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1254章 景星

徐灝打內宮出來,出了午門後,正值御史于謙從衙門裡出來。

論名分的話,徐灝算是對於謙有過舉薦之恩,勉強半師之誼,加上因年齡和資歷的緣故,于謙尊稱他一聲老師。

看見徐灝走過來,于謙笑着過去問聲安,又習慣性的給師母問了好。徐灝笑着一指前方,說道:“既然遇見了,咱倆邊走邊聊。”

看着一側燕雀湖的風光,耳聽於謙略講訴了幾件事後,徐灝笑道:“你看,比初成時又更好了些,花木比以前更繁盛,河道也開通了。這次工部確實是動了心思,工程修的好。適才宮裡人都說上次暴雨,不積水了。”

“是。”于謙點點頭,說道:“如此風景,下官回去叫拙荊擇個日子,請師母和世妹們出來走走。”

“那是你們的事兒,不歸我管。”徐灝笑道,“對了,你兄長在淮揚可好?”

于謙祖籍河南,曾祖父於九思在元朝時到杭州做官,把家小遷至錢塘太平裡,故此到了于謙這一輩,已經成了浙江錢塘縣人。

于謙的哥哥名聲不彰,于謙的父母跟着他哥哥嫂子生活,如今也去了淮揚一帶。

聽到老師問起了家裡人,于謙深深一揖,說道:“家嚴是前月打發家人進京來的,托賴安善,本地軍民以及外洋客商盡皆靜謐,物阜年豐,頗稱安逸。家兄新署運司,前月有稟帖與老師請安的。”

“不錯,不錯。”徐灝想起來了,“我親自寫的回信,這才幾天就給忘了。你家捎帶了好些東西來,還沒有道謝呢。”

“不敢。”于謙笑道:“家兄今年又添了個侄兒。”

“恭喜,我得準備一套賀禮送去。”徐灝說完聯想到了成親不久的于謙,於夫人的父親乃是兩任雲南巡撫的幕僚。

徐灝很想給於謙算個命,告訴他你會有一女一兒,因爲香港電影新龍門客棧就是以于謙死後,江湖義士救他子女爲背景的。

說起來於謙擊敗了瓦剌軍,從兵部右侍郎進兵部尚書,負責整飭兵備,統帥大明兵馬,由此開創了明朝由文臣統兵的先河。

石亨曾推薦他的兒子當都督府前衛副千戶,在當時來看很正常,子承父業嘛,卻被于謙厲聲拒絕。一來於謙和石亨不對付,二來也說明文人根深蒂固的觀念,不願讓後代走武官一途。

于謙慘死後,兒女受到了連累,兒子于冕發配到陝西龍門,而於冕的妻子張氏則發配山海關。

歷史上成化二年,于冕得以大赦回鄉,上書爲父親鳴冤。

明憲宗親自審理此案,很快朝廷退還了於家的祖產田產,于冕襲封千戶之職。等於謙徹底平反後,于冕官復原職,上書自陳不願做世襲武職,改爲兵部員外郎。

從這裡就能看出真正的文人是不屑做武官的,明朝功勳集團的地位也自土木堡一役後徹底瓦解,從此軍人的地位跟着一落千丈,有點出息的人都會選擇科舉。凡此種種因素,軍事上的沉淪,直接導致明朝開始由盛轉衰。

關於土木堡一役和于謙,後世有種陰謀論,猜測當時文臣爲了搶回權柄,故意縱容王振攛掇英宗御駕親征,證據就是于謙等文臣的強勢崛起。

太過聳人聽聞,一個王朝的興衰不能賴在某個人的頭上,仔細看看于謙生平的話,他的功勞和能力皆非常傑出,有大功於國,無愧於和岳飛、張煌言並稱“西湖三傑”。

徐灝問道:“令泰山去了福建,比雲南應該好些吧?”

于謙說道:“說以前在雲南任上,事情不多,如今涉及浙、閩兩省,且兼着臺灣以及外洋,繁得多了。”

“呵呵。”徐灝笑了笑,“你泰山當年與我交情不俗,此事他應該對你們說過。他的公子今年多大了?”

