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

大秦。

嬴政決定下次開朝會就把這事拿出來好好說說。

寡人多仁慈啊!

只焚書,不改史!

六國史書朕可是一字未改啊!

你們別說什麼燒不燒的事,就問你們改沒改?

沒改?沒改憑什麼罵朕!

嬴政直了直腰板。

“人心不古啊……”

劉邦與蕭何還未有什麼反應,馮去疾等三人卻是嚇了一跳!

人心不古?這四個字是陛下會說的話?

那些博士每次提起古人古制,他哪次有過好臉色?

如今,蔑視一切古人的陛下居然能說出人心不古四字……

馮去疾三人對修《明史》的朝代生出深深的“敬意”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熟讀《史記》

深知載史之玄機。

但你這也未免太玄了!

寫史之人有感情側重很正常,但把一個大事件的主角都刪的殆盡。

這史官完全就成了皇帝手裡的一把刻刀啊。

“難怪脈絡雖清,但細節處自相矛盾者甚多。”

……

東晉·明帝時期

司馬紹長嘆一聲:

“皇權鼎盛至此啊……”

秦漢三國之際,對史書的記述沒有什麼干涉。

得國正,國勢強。

雖有春秋筆法,但基本還有載史的道德。

並且史官一脈也如世家一般代代相傳,骨子裡還是有點血性的。

但往後就不行了。

畢竟……得國不正啊……

……

【廣寧失守以後,整個遼境全都歸到後金之手。】

【天啓任命王在晉爲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統領遼東、天津、薊鎮、登萊等處軍務事宜。】

【當時朝廷對於究竟是將前線佈防于山海關外還是堅守在山海關不動,爭論不休。】

【王在晉擔心採佈防山海關外後,會缺乏後勤的支持。因此,他不準備去加強邊遠的前線陣地,而寧願讓蒙古科爾沁部駐守關外,作爲緩衝之計。】

【又打算在山海關之八里鋪修築重城,置四萬兵守之,以加強長城與北海接合處這一戰略要道的防衛。】

【天啓對此計劃頗感興趣,遂遣親信大臣孫承宗前去檢驗其可行性。】

【孫承宗去邊線轉了一圈,又質詢王在晉,最後回朝報告說,王在晉不打算從山海關調出四萬士卒,而準備向兵部請求增兵。】

【孫承宗認爲,增加援兵並無明顯的必要。因此,他力勸天啓另作抉擇,包括考慮兵部主事袁崇煥的進取計劃,將防禦重點放在山海關以北兩百里處的寧遠,使之成爲收復遼東的跳板。】

【天啓二年九月,王在晉被罷免,由孫承宗接替其職,又兼任大學士和兵部尚書,並授以處置前線事務之權。】

【袁崇煥則奉命赴寧遠修繕城牆,以此作爲收復錦州附近城鎮的基地。】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的那叫一個怒其不爭啊。

“都什麼時候了!還吵吵嚷嚷不成體系!”

“這小皇帝的耳根子又軟又沒有主見!”

衛子夫給他倒了杯水,輕聲道:

“畢竟他也沒前知之能,哪能想到大明會翻天覆地呢。”

劉徹看着杯子裡自己的倒影,突然嘆口氣。

“治國……究竟還是要靠皇帝啊。”

劉徹現在有點看破迷障了。

他一上位嗎對比的都是些什麼皇帝?

前有文景,初有高呂。

再往前倒,那是六世餘烈!

至於那什麼胡亥……有點志氣的誰會跟他比啊?比他強那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所以,這個特例在這一片前後包圍的皇帝裡那是格格不入!

但反過來又是如此襯托這一段時間的皇帝該是什麼水平。

可現在劉徹明白了。

“不是當了皇帝,他就是皇帝了。”

……

大明·仁宗時期

朱高熾淡淡吐出兩字。

“急躁。”

朱瞻基聽得耳熟。

急躁,代表心中無決斷。

心中無決斷,就會朝夕令改。

所謂臨大事而有靜氣,治大國如烹小鮮。

邊防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後金那裡顯示出別樣意味。

“佈防寧遠還是有道理的。”

朱瞻基不覺得大明財政能支撐收復遼東。

但也不能讓後金看透大明後繼無力的虛實。

朱高熾搖了搖頭,輕聲道:

“逞一時威風,於事無補。”

“守住一關,隨後定國內諸事,再徐徐圖之。”

“這樣最起碼能緩解財政壓力去做更多的事。”

朱瞻基不同意,經歷朱祁鎮那事之後,他是一丁點也不放心這些後代子孫啊!

