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

第311章 劉徹:將李陵許於匈奴!

{啥戛斯從哪冒出來的?李陵後代跟李唐認哪門子親?}

{因爲李淵立國時說自己是老子後代啊。}

{然後呢?}

{李暠當年追認三皇五帝時期高陽氏這一支,從李耳李信李廣一串都在裡面。}

{這戛斯真是李陵後代啊?}

{只能說,李陵是隴西成紀人,唐朝先祖也出自隴西成紀……}

{不,黠戛斯的這個說法是有根據的。}

{他們在《漢書》中被稱爲堅昆,秦漢時期爲匈奴所役屬。}

{李陵降匈奴後被封爲右校王,統領堅昆諸部,李陵的後世子孫很有可能就在此地繁衍。}

{而李淵是西涼皇帝李暠的七代孫,而涼帝李暠又是李廣的十六代嫡枝,所以李淵爲李廣的二十三代後人。}

{就以當時的觀念,這倆還真是宗親。}

……

大秦。

嬴政斜睨着劉邦一言不發,但右手中的竹簡卻不停的在左掌中拍打着。

劉邦正襟危坐,一滴冷汗從額角或者臉頰滑落。

你們夠了!

怎麼哪哪都能漢朝聯繫上啊!

不知道乃公在虎狼之君手下做事啊?!

“《漢書》真好啊……”

聽着悠悠長嘆,劉邦輕車熟路的撅屁股叩首道:

“哪有《漢書》啊,這世上只有《秦書》!”

嬴政瞥了他一眼,鼻子裡輕哼一聲。

隨後扶膝起身,看着天幕揹負雙手道:

“隴西郡……還真是人才輩出啊……”

“李信……李廣……李世民……嘿嘿。”

跪在地上的劉邦心裡咯噔一聲。

糟了!

“寡人命你與隴西候聯姻。”

乃公真想哐哐給你兩拳!

“陛下……據臣所知,隴西候其姐已經嫁人,他也沒有妹妹和女兒……”

嬴政略顯詫異的看向劉邦。

“那伱不會再生一個女兒嗎?寡人又不着急。”

劉邦第一次感覺自己在智力方面略有不足。

“不急……是何意啊?”

緩緩望天,雙目中閃過一絲精芒。

“你與隴西候結姻,他們生出的孩子再與扶蘇和魯元的孩子結親。”

嬴政平展雙臂,袍袖上的兩隻金紋應龍堪堪垂地,威嚴且不庸置疑的聲音環繞在呆傻的劉邦耳邊。

“寡人要讓天命……盡歸大秦!”

劉邦的腦門抵在地上,整個人的魂都不在身上了。

彼其娘之……這人算是徹底瘋了……

“你明白了嗎。”

不行!

乃公得快點找到那薄姬!

“臣……遵旨。”

……

大漢。

“你……你先停一會兒!先……啊!辦正事!”

“乃……乃公正在辦正事!”

“呸!我說的嗯…是隴西!”

“不急!先跟你耍耍!”

……

大漢·景帝時期

“你說朕……”

小劉徹一把捏住劉啓的上下嘴脣,淡淡道:

“阿父啊,你可別搞事情了。”

一巴掌拍飛捏住嘴脣的小手,劉啓瞪了他一眼。

“沒大沒小的……讓你跟李家結親怎麼了?萬一李世民成你後代了呢!”

“那大唐不就成大漢了!”

小劉徹雙手扶額長嘆一聲。

“近千年了!萬一出來的不是李世民是李隆基怎麼辦?”

劉啓聞言一愣。

嘶!

這不是沒可能啊……

但……那可是李世民啊……

“沒事!”

正以爲自家抽風的阿父打消了不靠譜的想法,然後就聽老頭嘴裡蹦出一串無可反駁的話。

“咱老劉家天命在身!”

“你看四百年纔出幾個昏君?”

“有保底!不可能出現李隆基那種東西!”

小劉徹還想說些什麼。

劉啓大手一揮,斬釘截鐵道:

“就這麼定了!妃子中必須要李氏女!”

“就當是下一手暗棋了!”

小劉徹無奈嘆息。

什麼暗棋啊,就怕是臭棋啊。

……

大漢。

“假的吧?”劉徹一臉狐疑的看着天幕,對左右的衛子夫、衛霍等人說道:

“李廣?就他?就李廣?”

指着天幕,語氣中是極度的不相信。

“路都找不到的人說他是李世民的祖先?”

“李世民祖先!路都找不到?!”

衛青與霍去病對視一眼。

陛下這冷嘲熱諷的毛病是改不了了。

一旁的衛子夫忍着笑意,輕聲道:

“世代繁衍……也許……也許後代就認得路了?”

劉徹還是不相信。

“你不知道,李廣……算了。”

“還有這李陵怎麼這麼眼熟呢?”

一旁的霍去病湊過來小聲道:

“他是李將軍的孫子,今年四歲。”

“而且天幕講過,他與李廣利戰敗之後降了匈奴。”

劉徹沉思……

“皇后……你說把李陵許到匈奴去如何?”

話一出口,其餘三人都傻了。

李陵、許、匈奴。

每個字都認識怎麼連一起就看不懂了?

