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732章 文字獄

{這就是問題所在……}

{這就是清朝皇帝的問題所在。}

{如果說明朝皇帝是被祖宗光耀天際的武功遮住了雙眼,那清朝皇帝就是自欺欺人的閉上了雙眼。}

{乾隆難道不知道議罪銀的危害嗎?}

{他比誰都清楚!}

{乾隆五十五年的皇帝八十大壽,內閣學士尹壯圖上了一道摺子說明了議罪銀製度的弊端甚大。}

{尹壯圖的摺子裡說的很清楚,議罪銀實際上助長了官員們違法亂紀之風,縱容了貪污腐敗的蔓延。地方政府出現的鉅額財政虧空的財政赤字,也與議罪銀製度的實行有關。}

{因爲議罪銀的存在,素來貪污之人更可以膽大妄爲,盜用公款,反正日後查出來,罰點銀子賠上就完了。}

{而清廉之員因爲財政緊張,難保任內不出現虧空,因此不得不曲意結好屬下,以求身後出現虧空時得到他們的幫助。}

{乾隆提筆批道“不爲無見”。}

{乾隆很清楚議罪銀製度確實易生弊端。}

{但他認爲自己的英明一如既往,能夠把這個制度的弊端降到最低限度。}

{因此筆鋒一轉,言:“朕以督撫一時不能得人,棄瑕錄用,酌示薄懲”。}

{在自我辯解完之後,乾隆又提出一個問題。說凡言一事,要有據纔能有理。}

{你既然說各省督撫以罰銀爲名,派累屬員,使倉庫多有虧缺。那這是你尹氏的主觀臆測還是有實在證據?}

{大清正當全盛之日,怎麼會出現“倉庫多有虧缺”的敗政?}

{兩人就這事扯皮,乾隆還把文書公佈於衆。}

{不得不說,清朝皇帝真的很愛公佈與大臣的往來文書。}

……

大漢。

劉邦思之,真是令人失笑。

“你讓無職無權的京官去抓地方官們的犯罪實據?”

“乾隆啊……你真的老糊塗了。”

呂雉輕哼一聲,道:

“糊塗?他精明着呢。”

皇帝熟知官員們往往既圖敢言之名,又不肯得罪人。

所以其議論讀起來慷慨激昂義憤填膺,但細究起來,卻不牽連具體的人和事。

而且皇帝既然如此說,說明拒諫之心已顯露在字裡行間。

這時,聰明人的應對無過於及時轉舵。

及時回覆說自己並無證據,建議也確實荒唐,經聖上教育已經恍然大悟什麼等等的。

雖然丟了面子,卻可以安全保身。

“就是不知這位大臣最後結果如何。”

……

大漢·文帝時期

“和珅將議罪銀製度化,就是爲了給皇帝弄些零花錢。”

劉恆修補着手裡草帽,淡淡道:

“數量巨大的罰銀由此滾滾流入皇帝的小金庫,用於皇帝的額外開支,比如南巡路上花用,生日時的賞賜。”

“如果沒有這筆銀子,皇帝的手頭馬上會困窘起來。”

“一個是遠在天邊的財政虧空。”

“一個是近在遲尺的悅目賞玩。”

“老皇帝會選哪個,顯而易見。”

劉啓看着劉恆手裡的草帽,嘴裡叼着半根,盤腿托腮道:

“但要說老了如何如何……大父也不這樣啊?”

劉恆手中動作一頓。

阿父嗎……

“因爲高祖捱過毒打。”

劉啓:?

……

【前面說過,乾隆中期以後有大體四種社會矛盾日趨尖銳。】

【人口的激增、土地兼併加劇和高利貸盤剝、政治腐敗和財政的嚴重拮据。】

【還有大興文字獄和大規模禁燬圖書。】

……

天幕上。

皇帝坐在龍椅上。

陽光照射在他的腳前。

而在皇帝腳下,一張張白紙散落滿地。

……

【嚴格來說,文字獄在中國歷史上並不稀奇。】

【例如,司馬遷外孫楊惲因故被漢宣帝下獄,後被免爲庶人,其友人“安定”郡太守孫會宗勸其應當閉門思過,不應賓客滿堂,飲酒作樂,楊惲給孫會宗寫了回信,這就是《報孫會宗書》。】

【最終楊惲再度被告後下獄,而從其家中搜出的《報孫會宗書》中多有對皇帝的怨恨之詞,因而令“宣帝見而惡之”,最終被以大逆不道的罪名而腰斬。】

……

大漢·宣帝時期

劉病已有幾分懵逼

“啊?”

