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07章 文盲城主

日漸繁華的大連城,街道佈局一反左右對稱,堅固的城牆內,官舍軍營和民居商市依託地形而建,彼此錯落有致,清一色的磚瓦結構。中原不多見的高樓大廈在這裡隨處可見,依稀有了近代城市的雛形。

都督府,徐灝邀請全城士農工商的代表齊聚一堂,聽取各方意見。

擔任朱巧巧客卿的周鵬婉拒了讓他出仕的好意,這些年把所有心血放在經營遼東上面。

參謀長顧庶說道:“凡國將不國,皆是朝有佞臣,邊多強敵,文官廢棄實學而習虛浮,武將疏忽謀略而貪怡樂。”

徐灝點頭道:“說下去。”

“是。”顧庶今年三十歲,早年秀才出身,從遼東軍校畢業後,因成績優異留校擔任教官,去年被徐灝升爲參謀長。

顧庶說道:“大多官員無非建議朝廷文德端淳,武備整睱,然後籌議其他。然我認爲其失在上不在下,上面如果能重振朝綱,下面豈能不承其流?近些年聽聞關內文士輕經史而重詩書,館閣以吟詠爲高,藝林以丹青爲雅;吟詠則趨向清談,丹青則流入纖巧,均與治道相背弛,無濟於國用。

較一切荒工廢農之務,爲不覺其禍最烈,尤須先禁之。嗣後取士,必以經義窮其韞,以博洽辦其學,以事理老其能,而月露風雲、拋掠短淺之士,始無所安措。似此則非窮經才幹之士不得進,凡詭誕巧佞之徒概黜退矣。何愁文德不端淳乎!其武備整暇,非坐談片刻所能定。”

徐灝皺起眉來,什麼時候這喜歡拽文的風氣能消失呢?看了眼排排坐恭恭敬敬。連大氣都不敢喘一下的代表們,所謂開明風氣就是一個笑話,經營遼東必須令出一門,乾綱獨斷。

隨手接過來參謀部煞費苦心寫出來的武略,大概還指望着自己轉送京城,因此把胸襟放在整個天下的角度。

整個大綱有五條,首曰修內。次曰理外,三曰出征,四曰臨敵。五曰還軍。

“都下去吧。”徐灝揮手命代表們滾蛋,“任賢,一人之智力有限,天下之事務無窮。非擇賢而任之。身雖極憊,心雖極瘁,漏誤益多。任賢者,非徒雲任之而已,必信之專,而毋掣其肘;責其大而不苛其細,收其成而不求其速。且賢士之進退,不獨敵人之所窺。而動止實關國祚之存亡。一賢任,則諸正士進。而不肖者遠矣。移風易俗,服敵安民,孰有過於此者哉!”

徐灝嘆了口氣,對着顧庶等一干緊張起來的年輕參謀們,說道:“寫的不錯,可有必要計較用詞麼?看得我眼睛都花了!說了多少次用白話文,我不在遼東你們就故態復萌。

再說何謂賢?不是你說我說大家都說就是賢,必須有嚴格的制度去制約,這方面太複雜,希望你們能摸索出一個制度來。”

徐灝也沒辦法,上輩子沒做過官,這輩子也算是沒做過官,甚至連治理一個縣城的經驗都沒有,碰到此種理論上的問題一點轍也沒有。

第二條是重農,這是徐灝最爲重視的地方,不過一看之下也不過如此。

重農之道在於黜技巧之民,絕娛玩之物,使天下非耕不得食,非織不得衣,則遊食之民,無益之工,莫不盡歸農桑。西山東海之曠土,莫不闢墾。則人人皆有恆產桓心,雖遇水旱飢謹,不爲大害;即奸豪竊據,煽惑居民,必無捨生產之樂而蹈萬死之途以應之者。安民弭亂之道,莫不由此。

徐灝沒說話,中國人永遠都擺脫不了對土地恆產的摯愛,而哪怕是工業化完成了,農業也是一個國家的核心命脈,簡單一句話,沒有糧食吃,什麼都是空中樓閣。所以參謀部和太祖皇帝的理念一脈相承,他沒有去反駁,固然有所偏頗,但糧食耕地的重要性毋庸置疑。

第三條是慎刑,尤其是最後一句的若一動重桎梏,輕罪重刑,使不幸而犯微過者,畏刑甚於畏法,以致初而逃匿,繼而拒捕,大而嘯聚負偶,費糧勞兵,滋釀大患,可不慎乎!

徐灝對此深以爲然,明朝連年都有起義,不就是刑罰太重的緣故?繳納不起稅賦不跑等什麼?

