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

大秦。

嬴政皺着眉頭。

這個火藥……

能入兵書一定是對戰事有用!

其餘幾個,一個是什麼銅人,沒什麼意思。

寡人造過。

一個什麼指南針?針怎麼指南?

指南,莫不是說司南?

這東西不稀奇。

就是這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印……刷……

印,懂。

刷,懂。

印刷,不懂。

還有活字,這又做何解?

字怎麼能是活的?

……

大漢·武帝時期

衛子夫暗戳戳的取笑道:

“陛下怎麼又看起來?”

劉徹以手撐頭,橫了她一眼。

“朕好奇!看看不行嗎?!”

合攏袖口於腹前,衛子夫笑着敷衍。

“好~那陛下可看出什麼來了?”

劉徹白了她一眼,一翻身屁股向外。

悶聲道:

“屁用沒有!”

“有用還能讓外族打成這般模樣。”

衛子夫見他看不見自己表情,狠狠的瞪他一眼!

沒有沒有,不能打匈奴的就是沒有?!

什麼腦子!

……

曹魏。

曹操不由自主摸向額頭。

爲了一本醫書,華佗都能短暫的死後復生。

那他這蒐集、校正醫書的確是大功一件。

至於那個活字印刷術,他有點眉目了。 ◆ TTKΛN◆ c○

就是要拜訪一下文姬……可是……

只是爲了拓片就要憑白惹對方傷心……

劉備與孫權不知道這人在哪裡唉聲嘆氣個什麼勁兒。

諸葛亮則眉頭緊鎖。

……

大唐。

李世民指着天幕,對殿下衆人笑道:

“看來,這技藝之術也不是一無是處?”

“宋仁宗能以此而得功績,看來我們也要重視一下這方技之能了。”

衆臣互相看了看。

這話有幾分道理,實在是因爲事實勝於雄辯。

宋仁宗展現什麼治國之能了嗎?

沒有!

但偏偏後世影響這裡得了近到頭的功績。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可以一試。

……

大宋。

趙匡胤一臉疑問的看着天幕。

火藥?這東西也能算功績?

不就是把火藥球縛於箭鏃之下然後射出去嗎。

除了有點雷鳴聲和煙火,還沒火箭好用呢。

這東西……莫不是用的方法不對?

……

大元。

忽必烈割下一塊羊尾油,過了一下鹽水後吸進嘴裡。

“你們說南朝人對這宋仁宗都什麼評價啊?”

姚樞看了眼周圍人,說出從趙復那邊聽來的評價。

“宋之英主,無出仁宗。”

“帝躬慈儉之德,宰執臺諫侍從之臣皆謂君子,其治之盛也。”

“在位四十二年,畏天、愛民、奉宗廟、好學、聽諫。行此五者於天下,所以爲仁也。”

“慶曆、嘉佑之治,上參唐虞,下轢商周。”

忽必烈突然被嗆到了。

“咳咳!咳咳!行咳咳別說了!”

殿內安靜下來,只餘忽必烈奮力的咳嗽聲。

過了片刻,一張臉憋的通紅的元主平復下呼吸,莫名笑道:

“上參唐虞,下轢商周。行。”

隨後又割下一塊羊尾油,過了過鹽水,放到劉秉忠的盤子裡。

“仲晦,你怎麼看?”

劉秉忠看着那塊羊尾油,面不改色平靜道:

“三代以下之主,漢文帝爲最。”

“光武、唐太宗次之。”

“宋仁宗雖恭儉,然而治亂相半,不足道也。”

“四十年中,君子小人相雜並進,河北西夏,日尋兵革。”

“百姓苟安之暇不可得,何言治盛哉。”

……

大明·英宗時期

朱祁鎮望着天幕忍不住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先生!這銅人朕也仿製了!”

“豈不是說朕的功績也不會低!”

王振一甩塵尾,笑道:

“若是天聖銅人不曾失傳,陛下此事只能爲錦上添花。”

“但天聖銅人失傳何止百年。”

“陛下此舉便是紹續上下,定是有功的。”

朱祁鎮叉着腰仰天狂笑!

……

大清·乾隆時期

看着天幕裡一臉無措的宋仁宗,乾隆樂不可支。

“哈哈哈哈!傻了吧!”

“就是讓你走個過場!”