于謙說道:“今年才八歲。”

“哦。”徐灝很驚訝,“記得他比我長四歲。很好,兒女雙全,也是世間全福。廷益,今年秋天的宏詞之試,乃我朝立國以來的頭一次,那些海內外人才及世家子弟,以你所見所聞,可有真才實學麼?”

于謙正色說道:“老師垂問,門生不敢不對。海內人才甚廣,門生孤陋,又不能廣交,所知有限。但在京世家以各大臣子弟,四方鄉會試及諸名宿等,門生熟識往來的也不算少,但是人云亦云的多。有一位老前輩,近來又赴任去了,想他現任官,在京也不能考的。”

“你說的是那屈原的後人麼?”徐灝問道。

“是。”于謙笑道:“還有剛剛離京的朝鮮名宿金普,也因限於屬國官身不能保舉,可惜。此外老師的二公子,目下少年中有景星鳳凰之譽。”

“胡說。”徐灝爲之搖頭失笑,“過譽了,不過一介脂粉公子耳。”

于謙笑道:“還有山東伏波將軍之後人馬愉,江北士林無不寄予厚望,確實有真才實學;現任禮部尚書之子文澤,內閣學士楊榮大人之子楊恭,蘇州貢生祝顥,湖南優舉子高次賢,四川才子簫品,這幾位皆名下無虛,門生見過面。其餘不知其他,不敢濫舉。”

徐灝聽了哈哈大笑,指着他說道:“怎麼你說的人,多半是我的子侄?你呀不要阿私所好,故意哄我喜歡。”

于謙說道:“這個門生怎敢,至於老師的世交子侄,下官焉能盡知。”

“我的戲言而已,你于謙豈肯阿私所好?”徐灝說的是實話,又笑道,“這世上人才多了,這些孩子都要去參加來年科舉,各憑本事,他們還不配舉薦宏詞。好了,你回去吧。”

告別于謙,徐灝一個人沿着路邊漫步,侍衛們散在四周。

走到了西府正門附近,遠遠看見騎着馬打着哈欠的侄兒徐焜,被小廝們接下來,簇擁着進了門,一副整宿不歸的樣子。

“不像話。”徐灝皺起眉頭,吩咐道:“去個人打聽打聽,爲何夜不歸家?他媳婦不是有了身孕麼?”

再說昨晚後半夜,章家人圍着如金大哭,淚如雨下的如玉哭着哭着想到自己身上,想姐姐如此容貌如此名聲,尚不免因徐、尹二人而想不開,左右爲難尋了短見。而自己的姿色比姐姐遜了一籌,又沒有她那麼多的‘知己’,可見難保不受人凌辱,連個能出頭的人都找不到,她壓根就沒把徐珵當回事。

姐姐死了,今後家裡全靠自己,估計一輩子也跳不出火坑,如此如玉哭得更傷心了。

突然章氏一頭撞進章保的懷裡,沒有防備的章保幾乎跌倒,多虧牆壁擋住了。

章氏哭罵道:“你這老不死的烏龜,你不是吃酒罵人嗎?罵得好,把我女兒給逼死了,老孃也不活了,與你同歸於盡好了。”

邊罵邊亂撕亂咬,弄得章保好不狼狽。如玉忙走過去拉住母親,說道:“我姐都走了,你們還鬧什麼?人死不能復生,打鬧亦無濟於事,趕緊救人啊,也許能救回來。否則,我想不怪旁人,都怪徐尹二人,橫豎我姐死了,咱家也要敗了,還怕他們什麼?”

“對對對,快救人。”章保狼狽的叫道。

所有人七手八腳的煮蔘湯甘草湯等來灌,有人指出匣子裡裝着的是金錠,總算弄清楚如金是吞金自盡的,忙活了半天,也沒什麼作用。再看如金早已臉色轉青,手足冰冷,已然無力迴天。

章保怒道:“不要忙了,救不活了。我現在就去順天府告徐焜徐珵二人,告他們威逼我女兒身死,請官員仵作來驗屍,看他們怎麼當的起?就是尹家,我也不能饒了他,如金已經死了,還巴結他做什麼?拖出來湊個數。不怕他們有錢有勢,我女兒人死是真,他們威逼是實,堂堂天子腳下,順天府斷無不準的。”