“你看這什麼黠戛斯多認親啊!”

“沒準以後也是大漢的助力呢!”

衛子夫、衛青、霍去病:

我不理解,但我大受震撼!

“陛下……您要不先問問李將軍再說?”

劉徹大手一擺,滿不在乎道:

“不用,把李陵許過去也有好處,以後他再打匈奴就不會找不到路了。”

“朕把這理由一說他指定同意!”

其餘三人俱都無言以對。

你說對吧……太荒唐了!

說不對吧……就李將軍的執念還真不好說。

啊!腦子好痛啊!

這就是千古一帝的威力嗎?

太可怕了!

……

【公元843年四月,昭義鎮節度使劉稹又起兵叛亂。】

【當時朝中大臣早被藩鎮嚇怕,大都主張姑息妥協,只有李德裕等少數大臣主張用武力平叛。】

【唐武宗繼續站在李德裕這邊。】

【五月,詔令成德、魏博、河中等鎮共同出兵進攻昭義,並強調軍紀,禁止擾民,由此得到了沿途百姓們的支持。】

【公元844年六月,昭義之亂平定。】

【經此一役,朝廷不僅乾脆利落地收回了昭義的管轄權,還極大地震懾了包括河朔三鎮在內的所有藩鎮,大大增強了整個唐朝的凝聚力和向心力。】

【而在平叛的過程中,包括河朔三鎮在內的全國各地方實力派全都心向朝延,羣策羣力,齊心合作,這是自憲宗元和中興以來二十多年間從來沒有過的。】

【藩鎮消停了,唐武宗與李德裕開始了內部改革。】

【裁撤冗官、儲備物資、廉政肅貪】

【而這段較爲平穩的時間,史稱“會昌中興”。】

……

大唐。

李世民的臉上帶着一抹笑意。

馴服了藩鎮,又處理了內政。

下一步只要收復河西、隴右,天下就能再次安定!

“這小子不錯!有明主之象。”

“年紀輕輕就有如此能爲,再過些年,大唐就能再重回盛世!”

殿內衆臣深以爲然。

心志堅定且虛心納諫。

只要別像李隆基那樣兩級反轉,天下恢復盛唐之時是指日可待!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很開心,但開心的同時還有一絲憂慮在心中環繞。

天幕這說辭似乎有幾分草草了事之意啊?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正在瘋狂刨食。

……

大唐·憲宗時期

李純抱着小李炎高興的在殿中踱步。

“你小子!行啊!”

“會昌中興?哈哈哈!好!”

“二十多歲就能有這種成就,等到五十歲,天下未必不能一如開元之時!”

……

大唐·武宗時期

從金盒中拿起一枚金丹服下。

精神煥發的李炎看着天幕微笑着。

“朕有金丹在手,壽命不缺。”

“望天幕給些良種,讓百姓的生活能好一點。”

……

現在好期待這兩個世界的時間線啊!

有時間一定要推演一下!

哇,好癲啊!

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242.今晚八點無更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619章 斫棺戮屍!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250.稿丟了,盡力趕。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748章 道光皇帝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
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第546章 北京保衛戰!243.第236章 徹底反目,風暴前夕97.第95章 孫權:投降?我還能往哪跑啊?!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77章 朱元璋的第二次未來之旅第706章 士紳一體納糧第451章 元世祖忽必烈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第715章 乾隆皇帝裡的天才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454章 人生自古誰無死,留取丹心照汗青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382章 諡號“聖孝皇帝”242.今晚八點無更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202.第197章 開皇之治。第746章 “朕遇斯時,大不幸也”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515章 李景隆:五十萬打北平,優勢在我!第786章 他只是不知道他所處在的時代286.第277章 亡國之君李隆基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561章 朱見深:不挖坑不能叫朱家天子!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121.第117章 爲什麼一定要斬馬謖?第636章 大明掘墓人明神宗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第344章 杯酒釋兵權?土地買兵權!247.第240章 貞觀之路。第619章 斫棺戮屍!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49.第145章 略過六位皇帝。第574章 被一棒子敲懵的朱厚照第409章 過河!過河!過河!(上)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264.第256章 世界警察大唐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250.稿丟了,盡力趕。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209.第204章 運河與南巡的本質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第767章 道光:御駕親征?誰啊?我啊?第622章 豐田秀吉:大明除了北京,都是我的領土!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第25章 主打一個過渡作用?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364章 歷史上最強太后系列一遼國第一女強人:蕭綽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748章 道光皇帝89.第87章 關羽斬顏良!207.第202章 楊廣不是傻子271.第263章 所謂的黑就是把事實說一遍。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70章 咸豐:重顯祖宗榮光!第741章 乾隆功績天下秩序288.第279章 李世民:李隆基!朕來了!第33章 漢武帝劉徹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第740章 乾隆功績金瓶掣籤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第562章 最大的影響就是,他爹是朱祁鎮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68章 十一歲的漢順帝可比他爹強多了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571章 你都中興了什麼?!明天中午恢復正常更新。第780章 天京事變!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第665章 盧象升之死。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第545章 景泰帝朱祁鈺第575章 朱厚照:看好了爹,我只示範一次!