“我嗎?”

許平君也有幾分驚奇,隨後掩嘴輕笑着。

劉病已覷着眼,瞧着她。

“笑什麼呢?”

許平君又擡眼看了一下,低頭笑道:

“我笑着,他究竟是罵了多難聽。”

“讓你成了你最討厭的那位。”

劉病已微愣了一下。

我最討厭的那人……

反應過來就是臉色一黑,沒好氣道:

“那肯定是因爲他犯了大不敬之罪!朕要保持天子威嚴!”

許平君又看了一眼,笑出聲道:

“你這樣說,更像了!哈哈哈!”

劉病已黑着臉瞅着他。

一旁的小劉奭一抹鼻涕,扔掉手裡的木劍,屁顛屁顛跑來抱住阿母。

“誰啊?阿母,阿父討厭誰啊?”

劉病已目光不善的看着小兔崽子。

“哦?你很想知道嗎?”

“來!阿父告訴你!”

……

【又如宋朝典型的文字獄就是蘇軾所遭遇的“烏臺詩案”,受牽連的包括蘇軾親屬門生等共二十餘人。】

【宋徽宗崇寧年間,爲了全面禁燬包括詩歌在內的“元祐學術”,特建立“元祐黨人碑”,被列入碑中者最多達三百人。】

【到宋高宗,爲了全面禁絕私史,更是大肆製造文字獄,其數量之多、範圍之廣,遠遠超過北宋。】

【凡“一言語之過差,一文詞之可議,必起大獄,竄之嶺海”,如胡銓、李光、趙鼎、張元幹都受到或流放或拘押的處分。】

……

大宋·神宗時期

趙頊也是十分無奈了。

朋黨政治帶來的一個後果便是文字獄。

但文字獄只能查處形諸文字的不同政見者,卻不能禁絕同時代士人停止思想與發表議論。

所以,文禁升級爲語禁是必然的。

最後就是擴大爲因言獲罪。

“惶惶不安。”

……

【再如,洪武年間,杭州教授徐一夔給皇帝上賀表,表中有“光天之下,天生聖人,爲世作則”之語,本是臣下頌揚聖上之辭,卻被朱元璋鍛鍊成文字獄而被處以死刑。】

【朱元璋鑑表後所說:“生者,僧也,以我嘗爲僧也。光則薙髮也。則字音近賊也。”】

【因爲朱元璋幼在民間,曾經做過和尚剃過發,於是遂被認爲是影射之大不敬行爲,構成文字獄。】

【出現次數最多的敏感詞是“則”字。】

【因爲“則”在淮西方言中發音與“賊”同。】

【如浙江府學教授林元亮因所作《謝增俸表》中有“作則垂憲”句被殺。】

【桂林府學訓導蔣質因所作《正旦賀表》中有“建中作則”被殺。】

【北平府學訓導趙伯寧爲都司作《萬壽表》,因表內有“垂子孫而作則”句被處死。】

【福州府學訓導林伯璟爲按察使作《賀冬表》,因表內有“以則天下”句而被處死。】

【其次,表箋中若有“生”(近“僧”)、“法坤”(近“發髡”)等字樣,也以爲這是諷刺他曾出家爲僧之事。】

【類似於此的洪武文字獄見於記載的還很多。】

……

大明。

朱元璋閉嘴了。

馬皇后張嘴了。

“重八啊……表箋中都是毫無營養的陳詞濫調,又何必以此來治罪呢?”

“你以一介布衣光圖華夏,這是多值得自豪的事情啊?”

“真要算起來,漢高祖的出身都要比你高一點點。”

“你纔是真正的龍蛇之變!”

“爲什麼要怕別人提起你的來時路呢?”

“這應該是最自豪的事情纔對啊!”