所有人都點頭稱是,宣德朝秉承洪熙朝的清明政治,老百姓並不怎麼懼怕權貴,就可惜這不是洪武朝,反正人命關天的案子,不怕順天府敢袒護。

要報案得有狀子,章氏擔心丈夫話說不利索,叫他現在就去找熟識的人,講明情由,好早早去順天府擊鼓喊冤,不要耽擱了,然後其他人馬上去四處打點門路。

章保答應下來,轉身提着燈籠出門去了。家裡如玉叫母親把房裡所有值錢的東西都藏起來,預防官差來了順手牽羊,將如金的屍體擺正,匣子放在一邊,其餘各事一一安排清楚,預備明早官府派人來驗屍。

章氏因女兒吞金慘死,失去了搖錢樹,哭一聲我的苦命兒,咒罵一聲賊老天,恨一聲徐焜尹公子狼心狗肺,怨一聲自己,哭得聲嘶力竭,嗓音嘶啞,其她人見她這個樣子,無不心酸落淚。

這邊章保一口氣跑到附近的康家,家主人名叫康世豐,祖上數代都是專門給人代寫書信狀紙的。

金陵成爲京城後,秦淮河一帶日漸繁華,各種各樣的爭端糾紛層出不窮,直接間接養活了大批相關行業。

但是到了康世豐這一代,雖然家傳技藝俞來俞精,家道反而俞來俞窮,蓋因他自持手藝要價太狠,等閒沒人請得起,也等閒沒人敢招惹他家,正是那種三個月不開張,開張吃半年的高端。

今晚夫妻倆吃了晚飯,爲了省點燈油,早早睡了。

後半夜,康世豐一覺醒來,在炕上翻來覆去,想着明日家裡柴米全無,今年生意太少。猶記得還是剛過了年,給人家寫了一張供詞,要了六十兩銀子,乃至今日,再沒人來了。

康世豐怎麼也想不明白,狀子寫得好,打贏了,能贏多少賠償?怎麼就沒人來找我了呢?這人到底都怎麼想的?這麼簡單的道理也算不明白。

其實他也後悔獅子大開口了,可是又拉不下臉來告訴人家價錢可以商量,這麼一拖,結果拖的生意全無。

眼看家裡就要揭不開鍋,怎麼辦呢?總不能厚着老臉去親友家借貸吧?更不能典當呀。

正在愁悶,突然聽到了叩門聲,把個康世豐嚇了一跳,忙問是誰?

爲何章保會來找康世豐呢?因他盤算了,雖說打算告徐焜等人威逼,奈何沒有實據,總不能憑着一張嘴吧?人家一沒有強暴二沒有動手傷人,證據不足,所以得必須找個有名的老手,寫出聲情並茂的懇切狀詞,官老爺一看就是因爲權貴威逼,如金一時想不開,以致於情同謀殺的,如此才能打贏官司。

章保聽說過康世豐的名聲,二人素未謀面,想人家敢收那麼多銀子,一定是個辣手,無非多要錢唄,只要你能想出個絕妙的主意。

耳聽裡面問是誰,章保叫道:“康先生睡了麼?請你開門,在下有要事相商。”

這時候來敲門,一準是大生意,康世豐心裡很高興,忙答道:“請等一等,我馬上起來開門。”

說着一面坐起來披上外衣,找火柴點燈,一面用腳尖蹬了他妻子高氏一下。

高氏睡得很死,婦人十分賢惠,任勞任怨的尋些針線活,或收些秦淮河的衣裳漿洗縫補,賺些小錢貼補家用。總之一天到晚忙着幹活,一沾枕頭就睡熟,不到天亮不醒。

這一腳正好揣在婦人的私處上,高氏立時驚醒了,揉着下面罵道:“討人嫌的東西,好不容易做個美夢。你又怎麼了?蹬呀踢的,還淨往人家那裡踢,你就不想想明日米也沒了,柴也沒了,日子怎麼過?還這麼窮開心,你再鬧我,我可就不依了。”

康世豐不禁好笑道:“你說的什麼混賬話,沒聽見外頭有人敲門嘛,我要起來看看。三更半夜上門,料想不是尋常小事,叫你起來,預備燒點熱水接待來人。難道你都沒聽見?我不抱怨你睡得死,你還冤枉起我來了。”

