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374章 宋英宗濮議之爭

大秦。

嬴政皺着眉頭。

這個火藥……

能入兵書一定是對戰事有用!

其餘幾個,一個是什麼銅人,沒什麼意思。

寡人造過。

一個什麼指南針?針怎麼指南?

指南,莫不是說司南?

這東西不稀奇。

就是這活字印刷術

……活字印刷……印……刷……

印,懂。

刷,懂。

印刷,不懂。

還有活字,這又做何解?

字怎麼能是活的?

……

大漢·武帝時期

衛子夫暗戳戳的取笑道:

“陛下怎麼又看起來?”

劉徹以手撐頭,橫了她一眼。

“朕好奇!看看不行嗎?!”

合攏袖口於腹前,衛子夫笑着敷衍。

“好~那陛下可看出什麼來了?”

劉徹白了她一眼,一翻身屁股向外。

悶聲道:

“屁用沒有!”

“有用還能讓外族打成這般模樣。”

衛子夫見他看不見自己表情,狠狠的瞪他一眼!

沒有沒有,不能打匈奴的就是沒有?!

什麼腦子!

……

曹魏。

曹操不由自主摸向額頭。

爲了一本醫書,華佗都能短暫的死後復生。

那他這蒐集、校正醫書的確是大功一件。

至於那個活字印刷術,他有點眉目了。

就是要拜訪一下文姬……可是……

只是爲了拓片就要憑白惹對方傷心……

劉備與孫權不知道這人在哪裡唉聲嘆氣個什麼勁兒。

諸葛亮則眉頭緊鎖。

……

大唐。

李世民指着天幕,對殿下衆人笑道:

“看來,這技藝之術也不是一無是處?”

“宋仁宗能以此而得功績,看來我們也要重視一下這方技之能了。”

衆臣互相看了看。

這話有幾分道理,實在是因爲事實勝於雄辯。

宋仁宗展現什麼治國之能了嗎?

沒有!

但偏偏後世影響這裡得了近到頭的功績。

這就很說明問題了。

可以一試。

……

大宋。

趙匡胤一臉疑問的看着天幕。

火藥?這東西也能算功績?

不就是把火藥球縛於箭鏃之下然後射出去嗎。

除了有點雷鳴聲和煙火,還沒火箭好用呢。

這東西……莫不是用的方法不對?

……

大元。

忽必烈割下一塊羊尾油,過了一下鹽水後吸進嘴裡。

“你們說南朝人對這宋仁宗都什麼評價啊?”

姚樞看了眼周圍人,說出從趙復那邊聽來的評價。

“宋之英主,無出仁宗。”

“帝躬慈儉之德,宰執臺諫侍從之臣皆謂君子,其治之盛也。”

“在位四十二年,畏天、愛民、奉宗廟、好學、聽諫。行此五者於天下,所以爲仁也。”

“慶曆、嘉佑之治,上參唐虞,下轢商周。”

忽必烈突然被嗆到了。

“咳咳!咳咳!行咳咳別說了!”

殿內安靜下來,只餘忽必烈奮力的咳嗽聲。

過了片刻,一張臉憋的通紅的元主平復下呼吸,莫名笑道:

“上參唐虞,下轢商周。行。”

隨後又割下一塊羊尾油,過了過鹽水,放到劉秉忠的盤子裡。

“仲晦,你怎麼看?”

劉秉忠看着那塊羊尾油,面不改色平靜道:

“三代以下之主,漢文帝爲最。”

“光武、唐太宗次之。”

“宋仁宗雖恭儉,然而治亂相半,不足道也。”

“四十年中,君子小人相雜並進,河北西夏,日尋兵革。”

“百姓苟安之暇不可得,何言治盛哉。”

……

大明·英宗時期

朱祁鎮望着天幕忍不住仰天大笑!

“哈哈哈哈!先生!這銅人朕也仿製了!”

“豈不是說朕的功績也不會低!”

王振一甩塵尾,笑道:

“若是天聖銅人不曾失傳,陛下此事只能爲錦上添花。”

“但天聖銅人失傳何止百年。”

“陛下此舉便是紹續上下,定是有功的。”

朱祁鎮叉着腰仰天狂笑!

……

大清·乾隆時期

看着天幕裡一臉無措的宋仁宗,乾隆樂不可支。

“哈哈哈哈!傻了吧!”

“就是讓你走個過場!”

