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

大秦。

嬴政決定下次開朝會就把這事拿出來好好說說。

寡人多仁慈啊!

只焚書,不改史!

六國史書朕可是一字未改啊!

你們別說什麼燒不燒的事,就問你們改沒改?

沒改?沒改憑什麼罵朕!

嬴政直了直腰板。

“人心不古啊……”

劉邦與蕭何還未有什麼反應,馮去疾等三人卻是嚇了一跳!

人心不古?這四個字是陛下會說的話?

那些博士每次提起古人古制,他哪次有過好臉色?

如今,蔑視一切古人的陛下居然能說出人心不古四字……

馮去疾三人對修《明史》的朝代生出深深的“敬意”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熟讀《史記》

深知載史之玄機。

但你這也未免太玄了!

寫史之人有感情側重很正常,但把一個大事件的主角都刪的殆盡。

這史官完全就成了皇帝手裡的一把刻刀啊。

“難怪脈絡雖清,但細節處自相矛盾者甚多。”

……

東晉·明帝時期

司馬紹長嘆一聲:

“皇權鼎盛至此啊……”

秦漢三國之際,對史書的記述沒有什麼干涉。

得國正,國勢強。

雖有春秋筆法,但基本還有載史的道德。

並且史官一脈也如世家一般代代相傳,骨子裡還是有點血性的。

但往後就不行了。

畢竟……得國不正啊……

……

【廣寧失守以後,整個遼境全都歸到後金之手。】

【天啓任命王在晉爲兵部尚書,兼都察院右副都御史,統領遼東、天津、薊鎮、登萊等處軍務事宜。】

【當時朝廷對於究竟是將前線佈防于山海關外還是堅守在山海關不動,爭論不休。】

【王在晉擔心採佈防山海關外後,會缺乏後勤的支持。因此,他不準備去加強邊遠的前線陣地,而寧願讓蒙古科爾沁部駐守關外,作爲緩衝之計。】

【又打算在山海關之八里鋪修築重城,置四萬兵守之,以加強長城與北海接合處這一戰略要道的防衛。】

【天啓對此計劃頗感興趣,遂遣親信大臣孫承宗前去檢驗其可行性。】

【孫承宗去邊線轉了一圈,又質詢王在晉,最後回朝報告說,王在晉不打算從山海關調出四萬士卒,而準備向兵部請求增兵。】

【孫承宗認爲,增加援兵並無明顯的必要。因此,他力勸天啓另作抉擇,包括考慮兵部主事袁崇煥的進取計劃,將防禦重點放在山海關以北兩百里處的寧遠,使之成爲收復遼東的跳板。】

【天啓二年九月,王在晉被罷免,由孫承宗接替其職,又兼任大學士和兵部尚書,並授以處置前線事務之權。】

【袁崇煥則奉命赴寧遠修繕城牆,以此作爲收復錦州附近城鎮的基地。】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看的那叫一個怒其不爭啊。

“都什麼時候了!還吵吵嚷嚷不成體系!”

“這小皇帝的耳根子又軟又沒有主見!”

衛子夫給他倒了杯水,輕聲道:

“畢竟他也沒前知之能,哪能想到大明會翻天覆地呢。”

劉徹看着杯子裡自己的倒影,突然嘆口氣。

“治國……究竟還是要靠皇帝啊。”

劉徹現在有點看破迷障了。

他一上位嗎對比的都是些什麼皇帝?

前有文景,初有高呂。

再往前倒,那是六世餘烈!

至於那什麼胡亥……有點志氣的誰會跟他比啊?比他強那不是理所應當的嗎?

所以,這個特例在這一片前後包圍的皇帝裡那是格格不入!

但反過來又是如此襯托這一段時間的皇帝該是什麼水平。

可現在劉徹明白了。

“不是當了皇帝,他就是皇帝了。”

……

大明·仁宗時期

朱高熾淡淡吐出兩字。

“急躁。”

朱瞻基聽得耳熟。

急躁,代表心中無決斷。

心中無決斷,就會朝夕令改。

所謂臨大事而有靜氣,治大國如烹小鮮。

邊防的一舉一動都會在後金那裡顯示出別樣意味。

“佈防寧遠還是有道理的。”

朱瞻基不覺得大明財政能支撐收復遼東。

但也不能讓後金看透大明後繼無力的虛實。

朱高熾搖了搖頭,輕聲道:

“逞一時威風,於事無補。”

“守住一關,隨後定國內諸事,再徐徐圖之。”

“這樣最起碼能緩解財政壓力去做更多的事。”

朱瞻基不同意,經歷朱祁鎮那事之後,他是一丁點也不放心這些後代子孫啊!

生怕他們再弄個大的!

