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5章 後患

粉姐把個皇姑寺遊玩已遍,她不知張美人在寢宮裡宴請沐凝雪,只當上邊忙着款待二位貴人,下邊也是一般的服侍。

茶果點心具陳,湯飯葷素兼備,粉姐瞅着滿桌子的雞鴨鵝肉好奇詢問,得知原來是徐灝明言先帝的嬪妃居住於此,非是出家修行,是以下令寺裡不忌酒肉的緣故。

話說朱棣身死後,徐灝堅持取消殉葬制,爲此得到了皇太后的支持,最終朱高熾下旨從此廢除殉葬,改爲牛馬陶俑等陪葬。

現今皇姑寺裡住着一干朱棣的小老婆和臨幸過的宮女,修築高牆嚴禁男人進入,雖說高牆內一輩子青燈古佛很是悽慘,但總算是能夠活下去。

徐灝不惜金銀把寺廟修建的美輪美奐,各種排遣寂寞的設施一應俱全,而且皇姑寺定期對外開放,寺廟不禁酒肉不禁親人探望,該做的都做了,無愧於心。

總之粉姐和奶媽兩個人坐在席間,人家舉箸,她倆也跟着動口,不費半文錢布施,飽看了難得一見的皇家景緻,享用了豐潔甘美的羹湯,也算是粉姐一生人來的一次奇遇。

下午瞅着個機會,粉姐故意在沐凝雪面前摔了一跤,沐凝雪關切的道:“快扶她起來,受了傷沒?”

芷晴上前攙扶,粉姐感激的道:“多謝嫂子。”

沐凝雪奇道:“爲何管我叫嫂子?”

粉姐不好意思的低下頭,期期艾艾的道:“奴家是劉智官人的外室。”

沐凝雪恍然,昨日弟妹袁氏偷偷告訴了此事。柔聲道:“既然相見就是有緣,讓人送你回家。今後當用心侍奉丈夫和你大姐,謹守三從四德,則沒人會故意爲難於你,遇到委屈時多忍一忍讓一讓,實在煩悶也可進內宅來尋我。牢記生活不易當以忍讓爲先,家宅和睦纔是長久之道。”

“妹妹謹記在心,多謝嫂嫂。”粉姐心中狂喜,低眉順眼的衷心說道。

沐凝雪深深看了她一眼,微微搖頭,說實話家宅安生與否,首要條件乃夫妻二人是否相互敬愛,夫妻之間如果做不到一條心。那麼一切休矣。觀劉智心性懦弱沒有擔當,偏偏油嘴滑舌一肚子心眼,而翠雲強勢霸道蠻橫無理,沒了往日的恬靜不爭,夫妻倆大有漸成水火之勢,現在再加上個秦淮河出身的粉姐,看似嬌柔懂事實則心機深沉,可想而知這今後家裡一定會是非不斷。真不知是福是禍。

與此同時,徐灝在爲了李景隆的事憂慮,連着幾日。御史陳瑛密奏駙馬梅殷蓄養亡命,刑部侍郎鄭錫彈劾李景隆也畜養亡命,陳瑛又跟着彈劾李景隆在家坐受下人跪拜如君臣之禮。

尚書李至剛彈劾李增枝多立莊田,蓄童僕千人,意叵測;陳瑛和鄭錫又一同彈劾耿炳文衣服、器皿上有龍鳳圖飾,逾越禮制。大逆不道。

該來的總算來了,徐灝對此並不感到意外,齊泰黃子澄等文臣儘管已經死了,但耿炳文梅殷李景隆卻代表着建文朝的武官之首,任何帝王在位恐怕都會寢食難安。

這其中的原因很複雜,總得來說雖然朱允炆的兒子死了,但還剩下三個弟弟,也即是先太子朱標的三個兒子,其中吳王朱允熥可是常太后的嫡二子,而衡王徐王則是呂太后的嫡子,無論怎麼爭辯,總有朱標的嫡子在世。