生怕他們再弄個大的!

“爹,你這想法是不錯,但天啓沒時間了。”

朱高熾張了張嘴,最後選擇了沉默。

後世子孫說努爾哈赤能進關問鼎中原。

這說明天啓的時間不多了。

“亡國之君啊……”

……

【孫承宗指揮將士官吏修建寧遠、穆州等城堡,練兵十一萬,開拓關外四百里,安置遼民,實行墾地政策,大有所獲。】

【不但鞏固了山海關的防務,而且修築了錦寧防線,爲安邊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從努爾哈赤在寧遠往回走到現在,已經有三年時間。在這三年裡,他並不是沒有嘗試過攻打明朝。他想探聽一下明朝正在修建的關錦防線的虛實,於是在錦州剛建好的時候,他讓他的兒子代善帶兵去攻打,結果大敗於明朝軍隊,狼狽地跑回來。

【可惜,天啓五年(1625年)十月,因閹黨排擠而去官。】

【此後接任孫承宗經略薊遼的是高第。】

【高第說他能整肅遼東的腐敗和弊政,包括設法清除潛在的叛徒,防止叛明降金之事繼續發生。】

【然後一上任就將幾百裡的關錦防線全部撤回。】

【他辯解說,與其千里迢迢向寧遠等鎮運送給養,不如全力加強關內防線。】

【於是,錦州一線各城堡都被放棄,袁崇煥也被告知今後其給養將被削減。】

【看着錦州防線發愁的努爾哈赤樂開了花。】

【努爾哈赤一開始還不敢相信這個天上掉下的大餡餅,他專門派人去察看,察看的人回來說,的確走的一個人都不剩,有好些地方還有沒搬走的糧食。

【他立刻下令,十萬軍隊立刻集合,目標:山海關。】

……

天幕上。

努爾哈赤看着擋在眼前的孤城,心下疑惑。

“去看看,能不能抓個舌頭。”

一名騎兵拍馬而出。

片刻後,夾着一名兵將趕了回來。

“砰”的一聲,兵將被摔在地上。

努爾哈赤看着瑟瑟發抖的士兵,直接問道:

“你們是不是全撤了啊?”

士兵瑟瑟發抖的連忙點頭,隨即又慌亂搖頭。

“是…是啊……不是不是!”

“聽說還有一個人沒有撤,叫做什麼袁崇煥的。”

努爾哈赤看向那座孤城。

“袁崇煥?”

“誰呀?”

“算了。”

努爾哈赤搖了搖頭,用馬鞭指着地上的士兵,淡淡道:

“給你一個活命的機會。”

“過去告訴那個袁崇煥。”

“本汗率領三十萬大軍,趕快出來投降。”

“如此,本汗還給你官做,不然就別怪本汗不客氣了。”

士兵還傻傻點頭,那名後金騎兵已經一把將他從地上揪到馬背上急轉而去。

努爾哈赤擡頭看向遠方。

那是山海關的方向。

……

【大明天啓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二十三日。】

【努爾哈赤帶領大軍來到了寧遠城。】

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完本感言。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732章 文字獄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
第697章 爲什麼不算千古一帝?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158.第154章 劉裕的功績完本感言。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第45章 大漢補丁降臨!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644章 袁可立:什麼滿萬不可敵?沒聽說過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第332章 唐明宗李嗣源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138.第134章 三家歸晉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51章 韜光養晦的劉秀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586章 朱厚熜:看好了歷代先帝,我只演示一遍!223.第217章 淺水原之戰(上)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303.第294章 白髮孤城(上)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674章 大明亡於1644年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370章 天下物貴之時!第744章 嘉慶:別提改革,和珅特例第729章 乾隆之盛資本萌芽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第581章 明毅帝朱厚照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179.第175章 梁武帝的功績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244.第237章 玄武門之變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143.第139章 李世民:賢比長重要!第678章 嬴政:請問你母親在哪裡?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185.第181章 叔及侄死制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754章 九龍之戰鴉片戰爭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236.第230章 快去請天策上將!第759章 落後就要捱打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第535章 大明極盛仁宣之治!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第775章 咸豐的迷茫曾國藩登場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280.第272章 晚年昏庸風雨欲來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397章 聯金滅遼磨刀霍霍向豬羊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423章 純正不曲,名與實稱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273.第265章 一代女皇的功績!第726章 確定新疆故土新歸利在千秋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439章 一代天驕成吉思汗第363章 宋真宗功績第790章 洋務運動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95.第93章 長阪坡之戰!第732章 文字獄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