……

天幕上。

趙禎看着手裡的金盒一臉荒謬。

『予壽四年,贈續命丸一顆。』

『注:續命丸可指定非自己的他人服用,服用者可得壽十年。』

“朕就是想要個兒子……”

但還好,趙禎也不算太失望。

就是這個續命丸……你這是給後面哪個皇帝準備的?

奇怪。

……

大漢。

劉邦揣着袖子,慢條斯理的說道:

“看這意思,後面是要有個英年早逝的有爲君主啊。”

“不過他說想要個兒子……他不會還沒兒子吧?”

呂雉想了想宋朝趙二這一脈,冷笑道:

“怕不是冥冥之中禍延子孫呢!”

“若不是趙二繼位,天下恐怕也不至於糜爛至此!”

劉邦聞言也嘆息一聲。

沒對比,沒傷害。

趙匡胤雖然得位不正,但他最起碼走在李世民的路子上也快要走通了。

趙老二得位不正,也想走李世民的路,但這路哪是那麼好走的。

又出了宋真宗這麼個傻孩子。

好說是蕭規曹隨,壞說是不知變通。

等到了宋仁宗……想改都難了。

後面還指不定什麼模樣呢,可能冥冥之中真覺得趙二一脈不行,所以絕了他子嗣?

搖了搖頭,劉邦把這荒謬的想法甩出去。

估摸還是從趙二開始,他們家有什麼疾病吧。

……

【宋仁宗曾生有三子,皆幼年夭亡。】

【最後的兒子趙曦死後,所生皆爲女兒。】

【於是羣臣向宋仁宗建議領養宗室爲繼嗣,但都遭到宋仁宗的拒絕。】

【公元1056年正月初一,正進行大朝會,宋仁宗突然發病,神志失常,直到二月中才病癒。】

【其間宰相文彥博曾向宋仁宗建議以宗室爲嗣,宋仁宗表示同意,但不久病癒後,這事就不了了之】

【此後範鎮、文彥博、富弼、王堯臣、包拯等多人也不斷提出建嗣事,都被拒絕。】

【直至公元1061年十月,五十二歲的宋仁宗終於同意建嗣。立皇子趙宗實】

【公元1062年八月,宋太宗之曾孫,宋真宗之四弟商王趙元份之幼子濮王趙允讓十三子趙宗實,被立爲皇子,改名曙。】

【其四歲時曾養於宮中,後仁宗生子而歸王府,這時年三十二歲。】

【公元1063年三月二十九日,宋仁宗暴病逝。】

【四月初一,皇子趙曙即位,是爲宋英宗,尊仁宗皇后曹氏爲皇太后。】

……

曹魏·明帝時期

曹叡環臂抱於胸前。

坐在臺階上,臉色陰晴變化不定。

莫不是真有什麼說法?

得位不正者子嗣不豐?

那不對啊,光武帝得位多正啊!

“呼……”

想到光武帝,曹叡心下安定了一下。

東漢的子嗣活的也不久,看來跟得位正不正沒關係。

“那是爲什麼?”

曹叡冷靜下來注意到了那句神智失常。

“似乎……趙二的大兒子就是瘋了吧?”

所以是身體原因?

“來人!詔所有太醫過來!”

曹叡決定好好查一下身體,保護好身體!

聽從醫囑!

不是說酒色傷身嗎,那從今天起,戒酒!

……

【宋英宗即位後數日即病,以致宋仁宗大殮時,英宗“疾增劇,號呼狂走,不能成禮”。曹太后在宰相等人請求下聽政。】

【病中的英宗對曹太后多有不遜,曹太后與大臣們商量廢帝。】

【宰相韓琦居中調解,說英宗病中的行爲不必在意,請太后寬容。又對英宗說明利害關係,於是“帝大悟,自是亦不復言太后短矣”】

【公元1064年五月十二日,宋英宗病癒。】

【十三日,韓琦乘機單獨向曹太后表示辭相出任地方官,意在促使曹太后還政於英宗。】

【當曹太后表示願意還政後,韓琦又追問何時,曹太后並未回答,只是“遽起”,韓琦即“厲聲命儀鸞司撤簾,簾既落,猶於御屏微見太后衣也”。】

【十四日,宋英宗得以親政。】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忍不住樂出聲來。

這宋朝皇帝真有意思。

說你真病了吧,怎麼看怎麼像演的。

說你沒病吧,你祖上還真有一些病症。

真真假假還挺難斷定。

若是真的,這趙家人的壽命可能要有問題。

若是假的……

李治摸着嘴角,露出一個耐人尋味的笑容。

演這麼一場戲是做什麼呢?