朱高熾能不日夜擔心嘛?萬一哪一天有將領舉兵擁戴他們怎麼辦?是以必須得開始剷除依然擁有兵權的權貴將領,使得羣龍無首。其中梅殷乃當年託孤重臣,登記之後,一直對朱高熾不太禮貌,兼且朱棣在世時言辭不遜,對朱允炆忠心不二,身爲國公有親兵數百,長期在外領兵尤其是淮安等地有很多忠於他的親信將領。

而耿炳文和李景隆在京城的勢力太大了,親屬部將在朝野內外盤根錯節,不除掉怕是朱高熾連覺都睡不安穩。

耿炳文三個兒子,耿璇現任前軍都督府僉事,老二任後軍都督府僉事,還有個任尚寶卿。

當然朱高熾不會選擇大肆抄家滅族,就算朱棣在世也不敢如此魯莽,畢竟都是開國功臣或皇族駙馬,誰也擔不起濫殺的罵名。

如果不是十惡不赦的謀逆之罪,其他罪狀幾乎無法定下死罪,問題是徐灝擔心陳瑛等文人的壞心眼,一準能想出幫皇帝剷除後患的辦法。

徐灝十分爲難,他沒有立場去阻止此事,也不敢擔保沒人打算擁戴幾個王子復辟,妄加干涉的話,不但會和朱高熾之間產生裂痕,還會得罪和帝王利益一致的靖難功臣。

何況就算沒有陳瑛和鄭錫,也會有別人主動替帝王分憂,此種事阻止不了。徐灝不是什麼爛好人,他不關心梅殷和耿炳文的死活,二人若是妄圖繼續把持權勢的話,被滅也是活該;他擔心的是李景隆,這裡面朱高熾唯一能夠毫無顧忌下手的,就是舉目無親並且和帝王有仇的李景隆了。

當年十萬大軍攻打北平,死了多少人?就算徐灝有時也免不了怨恨,可以說整個靖難之役,徐家人死人最多的就屬北平之役,時至今日家裡很多人都恨死了李景隆,靖難功臣裡就更不用說了,誰家當時沒死人?這也是爲何李家頻頻聯繫徐家的緣故,說到底李景隆心裡也不安。

大丈夫講究恩怨分明,當時各爲其主,徐灝恨歸恨但不怪好友,可他也不能就此力保李景隆,離心離德的下場就是衆叛親離。

“童僕成千?真是自尋死路。”

徐灝又仔細看了一遍彈劾奏疏,清楚已經救不了李景隆了,所謂童僕即是未成年的男童,這不就等於是蓄養一大批太監嘛?沒想到李增枝糊塗至此。

此事無疑給了徐灝一個警示,那就是對親戚絕不能縱容。好在只有一個親姐姐和親妹妹,其餘都是堂兄弟姐妹。總歸是差了一層。

“來幫我穿上體面衣服。”徐灝對着屋裡說道。

晴雯探頭問道:“準備什麼樣的衣裳?要去哪?”

“進宮!”

當天下午,有中官來請徐灝進宮,處置勳貴武臣尤其是和徐灝交情莫逆的李景隆,朱高熾不可能不知會一聲。

文華殿,尚書李至剛和御史陳瑛立在御前。正在和帝王商議着什麼,鄭錫機敏的瞧見徐灝進來了,改口說道:“祁陽教諭康孔高進京覲見陛下,返回任職,途中繞道探望其母親。恰逢其母生病,留了下來侍奉,以至於九個月沒有到任,臣請求逮捕審問康孔高。革職並處以杖刑。”

徐灝心中冷笑,既然你們覺得我是粗心眼的武人,那就粗俗到底好了,當即反駁道:“情有可原,焉能治罪?誰人沒有母親,分別幾年見母親生病,怎好離開赴任?臣認爲值得同情。”

李至剛和陳瑛立即齊聲道:“臣認可徐大人的建言,康孔高應無罪釋放。”

朱高熾點頭道:“確實是情有可原。下詔恢復其官職。”

鄭錫心裡暗笑,大聲說道:“李景隆與耿炳文收養亡命之徒,圖謀不軌。狂妄有篡位野心,請陛下降罪。”

朱高熾裝着大吃一驚,轉而驚疑不定的看着徐灝,徐灝冷道:“此事我得避嫌,臣告辭。”

