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

大漢·文帝時期

劉恆緊皺眉頭。

“後世子孫如此強烈的不滿……還真是少見。”

劉啓揉了揉眼睛,驚愕不已!

“能夠力壓楊廣胡亥?這人究竟是幹了什麼?”

一旁的竇漪房揉着額頭,帶着幾分猜測。

“兩人的共同處是民變、亡國。”

“這人肯定是亡國之君了。”

“不同點在於一個是荒唐無度而亡國,一個是能力配不上野心而亡國。”

“這宋朝有燕雲之患……待禮而觀之際能請假出宮可見其輕挑無禮……”

“恐怕是一邊吃喝玩樂,一邊好大喜功。”

“內外動亂而至滅亡吧。”

劉啓想了想。

“阿母言之有理,哲宗留了下平穩之局。”

“唯有將此局前功盡棄才能讓後人這般厭惡!”

劉恆一言不發,只是靜靜看着天幕。

……

【宋徽宗即位後,第一件事是請向太后聽政。】

【向太后推辭幾次後答應了,但她從未乾預過政事,只是處理後宮嬪妃的封號等問題。】

【公元1100年正月十九日,宋徽宗命二府大臣準備一份以前執政大臣及從官的人員名單。】

【其中包括此前任職的人。】

【第二天,這份名單準備好時,宋徽宗與二府大臣逐一討論了上面的人員。】

【公元1100年二月二十一日,宋徽宗命韓琦長子、大名府知府韓忠彥爲吏部尚書,真定府知府李清臣爲禮部尚書,右正言黃履爲資政殿大學士兼侍讀。】

……

天幕上。

汴京。

巍峨壯麗的垂拱殿內。

一臉好奇卻故作嚴肅的皇帝闆闆正正坐在龍椅上。

御階下,

宦人執着展開的帛書,朗讀詔書:

“朕自入繼大統,任大責重,不知如何治理天下。”

“四海之大,問題之多,非朕一人所能遍察。”

“端賴士庶臣民多進忠言,以匡不逮。”

“舉凡朕躬之闕失,政令之妥當,風俗之淳樸。”

“朝廷恩澤之於民間,黎庶疾苦之於官吏。”

“凡此種種,均在建言之列!”

“在京言事者,命其長官轉呈。”

“外地言事者,命所在州軍轉呈。”

……

【三月二十四日,宋徽宗頒佈詔書,讓士庶臣僚直言進諫。】

【他在詔書中稱將“開讜正之路”,宣佈所有事情都可以提出建議,包括他自己的缺點、政策、左右大臣以及國內的情況。】

【並且承諾,建議被採用會得到獎勵,即使所指責內容不實亦不受責罰。】

【而宋哲宗在位時,也曾經發布過一份讓天下人上書言事的詔書,獻言者數以千計。】

【但章惇做宰相後,斷章取義地摘錄這些上書,憑隻言片語來整治上書者,搞得上書者怨聲載道。】

【宋徽宗爲了解除人們的顧慮,索性下令撤銷了這個專門從事羅織的編類臣僚章疏局,這是一個極爲開明、大受歡迎的舉措。】

……

劉宋。

劉裕看着這道詔書和其行事風格,大體明白了這是個什麼皇帝。

“什麼也不懂,但是肯問。”

“所以這是個前明後暗的人物?”

……

南齊。

蕭道成帶着幾分疑惑。

“這也算是虛心納諫了,整頓朝綱。”

“奇怪,大宋大臣雖然性格急躁喜歡出言不遜。”

“但他們也沒有害大宋之心。”

“這徽宗既然虛心納諫怎麼還納亡國了?”

一旁的蕭賾想了想,不確定道:

“可能是活得久了?然後變態了?”

蕭道成不由想到蕭衍和李隆基。

……

【四月,韓忠彥升任右相,文彥博、司馬光等元祐黨三十三人恢復名位。】

【九月,六十七歲宰相章惇被罷相,先被貶爲嶺南雷州司戶,後又被貶爲舒州團練副使,最後死於任上。】

【其提拔的蔡京兄弟二人也成爲衆矢之的,被貶黜出了京城。】

【宋徽宗將被貶到永州的老宰相範純仁請回汴京,但範純仁已經雙目失明,風燭殘年。】

【宋徽宗不得已讓他頤養天年。】

【十月,右相韓忠彥升任左相,擁立宋徽宗的知樞密院事曾布升爲右相。】

【因韓忠彥與元祐黨人解錮,新法舊法之爭開始擴大。】

……

大唐。

李淵一臉煩躁。

“十幾年了,變法,反變法。”

“沒完沒了!”

