲了常例,每到一地,都要向當地民衆揭露清軍的殘暴不仁,說明抗清的意義,鼓舞抗清的鬥志。隨着宣撫司的擴大,各色人才的招攬,宣傳的節目越來越豐富,也越來越受到歡迎。

一路上,新頒佈實施的士兵待遇等條例在招募過程中逐漸傳播開來,使得新鮮的血液不斷注入明軍,二十多天的時間已經增加了新兵近三千。

一路上,去安南分地、安家、娶媳婦的口號已經深入軍心,甚至有百姓也信之篤篤,拖家帶口、推車挑擔隨隊而行,要在安南實行奔小康的家庭夢想。

一路上,軍民互相扶持幫助,在行進的途中,軍民的隔閡在消散、解除。雖然還達不到“軍民魚水”的深情,但卻有了極爲可喜的進步。

一路上……朱永興看了看不遠處河水邊的柳樹下,那裡有兩個牽手搭肩、歡暢談笑的女子,無奈地苦笑搖頭。一句隨口而說的“既是小事,就自己作主好了”,便憑空在身邊多了個龍兒,真是萬萬沒想到的事情。

俺身體健全,不是楊過呀,龍兒爲啥要跟着呢?要是個年齡大些的女子也就罷了,忍不住就推倒。可又是一個光能看,不能吃的,讓朱永興情何以堪?

哼哼,別以爲穿了個馬甲,我就不認識你了,現在還不是露出了本來面目。朱永興暗自撇嘴,起初還穿着漢服裝溫婉,規規矩矩扮淑女,時間一長,小丫頭的狐狸尾巴就全露出來了。

瞧,竟然脫了鞋子挽褲腿,要到溪水裡摸魚兒嗎?真是,光天化日,成何體統?朱永興怒了,起身便走過去,笑道:“有魚兒嗎?這也沒桶沒網的,咋撈呢?”

“殿下你看,魚兒很多呢!”夢珠笑得開心,半截白晳的胳膊在朱永興眼前晃着。

哦,哦,朱永興勉強把目光移開,注視着這條沙底小河。

澄清的河水,泛着花紋般的微波。一羣羣的小魚兒,來來往往,穿梭般地遊逛。嫩綠的楊柳,倒映在水裡,隨着微穢和漣漪的盪漾,宛如天真的孩子在歡笑招手。

龍兒在河邊用手掏了個泥坑,又用幾塊石頭簡單一圍,笑着對夢珠說道:“捉了魚兒先存這裡,多了再去拿桶。”

“好啊!”夢珠答應着,和龍兒趟水入河,嘻笑着玩鬧起來。

小腿都很白,都很結實好看,一彎腰,這小屁股挺得……在水花迸濺之中,朱永興站在岸上含笑欣賞,心中品評。等有了大房子,先修個封閉泳池,鴛鴦戲水,人間樂事啊。

目光斜瞟,親衛隊長楊國驤正快步走來,朱永興輕輕一嘆,轉身迎了上去。即便是這短暫的輕鬆也不讓自己享受啊,那嵩,你來的還真是時候。

…………

元江那嵩,麗江木公,順寧猛書樓,曾是雲南歷史上最具實力和影響的土司。但隨着時間的流逝,木公和猛書樓這兩家已經實力銳減,如今只剩下元江那嵩一枝獨秀了。

明朝駐滇軍隊人數不過三萬,若要在綿延數千裡的邊境線上行使邊防要務,是遠遠不夠的。因此,在全面推行土司制度的基礎上,又對局部地區進一步實施“土司制度軍事化”。

元江軍民府由於天然的地理優勢,爲統治者守住了雲南南面、西南面二道重要的國門。正是因爲“元江軍民府”在軍事戰略上的重要地位,所以,明朝廷對那氏掌控地方軍權是非常信賴的。

三徵麓川,出緬招降車裡宣慰使,遠征八百媳婦國(今泰國清邁),元江軍民府都曾奉旨出戰,並凱旋而歸。這就意味着元江軍民府不論在作戰實力方面,還是戰法戰技方面均能夠擔當起對內保一方平安,對外與敵人作戰的軍事重任。而那氏成爲中央王朝統治者在這一地區的最高當權者,也就順理成章了。

而“元江軍民府”土司官可以對所屬的長官司、副長官司、守備、土舍、巡檢等軍事官員進行分封、授權,則更是其他土司府官無法擁有的權力。

除了軍事政治影響外,“元江軍民府”還有雄厚的經濟基礎作保障。那氏在南溪河流域分別設置了象、馬訓養牧場,“曼章那”就是因訓養大象而得名的寨子;“養馬河”是南溪河的支流,在南溪河與養馬河的交匯處是駐軍牧馬的最佳場地,故得名養馬河寨子。