“不行,你得留下。”朱高熾沒打算得罪徐灝。再說他也從來沒打算斬盡殺絕,大抵除爵革職也就完了。

徐灝凜然說道:“爲人臣者當秉公辦事,人在做天在看,望爾等大臣好自爲之,今日秉承私心彈劾他人,那麼將來必有一日,他人也會彈劾爾等。”

轉過頭來,徐灝對着皺眉的朱高熾說道:“梅殷位高權重,當立即解除其爵位官職,駙馬身爲外戚本不該擁有兵權;耿炳文年事已高,當令其子請辭官職侍奉老父親回鄉頤養天年,武定侯郭英亦然,請陛下對開國老臣全始全終。

李增枝逾越禮法,李景隆身爲兄長難辭其咎,當抄沒曹國公家逾越的田產奴僕,歸還於民,爲警示勳貴,理應褫奪其爵位。

吳王衡王徐王身份敏感,爲免除後患並保存懿文太子一脈,應立即貶爲庶民發往鳳陽老家定居,其子孫三代之內不許讀書,請陛下裁奪。”

在場之人誰都沒想到徐灝直接了得的便做出表態,不由得面面相覷,三位大臣心中暗歎到底低估了徐灝的果斷,竟然毫不猶豫的對一干熟識之人下手,難怪他最得陛下信任。

徐灝心中則冷笑連連,他的話絕對問心無愧,沒有藏着一點私心,當然這番建議也是朱高熾最樂意聽到的。

倒是這些個文人有沒有私心那就天曉得了,不過不要緊,雖說人在做天在看或許是句自慰之言,但常年醉心於勾心鬥角的下場,早晚會遇到四個字:“冤冤相報”。

朱高熾自是龍心大悅,以徐灝的身份地位第一個站出來,幫他分擔憂慮再好不過,如此可以輕鬆壓制一切反對之聲,而且把矛頭全都拉到他一個人身上,真乃兩肋插刀的好兄弟。

朱高熾爲此猶豫了一整年,既然徐灝明確無誤的選擇支持自己,當下不再猶豫,馬上下旨解除了駙馬梅殷的兵權,限制親衛依仗的人數,陸續調走其心腹將領。

很快朝堂嗅出味道來,有人彈劾梅殷“驕奢度日,不慎行檢”等,朱高熾藉機革除梅殷的爵位,令其在家閉門思過。

老邁日漸糊塗的耿炳文十分害怕,好在坐在龍椅上的不是睚眥必報的朱棣,沒有自殺而是上表認罪,朝廷經過商議念其過往功勳,並未革除爵位,很快和郭英帶着全家人各自返回老家去了,要不然古時大臣自盡就是罪,意味着是畏罪自殺,會禍及兒子孫子的性命。

對於李景隆,記着仇的朱高熾直接下旨奪其爵位,關進刑部大牢,錦衣衛奉命包圍了李家,把李增枝等妻兒數十名家人一起軟禁家中,家產全部被沒收。

大牢裡,心如死灰的李景隆收到徐灝傳來的消息,開始了長達十日的絕食,以證明自己的清白。

一股子夾雜着臭味餿味和酒菜香味的牢房外,錦衣衛陸淐板着臉看了眼大吃二喝的前曹國公,長嘆道:“李大人不惜以死明志,連滴水都不喝,唉!真乃忠良之人。”

揹着雙手的張輔搖搖頭,成國公朱能沉聲道:“雖說他罪有應得,可是念在當日打開城門的功勞,罪不至死。徐灝說得對,冤冤相報何時了?李家這一輩僅有兄弟二人,在京城沒什麼親朋故舊,連場大敗早已是名聲掃地,沒了官職根本無法興風作浪。其父岐陽王有大功於國,乃是高皇帝義子和外甥,我等應聯名上表,請陛下歸還爵位和賞賜的財產。”

張輔恭敬的道:“家父說過一切惟叔叔馬首是瞻。”