李世民嘆口氣。

“變來變去還在接受範圍之內。”

“只要是保持初心就好。”

“但看他們動輒黨錮,貶任至死。”

“這黨爭已是對人不對事。”

一旁的李建成接過話頭。

“就怕所任非人,那新法就成了斂財的惡法了。”

李淵與李世民看向李建成。

李建成也突然反應過來,無奈笑道:

“是了,看來這也是他亡國的一部分了。”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理了理衣袖,不屑道:

“哼,依朕看啊,這些喜好議論朝政之人,就是因鬱郁不得志才故意挑起黨爭!”

“以此作爲自己進身之階!”

“贊成熙寧、元豐變法的就稱譽熙寧、元豐時期的大臣。”

“以元祐爲非者則指斥元祐之士。”

“他們心裡哪裡是爲國家着想?不過是泄私憤以售其奸罷了!”

……

天幕上。

趙佶看着那一張紙條上的字跡,不由動容。

『臣年老體衰,病瘥不愈,不能面見陛下,望陛下恕罪。』

『纏綿病榻,又聞元祐、紹聖之爭,臣恐矣。』

『請天子莫理會朋黨之爭,應察某人是否正直,從而披抉幽隱,發現人才。』

『不偏不倚,唯公用人』

畫面一轉。

垂拱殿。

趙佶臉上帶有幾分威重之色。

看着殿內互相惡狠狠對視的大臣們。

無奈道:

“朕對於軍國大政及用人標準,沒有元豐、元祐的區分。”

“某項舉措是否可行,辦法是否妥善,朕只斟酌看是否合乎時宜。”

“至於說辨別忠奸,用舍進退,朕也只看是否合乎情理。”

“如此,使政事穩妥無失,人才各得其所,天下就太平了。”

“望衆卿無偏無黨,正直是與。”

“清靜無爲,顧大局識大體。”

“如此,使天下得到休養生息,以成就朕躬繼志述事之美,豈不美哉?”

“若曲解他人,心存偏見。”

“妄自更改已有之規,擾亂政治,傷害國利。”

“不但爲朕所不容,而且也爲天下公論所不容!”

“朕必與國人共唾棄之。”

……

【新舊兩黨不停的相互攻擊,七十多歲的範純仁上言,認爲元祐、紹聖各有差錯,應該調和矛盾以消除成見。】

【公元1100年十月,宋徽宗即以“本中和而立政”,以達到“永綏斯民”的目的,詔改次年爲建中靖國。】

……

大宋·太宗時期

趙匡義一臉狐疑的握着手裡的藥瓶。

這話……

說的太漂亮了!

只知糾正錯的而不知發揚對的,這樣不對。

只知發揚對的而不知糾正錯的,也不足取。

唯有考察前代治亂得失,將妥當的發揚光大,則宋朝就興旺發達了!

“難道他真是個唐玄宗般人物?”

……

大宋·仁宗時期

“範純仁……”

趙禎記得這人。

他是范仲淹的兒子。

在易簀之際還能如此捐棄成見,一心爲國,其心可嘉。

……

大宋·神宗時期

趙頊握着天星,臉色陰晴不定。

所謂中,就是不偏不倚。

所謂靖國,是說要建立一個安定祥和的國家。這立意不可謂不善。

剛剛即位,就如此除舊佈新,任賢良,開言路,納忠論。

這儼然是一箇中興天子的形象啊!

“來人,詔太醫入宮。”

這路數不太對,還是穩一手比較好。

……

【公元1101年十月,向太后去世。】

【同年十一月,鄧洵武進紹述之說,勸宋徽宗繼承神宗遺志推行新法,並進獻《愛莫助之圖》,認爲羣臣中沒有能助徽宗紹述者,推薦蔡京爲相,得到徽宗的首肯,詔改次年爲崇寧,以表明紹述的意向。】

【公元1102年五月初十,蔡京升爲尚書左丞。】

……

大隋。

“可真是反覆無常啊,耳根子真軟。”

楊堅基本看透了這人的性格。

“不通事務,沒有主見。”

“碰到事情拿不定主意,一定要有人在旁邊給他信心。”

“別人說的可能對他就聽,但聽完就忘。”

獨孤伽羅搖搖頭道:

“這種人的弱點太明顯了。”

“只能聽言不能識人,臣子只要拿捏住他這點,說幾句奉承話就能哄住他。”