朱元璋依然閉嘴不言。

自己雖然時常以淮右布衣、江左布衣、起自田畝、出身寒微自豪。

但是這些話只能他自己來說,別人萬不能說。

你們認爲這是我光耀的一部分。

但這些光耀恰恰也是自己最不堪回首的過往。

……

{?唐朝呢?唐朝沒有文字獄嗎?}

{想不到吧!沒有!}

{唐朝在政治上基本沒有搞過文字獄。}

{但韓愈寫《諫佛骨表》不是導致他被貶官了嗎?}

{怎麼說呢,嚴格來講這不是文字獄,因爲《諫佛骨表》中的“表”其實是公文,這只是政見不合帶來的問題。}

{雖然我們後來把《諫佛骨表》當作文學作品來看待,但是它最初是一個公文。}

{而且我們可以注意到一般來講搞文字獄的年代,文學往往會受到遏制。}

{而唐代是沒有的,或者說是極少的。}

{畢竟會有白居易這樣的人,膽大包天到可以把皇帝與貴妃的那點私事寫到自己的詩歌裡邊,還描繪得繪聲繪色。}

{這樣的事情在搞文字獄的年代是絕對不可想象的。}

{……從來沒想過這個角度……但你這麼一說大約明白了。所以這大概也是唐朝文學興盛的一個重要的原因。}

{扯淡……劉禹錫爲什麼被貶你是一字不提啊?}

{對!我就說哪裡怪怪的!劉禹錫不就是因爲寫詩暗諷被貶嗎!}

{劉禹錫這是黨爭被貶吧?也算文字獄嗎?}

{你要這麼說,那蘇軾也不能算!}

{得……又吵起來了……}

……

大唐。

李世民看着突然蜂涌而起的一大片後世彈幕,嘴角扯了扯。

“真是……這幫孩子打嘴仗是真厲害啊。”

“誰也不讓誰。”

“好!”

“文德之盛就該如此嗎!”

長孫皇后輕笑道:

“二郎也被他們帶跑了。”

李世民呆了一下,隨後扶着腰帶大笑着。

“是啊是啊!”

“不是說乾隆文字獄嗎!”

“哈哈哈哈!”

……

大唐·玄宗時期

“很好笑嗎……”

李隆基斜睨着捂嘴偷笑的楊玉環。

楊玉環揉了揉嘴角。笑道:

“不是好不好笑。”

“而是……而是……哈哈哈!”

“怎麼什麼話題都能扯到三郎你啊?”

“哈哈哈哈哈!”

李隆基挎着個批臉。

是啊,朕也想知道。

怎麼哪都有我啊。

……

【如此看來,似乎文字獄不是了不起的事情,與國家動盪扯不上太大的關係。】

【那爲何偏偏乾隆一朝的文字獄牽扯到了國家穩定呢?】

【這就是乾隆朝文字獄的特點了。】

【因爲乾隆朝文字獄的打擊重心是在社會底層。】

【而中國曆代文字獄,都以士大夫階層爲打擊對象。】

【據《清朝文字獄》一書統計,康熙、雍正兩朝文字獄大約三十起,其中涉及官紳、名士者至少二十起,佔全部案件的三分之二。】

【但到了幹隆年間,則多數是下層文人及稍解文義的平民。】

【在約一百三十起文字獄中,低級文人,也就是童生、秀才、監生、武生等,佔近四十起。】

【平民五十多起,二者合計,佔總數的百分之七十二。】

【而這些人的職業五花八門,其中有裱背老闆、酒店老闆、當鋪老闆三人,童生四人,教書先生四人,江湖郎中一人,菜農一人,幫工兩人,轎伕一人,算命先生三人,裁縫一人,無業遊民一人,和尚五人。】

【職業不清者二十二人,又各種職業的瘋漢十八人。】

【這一現象,是乾隆以前任何一個朝代的文字獄從未發生過的。】

【從某種角度上來看,乾隆打破了士大夫階層“壟斷”文字獄“專利”的局面。】

……

大唐·高宗時期

李治摸着鬍鬚,心裡明白了。

總歸一切原因,就是爲了統治地位的穩定。

乾隆的性格很清晰了。

乾綱獨斷。

朝廷上他做到了。

軍事上他也做到了。

唯一差的就只有士人與民間了。

但士人與民間不處於廟堂之高。

權力的變更規則使不到他們身上,那就只有使用粗糙但有效的方式了。

捂嘴。

……

【經過康熙、雍正兩代文字獄,清朝的思想專制在上層已經大大加強了。】

【但是,上層不代表全面。】

【全社會特別是社會中下層的反清意識並沒有徹底根除,“不法文字”私下也仍有大量存留。】

【民間社會許多人家藏有明代的野史,甚至還有吳三桂的反清檄文。】

【秀才們視如奇寶,爭相傳抄,還在上面批批點點,大表贊同。】

【這種情況代表着一些人特別是中下層士人心中仍然想着“華夷之辨”,不認同清朝的統治。】

【比如乾隆十七年(1752年)的馬朝柱反清案,都打着“反清復明”的旗幟。】

【乾隆清晰的認知到,漢民頭腦中的“反清意識”仍然是社會動亂的最佳火種,是清朝社會存在的最大隱患。】

【所以乾隆一直明白,清朝的列祖列宗成功馴服了百姓們的身,卻沒能徹底的馴服其心。】

【而只有達到馴心的統治深度,大清江山才能億萬斯年。】

【乾隆接過了馴心這活。】

懂歷史的人都知道這裡面的門道有多深。

……

姜文有句話我很喜歡,大意是:

觀衆現在不明白,但以後總會明白。

而明白的那天,觀衆能說一句,姜文這小子行,沒糊弄我。

這也是我寫這本書的動力之一。

……

但這種書有一次就行了!