高氏這才明白過來,沒等說話,外頭又高聲說道:“康先生,你開門不開門啊?不開門,我就要找別人了。”

喜歡裸-睡的高氏一聽樂了,果真來了生意,滿心歡喜的接口道:“來啦,來啦!”()

第91章 認親第745章 春花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646章 委屈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171章 倒黴駙馬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598章 心去意難留第244章 美女百花第952章 如此家教第545章 驢和馬第287章 詛咒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981章 選秀第496章 故人第1章 家第593章 請客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344章 凶神徐灝第254章 南北榜案第1255章 狀詞第477章 困獸猶鬥第97章 鬼才信呢第849章 過家家第655章 算命第1024章 探病第39章 絕技第1015章 登高第526章 大年夜第378章 功德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469章 賽秦淮第864章 修行在公門第381章 水落石出第474章 虜使邀酒鬥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656章 舉事第792章 野雞翰林第1271章 愛豆第388章 瀛洲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485章 英雄救美第1118章 蠢娘們第1202章 遊河第903章 謀官第738章 承擔第1301章 盡付東流第866章 運道第550章 嚇人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536章 洞洞洞洞洞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680章 氛圍第708章 不忠不義第718章 卜課第42章 年前第420章 對外用兵第83章 產業第351章 急轉直下第1269章 自信第676章 生病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1073章 爲紅顏第1220章 吃飯沒帶錢第1045章 當家主母是怎麼煉成的第650章 金髮碧眼第1284章 江南望族第1182章 月華天第1074章 刷聲望第1181章 吃大戶第112章 真,兄弟倆第798章 湘西第190章 爭遺產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319章 落草爲寇第959章 米線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713章 族會第42章 年前第1125章 律呂第1188章 塔吉克第17章 相親第370章 七巧第503章 結交第231章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第837章 求職第493章 不舉第1169章 冒名第341章 殺紀綱第934章 女人心第309章 趙錢孫李第1120章 迷廊曲曲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412章 嬌容奇異第640章 精盡人亡第1135章 誤打誤撞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965章 洗心革面第525章 距離
第91章 認親第745章 春花第62章 中醫的偉大第646章 委屈第1203章 單槍匹馬第171章 倒黴駙馬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598章 心去意難留第244章 美女百花第952章 如此家教第545章 驢和馬第287章 詛咒第1036章 照雪照梅花?第981章 選秀第496章 故人第1章 家第593章 請客第350章 寶刀未老第344章 凶神徐灝第254章 南北榜案第1255章 狀詞第477章 困獸猶鬥第97章 鬼才信呢第849章 過家家第655章 算命第1024章 探病第39章 絕技第1015章 登高第526章 大年夜第378章 功德第1165章 這算什麼?第1268章 歲歲風雨愁第469章 賽秦淮第864章 修行在公門第381章 水落石出第474章 虜使邀酒鬥第883章 新年快樂,給諸位爺請安第656章 舉事第792章 野雞翰林第1271章 愛豆第388章 瀛洲第967章 兩個版本第485章 英雄救美第1118章 蠢娘們第1202章 遊河第903章 謀官第738章 承擔第1301章 盡付東流第866章 運道第550章 嚇人第652章 火燒徐江第536章 洞洞洞洞洞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680章 氛圍第708章 不忠不義第718章 卜課第42章 年前第420章 對外用兵第83章 產業第351章 急轉直下第1269章 自信第676章 生病第743章 鄭和海峽第1073章 爲紅顏第1220章 吃飯沒帶錢第1045章 當家主母是怎麼煉成的第650章 金髮碧眼第1284章 江南望族第1182章 月華天第1074章 刷聲望第1181章 吃大戶第112章 真,兄弟倆第798章 湘西第190章 爭遺產第577章 改嫁風雲第319章 落草爲寇第959章 米線第358章 孤軍深入第713章 族會第42章 年前第1125章 律呂第1188章 塔吉克第17章 相親第370章 七巧第503章 結交第231章 空即是色色即是空第837章 求職第493章 不舉第1169章 冒名第341章 殺紀綱第934章 女人心第309章 趙錢孫李第1120章 迷廊曲曲第180章 有難同享第412章 嬌容奇異第640章 精盡人亡第1135章 誤打誤撞第1009章 無仇可報第965章 洗心革面第525章 距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