同時,那氏還在曼領衝建立第一個軍事屯墾區,在四角田建立第二個軍事屯墾區,這些生產基地無疑爲“元江軍民府”提供了重要的、充足的物質供應。

正是基於這樣的實力,那嵩對舉義抗清是非常自信的。但在朱永興看來卻是自大,犯了輕敵的錯誤。沒錯,元江軍民府是曾經多次對外征戰,可對陣的敵人是誰?緬甸、安南,還有那個八百媳婦國,這些小邦軍隊的戰鬥力豈能與清軍相提並論,何況還是相當精銳能戰的清軍。

“……以象爲雄勢,戰則縛身象上,裹革兜,被銅鐵甲,用長鏢幹弩;象披甲,揹負戰樓,兩旁挾大竹筒,置短槍數十根於其中,乘象者取以擊刺。每以鳥銃當前,牌次之,槍又次之,象繼槍後,短兵既接,象乃突出,清軍人馬未經練習者,見象必驚怖辟易,彼得乘其亂也……”

那嵩之子那燾頗爲自信描述着傣族之勁旅——象陣,這也是“元江軍民府”貫用的戰法,歷次征戰也皆有出色表現。在“三徵麓川”時,各軍各部共投入戰象達三百多隻,而僅元江軍民府的東路大軍就有八十隻。

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41章 自我否決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32章 魚龍白服第99章 軍歌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36章 領悟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55章 滇緬戰事第21章 登陸山東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78章 破路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56章 拒詔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5章 寨子第10章 大勝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93章 戰馬論第7章 歡歌暢飲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45章 天變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45章 大包圍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91章 外交,內政第86章 輕視,放鬆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83章 北望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77章 意外之功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50章 伏擊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3章 召見羣將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31章 故國風情第71章 局部——大局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30章 無題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217章 困局第112章 女考生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25章 三鬼之謀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12章 女考生第90章 俘虜處置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9章 勳章,土地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1章 祖上榮光第90章 俘虜處置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5章 琉球第78章 勝利之因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48章 大戰(二)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19章 不動如山?
第90章 光復京師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41章 自我否決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32章 魚龍白服第99章 軍歌第259章 出乎意料的棄城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38章 巧取龍尾關第36章 領悟第162章 廣州戰役(八)第55章 滇緬戰事第21章 登陸山東第49章 隔絕元江,衆軍合擊第78章 破路第229章 內政之治,疑惑未解第239章 揚帆海上,鄭經去臺第224章 討朔軍成,攻克福州第56章 拒詔第221章 崇明之基,喪心病狂第5章 寨子第10章 大勝第150章 變革大潮第100章 文化醬缸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228章 善用人,攻向變第93章 戰馬論第7章 歡歌暢飲第121章 皇帝不行,我行第51章 戰後佈局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204章 勝後的思考第245章 天變第46章 火槍之威第132章 名人陰影第113章 設想繁雜,姐弟情深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145章 大包圍第165章 大勝之後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91章 外交,內政第86章 輕視,放鬆第99章 定都之慮,拍賣逆產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83章 北望第151章 鼎革,隨想第190章 謹小慎微第77章 意外之功第206章 降明不降鄭,決戰第42章 死地反叛,土官投效第50章 伏擊第40章 三鬼之怒,大理籌劃第68章 以誠待人,執着進諫第161章 廣州戰役(七)第25章 靜夜思,眼中淚第124章 窖金,廣西變局第3章 召見羣將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26章 兵臨城下第103章 產馬之地——河套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31章 故國風情第71章 局部——大局第89章 進退兩難第187章 月夜之思第130章 無題第254章 知進退,入貴州第211章 瓶頸的突破第131章 東征救民第217章 困局第112章 女考生第39章 三鬼與成醜第25章 三鬼之謀第194章 策反陰計,奏銷案第227章 天下新佈局第159章 廣州戰役(五)第112章 女考生第90章 俘虜處置第44章 三人軍事團第69章 勳章,土地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214章 家和萬事興第71章 局部——大局第11章 祖上榮光第90章 俘虜處置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98章 個個擊破的機會第130章 聚而殲之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5章 琉球第78章 勝利之因第70章 三鬼選擇,鏡子製成第58章 少年夢,新錢,質變第125章 反攻之前第48章 大戰(二)第145章 相似的攻擊路線第37章 焚告上天穩軍心第119章 不動如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