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566章 治水有功?治水有過?

天幕上。

視角推到山東。

黃河氾濫,涌入河流。

……

【公元1489年,弘治二年五月。】

【黃河在開封決口,其中一部分洪水從山東聊城的張秋鎮附近流入了大運河。】

【奪淮入海。】

……

河水高漲洶涌。

繁華城鎮的碼頭被淹沒。

只有屋脊青瓦在波濤中偶露一角。

……

【張秋鎮附近的運河遼“張秋運河”,在當時是大運河上一個重要的轉運點,十分繁華。】

【因爲擔心影響運河漕運安全,朱祐樘任命戶部侍郎白昂去治理。】

【白昂用了三年時間,會同各地巡撫知府等官員,動用了二十五萬人。】

【堵住了三十六處決口,在張秋附近的黃河段累計修築了七百里的陽武大堤。】

【疏浚宿州古濉河(汴河),引黃河入泗水,經由淮河入海。】

【修築疏通十餘條月河,分散水勢。】

【由此,黃河經過泗水、淮河而入海,治理完成。】

【朱祐樘封白昂爲太子少保,升官爲都御使。】

【公元1492年弘治五年七月,黃河在張秋決口。】

【決口地點就在白昂耗時三年修整的那一段。】

【張秋運河又被灌了。】

【公元1493年弘治六年六月,張秋附近繼續決口,河水暴漲,又決於張秋運河東岸。】

【“奪汶水以入海,張秋上下渺彌際天。”】

……

大唐·玄宗時期

李隆基看着天幕裡的河道。

又比劃了一下地圖上的距離。

“不對啊……”

“不應該啊?”

李隆基指着河南山東地界的黃河,對一邊的李泌說道:

“這河道怎麼奪淮入海?這裡隔着一大片山東呢!”

“它還能南下飛到淮河不成?”

李泌捻着鬍鬚緊盯着地圖。

“河道肯定不能自己跑到淮河。”

“但陛下,河道可以被人破壞從而南下平原,奪淮入海。”

李隆基一時沒聽明白,他眨巴兩下眼睛。

“決河道?!!”

李泌看着地圖,真心實意道:

“這事不是大唐天子能幹出來的。”

“臣猜測,應是南宋那幫人幹出來的。”

李隆基摸着腦門,難以置信。

“你的意思是說……爲了防止北方騎兵的威脅,南宋把山東河道給決了?!”

李泌捻着須尾,點點頭。

李隆基呆呆的看着地圖。

自己都混到棄都城奔逃了,也沒想決河道保南方啊……

但……他想了想宋朝皇帝的性格和朝廷風格。

還真就能幹出來!

……

【三年動用了二十五萬人,就修出來這麼一個成果。】

【白昂是著名的清官,姑且相信他沒有貪污,但瀆職的板上釘釘的。】

【但白昂什麼事兒沒有,還從都御使的位置升到了刑部尚書。】

【公元1494年,弘治七年二月,黃河再次在張秋決口。

【朱祐樘派出他最信任的劉大夏出馬。】

【這個弘治年間最有名的賢臣清官用了一年時間,動用了十五萬人。】

【採取遏制北流、分水南下入淮的治河策略,疏浚賈魯舊河等河道,引黃河沿潁水、渦河和歸徐故道入淮入海。】

【同時在黃河北岸自胙城(延津)至虞城(商丘)修築三百六十里的太行堤,防止黃河北決。】

【修完回京被封爲太子少保。】

【結果只過了一年,弘治九年(1496年),還是在那一片。】

【“河南中牟、蘭陽、儀封、考城四縣黃河沖決”】

【而就在劉大夏治理之前,弘治六年六月的那一次黃河氾濫。】

【“以黃河水患免河南蘭陽、儀封、考城三縣夏稅”】

【遭災的縣,都是一樣的,沒變過。】

……

大明·永樂時期

朱棣臉色發青。

他現在恨不得穿過去打死朱佑樘!

“治水就用專門治水的人才!”

“你這用的都是些什麼人?!”

“一羣只會動動嘴的文人,他們知道怎麼治水嗎!”

“所用非人,蠢死你算了!”

朱高熾瞥了一眼抱臂冷笑的朱高煦,又看了一眼出神的朱瞻基。

暗自嘆口氣,上前一步道:

“爹,我們得未雨綢繆了。”

朱棣沒心思跟他打啞謎賣關子,直接揮手喝道:

“有話就說!別吞吞吐吐的。”

朱高熾上前一步,小聲道:

“爹,建炎三年,杜充決河道以阻金兵,這黃河就席捲淮河平原好奪淮入海。”

“奪淮入海,黃河泥沙淤積嚴重,新的河道很快被擡高了,而北邊原來的黃河故道所在的平原,海拔要低一些。”

“這也是黃河一直從北邊入海的原因。”

“經歷元朝一百多年,黃河往北氾濫形成了南北兩大支流,北邊走河南從山東入海,南邊還是繼續走奪淮入海的路線。”

“而朱祐樘面臨的黃河水災,就是北線的決口。”

朱高熾胖臉上一臉嚴肅,朱棣也變得認真起來。

“朱佑樘的意思很明顯,就是解決北線對大運河漕運的威脅。”

“因爲大運河是南方往北京運輸糧食的要道,必需力保。”

“只看這個治河思想,就能明白爲什麼白昂和劉大夏的治理思路都堅持一個方向。”

“堵住北線,保衛張秋運河。”

“同時疏通南線,儘可能地讓黃河往南邊流,走奪淮入海的路線。”

朱棣聽明白了。

怎麼說他也是土生土長的南京人。

這個方案最大的問題就是,南線河道它就是高於北線!

