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79章 榮譽之爭

面對滿蒙八旗的南下,朱永興以十分謹慎的態度,採取了似乎是最穩妥的對策。儘管保守,但在計劃中各種牽制力量完全準備好,併到位之前,還是無可厚非的。

勝時勢如破竹,敗時一潰千里,朱永興不想出現這樣的局面。雖然現在的南明已經渡過了最危險的時期,能夠承受住一兩次失敗。但寧要穩紮穩打的小勝,也不要風險太大的巨勝,這是朱永興的心思。

時間的拖長已經開始對南明有利,在政治、經濟、軍事上的優勢,隨着時間將會越來越大。這得益於南明政府在朱永興的促進下所採取的一系列政策和手段,多種多樣的賺錢手段,政治上的進步開明,軍事上的裝備、士氣等方面的變化。從根本上講,可以說是文明對野蠻,先進對落後,開明對封建的總體優勢。

文明被野蠻擊敗,這並不代表野蠻纔是先進的。腐敗的文明,走上歧途的文明,還能稱得上是文明嗎?正因爲如此,世界上野蠻擊敗文明的例子有,但絕不會比文明擊敗野蠻多。

“實力的碾壓——”汝陽王馬寶算是多少了解了朱永興的心思,鄭重地對衆將說道:“殿下追求的,希望的,便是這樣的局面。用火炮、火槍、刺刀,以及勇敢無畏的精神,毫無疑問地奪取勝利。也就是說,計謀不可少,但其在決定勝敗的重要性上,將會不斷降低。”

“雖然是很簡單的道理,但卻需要努力才能實現。”吳三省和馬寶交換了下目光,鄭重地補充道:“需要大家的努力,努力練兵,努力鑽研戰陣戰術。至於裝備,殿下會爲我們補齊,而能不能對得起殿下的苦心籌措,能不能辜負殿下的殷殷期望。便要看我們的了。”

張國用等人互相交換眼神,心中已經瞭然。岷殿下並沒有走靠兵多勢衆取勝的老路,確定編制,意味着精兵路線。武器裝備優先供應,軍餉獎勵也會相應提高,爲的便是保證這編制內軍隊的戰鬥力。至於警備軍,則要歸屬於地方部隊,既是後備兵源,又負責維護社會治安,待遇也會與正規軍拉開差距,以保證警備軍人員對正規部隊的嚮往。

“勝利會掩蓋問題,失敗會暴露缺陷。”吳三省接着說道:“這是殿下信中所說的原話。當初在滇省時,我們便是吸取了教訓。以哀兵之態絕地求生。而清軍則以爲勝勢已定,驕傲了,放鬆了,分散了,從而給了我們各個擊破的機會。現在呢。形勢正好翻轉了過來。不斷的勝利,讓很多人產生了這樣一種觀點,覺得只要裝備跟得上,勝利便沒有問題。殊不知,決定戰爭勝敗的歸根結底還是人,是士兵的意志和素質決定的。如果個個勇往直前,哪怕是斬木爲兵。也會令敵人膽寒。”

“殿下已經竭盡所能,軍人的地位和待遇都是前所未有的提高。”馬寶的聲音又響了起來,很低沉,也很嚴肅,“但我們做得夠不夠呢?不說別人,便是魏君重所帶的那個團。又有誰敢拍着胸脯說能夠打敗?嗯,我們這邊的編制確定了,估計那邊的也一樣,魏君重成爲一師長官是肯定的事情。第一個中校吧,實至名歸呀。又有誰不服?”

講武堂出身的,魏君重是最耀眼的一個。雖然他在講武堂學習耽誤了很長的時間,嗯,也不能說耽誤,應該說是磨刀不誤砍柴功。而後,他帶着岷藩嫡系的烙印,帶着第一支成建制的燧發火槍營開始征戰,並在實戰中吸取經驗教訓,不斷改變着火槍營、團的武器配備比,成爲目前火槍營、團的樣板。

前途無量啊,幾乎所有人都是這樣看的。而軍銜,則是標誌着講武堂出身的將領的地位和成就,也代表着受到朱永興器重的程度。陸軍目前最高的便是魏君重,由上尉已經升至中校;而海軍最高的則是段智英,在赴援金、廈,打擊廣南水師,消滅清軍廣東水師,這三場戰役中由見習少尉已經升至上尉,離少校只是一步之遙。

因爲軍銜制是朱永興創立的,代表着嫡系,代表着新生的勢力。所以,儘管目前並沒特別高的軍銜產生,但卻逐漸成爲軍中的中堅力量,比目前有些氾濫的參將、副將、總兵,含金量要大很多。

