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022章 朝野震動

四月,朝廷連續發出邸報,稱聖體稍安,接着旨意跟着發了下來,嚴令各地官員不得造謠生事,這期間報社一律不得臆測宮闈,命各地布政使分批進京面聖。

人們普遍認爲洪熙皇帝的病情好轉了,因近十年每次都是這樣反反覆覆。帝王的安危牽動着無數人的心,因爲這關乎國運,關乎到每個人的切身利益。

傳喚封疆大吏們進京,可想而知是真的好了,可還沒等人們透過氣來,朝廷又傳來旨意。

“都御使劉觀貪瀆聚黨,罪行累累,都察院黨附者衆,貪腐成風,着革去其左都御使,太子少保,大學士,即刻下獄。命顧佐接任都御使,會同三司查案,欽此!”

一時間官場爲之震動,紛紛猜測帝王這是要爲兒子掃清道路,也或許就是出自太子本人的意見。這些年來,都察院在劉觀手中什麼德性,每個人心中都有數,很多御史利用手中的權利,對犯了事的官員威逼利誘,趁機勒索好處。

並且大理寺卿虞謙希等人聯名上書彈劾劉觀,劉觀讓十四道御史指責這些官員誣陷,鬧得最後不了了之。而劉觀本人奢侈無度,家中歌姬上百,此乃人盡皆知的事情,是以朝野輿論皆鄙視其人。

很快流傳出小道消息,說太子召喚內閣大學士楊士奇和楊榮,問曰:“祖宗時,朝臣清廉,近來卻貪濁成風,何也?”

楊士奇回答:“近些年確實有之,這兩年更甚耳。”

太子問道:“今日誰最甚者?”

楊榮回答:“劉觀!”

罷免左都御史劉觀,調查都察院集體貪污和不作爲,可謂是大快人心。因始作俑者乃太子朱瞻基,也令臣民對這位未來的儲君報有一份好感。

問題是調查都察院的聖旨也罷了,接踵而至的旨意瞬間震動朝野。

“太子少師徐灝,參贊朝政多年,並無善政建議。朕屢次下詔求言。僅將禁止婦女纏足,開辦新學等荒誕建議敷衍搪塞,事君不誠,本應嚴辦。念其靖難有大功於國,尚無大過,免去太子少師。暫留內閣。”

沒等朝野驚醒過來,旨意又下來了。

“徐灝系皇親國戚,勳貴出身,兩代先帝視爲肱骨,受恩深重。朕待其爲異性兄弟,本應一心爲國。專誠效命於君,奈徐灝位極人臣,不安於位,交結外官,通連親王,品行實數不端。念其有功,免於處分。賜金還鄉,命地方嚴加約束!”

誰也沒想到接二連三的處治,都是衝着皇帝身邊頭號人物,天下誰人不識徐三爺?能不爲之震驚嘛!

而且事先沒有任何預兆,也沒有徵詢過朝臣的意見,值此整個都察院被一窩端的混亂時刻,連牆倒衆人推,破鼓萬人捶的機會都不給,平平靜靜就把靖難功臣之首的徐灝打入塵埃,太他孃的蹊蹺了。

很多官員對此非常遺憾。若是按照慣例,事先都得傳出風聲,畢竟很多人不待見徐灝支持新學支持報社支持婦女平權的革新之舉,也不待見集體富貴的靖難衆臣,大傢伙的彈劾奏章一起上。好歹揭發權貴種種犯法不端的醜事出來吧,最起碼也得扒掉這些公侯伯的免死鐵劵吧?捫心而問,這絕對有益於社稷。

稀裡糊塗就把徐灝貶爲了平民,實際上傷筋不動骨,將來依然能繼承英國公的爵位。總之一道天雷炸響之後,朝野內外出奇的平靜,竟無一人上個奏章湊湊趣兒玩,誰都能看出來皇帝的深意,給兒子掃清障礙不假,可也不想寒了親徐灝的一派武將官員。

如果太子真看徐灝不順眼,不念着親戚情意,那即使他做了皇帝也不敢輕舉妄動,因爲徐灝他不是一個人在戰鬥,絕對會挑起朝廷爭鬥,瞧瞧楊士奇、楊榮、解縉、夏元吉、張輔等一干重臣,哪個不和徐灝眉來眼去過?