……

天幕上。

趙禎看着手裡的金盒一臉荒謬。

『予壽四年,贈續命丸一顆。』

『注:續命丸可指定非自己的他人服用,服用者可得壽十年。』

“朕就是想要個兒子……”

但還好,趙禎也不算太失望。

就是這個續命丸……你這是給後面哪個皇帝準備的?

奇怪。

……

大漢。

劉邦揣着袖子,慢條斯理的說道:

“看這意思,後面是要有個英年早逝的有爲君主啊。”

“不過他說想要個兒子……他不會還沒兒子吧?”

呂雉想了想宋朝趙二這一脈,冷笑道:

“怕不是冥冥之中禍延子孫呢!”

“若不是趙二繼位,天下恐怕也不至於糜爛至此!”

劉邦聞言也嘆息一聲。

沒對比,沒傷害。

趙匡胤雖然得位不正,但他最起碼走在李世民的路子上也快要走通了。

趙老二得位不正,也想走李世民的路,但這路哪是那麼好走的。

又出了宋真宗這麼個傻孩子。

好說是蕭規曹隨,壞說是不知變通。

等到了宋仁宗……想改都難了。

後面還指不定什麼模樣呢,可能冥冥之中真覺得趙二一脈不行,所以絕了他子嗣?

搖了搖頭,劉邦把這荒謬的想法甩出去。

估摸還是從趙二開始,他們家有什麼疾病吧。

……

【宋仁宗曾生有三子,皆幼年夭亡。】

【最後的兒子趙曦死後,所生皆爲女兒。】

【於是羣臣向宋仁宗建議領養宗室爲繼嗣,但都遭到宋仁宗的拒絕。】

【公元1056年正月初一,正進行大朝會,宋仁宗突然發病,神志失常,直到二月中才病癒。】

【其間宰相文彥博曾向宋仁宗建議以宗室爲嗣,宋仁宗表示同意,但不久病癒後,這事就不了了之】

【此後範鎮、文彥博、富弼、王堯臣、包拯等多人也不斷提出建嗣事,都被拒絕。】

【直至公元1061年十月,五十二歲的宋仁宗終於同意建嗣。立皇子趙宗實】

【公元1062年八月,宋太宗之曾孫,宋真宗之四弟商王趙元份之幼子濮王趙允讓十三子趙宗實,被立爲皇子,改名曙。】

【其四歲時曾養於宮中,後仁宗生子而歸王府,這時年三十二歲。】

【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宋仁宗暴病逝。】

【四月初一,皇子趙曙即位,是爲宋英宗,尊仁宗皇后曹氏爲皇太后。】

……

曹魏·明帝時期

曹叡環臂抱於胸前。

坐在臺階上,臉色陰晴變化不定。

莫不是真有什麼說法?

得位不正者子嗣不豐?

那不對啊,光武帝得位多正啊!

“呼……”

想到光武帝,曹叡心下安定了一下。

東漢的子嗣活的也不久,看來跟得位正不正沒關係。

“那是爲什麼?”

曹叡冷靜下來注意到了那句神智失常。

“似乎……趙二的大兒子就是瘋了吧?”

所以是身體原因?

“來人!詔所有太醫過來!”

曹叡決定好好查一下身體,保護好身體!

聽從醫囑!

不是說酒色傷身嗎,那從今天起,戒酒!

……

【宋英宗即位後數日即病,以致宋仁宗大殮時,英宗“疾增劇,號呼狂走,不能成禮”。曹太后在宰相等人請求下聽政。】

【病中的英宗對曹太后多有不遜,曹太后與大臣們商量廢帝。】

【宰相韓琦居中調解,說英宗病中的行爲不必在意,請太后寬容。又對英宗說明利害關係,於是“帝大悟,自是亦不復言太后短矣”】

【公元1064年五月十二日,宋英宗病癒。】

【十三日,韓琦乘機單獨向曹太后表示辭相出任地方官,意在促使曹太后還政於英宗。】

【當曹太后表示願意還政後,韓琦又追問何時,曹太后並未回答,只是“遽起”,韓琦即“厲聲命儀鸞司撤簾,簾既落,猶於御屏微見太后衣也”。】

【十四日,宋英宗得以親政。】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忍不住樂出聲來。

這宋朝皇帝真有意思。

說你真病了吧,怎麼看怎麼像演的。

www _тt kan _℃o 說你沒病吧,你祖上還真有一些病症。

真真假假還挺難斷定。

若是真的,這趙家人的壽命可能要有問題。

若是假的……

李治摸着嘴角,露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

演這麼一場戲是做什麼呢?