指着第四條的薄賦,徐灝滿意的道:“寫的好,窮奢極欲,雖盡天下之財猶不足。抑私養民,稍捐耳目之好而有餘。百姓足,君孰與不足?富在百姓,雖有凶荒,不煩賑濟,可免流離結聚,所省極多。可以送到朝中諸公的手裡了,也讓他們品評一下。”

顧庶等人頓時露出笑容,有年輕人悄悄擡手相互對掌,一番心血沒有白費。

“薄賦養民,誡保國消亂之正道也。說得好,說得好。”徐灝琢磨再三,學學滿清也不錯,提筆在上面加了四個大字,“永不加賦!”

第五條是敦禮,這個不消多說,文明道德建設是必不可少的。第六條是養士,也不消多說,徐灝一個願望就是提高全民識字率,讓所有的孩子能都念書,這是一個現代國家走向強盛的基礎。

顧庶眼睜睜看着公子把第六條徹底劃掉,問道:“這是爲何?”

徐灝解釋道:“你們寫的不錯,但太狹隘了,你們每個人都反對過去門閥制度,推崇人人都能讀書的科舉制,可你們捫心自問,如今的科舉制是否就是放大版的九品中正制呢?讀書還是少數人的權利。

這所謂養士無非就是指的你們這些人,你們私以爲只有和你們一樣的人,纔是士,也只有你們才配濟世安邦,我可有說錯?你們已經違背了聖賢所說的國家興亡匹夫有責的宗旨,人爲把漢人分成了三六九等,希望你們能把士擴展到整個民族,讓所有人都有讀書識字的權利,最起碼讓所有孩子能夠讀上書。”

接下來的辯才,無論才之大小,智之廣微,皆須兼收幷蓄而審辨之云云,亂七八糟的根本看不懂。

徐灝對此不置一詞,第八條除異就有些耐人尋味了。

凡民之性,常難定而易亂,奸民之念,每喜異以標新,趨向不一,致治爲難。故凡異言異教煽惑愚民者,必急去之。惟以禮義爲教,綱常爲尊,使農安於田,女安於機,士安於學,工商安於業,各安其事而不遷。爲上者尤不可信重異端,惟古聖先賢勞瘁憂民之事常時宣佈,使民心肺通達不雍。即有倡亂說於民間者,吾知聞之,必掩耳而走,袒臂而驅矣。心一力齊,何使而弗得哉!

總的來說這八條修內令人失望,脫不了古代人的條條框框,但還算是可以接受。

而接下來的理外就令他非常惱火了,第一條謹邊備不去說他,第二條的復屯田不切實際,眼下屯田制正在一點一點的糜爛,難道視而不見麼?

徐灝冷道:“置兵於農,國無養兵之費課,士卒兔飢謹之憂,寇雖大至,自各顧其家業,必死爭而堅持,其所利益,不亦溥耶。

這竟是出自你等之言?是啊,你們現在家家戶戶不愁吃穿,身在邊地和內陸交通方便,可考慮過各地同僚麼?”

第三天禁軍需還像那麼回事,不讓火藥鐵器等流入外國,可惜歷朝歷代都這麼行事,也沒見有什麼作用。

第四條徐灝被氣笑了,“凡土地雖有山原澤島四方之殊,以乾坤之大父母視之。萬國萬姓皆吾之同胞云云。”

他嘆了口氣,指望這幫傢伙去搞政治就是扯淡,真以爲一個個站在廟堂之上,指點江山了?

倒是涉及到他們的本職工作,總算沒讓徐灝失望,練士卒等都說的頗有章法,尤其是最後兩條。

七曰隱諜。兵家之利,惟諜最廣,用諜最難。雖昇平之世,亦不可廢。諜爲國之耳目,國而無諜,猶人之無耳目,豈能免傾危顛蹶乎!惟廣擇忠志之士以使之,不但多方以隱之,使敵不覺,且使此諜不知彼亦爲吾諜也。

凡諜得事件,審之於理,度之於勢,斷之於心,驗之於素,而諜事之虛實真贗,莫不盡識。用之久,則敵之聲息皆知,某也忠,某也詐,某也可以移主,某也可以賄交,察其動靜,而知其心臆,揣其言論,而知其叛服,非諜其何由得哉?