除非太子打算把這些礙眼的傢伙都換了,對哦!換了也是人之常情,故此平靜的表面下暗流涌動,無數官員都死死盯着京城任何風吹草動,私底下源源不斷的對東宮宣誓效忠,以期能在不久之後的擁立功勞簿上,搶先佔據一個名額。

乾清宮,皇后張氏獨自一人坐在空曠的殿內,隔壁是不省人事的丈夫,儘管表面上顯得那麼平靜,然而內心卻在翻騰着,尋思着宮中的大小事情,特別是皇帝的病情已無一絲好轉的可能,一天重似一天的趨勢,作爲結髮夫妻怎能不心急如火。

不過她牢記着徐灝臨走時的幾句話,作爲皇后和皇太后,一國之母,要煉就出泰山崩於前而顏色不動的氣度,不能被人輕視,所以在即將面臨的一場新的權利爭奪戰的前夕,她儘可能裝出若無其事的樣子,悲傷根本無濟於事。

權利面前沒有父子,母子,張氏也不能免俗,兒子還太年輕,沒可能放心把整個天下交給他,然後自己隱身內宮不聞不問。她必須要制衡兒子,保證江山社稷一如既往的蒸蒸日上,不然就是朱家的千古罪人,死後怎能面對列祖列宗?

這時候,太子朱瞻基從暖閣走了出來,恭敬的站在母親身前。

張氏拉着兒子的手,緩緩說道:“你叔叔爲了你走了,那你告訴娘,你打算怎麼做?內閣大臣和六部尚書,你要動幾個?”

朱瞻基一愣神,趕緊說道:“母后,兒臣沒有動過這樣的念頭,內閣幾位大臣皆是人盡皆知的賢人,幾位國公也是忠良,孩兒豈能做出自毀臂膀的蠢事?”

“真的?”張氏盯着兒子的臉。

“真的。”朱瞻基正色說道,他確實沒有這個念頭。

“那就好。”張氏放下心來,就怕兒子初生牛犢不怕虎,一登基就要玩一朝天子一朝臣的把戲,並非做母親的不瞭解兒子,而是歷史上太多這樣的例子,做太子時一個人,做了皇帝后就立馬變了另一個人。

通過這些天的觀察,張氏能看出兒子除了傷感外,也有幾分壓抑不住的喜色,能夠在不到二十歲的年紀登基爲帝,成爲大明帝國的繼承人,實現胸中報復,君臨天下,老天實在是太厚愛他了。

張氏幽幽一嘆,自己則不幸的成了寡婦,所幸升級爲皇太后,至於那些嬪妃,罷了,就讓她們活着吧。

蕭家村,張輔一口喝乾了茶水,說道:“昨晚陛下醒了過來,正好我在,問了下時局,我不敢隱瞞,說了你的事。”

對面的徐灝點點頭,說道:“我和聖上幾次說過身後事,他不會感到意外。”

“嗯。”張輔嘆道:“確實不感意外,陛下稍微想了想,馬上命權謹擬旨,又命我來看望於你,說你受委屈了。”

徐灝沒說話,又是點了點頭,張輔忍不住問道:“你應該知道這些事,現在京城可又一次翻天覆地了。”

徐灝想象着現在朝廷上的措手不及,顯然朱高熾對自己的一干心腹老臣下手了,就像當年朱元璋把一羣官員關進監獄,歷史上朱棣把解縉夏元吉等人下獄一樣,當然其中解縉意外身死,而其他人則事後被新皇赦免,官復原職。

滿清時代也是如此,記得康熙皇帝臨終前把能幹的官員紛紛貶斥,一來避免這些人陷於黨爭,對將來的朝局不利,一旦擁立錯了人,新皇登基難免大開殺戒。而跟對了人,又容易持功驕主,難以駕馭,所以越是捨不得的人越是要關進大牢,等新皇登基後,一紙赦書,能不感恩戴德?轉而成爲新皇帝的得用臣子。

故此徐灝也主動選擇以退爲進,也是沒有辦法的事情,他不像姐夫沉默寡言,安分守己,當年朱棣可是死於火槍,朱瞻基若不深深忌憚,那纔是見了鬼呢!再說朱瞻基不是任人擺佈的庸人,討好拍馬屁那一套根本不管用。

如今沒有人能威脅到朱瞻基了,朱高煦遠在海外,朱高燧已經死了,朱允炆的兒子都被貶爲了庶民,圈禁在高牆裡,幾個皇子沒有人支持,根本無法撼動太子的正統。

所以他也懶得去關心了,現在得養足精力,一等朱高熾嚥了氣,國喪期間能把人活活折騰掉半條命。

張輔告辭而去,這些日子他的精神一直緊繃着,嚴厲控制紫禁城的防衛以及京畿各大軍營的調動,還得監視整個天下的軍鎮動向。

大旱以及各種天災人禍,從去年到今年陸續發生了幾次流民造反,還好沒有發生唐賽兒那種規模的大起義。

誰也不曉得,徐灝一直關注山東,大力發展當地經濟,興修水利設施,留意糧倉,積極支持疏淤運河等事。去年大旱,迅速調撥糧食賑濟百姓,又說服朱高熾大規模的減免賦稅,一舉使得歷史上的唐賽兒起義沒有發生。

