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

天幕上,

畫面在一張張不同的文士臉上閃過。

有鬢生白髮者,有風華正茂者。

有鶉衣百結者,有清新雅麗者。

雖千人千面,但神態如一。

俱都以袖掩面,痛哭流涕。

口呼:

“聖人在世!”

畫面一轉,

楊堅的身影再次浮現。

而其身前也浮現出他的諡號。

『隋文帝·楊堅』

……

【隋文帝也是中國歷史上數一數二的堅持合理原則的人。】

【看到不合理的安排就要改。】

【地方三級制演變得不合理了,他就改成二級制。】

【二級製造成的人才競爭在原有的九品中正制下無法解決,他就新創貢士制來解決。】

【原來的身份差異和考試客觀標準間有了衝突,他就在貢士制中制定“投牒自進”或“懷牒自列”的辦法,讓一些得不到推薦的人,可以自己報名參加考試。】

【於是原本是爲了在世家大族內部因應官位減少、競爭加劇的篩選制度,逐漸變成了朝廷對世家大族以外人才開放的契機。】

……

大隋,

楊堅看着天幕,突然嘆口氣。

一旁的獨孤伽羅奇怪道:

“這好好的,嘆什麼氣?”

“文帝啊!這你不高興?誇你的!”

楊堅看着獨孤伽羅無奈道:

“我知道,我知道。”

“天幕說的這些我當然高興,但依然不解決南邊的問題啊。”

聽着這話,獨孤伽羅也默默無言。

自南陳平定後,對待皇族以撫慰爲主,處罰爲輔。

對待門閥士族,能用則用不能用則不搭理。

對待百姓,則減免稅賦,收取民心。

但那些地方豪強勢力……

實在是不服教化,不明禮儀,還喜歡搞地方經濟!

建康都摧毀了!

這幫豪強怎麼還這麼頑固!

楊堅有些惱火。

隨即望着天上。

希望未來的自己解決了這幫豪強。

或者太子解決了這幫人。

……

大隋·煬帝時期

楊廣看着天幕回想着,嘴裡悠悠唸叨着。

“高祖文皇帝。”

“聖略神功,載造區夏。”

“張四維而臨萬宇,侔三皇而並五帝!”

“朕定會超越先帝,成就更大的偉業!”

……

武周,

武則天披着袍子,思考着。

隋文帝開科舉先身。

高祖皇帝增進士與明經兩科。

朕,命令試日自糊其名,暗考以定等第。

都是開國之君啊。

……

【而在行政制度上另外一項重要改革,則是“廢鄉官”和恢復漢朝的“本籍迴避”制度。】

【所謂的廢鄉官,是因爲南北朝末年“州官”“府官”雙制並行。】

【州官是從漢代的地方行政延續下來的,是原有的地方官衙,如主簿就是州官系統裡的重要職務。】

【而府官是從軍事體系轉化而來的,像長史、參軍是府官系統裡的重要職務。】

【本來是一民一軍兩個系統,一個是日常的,一個是應付特別狀況的。】

【但後來就算不打仗了,軍事系統建立了也沒那麼容易廢除,於是府官也變成常設的了。】

【這就形成了地方里既有州官又有府官的現象。】

【而廢鄉官就是廢除州官系統,只留府官。】

【這些制度都發揮了抑制世家大族勢力的作用。】

……

大漢·武帝時期

劉徹摸着下巴。

嗯……本籍迴避朕熟啊!

從郡國守相到縣令、縣丞、縣尉等官,均不許用本郡人。

就是朕下的詔令!

呵,難怪你們南北朝世家那麼壯大。

……

漢末,

曹操看着天幕深思着。 這不只是簡化機關、縮減員額。

州官是舊有的系統,任用權操縱在地方官員手中。

府官則是因應軍事統一節制所需。

兩者都應由中央政府派任的,這樣才能收到避免地方在軍事上各自爲政的效果。

而能形成州官、府官二元並行制……

曹操冷笑着。

這還不明顯嗎。

定是州官掌握在世家大族手中了,朝廷管控不了他們的用人權力。

而能保留府官,說明中還是保留了由朝廷派遣的辦法。

既然這樣,不如就廢了州官留下府官。

如此一來,地方官員從此只能由朝廷派任了。

而本籍迴避,則保證了派任時不會把人派回他的生地、籍地去當官。

世家子弟不得在自家有勢力的地方當官。

那換到別的地方去當然就沒有那麼大的權力,也無法抗衡朝廷了。

這裁抑和縮減世家大族的力量上是有大功效的!