八曰攻心。制敵之道,攻心爲上。心者,所以取智謀,主決斷也。心既受攻,則智謀亂而疑惑生,雜而不可用矣。攻心之術,惟奪其魂,破其恃而已。其所依以取計諜者,吾去之;其所任以爲心腹之忠智者,吾間之;其所賴以爲軍資者,吾耗之;其所依以爲脣齒者,吾解之。凡其所恃,吾皆先機而陰敗之,雖有奇才之士,亦不能爲之謀矣。

看到這兒,徐灝已經沒有任何耐心了,太累!把文章往桌子上一扔,“都改成白話文,什麼時候學校裡的學生也能看懂,什麼時候交給我。”

顧庶無辜的眨眨眼,說道:“這個,其實連私塾的小學生皆能看懂。”

“滾!”徐灝怒了,狠狠一拍桌子,“我文盲行不行?今後你們吟詩作賦我不管,官府行文一律半文半白,必須要讓老百姓看懂,違者光屁股站在雪地裡一個時辰。老子就不信了,治不了你們這些臭毛病。”

第974章 頭角未嶸第163章 恭送大將軍第152章 心腹第672章 對曲第447章 火燒第664章 回鄉第718章 卜課第143章 夫妻反目第427章 審案第86章 小姨子第420章 對外用兵第819章 冰河解凍第364章 勸進第875章 嘉興第863章 任務第238章 落子第464章 弘文才女第43章 長大了第829章 取締第428章 南洋第799章 蠱惑第726章 喬遷第189章 守夜第162章 歌舞第51章 紅梅第737章 細雨第517章 天地君親師第361章 南下京師第832章 童年第1073章 爲紅顏第1060章 虛僞和無奈第1075章 鬧事第660章 女僕第701章 判刑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822章 封王第566章 有辱斯文第1087章 掃黃運動第767章 老漢奸第15章 禮佛第537章 逼債第836章 八格牙路第1262章 崴了腳第858章 新師爺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713章 族會第713章 族會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1098章 選房第389章 復仇第234章 出氣第320章 北平之戰第620章 有斐君子第936章 拜堂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1046章 兒女大婚第805章 說親第998章 陸家村第660章 女僕第473章 複審第357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650章 金髮碧眼第511章 妙手神醫第697章 尿第458章 大度第1282章 掃晴娘第219章 沒事忙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887章 生逢亂世第311章 審案第444章 談佛第29章 上者勞心第940章 你怕不怕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974章 頭角未嶸第959章 米線第78章 鐵漢第197章 猜測第1056章 惡寒第977章 井氏第469章 賽秦淮第616章 極品夫妻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1190章 陪酒第1157章 前因第1271章 愛豆第154章 升官了第1230章 衆怒第46章 蕭家第1074章 刷聲望第658章 洗劫第306章 糊塗母子第79章 想搬家了第956章 太美了第819章 冰河解凍第113章 香玉第298章 巧蝶戀花第745章 春花第726章 喬遷
第974章 頭角未嶸第163章 恭送大將軍第152章 心腹第672章 對曲第447章 火燒第664章 回鄉第718章 卜課第143章 夫妻反目第427章 審案第86章 小姨子第420章 對外用兵第819章 冰河解凍第364章 勸進第875章 嘉興第863章 任務第238章 落子第464章 弘文才女第43章 長大了第829章 取締第428章 南洋第799章 蠱惑第726章 喬遷第189章 守夜第162章 歌舞第51章 紅梅第737章 細雨第517章 天地君親師第361章 南下京師第832章 童年第1073章 爲紅顏第1060章 虛僞和無奈第1075章 鬧事第660章 女僕第701章 判刑第746章 起步中的傳奇都市第822章 封王第566章 有辱斯文第1087章 掃黃運動第767章 老漢奸第15章 禮佛第537章 逼債第836章 八格牙路第1262章 崴了腳第858章 新師爺第270章 謠言不攻自破第713章 族會第713章 族會第1164章 蝶戀花乎第1098章 選房第389章 復仇第234章 出氣第320章 北平之戰第620章 有斐君子第936章 拜堂第522章 生不逢時第1106章 臭味相投第1046章 兒女大婚第805章 說親第998章 陸家村第660章 女僕第473章 複審第357章 資本主義萌芽第650章 金髮碧眼第511章 妙手神醫第697章 尿第458章 大度第1282章 掃晴娘第219章 沒事忙第796章 反了反了第887章 生逢亂世第311章 審案第444章 談佛第29章 上者勞心第940章 你怕不怕第1214章 果然是騙子第974章 頭角未嶸第959章 米線第78章 鐵漢第197章 猜測第1056章 惡寒第977章 井氏第469章 賽秦淮第616章 極品夫妻第1022章 朝野震動第1190章 陪酒第1157章 前因第1271章 愛豆第154章 升官了第1230章 衆怒第46章 蕭家第1074章 刷聲望第658章 洗劫第306章 糊塗母子第79章 想搬家了第956章 太美了第819章 冰河解凍第113章 香玉第298章 巧蝶戀花第745章 春花第726章 喬遷