“爹,你這想法是不錯,但天啓沒時間了。”

朱高熾張了張嘴,最後選擇了沉默。

後世子孫說努爾哈赤能進關問鼎中原。

這說明天啓的時間不多了。

“亡國之君啊……”

……

【孫承宗指揮將士官吏修建寧遠、穆州等城堡,練兵十一萬,開拓關外四百里,安置遼民,實行墾地政策,大有所獲。】

【不但鞏固了山海關的防務,而且修築了錦寧防線,爲安邊靖國立下了汗馬功勞。】

【而從努爾哈赤在寧遠往回走到現在,已經有三年時間。在這三年裡,他並不是沒有嘗試過攻打明朝。他想探聽一下明朝正在修建的關錦防線的虛實,於是在錦州剛建好的時候,他讓他的兒子代善帶兵去攻打,結果大敗於明朝軍隊,狼狽地跑回來。

【可惜,天啓五年(1625年)十月,因閹黨排擠而去官。】

【此後接任孫承宗經略薊遼的是高第。】

【高第說他能整肅遼東的腐敗和弊政,包括設法清除潛在的叛徒,防止叛明降金之事繼續發生。】

【然後一上任就將幾百裡的關錦防線全部撤回。】

【他辯解說,與其千里迢迢向寧遠等鎮運送給養,不如全力加強關內防線。】

【於是,錦州一線各城堡都被放棄,袁崇煥也被告知今後其給養將被削減。】

【看着錦州防線發愁的努爾哈赤樂開了花。】

【努爾哈赤一開始還不敢相信這個天上掉下的大餡餅,他專門派人去察看,察看的人回來說,的確走的一個人都不剩,有好些地方還有沒搬走的糧食。

【他立刻下令,十萬軍隊立刻集合,目標:山海關。】

……

天幕上。

努爾哈赤看着擋在眼前的孤城,心下疑惑。

“去看看,能不能抓個舌頭。”

一名騎兵拍馬而出。

片刻後,夾着一名兵將趕了回來。

“砰”的一聲,兵將被摔在地上。

努爾哈赤看着瑟瑟發抖的士兵,直接問道:

“你們是不是全撤了啊?”

士兵瑟瑟發抖的連忙點頭,隨即又慌亂搖頭。

“是…是啊……不是不是!”

“聽說還有一個人沒有撤,叫做什麼袁崇煥的。”

努爾哈赤看向那座孤城。

“袁崇煥?”

“誰呀?”

“算了。”

努爾哈赤搖了搖頭,用馬鞭指着地上的士兵,淡淡道:

“給你一個活命的機會。”

“過去告訴那個袁崇煥。”

“本汗率領三十萬大軍,趕快出來投降。”

“如此,本汗還給你官做,不然就別怪本汗不客氣了。”

士兵還傻傻點頭,那名後金騎兵已經一把將他從地上揪到馬背上急轉而去。

努爾哈赤擡頭看向遠方。

那是山海關的方向。

……

【大明天啓六年,後金天命十一年(1626)正月二十三日。】

【努爾哈赤帶領大軍來到了寧遠城。】

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14章 李景隆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
第750章 道光一生中最輝煌的時刻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526章 鄭和下西洋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709章 偉大變革改土歸流第694章 二廢二立四子繼位第756章 此時道光並不知道發生了什麼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399章 大宋國情就是崩賣撤溜!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175.第171章 天監之治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11章 搜山檢海宋跑宗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180.第176章 東西兩魏第514章 李景隆第601章 大明貨幣加大明宗藩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第534章 交趾,丟還是不丟?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684章 清章帝愛新覺羅福臨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518章 燕王朱棣:“爹?!!”第529章 永樂大帝朱棣!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181.第177章 事後諸葛亮,開!第690章 劉恆:真是搞不懂你們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84.第82章 呂布最後的高光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579章 武宗南巡寧王謀反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433章 流浪的鐵木真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491章 沒有安全感的老朱安全感過剩的劉邦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440章 金哀宗與完顏陳和尚第536章 朱棣:好聖孫!你爹多活兩年就夠了!第625章 碧蹄館之戰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194.第190章 北周雄主宇文邕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728章 乾隆盛世第757章 道光態度的轉變第492章 取死有道!取死有道!第776章 “好漢打脫牙和血吞”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771章 咸豐:只要正心誠意,即可平定天下!225.第219章 別人家的孩子。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81章 全國各地人民起義!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90.第88章 袁紹:這威武之師,天下誰能敵也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329章 大唐落幕。第587章 朱厚熜:朕即一切!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788章 辛酉政變兩宮太后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92.第90章 燕趙多慷慨悲歌之士261.第253章 無能爲力還是借刀殺人?第570章 大明文臣:只要宦官支持,我就反對!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93.第91章 諸葛亮登場!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538章 後世影響朱祁鎮他爹!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778章 四次抗旨首戰跳水第495章 慈鳳墜臥紫山下再無柔音喚重八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723章 阿布賚:就你叫乾隆啊?199.第194章 延續千年的制度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