當然,魏君重能晉升中校,也是起點高的緣故。而他能暫時放棄建功立業的機會,先在講武堂進修鍍金,接着再後來居上,成爲握有實權的一師之長,也顯示出他的眼光和心機。

唉,爲啥早沒想到呢?包括張國用等將領都在心中發出了這樣的慨嘆。當然,他們也可能成爲定編制後的受益者,直接率領一團、一師,但輪換制,朱永興創立的輪換制,使他們的職務並不會一直穩定。而象魏君重這樣的,如果不犯什麼大錯,地位和職務卻將是相當穩定,而且會一路上升。

“目前的要務是乾淨利索地拿下梅州,然後便是加強訓練,練出一支鐵軍,一支戰無不勝的鋼鐵之軍。”馬寶的聲音激昂起來,“滿蒙八旗,我們要讓他們有來無回;閩省耿逆,我們要犁庭掃穴,殄滅無遺;江南失地,我們要縱橫攻掠,所向無敵。如何,可是心虛了,可是沒有信心?”

“王爺放心,魏君重所率的團能被殿下命名爲‘模範團’,咱們這個軍難道便不能被殿下稱爲‘鐵軍’?”張國用率先表態,頗有與魏君重一爭長短的氣勢。

“末將願爲此努力。”

“末將也願。”

…………

朱永興預料到他授予魏君重之個團稱號會帶來很好的效果,榜樣的力量是無窮的,一個命名代表着榮譽,代表着他的器重和賞識,沒有人爲之去爭,那纔是不正常的事情。

但他也知道暫時無法看到具體的成效,只能是在以後的戰事中得到檢驗。此時,他正在府內,看着剛剛運來的寶貝,喜悅非常。

第39章 兵臨大理第27章 攻城第29章 宗室儀仗第25章 山東攻略第79章 雪中送炭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章 鬥熊救美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28章 雙層爆破第90章 光復京師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30章 宗室入滇第64章 計議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71章 流寇戰術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9章 決戰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5章 正妃虛懸第92章 僞造,詭道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7章 歡歌暢飲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04章 報應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2章 高平莫氏第71章 慘烈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191章 新氣象第78章 破路第245章 天變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33章 立威第78章 勝利之因第91章 川滇呼應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260章 追擊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66章 無題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12章 女考生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38章 廣國公第41章 自我否決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3章 打壓縉紳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8章 元江城防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0章 慷慨陳詞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55章 無題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146章 暗室陰謀
第39章 兵臨大理第27章 攻城第29章 宗室儀仗第25章 山東攻略第79章 雪中送炭第264章 山東,江西第149章 再戰新會(二)第2章 鬥熊救美第148章 再戰新會(一)第207章 勝利,鄭家內亂第147章 一戰定遼?第274章 定江南,見士紳第28章 雙層爆破第90章 光復京師第7章 思想理論,倭國來使第180章 府內煩心事第261章 截擊,展望第30章 宗室入滇第64章 計議第35章 近代化,膠東穩固第158章 輝煌大勝,揚帆的風第140章 工部主事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58章 明智,千秋節第71章 流寇戰術第24章 隻手欲擎天第54章 不能遺忘的犧牲第237章 京師暗戰,伐倭之意第9章 決戰第56章 士農工兵商,短視暴斂第105章 軍屬優待,女科第127章 五國軍棋第50章 低估與高估第15章 正妃虛懸第92章 僞造,詭道第104章 廣西,水西第115章 術業有專攻第123章 光復昆明第118章 金殿傳臚第88章 魯王移驊,三桂調兵第7章 歡歌暢飲第266章 重慶,武昌第77章 意外之功第104章 報應第277章 登基即位,人生之巔第2章 高平莫氏第71章 慘烈第141章 千金之喜,開拓之初第191章 新氣象第78章 破路第245章 天變第10章 慷慨陳詞第107章 擁立,會晤第133章 立威第78章 勝利之因第91章 川滇呼應第36章 史載之降將第43章 鞏昌王的選擇第260章 追擊第213章 清廷之反應第166章 無題第139章 龍多旱,人多亂第108章 王在法下第113章 君臣閒談第192章 戰爭年代的約定第74章 貪心不足第112章 女考生第98章 以南養北第114章 赤膊狂殺第106章 女人能頂半邊天第138章 廣國公第41章 自我否決第32章 魚龍白服第13章 打壓縉紳第41章 天機不可泄露第18章 元江城防第114章 沿海遷界第117章 籌劃反攻第32章 魚龍白服第20章 三鬼的人生巔峰第59章 名將展威,以勢制敵第110章 勝利的意義第66章 移蹕蒙自,積極防禦第10章 慷慨陳詞第222章 戰雲壓福州,救與不救?第116章 不悅的提議第275章 商稅,勸進第13章 元江籌謀與少保勸諫第160章 廣州戰役(六)第218章 江南名士?第155章 無題第255章 荊嶽對峙第171章 先奪潮州第44章 率軍南下,元江臨戰第21章 柔情蜜意第128章 扶弱擊強第27章 詐取緬關第146章 暗室陰謀第41章 左氏說項,繞襲遇伏第146章 暗室陰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