過繼與仁宗,怎麼說也是父子,曹太后是爾母。

他這般做又是爲何?

……

天幕上。

中年天子望着底下的大臣,目光躲閃。

大臣持着笏板昂首挺胸,與皇帝和紫袍大臣目光對視。

“陛下!仁宗在時就以仁宗爲父。”

“仁宗不在了就以濮王爲親!”

“如此行爲未免太反覆無常了吧?”

皇帝避開大臣的視線,紫袍大臣垂目而視。

畫面定格在此。

四個墨字橫空而出。

『濮儀之爭』

……

【五月十五日,親政次日,宋英宗向執政們提出:“積弊甚衆,何以裁救?”】

【富弼等人以“恐須以漸釐改”來搪塞,並不提出任何具體的改革意見。】

【五月二十七日。宰臣韓琦等奏請尊禮濮安懿王及譙國太夫人王氏、襄國太夫人韓氏、仙遊縣君任氏。】

【英宗批示,等過了仁宗皇帝的二十四個月的大祥再議】

【公元1065年四月九日,韓琦等執政官再次提出這一議題,於是,英宗出詔將議案送至太常禮院,交兩制以上官員討論。】

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250.稿丟了,盡力趕。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761章 《廣州和約》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708章 賤民脫籍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
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05章 朱元璋的功績(中下)第540章 問題扎堆的出現第358章 宋真宗決定雄起一把!第412章 韓世忠黃天蕩之戰!第523章 朱棣:“江山如畫,不復再見。”113.第109章 天下英雄你和我,赤壁夷陵兩把第448章 劉氏皇帝的嘴,騙人的鬼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第348章 身死大業未竟時第519章 繼位的合法性第779章 第七百七十九:咸豐猜忌太平內訌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29章 親親百年,各延長兮。131.第127章 孫權:我死的挺突然啊!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410章 過河!過河!過河!(下)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98.第289章 再次淪陷的長安第668章 崇禎遷怒清帝坐崩第652章 諸葛亮:亮有一計148.第144章 司馬家最後的榮光司馬紹第477章 目標,南京!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580章 四十三天平寧王第810章 清朝正式進入倒計時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811章 武昌起義帝制結束137.第133章 劉徹:這把必不可能輸!蜀漢:第688章 少年天子康熙皇帝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第720章 動刀準噶爾128.第124章 李世民小課堂開課了!六句話,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第550章 人間一日地獄五百第340章 周世宗功績(上)115.第111章 一百一十一章:漢昭烈帝的功績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145.第141章 晉元帝司馬睿第404章 還評績?評個鬼的績!第496章 朱元璋:咱又沒交過稅!我知道什麼叫空印啊!第486章 洪武盛世!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391章 端王輕佻,不可以君天下。第777章 湘軍!湘軍!第585章 大禮儀之爭!241.第235章 唐承隋制232.第226章 虎牢關之戰(上)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596章 封侯非我意,但願海波平250.稿丟了,盡力趕。215.第209章 盛德大業至矣哉第446章 不該被忘記的英雄。第429章 宋孝宗南渡諸帝之稱首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106.第103章 劉備:得漢中者,爲漢中王!第23章 劉恆:不肖朕躬第44章 新始祖王莽第39章 五星出東方,利中國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289.第280章 孤城十月人間煉獄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761章 《廣州和約》167.第163章 速通北魏的前半生第19章 劉邦:大號練廢了,要不練小號吧?第447章 釣魚城還真釣到一條“大魚”!281.第273章 安史之亂盛唐傾頹第503章 朱元璋的功績(上)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255.第247章 文治武功,冠絕古今第350章 宋太祖功績。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08.第105章 白衣渡江,關羽之死第54章 漢高祖與漢光武,孰優孰劣?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204.第199章 隋文帝楊堅196.第191章 意氣風發時,壯志難酬日第559章 大明與漢唐的斬首區別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557章 河套之亂第342章 宋太祖趙匡胤第736章 閉關鎖國?閉關鎖漢!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708章 賤民脫籍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237.第231章 洺水之戰(上)第549章 也就是評分沒有負數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第357章 開始一直捱打的宋朝。第431章 不孝宋光宗承志金章宗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170.第166章 開啓通往隋唐的路第517章 白溝河之戰(下)第450章 小劉恆:糟了!我被二兄給演了!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