朱能冷哼道:“那幫子文臣不安好心,處心積慮要排斥所有武臣。徐灝說得對,壓制了功臣就該輪到咱們身上了,因此保全李景隆也即是保全了咱們自己。”,

第103章 蕭氏的野望第509章 石女第1221章 商量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609章 科學第189章 守夜第1028章 反叛第994章 絕對服從第1252章 爭風第178章 落魄書生有人愛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204章 鬥氣第170章 爲人爲己第288章 食之無味第890章 籃子第269章 怒第688章 接風第311章 審案第277章 再見朱元璋第985章 衙門軼事第979章 孰知廉恥?第1303章 冬至第1127章 嘔氣第274章 逼宮第793章 騙術第98章 酸梅湯第1011章 不幸的事第480章 對子第93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67章 老漢奸第555章 同道中人第1049章 家喪第664章 回鄉第391章 疆域第594章 柔仙第418章 他是誰第585章 昧心事兒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989章 軍訓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235章 不欺負你欺負誰第447章 火燒第401章 櫻桃嘴第610章 醫學第603章 孝夫第392章 母親第368章 外交第773章 腐儒第660章 女僕第766章 涼水河第866章 運道第662章 戴的冤枉第703章 超戶第268章 鳳舞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326章 兵工廠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151章 臭不要臉第664章 回鄉第538章 也是第598章 心去意難留第610章 醫學第736章 得意事第802章 看船第359章 軍隊第256章 幻想家第337章 勝利第554章 蓮華庵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905章 年初十五最**第51章 紅梅第153章 朱玉英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360章 忌憚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312章 三戰三捷第115章 拒不認錯第136章 衝突第362章 土雞瓦狗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524章 清靜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570章 魚炒蟹第714章 了無牽掛第1234章 六月飛霜第1094章 狼狽而歸第729章 芝姑娘第496章 故人第731章 看戲第356章 刺刀第25章 膽小鬼第843章 大觀園第240章 搶親第995章 煙友第1113章 含冤第434章 誰爲王第1078章 對壘學霸第1249章 許二姐打工第814章 噹噹第1285章 縫窮娘
第103章 蕭氏的野望第509章 石女第1221章 商量第1054章 篦頭待詔第609章 科學第189章 守夜第1028章 反叛第994章 絕對服從第1252章 爭風第178章 落魄書生有人愛第1067章 青梅竹馬第204章 鬥氣第170章 爲人爲己第288章 食之無味第890章 籃子第269章 怒第688章 接風第311章 審案第277章 再見朱元璋第985章 衙門軼事第979章 孰知廉恥?第1303章 冬至第1127章 嘔氣第274章 逼宮第793章 騙術第98章 酸梅湯第1011章 不幸的事第480章 對子第93章 惡人自有惡人磨第767章 老漢奸第555章 同道中人第1049章 家喪第664章 回鄉第391章 疆域第594章 柔仙第418章 他是誰第585章 昧心事兒第1039章 才高八斗第989章 軍訓第969章 才子佳人第235章 不欺負你欺負誰第447章 火燒第401章 櫻桃嘴第610章 醫學第603章 孝夫第392章 母親第368章 外交第773章 腐儒第660章 女僕第766章 涼水河第866章 運道第662章 戴的冤枉第703章 超戶第268章 鳳舞第1051章 不交白卷而已第326章 兵工廠第131章 丫鬟的野望第151章 臭不要臉第664章 回鄉第538章 也是第598章 心去意難留第610章 醫學第736章 得意事第802章 看船第359章 軍隊第256章 幻想家第337章 勝利第554章 蓮華庵第1124章 五湖煙水葬西施第905章 年初十五最**第51章 紅梅第153章 朱玉英第149章 在劫難逃第360章 忌憚第471章 官字兩張口第312章 三戰三捷第115章 拒不認錯第136章 衝突第362章 土雞瓦狗第691章 北青蘿一路走好第524章 清靜第139章 泉城濟南第570章 魚炒蟹第714章 了無牽掛第1234章 六月飛霜第1094章 狼狽而歸第729章 芝姑娘第496章 故人第731章 看戲第356章 刺刀第25章 膽小鬼第843章 大觀園第240章 搶親第995章 煙友第1113章 含冤第434章 誰爲王第1078章 對壘學霸第1249章 許二姐打工第814章 噹噹第1285章 縫窮娘