也是沒有修建北平,歷次北伐,南糧北調,開挖運河的緣故,山東百姓得以有充足的時間休養生息,反之朱棣最痛恨的莫過於山東人了,靖難期間不但坑死了他無數部下,也險些令爭奪皇位的大業慘敗。

歷史上,先後徵調山東民夫數十萬,其餘農民的徭役負擔沉重,給了以白蓮教爲名的唐賽兒可乘之機。史稱她父親被抓走服勞役,水旱天災,老百姓靠吃樹皮草根維持生命,丈夫林三帶頭衝進官府要糧食吃,結果被當做暴民殺了,不久父親悲憤而亡,母親重病身亡,忍無可忍的唐賽兒這才決定率衆起義。

第458章 大度第541章 得意忘形第11章 口角第51章 紅梅第328章 心腹香菱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824章 梨雪軒聽戲第30章 逆轉第822章 封王第160章 男男女女第341章 殺紀綱第1045章 當家主母是怎麼煉成的第25章 膽小鬼第630章 知足第1188章 塔吉克第685章 狂放第1246章 擡轎第97章 鬼才信呢第1254章 景星第508章 太監第1057章 火冒三丈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510章 女醫門第146章 又見丫鬟的野望第848章 荷花與端午第1276章 祈福天津,願好人一生平安第33章 三爺第672章 對曲第1052章 七可厭與南風第607章 文盲城主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450章 守財奴第331章 揚州後事第15章 禮佛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395章 後患第1183章 同好會第1105章 權當一樂第948章 少來誣陷好人第415章 情之一字第647章 倒黴第702章 飛醋第982章 紹興師爺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208章 騷年,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948章 少來誣陷好人第223章 如意坊第810章 三角第715章 我不聽第70章 和尚第60章 玄清第745章 春花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1131章 議論第41章 伴讀第402章 香萱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1058章 香是暖的好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539章 問梅閣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1234章 六月飛霜第315章 血戰真定第444章 談佛第599章 孝第961章 女神誕生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318章 兵荒馬亂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607章 文盲城主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1291章 願得紅絲牢系足第70章 和尚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424章 孝道第1154章 討酒第496章 故人第745章 春花第129章 釣魚第904章 年關第435章 底線第544章 滅口第1146章 憐和良心第510章 女醫門第256章 幻想家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436章 三佛齊第561章 千秋絕唱第326章 兵工廠第1144章 生意上的故事第50章 瑣事第7章 丫鬟第65章 錦衣衛第520章 捱打和救人第944章 平凡的真諦第357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1071章 批捲風波第1060章 虛僞和無奈
第458章 大度第541章 得意忘形第11章 口角第51章 紅梅第328章 心腹香菱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824章 梨雪軒聽戲第30章 逆轉第822章 封王第160章 男男女女第341章 殺紀綱第1045章 當家主母是怎麼煉成的第25章 膽小鬼第630章 知足第1188章 塔吉克第685章 狂放第1246章 擡轎第97章 鬼才信呢第1254章 景星第508章 太監第1057章 火冒三丈第861章 奴隸貿易第510章 女醫門第146章 又見丫鬟的野望第848章 荷花與端午第1276章 祈福天津,願好人一生平安第33章 三爺第672章 對曲第1052章 七可厭與南風第607章 文盲城主第452章 一世長安第450章 守財奴第331章 揚州後事第15章 禮佛第847章 三春花柳第395章 後患第1183章 同好會第1105章 權當一樂第948章 少來誣陷好人第415章 情之一字第647章 倒黴第702章 飛醋第982章 紹興師爺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208章 騷年,我們的征途是星辰大海第948章 少來誣陷好人第223章 如意坊第810章 三角第715章 我不聽第70章 和尚第60章 玄清第745章 春花第906章 一片美人香和第1131章 議論第41章 伴讀第402章 香萱第187章 國家幹部第1058章 香是暖的好第722章 三叔三嬸第539章 問梅閣第181章 分道揚鑣第1234章 六月飛霜第315章 血戰真定第444章 談佛第599章 孝第961章 女神誕生第334章 大放光彩第318章 兵荒馬亂第221章 大明公主們第607章 文盲城主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1291章 願得紅絲牢系足第70章 和尚第1032章 代缺丈夫第424章 孝道第1154章 討酒第496章 故人第745章 春花第129章 釣魚第904章 年關第435章 底線第544章 滅口第1146章 憐和良心第510章 女醫門第256章 幻想家第460章 言之命中第436章 三佛齊第561章 千秋絕唱第326章 兵工廠第1144章 生意上的故事第50章 瑣事第7章 丫鬟第65章 錦衣衛第520章 捱打和救人第944章 平凡的真諦第357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1114章 楊家兄弟第1071章 批捲風波第1060章 虛僞和無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