不管多麼拼命在北線堵水、修堤壩,在南線挖溝、疏浚河道。

都沒用!

只要一發大水,黃河一定走北線!

你堵得越狠,水就漲得越高!

沖毀之後的破壞力就越大!

因此運河漕運在洪水期間還是會被中斷。

直至最後,黃河強行改道……

朱棣看着一臉嚴肅的朱高熾。

“確實,堵不如疏。”

“在地勢低窪的地方拼命堵水,讓它往地勢高的地方流,這是十分愚蠢的。”

“還是應該大力疏通北部河道,爲洪水入海留下足夠的空間。”

“所以,說吧,繞了那麼一大圈子。”

“你什麼打算?”

朱高熾笑了笑對朱棣拱手道:

“兒臣請父親,派老二去北修黃河。”

板着臉的朱棣愣了一下。

他看着朱高熾一臉誠懇的模樣。

“老大啊……”

朱棣無言的拍了拍他的肩膀。

隨即扭頭看向一旁的朱高煦。

“過來!”

朱高煦不情願的扭過來。

朱棣微微擡頭掃了他一眼,冷聲道:

“跪下。”

朱高煦立馬跪下。

朱棣指了指朱高熾。

“衝你大哥,磕一個。”

朱高煦瞪大了眼睛,指着自己。

“我!”

又指向朱高熾。

“磕他?!!他不怕折壽啊!”

朱棣冷冷的看着他。

朱高煦委屈了,他看向靠山。

徐皇后也聽見了朱棣與朱高熾的對話,她對朱高煦點點頭。

朱高煦愣住了。

靠山跑了!

“磕!”

朱棣不耐煩的大喝一聲:

朱高煦不情不願的移向朱高熾方向,磕了一個。

“大哥你可長命百歲呀!”

朱高熾揣着袖子笑着不說話。

朱棣看着不情不願的朱高煦,淡淡道:

“明天,你就出發離開北京。”

朱高煦剛想反駁。

朱棣看着他,靜靜道:

“去山東治理黃河。”

朱高煦愣住了。

“我?治黃河?!”

朱棣面無表情,徐皇后微笑,朱高熾點頭。

朱高熾看着對面三人一副一家人的樣子,心中不忿。

但福至心靈,他突然扭頭看了一眼朱瞻基。

朱高煦心中的不忿頓時被明悟取代。

他再次看向“一家三口”

朱棣的眼中是愧疚與釋懷。

徐皇后的眼中是不捨與鼓勵。

朱高熾……

是祝福……與安心……

朱高煦沉默了。

他深深看了一眼一直瞧不起的大哥。

“咚!”

一頭磕下。

起身。

撩擺。

“爹,娘,大哥。”

“我走了。”

朱高煦轉身大步流星。

再與朱瞻基擦肩而過時頓了一下。

“大侄子,好好幹。”

“多跟你爹學學。”