曹操看着從廢郡開始,到開科舉、廢州官、中央委任,這一條清晰的脈絡。

他確確實實的體會到了其雄才大略。

也清楚天下一統後該怎麼做了!

總之!

那九品中正制還是不出現爲妙。

……

【天下統一之後,先是靠着州縣二級制的確立,將官吏員額減少了三分之一。】

【再到“廢鄉官”,使原本南北兩個朝廷所任用的官員減到了只剩下原先的三分之一。】

【那三分之二沒有繼續任官的,很大比例是世家大族成員。】

【於是世家大族對朝廷的控制和影響大幅下降,朝廷的開支也大幅儉省。】

【而對於從官僚人事上節省下來的開支,楊堅也有合理、積極的安排。】

【而最合理、最積極的做法就是“輕賦”,減輕百姓負擔。】

……

天幕上,

一匹匹騎着大馬的驛卒趕往天下四方。

告示亭上的公文貼了一張又一張。

官吏們向百姓們講解着政策。

而聚集起來的百姓們則一臉的難以置信。

“啥?朝廷對四歲以下的幼兒提供補助?”

“這皇帝不撈錢,居然還給補錢?”

“伱們看,這上面寫着老丁的服役時間從六十五降到六十了!也就是說……”

兩個年過花甲白頭翁歡喜的對視一眼。

不用服徭役了!

“這中丁的年齡也改了!改成二十一了!”

“好啊,好!這是又多了三年可以不用負擔勞役了!”

“陛下真是個大好人啊!”

“神佛保佑陛下!保佑陛下!”

天下的百姓面帶欣喜。

……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看着天幕,吐出一口氣。

“能將餘裕的國家財政落實在百姓賦役的改革上。”

“不負文諡啊。”

……

大漢·景帝時期

劉啓一臉開心又一臉鬱悶。

小劉徹一看那藏不住事的臉,一下就猜到自家阿父再想什麼了!

開心學到了。

鬱悶評價了。

……

【輕賦之後,朝廷對百姓的要求降低,百姓也不願在地方豪強底下生活,從而生出成爲國家編戶齊民的意願。】

【而再把世家大族的權力剝奪後,隋文帝又下令清點戶口,登記百姓的姓名、出生年月和基本情況。】

【將百姓與戶籍上描述的外貌一一覈對。】

【在“大索貌閱”和輕賦的雙重製度運行下。】

【隋朝的人口迎來了井噴。】

【公元581年,隋朝有四百六十萬戶,兩千九百萬人。】

【公元609年,隋朝有八百九十萬戶,四千七百萬人。】

……

廢郡、開科、廢鄉官、輕賦、編戶。

開皇之治的一條龍服務。

而國家人口增長,朝廷收入連帶增長,每個人的平均負擔也隨之下降,由此形成正循環。

然後天降“猛男”。

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99章 年號雍正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605章 隆慶開關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28章 封狼居胥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
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699章 年號雍正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689章 平定三藩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第763章 民族英雄葛雲飛300.第291章 勞苦之君李豫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第413章 岳飛首戰建康大捷!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16章 萬曆,大明王朝最富庶之時第499章 藍玉的“莫須有”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605章 隆慶開關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361章 泰山:從今日天起,沒人再能在我頭頂上封禪!第490章 從屠龍變爲惡龍第657章 崇禎帝的疑袁崇煥的忠第476章 大宋!復活!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58章 劉莊:阿父,阿母124.第120章 秋風五丈原第377章 熙寧變法開始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504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第493章 胡惟庸之案洪武逃殺之始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471章 給老朱打個預防針第645章 劉徹:是朕目標定的高了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141.第137章 三英戰天幕!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10章 大清天命中外一體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303章 王守澄:皇帝?玩物而已!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301章 李隆基:阿巴阿巴!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293.第284章 父子同赴黃泉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20章 漢文帝:一己之力拉高“文”字含金量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30章 朱棣是不是千古一帝?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551章 朱見深萬貞兒第28章 封狼居胥第371章 不分敵我的慶曆新政第42章 元成多僻,哀平短祚!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第705章 耗羨歸公高薪養廉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339章 天不假年。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184.第180章 絕對想不到的“獎勵”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628章 萬曆三大徵定播州楊家第467章 朱元璋的過去朱重八的童年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481章 明朝第一守護神朱文正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297.第288章 叛亂終結洛陽三月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26.第220章 靜如處子,動如脫兔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713章 雍正的功績(上)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573章 買定離手!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91.第89章 朱棣:想得天下還想惜命,美得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