過繼與仁宗,怎麼說也是父子,曹太后是爾母。

他這般做又是爲何?

……

天幕上。

中年天子望着底下的大臣,目光躲閃。

大臣持着笏板昂首挺胸,與皇帝和紫袍大臣目光對視。

“陛下!仁宗在時就以仁宗爲父。”

“仁宗不在了就以濮王爲親!”

“如此行爲未免太反覆無常了吧?”

皇帝避開大臣的視線,紫袍大臣垂目而視。

畫面定格在此。

四個墨字橫空而出。

『濮儀之爭』

……

【五月十五日,親政次日,宋英宗向執政們提出:“積弊甚衆,何以裁救?”】

【富弼等人以“恐須以漸釐改”來搪塞,並不提出任何具體的改革意見。】

【五月二十七日。宰臣韓琦等奏請尊禮濮安懿王及譙國太夫人王氏、襄國太夫人韓氏、仙遊縣君任氏。】

【英宗批示,等過了仁宗皇帝的二十四個月的大祥再議】

【公元1065年四月九日,韓琦等執政官再次提出這一議題,於是,英宗出詔將議案送至太常禮院,交兩制以上官員討論。】

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9章 斷電了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780章 天京事變!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79章 國富 民窮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582章 始!武!玄!洪!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
第572章 鐵腕皇帝三選一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57章 朱元璋:漢明帝對官員太苛刻了。第762章 百姓的血勇三元里之戰第539章 朱祁鎮:王振我父,王振我母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592章 河套之獄庚戍之變282.第274章 祭侄文稿滿門忠烈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614章 “奪情”“君臣”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328章 最後的餘德秦王破陣樂!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717章 乾綱獨斷,乃本朝家法!第748章 道光皇帝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470章 朱元璋字國瑞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103.第100章 荀彧之死,曹操晉爵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第415章 吳玠和尚原之戰第335章 光明之世始於周太祖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第430章 “小堯舜”金世宗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142.第138章 八王之亂,太亂了!別看了!真第346章 雪夜訪趙普,趙普亦未寢第355章 宋太宗積貧積弱之始第633章 該死的時候不死,不該死的時候死了。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9章 斷電了第487章 走鋼絲的朱元璋第308章 唐武宗李炎第511章 靖難無大將,耿炳文做先鋒第796章 光緒繼位慈禧執政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195.晚上這章沒磕出來,明天更吧。第659章 西北民變大明末路114.第110章 魂斷白帝城第780章 天京事變!80.第78章 真正的天下大亂164.第160章 齊武帝蕭賾第7章 秦二世胡亥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176.第172章 高光與白袍第379章 國富 民窮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100.第98章 曹操:割袍斷須?你沒睡醒吧?!第672章 傳庭死,明亡矣。不死,亦亡矣!116.第112章 曹丕:朕這就死了?第764章 五虎制敵吳淞失陷212.第206章 滅亡倒計時第721章 犁庭掃閭,一統西域!246.第239章 唐太宗李世民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392章 乍一看還是個中興之主呢!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第700章 乾隆:你懂個球!第642章 兩黨相爭傳首九邊第70章 劉徹:朕想升級一下賽季版本!第372章 範文正狄武襄所謂的嘉佑之治第464章 堪稱東方版“希特”第582章 始!武!玄!洪!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600章 明肅帝朱厚熜第378章 文景之治的含金量還在升高!第588章 大明唯一爭得最終解釋權的皇帝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40章 朱由校:都把心肝曬一曬,拾掇拾掇!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14章 雍正的功績(下)第345章 沒有選擇的軍制改革第681章 天下之號曰大清第708章 賤民脫籍第333章 後晉後漢第774章 定都天京太平極盛第510章 奉天靖難!第32章 巫蠱之禍(四千五百字)第354章 劉徹:這人想來是瘋了。第631章 萬曆:再苦一苦百姓!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564章 “堯舜聖君”朱佑樘152.第148章 孫恩大禮包已開啓,開始準備桓214.第208章 高洋:就這啊?你想笑死朕嗎?126.第122章 曹叡:諸葛亮都死了!朕享受享279.第271章 開元盛世!盛唐巔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