他媽寫得膽戰心驚的……

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76章 大宋!復活!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7章 秦二世胡亥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578章 應州大捷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
第417章 紹興議和金軍南侵189.第185章 禽獸皇帝第489章 你以爲是漢高祖,其實是秦始皇299.第290章 一團亂麻的結束292.第283章 無解的問題差點平定的叛亂135.第131章 蜀漢倒計時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187.第183章 北齊裡唯一的正常人和一點皇帝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第306章 朱棣:大明不可能有宦官干政。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第641章 廣寧之戰付之一炬309.第300章 踹翻大唐之主唐穆宗李恆230.第224章 玄甲軍,破敵萬勝!第671章 明末:亡國之因集大成者第617章 天下豈有三十年不能親政的天子!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82.第80章 李世民Diss曹操第634章 明之亡,實亡於神宗130.第126章 洛水之誓第484章 收復燕雲元朝滅亡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784章 殘破圓明園咸豐帝駕崩第383章 趙頊:要人壽命?這是什麼邪物!275.第267章 李隆基,登場!第798章 慈禧的狂妄日本的準備第591章 萬馬齊喑究可哀第701章 雍正:朕只要略微一出手第476章 大宋!復活!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193.第189章 宇文邕:誰念酒誥時不戴頭盔啊144.第140章 五胡也不是突然亂華的第400章 策權翊匡符謀弼佐,欽宗即位改元靖康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第7章 秦二世胡亥160.第156章 堪比文景之治的元嘉之治190.第186章 北齊倒計時。第460章 劉邦與嬴政異父異母的兄弟251.第243章 突厥的強大和虛弱。第8章 沒人性的胡亥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595章 除倭寇張經之死第578章 應州大捷186.第182章 齊孝昭帝高演228.第222章 李世民的魅力與決戰之前。第421章 千古奇冤天日昭昭!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第331章 唐莊宗李存勖259.第251章 唐高宗李治第637章 朱元璋:一天干十六個小時還叫多嗎?第707章 丁隨地轉攤丁入畝192.第188章 史上最沒牌面的開國皇帝221.第215章 平陽昭公主287.第278章 功過不相抵第521章 當藩王能打就行了,當皇帝可171.第167章 劉邦:乃公有個大膽的想法!151.第147章 劉裕登場!第804章 擡棺出徵收復伊犁第14章 劉邦的功績第711章 首開先例大臣特務制第453章 空前的大元疆域!79.第77章 那個一腔熱血的曹操死了第316章 西北有孤忠!150.第146章 晉安帝來了,劉裕也就不遠了。第351章 高粱河車神宋車宗!第613章 最早的KPI考覈考成法第675章 崇禎的功績第443章 國君死社稷末帝遷倭國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第552章 朱見深捱罵不是沒有原因的第766章 美法條約狼煙四起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285.第276章 玄宗退位千古一帝第553章 劉弗陵:幸福感是對比出來的!第441章 李隆基:你們眼裡只有太宗!229.第223章 差點把自己浪死的李世民第651章 滿漢合戶制歷史的拐點第26章 寇可往,我亦可往!211.被抄襲了,僅次於複製粘貼的抄襲。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537章 朱瞻基:以家奴而治天下!第461章 在錯誤道路上狂奔的元朝諸帝第47章 劉縯:來,跟我念“引”第805章 百日維新開始第649章 大明最後的真正掌權者天啓帝第479章 陳友諒龍灣之戰。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147.第143章 司馬睿也算可以了284.第275章 老而不死盛世終結第384章 嬴政VS劉邦第687章 福臨:向“吾父”發起叛逆!第635章 論,聰明人的破壞性有多大第597章 偉大的軍事理念第629章 擺爛的皇帝進取的胡主第541章 朱祁鎮御駕親征朱祁鎮班師回朝173.第169章 孝文帝功績第420章 千古奇冤盡忠報國!第356章 幸運繼位宋真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