說完,不管朱瞻基迷惑的模樣,向苑外走去。

徐皇后握住朱棣的手。

朱棣低着頭。

一滴接着一滴的淚水。

打溼下襬。

……

【而黃河的治理最後究竟是什麼結果呢?】

【公元1498年,弘治十一年河南開封和商丘附近黃河又決口,堵塞漕運。】

【公元1502年,弘治十五年,山東兗州黃河又決口,徐州以及蕭縣、沛縣、單縣、豐縣各縣多被淹。】

【同年,開封和商丘又被淹。】

【公元1505年,弘治十八年】

【黃河改道。】

【“黃河忽北徙三百里,至宿遷小河口,入於漕河。”】

【這次改道一直持續了五年。一直向北移動了四百二十里,才穩定下來。】

……

{這破事,皇帝跟大臣都跑不了。}

{“運船將至,必使糧運通行,不至過期,糧運既通,方可溯流尋源,以爲經久之計。”,這是朱佑樘對劉大夏說的話。}

{翻譯一下就是,不管咋樣,你先把今年春天的漕運給我保住,不能耽誤日期,保住了以後再來考慮長遠問題。}

{他說這句話的時候是二月份,離春季結束還有兩個月。這實際上是逼着下面的人去作急功近利的決定。}

{而劉大夏,徒有虛名。}

{朱祐樘派劉大夏去治理黃河的時候,朝廷議論,治理好黃河一定要做到四點。}

{一是疏浚河道,二是要堵住要塞,三是要用“正人”,四是“久任”,治理黃河的負責人要長期任職。}

{前三點基本都是廢話,只有第四點有點實際意義,它的意思就是要讓劉大夏長期待在黃河治理的第一線。}

{朱祐樘覺得建議很好,轉發給劉大夏。劉大夏很快回應,前三點完全贊成,第四點就好像被他吃了一樣絕口不提。}

{匆匆忙忙幹了一年,劉大夏就宣佈治理成功返回北京升官受賞。}

{這就是大明“正人”}

{朱祐樘雖催着他趕緊保住漕運,但也說了,漕運保住之後要認真考慮“經久之計”。}

{治理好黃河需要長期甚至終身的學習和實踐,劉大夏不會不懂。}

шшш★ ttκa n★ C○

{他也許不喜歡錢,但肯定喜歡更高的權力。至於獻身於國家的黃河治理事業,“正人”可不是“泥腿子”}

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369章 慶曆增幣!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790章 洋務運動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119.第115章 《出師表》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
200.第195章 時隔三百年的天下一統。第434章 黃金家族的誕生之初。77.第75章 蒼天已死!黃天當立!第560章 明純帝朱見深第624章 平壤之戰!第494章 貧賤夫妻少時苦,富貴攜手共長情。第22章 猜猜這裡誰沒有諡號“文”?第360章 趙匡義:我大宋纔是正統!第626章 萬曆二十三薊州兵變第612章 勵精圖治的小皇帝第653章 崇禎:魏忠賢,一定是要死的。第593章 內閣成爲皇權附庸第48章 昆陽之戰!劉秀首秀!第749章 節儉救不了大清第478章 二十九歲吳國公三十二歲大丞相117.第113章 曹丕的功績165.第161章 皇帝皇后各玩各的。第18章 悲慘一生的皇帝?第643章 睢州人袁可立第605章 隆慶開關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139.第135章 晉武帝司馬炎188.第184章 高湛也能洗白?第769章 道光功績第794章 一把抓住!頃刻257.第249章 千古一帝李世民(下)第658章 己巳之變中興夢滅第760章 虎門之戰關天培第459章 康熙:倭子國,畏威而不懷德第638章 一月天子朱常洛第416章 岳家軍收復襄陽第693章 西藏併入中國版圖201.第196章 科舉制的本意。第666章 尚方“克主”寶劍第369章 慶曆增幣!162.第158章 內容可能會引起不適,請謹慎觀第808章 戊戌六君子第24章 劉啓是大漢的什麼人?第414章 富平之戰蠢豬式的仁義道德第338章 光明之世成於周世宗第765章 《南京條約》第702章 和通泊之戰第522章 朱棣:目標!漠北!第661章 李自成:我有一計!陳奇瑜:我來配合85.第83章 問:一炮害三賢,是哪三賢?第696章 康熙盛世還是不盛世呢?第362章 宋真宗封禪也是泰山的損失。第445章 岳飛:陛下我趙昚:準了!第528章 永樂盛世下的陰影。第319章 唐宣宗功績234.第228章 天策上將!第466章 石人一隻眼挑動黃河天下反第655章 康熙:給誰當奴才不是當178.第174章 皇帝菩薩佛心天子第432章 成吉思汗第43章 穿越者?復古者?第326章 屠殺十二萬(霧)136.第132章 五人團,一人掛機,兩人逃跑。第41章 明犯強漢者,雖遠必誅!159.第155章 宋文帝劉義隆第498章 明朝官員:只要人沒死,就得來上班!30.第30章 功是功,過是過(四千字)第703章 光顯寺之戰第801章 百姓以爲大清贏了!98.第96章 赤壁:起風了,該放火了第654章 崇禎有手段,但用錯了地方第680章 清軍入關。第719章 衛子夫:朕朕朕!狗腳朕!227.第221章 秦王破陣曲!第599章 朱厚熜:反了!!!第577章 大明頹勢初顯第36章 什麼東西“嗖”一下過去了?!第388章 平夏城七千降三萬!第63章 十三歲,滅外戚,掌國政第465章 元順帝與脫脫第376章 宋神宗:我爲青山!你爲松柏!第455章 崖山之戰宋史合頁第790章 洋務運動76.第74章 十三歲,發起黨錮。119.第115章 《出師表》252.第244章 降維打擊的唐朝軍制第524章 朱高熾:忽悠,接着忽悠!第742章 乾隆:讓你們看看什麼是黃金家族!漢唐雄風!第396章 低血壓就看宋徽宗第373章 宋仁宗功績第623章 火力覆蓋!火力覆蓋!第569章 大明的錢去哪了?第59章 完美的“第二位”皇帝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306.第297章 李純:我要學太宗!玄宗!第783章 條約!條約!還是他媽的條約!第55章 千古一帝?完美一帝?第662章 崇禎:再苦一苦百姓!第727章 勇於背鍋的乾隆第10章 奮六世之餘烈,召喚胡亥!260.第252章 白蓮花的“無爲而治”第807章 贏政:以後你兒子就是我兒子,我姑191.第187章 獎勵高緯牌不老藥第607章 揣着明白裝糊塗者,爲聖天子!第314章 唐宣宗李忱