“最不適合當皇帝一類人當上了皇帝。”

“還有這個蔡京。”

獨孤伽羅頓了頓。

這人被單點出來,想來也爲亡國大業盡了一分力吧。

……

【宋徽宗和蔡京經常稱他們的舉措是“紹述”】

【但並非只是保留或恢復由神宗和哲宗推出的措施,而是在很多方面都有所突破。】

【公元1102年八月二十日,所有的州縣都接到命令,要求建立爲窮人看病的安濟坊。】

【九月初九,汴京設立居養院。】

【公元1103年五月,下令在全國開設病坊。】

【公元1104年二月初三,又下令設立漏澤園。】

【到了1107年十月,又擴大到爲冬季無家可歸的人提供住處。】

……

{安濟坊是宋朝的福利性醫院以及傳染病醫院,漏澤園是北宋的公墓,居養院是集養老院,兒童福利院和救助站於一體的民政民生機構…感覺蔡京成立了相當全面的民政系統。}

{正是因爲蔡京力推,宋代的社會救濟制度發展得比較完備,絲毫不遜於與現代老有所養,病有所醫的民生理想。}

{所以蔡京是好是壞呀?我有點拿捏不住了。}

{中央政府提供社會福利的資金來自地方的稅收和鹽茶專賣等收取的利益,對地方來說就損失了經濟利益,所以詬病一定很多。}

{歷史和歷史人物都有多面性,政治則是立場問題,不是一條線的就全盤否定。}

{蔡京的確能撈錢。}

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完本感言。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11章 打賞獎勵。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582章 始!武!玄!洪!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27章 帝國雙璧!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
222.第216章 把李淵改名成楊淵如何?完本感言。第444章 南宋朝繼續失智宋理宗端平入洛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153.第149章 四天平定桓玄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2章 六合一統!萬世永昌!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320章 唐懿宗李漼127.第123章 曹叡:朕怎麼能就這麼死了?!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497章 明初奇景百姓護貪278.第270章 九天閶闔開宮殿,萬國衣冠拜冕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318章 遺忘的大唐名將張義潮第812章 最終章:麥子熟了幾千次,人民萬歲第547章 奪門之變!第695章 秘折制度多倫會盟第589章 仁宗祧廟壬寅宮變第11章 打賞獎勵。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438章 我打不過蒙古我還打不過你南宋嗎!第582章 始!武!玄!洪!296.第287章 唐代宗李豫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791章 同治:究竟TM誰是光緒!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第799章 以我之身,撞沉吉野!第64章 嬴政:去吧!你們的封國就在那裡!第50章 欲加之罪何患無辭?第67章 漢安帝,東漢衰弱的開始。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395章 海上之盟引狼入室156.第152章 氣吞萬里如虎!210.第205章 隋氏之盛,極於此矣。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27章 帝國雙璧!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132.第128章 孫權的功績和一點小小的胡人震第6章 千古一帝嬴政!第802章 慈禧宣戰八國聯軍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663章 暫累吾民戊寅之變第324章 鹽販與菊花愛好者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648章 聊天羣作用初顯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9章 隕石:我特麼來辣!第40章 李二鳳:那鳳凰應該是朕的!第506章 朱元璋的功績(下)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125.第121章 雖九死其猶未悔。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387章 宋哲宗:老子就是要打西夏!第590章 明君卡到期昏君卡開啓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第463章 元朝是中國五年換五帝第699章 年號雍正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第639章 天啓黨爭遼瀋之戰168.第164章 北魏孝文帝拓跋宏第512章 朱允炆:勿使朕有背鍋之名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269.第261章 奠基科舉制度格局第321章 裘甫起義南詔退場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15章 千古第一流氓皇帝劉邦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253.第245章 天可汗!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245.第238章 李淵的功績,大唐開國之君他爹第458章 從一開始就歪了的元朝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56章 天幕:嚇我一跳!154.第150章 劉裕:單手指天!卻月陣!開!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664章 孫承宗滿門忠烈!但沒有諡號第735章 英國使團馬戛爾尼74.第72章 宦官坐大,清議士人,黨錮之禍。第722章 阿睦爾撒納反叛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183.第179章 精神病皇帝。第542章 土木堡之變!第46章 勇敢牛牛!不怕困難!第670章 爲民請命李自成157.第153章 宋武帝劉裕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177.第173章 蕭衍:我,梁武帝,打錢!第576章 真假豹房攻守易形305.第296章 他們,當得此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